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导师介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部分导师简介

部分导师简介

    丁仲礼,1957年1月出生于浙江嵊州市,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在第四纪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丁仲礼研究员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古全球变化,长期以来,根据我国第四纪黄土和第三纪红粘土沉积,恢复过去七百万年来中国北方干旱区气候、环境演变历史,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在一系列野外与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黄土高原气候变迁的旋回性、周期性等,并探讨了气候演变同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全球冰量变化及与青藏高原抬升的关系。
    目前,丁仲礼研究员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被国际SCI收录的论文引用率达200余次。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同年获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优秀科学家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科研规划项目973课题负责人。
    联系电话:************;Email: zlding@mail.iggcas.ac.cn


    翟明国,1947年12 月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1976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76 -1979年在西北大学任教。 1979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读研究生,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研、副研、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也曾从事火山岩岩石学的研究。 199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主管外事及科技支撑工作。
    联系电话:************;Email:mgzhai@mail.iggcas.ac.cn


    王清晨,1950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邢台,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岩石与大地构造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1、超高压变质作用;2、造山带与沉积盆地动力学。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先后研究燕山晚前寒武纪沉积盆地、中国显生宙造山作用、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岩P-T轨迹、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形成-折返等重要科学问题。发现山东威海超高压榴辉岩的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识别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带北界为大型韧性剪切带;提出以垂向挤出机制为主的超高压变质岩多阶段折返模式;编绘了连接大别山与合肥盆地的一套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断面图,归纳了盆山耦合动力学机制。到1999年,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49篇(第一作者)。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联系电话:************;Email:qcwang@mail.iggcas.ac.cn


    白武明,男,1956年2月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1年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从事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温高压地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国际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委员会(IASPEI)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1、地球动力学专业高温高压实验室研究;2、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
    主要研究成果:1、水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及其对流变和部分熔融的影响;2、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变形、波速和电导率的特性;3、地幔内部密度横向变化及其对流过程;4、大陆内部块体动力学和地震过程的数值模拟。
    联系电话:************;Email:baiw@mail.iggcas.ac.cn


    朱日祥,1955年生于山西大同市,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1、地球磁场与地球内部物理过程;2、构造磁学;3、环境磁学。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1992年赴法国科研中心进行合作研究,1993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7年赴法国科研中心进行合作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性研究工作,在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形态学、地球磁场与地球内部物理过程相关性以及构造古地磁等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一个完整的极性转换过程是由多次快速倒转构成。这一结果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磁场极性倒转机理的认识。基于观测结果,提出地磁极性倒转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不对称性。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被多次引用;在环境磁学、地球磁场古强度和长期变化以及中国主要陆块运动等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42篇被SCI收录)。
    联系电话:************;Email:rxzhu@mail.iggcas.ac.cn

  
    黄宝春,男,1966年出生于江苏海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位委员会委员,地磁场与地球内部过程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4年-1988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物理系;1988年—1991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并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日本神户大学理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
    近年来主要在古地磁学、岩石磁学、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及大地构造学等领域开展综合研究,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及人事部的研究项目。一方面,建立了一条迄今比较完整和可靠的华北地块古生代的视极移曲线(APWP);修订了华北地块早三叠—早侏罗世的APWP。从古地磁学角度探讨了中国三大地块古生代,特别是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及在全球古地理重建中的古地理位置,重新厘定了华北、扬子地块中生代的碰撞拼合的起止时限。另一方面,在中国西部的天山褶皱带及其南北两侧块体上开展了印度/欧亚大陆始新世以来的持续碰撞和挤压的运动学响应等研究。对吐鲁番等天山山间盆地相对于其南北两侧块体的陆内旋转运动模式、塔里木地块北缘至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之间的新生代南北向构造缩短量,以及中亚地区第三纪红色沉积物中普遍观测到的偏低磁倾角异常的形成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认识。近年来在《SCI》刊物上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二十余篇,18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70余次。2000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傅承义奖)。
    主要研究兴趣:
    1、应用构造磁学、岩石磁学、磁性地层学等开展综合研究,探索造山带及陆内不同构造单元的相互作用过程;
    2、应用构造磁学、磁性地层学、磁组构等开展综合研究,探索青藏高原及中亚地区新生代隆升过程;
    3、应用岩石磁学、环境磁学等探索城市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等的磁学机理及过程。
    4、欢迎具有一定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或地球化学基础的考生报考。
    联系地址:电话:************;Email:bchuang@mail.iggcas.ac.cn
 

