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大学 > 导师介绍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肖耿

  中文著作:
  《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前言
  我是怎样成为一个钻研产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的青年学者的?1-4;
  论产权残缺,5-9;
  产权残缺与中国国营企业改革的困难,10-25;
  现代产权经济学:从科斯定理到社会主义经济内的产权残缺,26-39;
  财产权利于财产责任之分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9-55;
  论由非合约式封建帝制向合约式市场经济过渡之漫长道路,56-72;
  什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之处?73-85;
   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与通胀根源,86-104;
  经营自主权、职工附加福利与企业所有制结构:中国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的比较,131-164;
  中国工业企业的产权安排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165-181;
  中国国有企业内丰厚职工附加福利对其财务业绩的影响,182-231;
  从中国工业企业承包责任制看国有企业及其改革的本质,232-274;
  重新认识产权与经济转轨:中国的经验与机会,275-314;
   私有财富、现代公司的有效控制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15-321;
  中国的金融改革:制度演变、理论及政策,322-360;
  政策性贷款与中国的经济转轨,361-418;
  从“一国两币”看中国外汇体制改革,419-428;
  从非国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29-448;
  中国真将分崩离析吗?449-451;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
   国企、银行及财政:从资产负债失衡到国有产权分散重组,458-463;
  国有资产的出路:搭便车,464-468;
  访谈录,469-471;
  再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物质刺激与道德危机的巧合,472-481。
  中文学术期刊文章: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率动态变化的分析,与涂正革合著,《世界经济》,3-10,2006年第2期,总330期。
  ·转轨时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特征,与涂正革合著,《统计与决策》(湖北省统计局),64-65,2005年第12期,总203期。
  ·中国生产力革命的制度与市场基础,与涂正革合著,《经济评论》(武汉大学),50-62,2005年第4期,总134期。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与涂正革合著,《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15,2005年第3期,总第443期40卷。
  ·‘原罪’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与产权基础设施建设,与沈联涛、王沅合著,《洪范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81-206,2005年3月,第2卷第1期。
  ·中国金融改革与产权基础设施,《视角》(美国,海外中国青年论坛),18-23,2004年10月31日,第4卷第2期。
  ·“原罪”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视角》(美国,海外中国青年论坛),2-5,2004年4月30日,第4卷第2期。
  ·日本经济的通缩:对中国的借鉴,《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003年1-2月期。
  ·香港与内地金融发展与合作 ,《宏观经济研究》(北京),12-13,2002年第5期。
  ·市场素质与退市机制,与李律仁、黎志慧、刘百钧、及闫宇红合著,《证监会季刊》(香港),73-84,2002年夏季。
  ·香港股票的流通性:统计规律及影响,与闫宇红合著,《证监会季刊》(香港),45-58,2001年冬季。
  ·股价及波幅对成交额的影响,与闫宇红合著,《证监会季刊》(香港),36-54,2001年秋季。
  ·剖析香港长处把握内地机遇 ,《证监会季刊》(香港),14-25,2001年1-3月。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挑战与机会 ,《信报财经月刊》,3-12,2000年6月。
  ·真正的挑战在于制度竞争,《二十一世纪评论》(香港中文大学),4-10,2000年第59期。
  ·中国在外贸与外资领域取得成功的独到之处:教训、启示与政策选择 ,《国际贸易问题》,35-37,1998年第7期。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选择 ,《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43-47,1998年5-6月期。
  ·国有企业的物质刺激与道德祸因之巧合,《社会科学战线》,1-14,1998年第4期。
  ·中国的金融改革:制度变迁、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52-65,1995年秋季,总第12期。
  ·中国真将分崩离析吗? 与饶馀庆合著,《二十一世纪评论》(香港中文大学),22-23,1994年2月第21期。
  中文书刊章节:
  ·产权,《金融百科全书》黄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主编,即将出版。
  ·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选择,《北大工商管理论丛》,44-54,涂平、李其、张维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国企改革,《中国经济大趋势》,54-63,刘佩琼主编,香港商务出版社,1997年。
  ·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效益与业绩 ,《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发展报告2000》,21-69,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10月。
  中文会议文章及演示
  ·公司治理、资本市场、与产权基础设施:香港的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美国1990学社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2004年5月28-29日。《 中国政策改革:进展与挑战》,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办,北京,2004年10月14-16日。