    李小凡,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1991年至199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地震波散射理论及固体力学),并于1996年2月获博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6年10月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地震波散射理论及固体力学);随后入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研究地震波动理论及固体力学。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从事地震波散射理论及散射层析成象研究,并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遴选为博导。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研究兴趣:地震波动及散射理论、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理论及方法、地震全波及散射层析成像、地球内部物理及结构。
    代表作:
    1. Li, Xiaofan and Hudson, J. A., 1995. Elastic scattered waves from a continuous and heterogeneous layer, Geophys. J. Int., 121, 82-102.
    2. Li, Xiaofan and Hudson, J. A., 1996. Multiple scattering of elastic waves from a continuous and heterogeneous region, Geophys. J. Int., 126, 845-862.
    3. Li, Xiaofan, 2001. Scattering of seismic waves in arbitrarily heterogeneous and acoustic media: A general Solution and simulations. Geophs. Res. Letts., VOL. 28, NO. 15, 3003-3006.
    4. Li, Xiaofan and Hudson, J. A., 1997. Time-domain computation of elastic scattering from a heterogeneous layer, Geophys. J. Int., 128, 197-203.
 

    张忠杰,男,1964年4月出生,1991年博士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1、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及成象研究;2、典型构造域内各种观测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先后主持过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九五重大(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杰出青年基金863青年基金等项课题。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数学仿真、偏移成象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利用宽角反射地震资料研究地球内部精细结构(各向异性结构及CDP反射图像重建)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合作出版专、译著各一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获得过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等项奖励。
    联系电话:************;Email:zhangzj@mail.iggcas.ac.cn


    张毅刚,男,1962年10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法国洛林高等理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分子动力学方法是在纯物理和材料学中广泛使用的、通过理论计算来有效获得物质各种性质的一种方法。我们研究小组将该方法引用到地学中来,用于研究地球深部高温高压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深入探讨地球内部各种动力学过程提供基础数据。因此,该研究综合交叉性很强,属于边缘学科。目前我们集中研究水、熔体和外核液态铁的动力学性质(包括粘滞度、扩散系数、热导率等),并依据所获得的性质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获得的结果相结合,探讨地球深部所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成矿流体运移、地幔交代、外核地磁发电机等
    张毅刚曾在著名的美国卡内基地球物理实验室做博士后和合作研究。主持过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60万元)。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了较高的引用率。
    联系电话:************;Email:zhangyg@mail.iggcas.ac.cn
 

    肖举乐,男,1964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7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3月毕业于大阪市立大学理学部地球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4月-1997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1、湖泊沉积记录的东亚季风变迁过程;2、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东亚季风的变率;3、东亚季风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动力学联系。
   主要学术成果: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东亚季风气候的地质记录研究,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1篇,其中5篇论文发表在国际SCI刊物上,主要学术成绩如下:
   1、中国黄土石英颗粒的粒度组成,提出我国黄土中石英颗粒的粒度是东亚冬季风强度的直接代用指标,建立了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东亚冬季风变迁的高分辨率时间序列,揭示了东亚季风的不稳定性特征。
   2、日本琵琶湖的风尘沉积,提出日本琵琶湖沉积中的细颗粒石英是来自亚洲内陆的粉尘,在我国大陆外围季风区获得了第一个连续的风尘沉积序列,建立了湖泊沉积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迁的模式。
   3、琵琶湖的硅藻产率,提出琵琶湖中的硅藻的兴衰反映湖区降水量的大小,硅藻产率可作为湖区降水量的代用指标,建立了倒数第2次冰期以来湖区降水量变化的高分别率时间序列。
   4、东亚季风环流的3次转型,通过对比研究我国大陆和日本岛÷沉积环境的变化,提出东亚季风环流经过3次转型:约2.5Ma前。冬季风成形;1.2-1.1Ma前,冬、夏季风形成明显对比,季风环流增强;0.55-0.45Ma前,冬、夏季风对比度增强,季风环流再次加强。
    联系电话:************;Email:jixiao@public3.bta.net.cn
 

    杨小平,宁夏固原人、1964年生、自然科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年在J. Hövermann教授指导下获德国格廷根(Göttingen)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环境地质“百人计划”,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主要从事干旱地区环境及其演化、风沙地貌及风沙灾害防治、干旱地区古气候与水资源、绿洲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曾对我国北方代表性沙漠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受中纬度西风环流和极地气团的影响,在30ka时巴丹吉林和塔克拉玛干两大沙漠地区都经历过较湿润时段,开展了我国西部沙漠丘间地湖泊现代过程及其地质历史时期演变的研究, 获得了对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湖泊特征及其演化较系统的认识; 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及古水文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极端干旱环境下区域水循环规律有了新的认识。2001年获中国第四纪研究会‘青年科学家’奖,2007年获COMLAND奖。
    现任Quaternary Research 副主编,Cate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第四纪研究 等期刊编委;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干旱区工作组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干旱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电话:************; Email: xpyang@mail.iggcas.ac.cn


    郭正堂,男,1964年4月生,1990年于法国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环境地质系及法国国立农学院土壤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核心项目-古全球变化(PAGE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古气候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1、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2、古土壤与风化作用;3、环境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主持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国家八五重大基金项目三级课题。目前主持国家九五重大基金项目二级课题“南方红土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南北气候对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晚新生代风化成壤过程反映的环境时空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国家重点基础科研规划(973)项目专题“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曾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到目前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
    联系电话:************;Email:ztguo@mail.iggcas.ac.cn
 

    刘 洪,男,1959年9月生,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工系,获博士学位。矿产资源与成矿理论研究室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油储地球物理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1999-2001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油气勘探二次创业的前导研究”,大庆部分负责。1998-2002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的重大项目“陆相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和三维地质图像成图方法”任二级课题负责人,承担高分辨率地震构造成像和震电效应等项研究。1998-2000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地震波场的有限维Hamilton形式及其应用”,研究偏移到零炮检距和剩余偏移理论。1997-2002年,参加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震电勘探”项目,任学术指导,负责实验设计、资料分析和理论分析。
    1997年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胜利油田地学开拓一等奖。1991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1982-1985年,参加地矿部航空电磁法项目。1987.1-1988.12参加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球资源勘探部面重建技术的研究”研究一维地电反演理论。1989.3-1991.3负责完成地球物理研究所井间电磁成像项目。1992.6-1997.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地质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八五”重大项目“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理论”任三级课题负责人,完成井间地震成像软件研制,参加项目总结性专著写作。1996.3-现在,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复杂地质体精细速度分析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理论和方法”第一子课题。完成复杂地质体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与显示,层面、断层及块体的拓朴关系的数据结构表示。1994-1996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油气水地层的振电效应理论”。完成有关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研究。
    联系电话:************;Email:liuhong@mail.iggcas.ac.cn


    刘 伟,男,1959年12月出生,1978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地质学;1998年10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资源研究室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流体-岩石相互作用;2、成矿流体地球化学;3、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七五、八五期间,参加国家305项目,主持两项基金课题;九五期间,主持两项攀登预选项目专题,参加中日国际合作项目JICA。在SCI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论文,共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合作出版两部专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报道了新疆北部花岗岩石英-长石的18O/16O组成不均一+次固相18O/16O交换模型。提出了碱性花岗岩碱性长石与纳铁闪石的18O/16O偏移差,认为钠铁闪石是在次固相下结晶的,建立了碱性长石出溶与18O亏损的正相关关系。以新疆北部花岗岩为实例,提出了酸性花岗岩浆过程的微量元素复合效应模型。
    联系电话:************    Email:liuw@mail.iggcas.ac.cn
 

    赵 平,男,汉族,1963年12月生于江苏丹阳,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理论地热学:岩石生热率及其与大地热流的关系,构造缝合带与深部热源等。2.应用地热学:热田地质,热储监测,热田示踪,地热资源评价等。3.水文地球化学:水—岩作用,惰性气体,氢、氧、碳、硫、锶和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等。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曾先后在意大利国际地热研究所、冰岛国家能源局和美国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短期培训或进修,八次进入西藏开展野外工作,参加过藏北高原无人区科考活动。推动我国高温地热田气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合作出版专著一部(《滇藏地热带——地热资源和典型地热系统》,科学出版社,1999)。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原地质矿产部勘查三等奖(1998)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3)各一次。
    联系电话:************;Email:zhaoping@mail.iggcas.ac.cn


    刘建明,生于1958年,1988年在德国Heidelberg大学获自然科学矿物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资源与矿床室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金属矿床成因及其探查,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沉积盆地内沉积岩溶矿的、与盆地流体有关的金属矿床,尤其是微细浸染型金矿床;2、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及其相关热液金属矿床;3、热液成矿的同位素精确定年。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先后参加和承担科研项目共十七项,其中作为负责人九项,四项在研。先后在云南、四川、浙江、贵州、广西、湖南、西藏、内蒙、河北以及甘肃、广东等地研究金、锑、钨、锡、铜、铅锌、磷、铁、砷等元素的热液型和沉积型矿床。主要成果:与大陆地壳中-酸性岩浆热事件有关的流体成矿系列模式和沉积盆地演化有关的盆地流体成矿模式。
    联系电话:************;Email:jmliu@mail.iggcas.ac.cn
 

    杨长春,男,出生于1963年11月14日,毕业于法国波尔多大学,获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矿与资源探查室从事科研工作,任室主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地震波场传播理论;地震层析成像;复杂构造地震成像。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复杂地质体精细速度分析与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理论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地震层析成像”,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重大项目“油气二次创业先导性研究”。在复杂地质体地震成像及应用取得显著成果。
    联系电话:************;Email:ccy@mail.iggcas.ac.cn