  ·香港在与内地经济整合过程中的定位:优势、弱势及对中国发展的战略价值 ,《促进内地与香港经济共同繁荣学术研讨会第二次会议》,香港大学与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香港,2004年12月8日。
  ·中国金融改革中的产权基础设施与原罪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主办,北京,2003年12月13日。讨论会录音载《学术活动纪要》,2003年第 20 期,总第 34 期。 讨论会论文:中国金融改革:产权基础设施与原罪的区别与处置。
  ·透视中国的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中国与全球发展论坛》,萧耿主编,论坛主讲人:王于渐、李扬、单伟建、梁红、陈昌华、宋运肇、谢国忠、黄益平,香港大学,2003年 12月6日。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挑战与机会, 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学术报告,北京,2000年1月14日。
  ·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选择,《君安论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1998年4月20日。
  ·中国的国有体制改革 ,《跨世纪的中国》,香港公开大学与香港经济学会主办,香港,1998年1月17日。
  中文报刊文章:
  2006
  ·什么样的证券市场才有投资价值? 《南方周末》,2006年5月18日。
  ·应对经济波动的新工具(通胀还是升值?),《南方周末》,2006年4月27日。
  ·贸易顺差、竞争力及汇率的本质是什么?《南方周末》,2006年4月20日。
  ·外汇储备金牌的价值及挑战,《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
  ·汇率政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南方周末》,2006年3月30日。
  ·如何化解新农村建设各个目标间的矛盾与冲突?《南方周末》,2006年3月23日。
  ·九亿农民需要“产权基础设施”建设,《南方周末》,2006年3月16日。
  ·股权分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南方周末》,2006年3月9日。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对本土市场发展的利弊分析,《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
  ·中国证券市场的前途,《南方周末》,2006年2月16日。
  ·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秘密,《南方周末》,2006年2月9日。
  ·为什么中国股民不能投资中国最好最大的境外上市公司?《南方周末》,2006年1月26日。
  ·八亿农民与六千万股民的股市,《南方周末》,2006年1月19日。
  ·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开放的最大瓶颈 ,《证券市场周刊》,2006年1月14日。
  ·导致全球储蓄与投资错配的是中国还是美国? 《南方周末》,2006年1月12日。
  ·中国经济奇迹的制度解释 ,《南方周末》,2006年1月5日。
  2005
  ·学术研究应该重视调查工作,《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5年12月29日。
  ·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竞争 《FT中文网》,2005年8月9日。
  ·当知庐山真面目 ,《香港商报》,2005年5月27日。
  ·香港最大优势在制度 ,《香港商报》,2005年5月26日。
  ·尽快找回‘大脑’ ,《香港商报》,2005年5月25日。
  ·谁关心港长远利益?《香港商报》 ,2005年5月24日。
  ·谁愿为港担风险?《香港商报》 ,2005年5月23日。
  ·过关:难堪的人造成本 ,《香港商报》,2005年5月20日。
  ·‘北水南调’Vs‘马歇尔计划’ ,《香港商报》,2005年5月19日。
  2004
  ·从“中航油事件”看国企改革的产权问题《第一财经日报》 ,2004年12月20日。
  ·你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中国经济学教育网》,2004年12月16日。
  ·银行坏账是被“偷走”而不是“浪费”了,《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月5日。
  2003
  ·人民币升值难解决中国贸易顺差问题,《新华社》,2003年9月26日。
  ·全球资本流动与中国改革的互动《财经》,2003年7月20日。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从香港和其它亚洲市场中获得教训,《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月23日。
  1989-2002
  ·重建香港竞争力,《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5月6日。
  ·朱镕基为入世贸开放市场 ,《明报》,1999年4月8日。
  ·国有企业的产权与所有制改革,《经济学消息报》,第259及260期,1997年12月19及26日。
  ·承担国企外债先例不可开,《香港经济日报》,1996年5月24日。
  ·产权残缺 ,《留美学人》,1989年第1期。
  未发表中文研究报告: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完整稿,与涂正革合著,2005年1月7日。
  ·中国私营企业的崛起:成就、问题、及政策,2004年2月16日。
  ·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的经济改革 (2001讨论稿)
   现代产权经济学与产权残缺理论 (第1章)
   合约理论及其在转型经济中的实现 (第2章)
   中国工业企业承包制的制度分析 (第3章)
   中国工业企业业绩研究 (第4章)
    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营效益 (第5章)
   所有制改革是中国工业企业制度变迁的必行之路 (第6章)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第7章)
   论中国企业内的物质奖励与道德风险 (第8章)
    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 (第9章)
   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选择 (第10章)
   中国需要更彻底明智的开放政策 (第11章)
   论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12章)
   财富分配、企业控制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第13章)
   香港的前途 (第14章)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第15章)
   中国经济问题访谈录 (第16章)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