    罗晓容,男,1959年6月生。1994年5月于法国Montpellier II大学获地球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沉积盆地分析及模拟方法;2、盆地异常流体压力;3、油气运移;含油气系统。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长期从事我国含油气盆地内油气地质基础研究,设计和研制数值盆地模型并分析和研究了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盆地模型的适用性和建模的方法;系统、定量研究了沉积盆地内异常压力产生和消散的机制,研究了在异常压力在不同盆地内的分布特征;研究地下异常压力与温度场、应力场间的耦合关系;以盆地模型作为定量的研究工具,研究含油气盆地内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有关的问题;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和研究流体渗流过程及特征参数。发表有关论文20余篇,其中5篇发表于国际SCI核心刊物。
    联系电话:************;Email:xrxuluo@public3.bta.net.cn
 


    郝天珧,女,1957年11月生于北京。1982年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多年来主要从事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攻关项目、国家海洋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项。自2000年开始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973)“边缘海的形成演化及重要资源的关键问题”的工作。目前主要进行海陆沉积盆地油气资源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同时负责有边缘海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
 

    常 旭,女,1954年6月出生,1992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知识创新基地研究员,领导地震勘探层析成像学科研究小组。
    主要研究方向:1、地震勘探数字处理的新方法、新技术;2、岩石圈三维地震层析成像;3、专业计算机软件的开发。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1982年到1986年在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渤海研究院从事反射地震勘探解释方法与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1986年到199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留学。1992年至今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反射地震勘探与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主持过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项目所属专题、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所属专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联系电话:************;Email:changxu@mail.iggcas.ac.cn

  

    顾兆炎,男,1961年11月生于江苏丹徒。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
    1992-1996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Scripps海洋研究所作为Research Associate从事宇宙成因核素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宇宙成因核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2、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元素表生地球化学。
    主要研究成果:开展和进一步开展了我国在第四纪黄土、湖泊沉积物等稳定同位素、宇宙成因核素和元素地球化学与环境变化的研究。在湖泊沉积物和黄土高原风成沉积物、土壤中的元素、同位素和宇宙成因核素地球化学与古气候环境记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具有特色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约50篇。曾于1999年获第二届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
    联系电话:************;Email:zguo@mail.iggcas.ac.cn

    汉景泰,男,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第四纪专业,1984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硕士毕业,1995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质系博士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新生代时期中国北方区域性环境气候变化陆相沉积记录,研究手段主要有微体古生物、表生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格局演化与区域构造作用。2、东亚大陆新生代岩浆岩石学、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过程。3、第四纪时期104~105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岩石圈动力学效应的力学模拟。。
    主要研究成果:运用沉积学、孢粉、有机碳同位素等手段重建中国北方上新世与更新世转换时期气候形态变化特征;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古土壤系列中极端发育的古土壤的地球化学、古植被特征及其气候环境状况的反演;高砷水体的地质、微生物处理;中国东部新生代时期火山活动与日本海发育的耦合关系;全球弹性有限元力学建模并模拟了盛冰期时期冰盖负载对大洋中嵇中脊的形变和扩张速率的影响。
    联系电话:************;Email:jhan@mail.iggcas.ac.cn
 

    吴乃琴,女,1956年9月生于江苏盐城,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第四纪地质学;2、古环境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3、古生物地层学;4、生物地球化学。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1989年以前从事晚第三纪湖相腹足类和第四纪海相有孔虫化石的研究。1989年以后以陆相环境记录为主,研究晚新生代以来,特别是第四纪以来风尘沉积中的生物化石,着重于黄土陆生软体动物化石的研究。特色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环境的形成演化历史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联系电话:************;Email:nqwu@mail.iggcas.ac.cn
 

    杨建军,男,1956年8月生于内蒙丰镇,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学专业(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物理化学的岩石矿物学应用;2、高压变质作用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多次参加原地矿部重大基础项目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要从事苏鲁超高压石榴石橄榄岩和榴辉岩研究,柴达木北缘石榴石橄榄岩和榴辉岩,北祁连蓝片岩、榴辉岩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Geology,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Lithos等杂志。
    联系电话:************;Email:jjyang@mail.iggcas.ac.cn
 
 
    孔 屏,女,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6年在日本获博士学位,1997-1999年作为洪堡研究员在德国科隆工作,1999-2001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宇宙成因核素,用于解决地表的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2、宇宙化学,利用陨石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主要科研成果: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引进“百人计划”的研究者。
    联系电话:************;Email:pingkong@mail.iggcas.ac.cn

  

    高 俊,男,1966年10月生,198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1990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4至1995年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5至2000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工作,1996年破格晋升研究员。2001年1月应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任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高压变质,流体作用与造山带大地构造。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1992至1995年参加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5至2001年先后负责国际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国际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地矿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正在进行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之一,负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
    在西天山高压变质带和造山带大地构造研究方面取得了首次发现榴辉岩和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蓝片岩向榴辉岩相岩石转变的流体作用记录等创新成果,在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Tectonophysics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1996年获原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金锤奖,原地矿部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入选原地矿部跨世纪人才工程;1998年获中共中关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首届国土资源部机关杰出青年;2000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荣誉称号;2001年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
    联系电话:************;Email:gaojun@mail.iggcas.ac.cn


    胡圣标,男,1963年1月生于湖北天门,1985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热流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1、岩石圈热结构,大地热流测量、岩石圈热结构与构造-热演化等。2、盆地热史恢复及其应用,沉积盆地热史恢复及烃源岩热演化等。3、造山带冷却史与抬升速率;低温热年代学和低温场模拟。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自1986年开始热流测量,地学断面地温场模拟和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此后,与墨尔本大学合作,在古温标热史反演和盆地热史恢复及其应用,裂变径迹和U-Th/He等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及其在造山带冷却史和地质体抬升速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50篇。曾获199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金锤奖。
    联系电话:************;Email:sbhu@mail.iggcas.ac.cn


    张宏福,男,1962年生于陕西山阳。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学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系(硕士)。1994年出国留学,198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创新基地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分析化学,包括大型仪器如MC-ICPMS、TIMS和SIMS分析等。2、地幔地球化学,包括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分配、同位素定年、源区示踪。对象包括幔源火山岩及其地幔捕掳体、基性侵入岩等。3、岩石圈演化,包括岩石圈形成与演化过程;壳-幔相互作用等。4、PGE地球化学,包括PGE的迁移和富集规律;Re-Os同位素定年和示踪。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1998年以前主要从事我国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以及南非Kaapvaal克拉通的金伯利岩及其地幔橄榄岩捕掳体以及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地幔橄榄岩捕掳体的研究。1999年以来主要集中在华北古老岩石圈演化研究上,尤其是中生代火山岩及其捕掳体的研究上。主要成果反映在:1、发现地幔氧同位素不平衡现象,并证实与富铁钛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2、首次证实岩石圈地幔中存在交代成因的方辉橄榄岩。3、证实岩石圈地幔中存在塑性剪切带和流体参与下的地幔变形作用。4、发现扬子比华北古生代岩石圈地幔亏损程度弱。5、提出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具大洋岩石圈地幔性质。6、发现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不均一性,并推断该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富硅熔体的改造有关。
以上成果相继发表在EPSL、GCA、CMP、和J Petrol等国际SCI和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SCI期刊上。
    联系电话:************;Email:hfzhang@mail.iggcas.ac.cn

  

    段振豪 1959年出生于湖南。198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专业, 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做博士后。1992至200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级研究员。 2002年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聘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物理化学和分子动力学交叉学科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即通过分子水平上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地质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过程。就是“在计算机上做实验”  ;(2) 建立物理化学理论模型─计算地球物质的相平衡、化学位、焓、PVT性质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模型被用于研究地球早期大气演化、包裹体、地热、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岩反应、有机成因分析、二氧化碳储藏等方面;(3)应用量子力学从头算(ab initio)确定的各向异性的分子模型,研究地球化学状态和过程;(4) 应用理论模型研究地热、甲烷水合物、盐湖、CO2储藏、水-岩相互作用、地幔对流、构造与流体的关系、成矿与流体的关系等。
    目前,段振豪研究员在跨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两个领域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6篇,第一作者论文被引用400多次。培养的硕博连读生平均发表国际SCI论文3.5篇。在美国多次获科研成果奖。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A类), 2003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被中科院评为“优秀百人计划” 。多次被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010) 82998377    e-mail: duanzhenhao@yahoo.com


    孙继敏,男1965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 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获本科学位。 1991年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 士学位。1999年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古环境重建;2、黄土高原及北太平洋深海沉积中风成组份的物质来源与粉尘的输送路径;3、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目前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粉尘源区演变历史”,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973项目。2001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2002年获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近年在SCI刊物发表论文31篇,其中,国际SCI刊物25篇,国内SCI刊物(中国科学、科学通报)6篇,有关成果得到国外同行广泛引用。
    联系电话:************;Email:jmsun@mail.iggcas.ac.cn
 
 
    吕厚远,1960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毕业, 1982-1984年在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 任助教, 1987年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孢粉藻类专业硕士毕业, 1987-1995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 199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毕业,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室研究员. 多次在德国国家地球科学中心、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做合作研究和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手段和研究领域: 以孢粉,植硅体等生物化石为主要分析手段,以黄土沉积、湖泊沉积和现代沉积过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索新生代以来的古环境、古气候和古生态的演变过程和规律为主要目标。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指标的现代表生过程研究、黄土高原古植被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环境演化、我国玛珥湖沉积环境变迁和环境考古研究。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和973项目等。
    现任中国孢粉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考古学分会秘书长。曾获国家海洋局十佳杰出青年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中央国家机关百名优秀青年奖,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中国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奖等, 200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联系电话:************;Email:houyuanlu@yahoo.com  houyuanlu@mail.iggcas.ac.cn


    陈代钊,男,1963年4月生,侗族。1984年毕业于湘潭工学院地质系,1989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科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研究员,期间曾于1997.12—2000.6和2002.3—2003.3分别在英国University of Durham 和加拿大University of Regina作高访(一年)和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1、层序地层与古大陆边缘盆地演化;2、碳酸盐沉积学与成岩作用;3、储层沉积学;4、古海洋学与重要地质转折时期生物地球化学标识。
    主要学术成就: 曾主持完成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过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多项油气储层研究项目。发表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在我国较早地开展了海相层序地层的研究工作,用层序地层/旋回地层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泥盆纪台地碳酸盐地层的长距离对比和构造影响的鉴别问题。在盆地分析方面,以桂林阳朔地区为例,详细研究了台间拉分盆地同构造碳酸盐沉积作用规律以及走滑断裂作用对碳酸盐台地形成演化的控制作用,大大丰富了该类型盆地的研究内容。最早报道了我国泥盆纪弗拉斯-法门(F/F)转折期生物大绝灭事件的碳同位素正向偏移响应,并提出海洋富营养化可能是造成此次事件的最重要因素;同时,根据轨道旋回理论对该事件进行了准确定年(~450 Kyr)。在热液白云岩化作用方面也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工作。
    联系电话:************;Email:dzh-chen@mail.iggcas.ac.cn


    秦克章,男,1964年生于湖北,1985年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学士毕业,1997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博士,200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博士后出站。现为该所研究员,造山带与成矿学科组组长,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1、主要研究方向
1)造山带演化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2)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隐伏矿定位预测
    以造山带演化和成矿作用紧密结合为特色,研究领域涉足矿床学、大地构造和找矿勘查地质学,理论和实际兼备。运用大地构造、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示踪、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矿作用,尝试以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优选战略靶区。
2、主要科研经历及成果
1985起曾在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从事矿床地质工作。先后实地考察了中国、日本岛弧、南美安底斯山、中亚130余处典型矿床,实际工作能力很强。在满洲里岩浆作用与浅成低温-斑岩Ag-Au-Pb-Zn-Cu-Mo成矿系统及选区评价、阿尔泰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国内外大型铜矿成矿环境对比、东天山铜-金-镍成矿带研究诸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在勘查实践中做出了实际贡献。作为第二、三获奖人四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2篇,SCI 9篇),第二作者合著两本,论文他引达200余次。1998年入选国家七部委跨世纪人才。曾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金锤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中国青年科技奖。现任《矿床地质》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地质学会(SEG)中国联系人。
3、近期负责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新疆305项目东天山铜-金-镍矿研究专题(2002-2005);
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疆铜、金、钾盐成矿条件与隐伏矿床预测示范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2005);
3-国家973青藏项目“藏东-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作用”课题(2003-2007)
    对学生基本要求:诚信,研究兴趣,基础扎实,钻研进取。
    联系方式:Telephone:************,E-mail:kzq@mail.iggcas.ac.cn


    肖文交,男,生于1967年12月。1989年7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并获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7月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秋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11月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古造山带大地构造学的综合研究工作,1997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工作。1998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主要研究方向
    构造地质学、造山带大地构造学
2、主要科研成果;
    以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相解剖相为基础,结合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等资料,在中国西部中亚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等进行增生造山作用过程及其特征研究,并根据增生楔-增生楔碰撞造山作用等特征提出复式增生-碰撞增生造山作用理论。
    联系电话:************;Email:wj-xiao@mail.iggcas.ac.cn


    伍法权,男,1955年9月日生, 1982毕业与原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工程地质与浅层地球物理室研究员。
1、主要研究方向: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
   近期从事的研究课题:2000~2001年,“河南淇河盘石头水库高边坡稳定性与工程处理措施研究”; “雅砻江锦屏一级电站高陡边坡深卸荷带成因及其工程效应研究”;“湖南省澧水江垭电站大坝及近坝山体异常抬升变形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2001~2003年,西线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沿线断裂活动性及其工程效应的地质、遥感研究,以及深埋引水隧洞洞线物探研究;“新疆下坂地水库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2002~2004,“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塌岸滑坡专题研究:万州、奉节、巫山、巴东新城区有争议的滑坡成因机制及防治研究”;973项目子项:大型工程安全性评价地质研究。
2、科研简历及成果
1982~1985年,地矿部“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我国西部崩滑灾害地区斜坡稳定性研究”;
1985~1986年,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库岸稳定性研究”;
1993~1995年,国家计委重大灾害项目“湖北省黄石市板岩山危岩体治理工程方案设计”;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子项“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重大崩塌滑坡预判据监测方法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1995年,“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巫山县大溪等乡镇移民新址详细勘察与选址论证”;
1996~2000年,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金沙江溪洛渡电站库区干海子滑坡稳定性与涌浪分析”;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领域“山地灾害--滑坡泥石流基础研究”,负责滑坡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
    联系电话:************;Email:wufaquan@mail.iggcas.ac.cn


    万卫星,男,1958年7月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该所空间电磁环境研究室电离层物理研究组组长。
    从事空间物理和电离层电波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近20项国家重大重点基础课题和国防工程项目的研究,在电波广义射线传播理论、电离层扰动的高频诊断、电离层扰动地区特性、空间工程中的电磁波传播修正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参与研究的成果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四等奖,主持研究的成果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三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5年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此外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并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一、二级人选。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
    1、电离层物理学:包括电离层结构与扰动地区特性、电离层空间天气等;
    2、电离层电波传播:包括扰动电离层电波传播理论、电离层电波传播效应修正的应用研究等。
    主要科研成果
    1、电离层扰动的高频无线电广义射线反演,获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
    2、中国电离层扰动地区特性研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3、GPS动态定位的理论与实验,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4、“北斗一号”大面积电波传播误差修正系统,获国防科技成果三等奖。
 

    刘伊克,男,1978-1982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7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1-2002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Utah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主要研究方向
    勘探地球物理、地震层析成像、地震反演。
    在勘探地球物理领域主要从事地震波动方程偏移、压制多次波、长偏移距动校正、静校正,速度分析等研究工作。地震层析成像领域主要从事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波形层析成像和接收函数成像的研究工作。反演领域主要从事反演方法,反演解的不适定问题研究。
2、主要科研成果
    在多次波研究方面,针对多次波的周期性难以确定,提出在偏移过程压制多次波的算法。在反射地震偏移过程的研究方面,针对偏移图像聚交模糊及分辨率差,计算量大,不能处理缺道资料,提出最小平方目标函数偏移方法。利用图像处理中的边缘检测技术,提出了根据最小平方函数寻找地震资料的断层及古河道的方法。对于中国西部山地和沙漠地区地震资料处理的难题,提出3D层析静校正的方法。针在地球深部结构的研究中应用地震层析成像LSQR算法给出了中国大陆(0-1100km)三维速度图像,在中国中部的研究中,给出了了中国南北带地区地壳与上地慢的三维速度结构(0-200km),确定了震源分布与速度边界的关系。这些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SCI检索的期刊,其论文总数22篇;其中国际SCI第一作者3篇,国内SCI第一作者6篇。同时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篇。出版了一部科学专著。
    联系电话:************;E-mail:ykliu@mail.iggcas.ac.cn


    林杨挺,男,1962.5.21,博士。 
    1982.8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9获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天体专业硕士学位; 1987.12-1991.2作为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协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 赴德国马普核物理所开展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并于1991.9获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天体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茨城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 日本地质调查研究所,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华盛顿大学麦道空间中心,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质系开展合作研究. 1997.12-2003.12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研究员, 天体化学研究室主任, 同位素与元素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4.1调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现担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陨石学与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化学与地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天文学会行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以及国际陨石学会陨石命名委员会委员等职.
    一直从事天体化学与比较行星学领域的研究, 主要方向包括陨石中的太阳系外物质, 太阳星云的形成与演化, 小行星的热变质, 太阳系早期的岩浆分异作用, 火星地质学, 以及陨石中灭绝核素和宇宙成因核素等研究. 发现超新星成因SiC的新类型, 并首次在极还原的顽辉石球粒陨石中发现超新星成因氮化硅, 提出太阳星云中太阳系外物质分布不均一的观点和证据; 发现新的富Ca, Al包体类型, 给出太阳星云连续冷凝的实验证据, 揭示碳质球粒陨石中主要富Ca, Al包体类型之间的成因联系, 并提出不同化学群陨石中富Ca, Al包体同源的观点和证据, 初步勾画出太阳星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框图; 发现第一个EL3型陨石, 从而最终确证EH与EL群顽辉石球粒陨石具有各自独立的母体, 系统阐述了极端还原条件下太阳星云的凝聚过程与陨石母体的热变质特征, 并发现二种新的矿物; 组织并开展对我国回收的南极陨石的分类鉴定工作, 发现二个新的二辉橄榄岩质火星陨石, 一个来自灶神星的玄武岩, 以及其他特殊类型陨石, 并对火星陨石开展岩石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研究; 首次发现陨石中存在灭绝核素36Cl的直接证据, 给出其初始比值(36Cl/35Cl=1´10-6). 该发现将对太阳系早期演化提供新的同位素测年方法, 并进一步支持灭绝核素的超新星成因假说. 近年承担了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 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等, 获中科院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广州省自然科学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 发表SCI收录论文36篇。

    胡瑞林, 研究员,博士后。男, 1961年8月生,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98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共主持或参与了20多项国家级或部级重要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国际SCI或EI论文4篇,出版专著4部; 获国家科委“‘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次,地矿部科技成果2等奖一次、三等奖3次,获“地质矿产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称号一次。现为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委员、国际IAEG中国国家小组成员,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家审查组成员。为《工程地质学报》编委,具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1、主要研究方向
   (1)土体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 (2)城市地质与环境工程地质;(3)地质灾害预测防治与危险性评价。
2、主要在研项目
   (1)西南水电开发重大高难地质工程信息获取与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2)常见非饱和特殊土的动力固结特征及其强夯加固微观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孝襄高速公路膨胀土填料改良与边坡稳定问题研究(湖北省交通厅委托项目)
   (4)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的演化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国家973课题)
    联系电话:************;Email:hurl@mail.iggcas.ac.cn


    郭敬辉,男,1963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岩矿及地球化学专业;1987年和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级变质作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成因地球化学研究。曾赴英、德、日、澳、韩、朝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和访问交流,现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保持合作关系。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现为973“大陆深俯冲作用”项目的继任首席科学家。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5届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岩石学报》编委。已发表中英文论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
1、主要研究方向
   (1)中酸性和碱性岩浆岩成因与中生代碰撞后壳幔过程的地球化学研究;
   (2)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与早前寒武纪板块构造;
   (3)高级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同位素体系与年代学;
   (4)片麻岩地体成因的地球化学与太古宙大陆地壳生长机制。
2、主要研究成果
   (1)用变质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研究高压麻粒岩带的变质作用过程及时代,为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末板块体制的存在和大陆碰撞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2)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同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的成因,初步建立了苏鲁超高压带同碰撞到碰撞后的岩浆演化系列。
   联系电话:************;Email:jhguo@mail.iggcas.ac.cn

    符力耘,男,1964年出生,从事专业:固体地球物理;研究方向: 地球内部结构和勘探地震学;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员,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协会会员,国际神经网络学会会员,澳大利亚勘探地球物理协会会员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81/9-1985/8: 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石油勘探专业学习。
    1985/9-1989/8: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工作,从事地震数据处理,任特殊处理组组长。
    1989/9-1990/1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
    1991/1-1992/2: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从事地震方法研究,同时进行硕士论文研究。
    1992/3-1993/3: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
    1993/4-1995/5: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地震方法研究室副主任,同时进行博士论文研究。
    1995/6-1997/5: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后。
    1997/6-1999/7:  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地球与海洋科学系和大地构造研究所博士后。
    1999/8-2003/12: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CSIRO)石油资源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国家资源研究中心(ARRC),研究员。
    2002/8-2003/3:  加州大学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IGPP), 访问研究员。
    1999/8-2004/9: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物理学院客座高级研究员。
    2004/1-现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兴趣:
    (1)地球内部结构:区域地震相和地球内部结构,地壳波管理论,崎岖地表的统计与区域波场的统计。
    (2)勘探地震学: 地震模拟,地震层析,地震反演,地震成象,复杂地表地震勘探问题。
    (3)数学地球物理与计算地球物理:边界元法,广义Lipmann-Schwinger 积分方程,分区非均匀中的波传播,崎岖表面上波的散射,单程波传,抛物方程理论,积分方程的Born序列逼近,介质与波场的尺度表达。
    联系电话:************;Email:lfu@mail.iggcas.ac.cn

    李国敏,男,1963 年生。于1984年、1988年和199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别获得水文地质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 - 199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与环境教研室工作,历任讲师与副教授。1996 -1997年在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 - 2003年11月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任地球科学部研究员(地质科学家)。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2003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1 地下水资源评价﹑管理及优化开采方案设计;2 地下水动力学;3 地下水流动与污染物运移数值模拟;4 地下污染理论与防治对策研究;5 废物处置场环境水文地质风险分析与评价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1991年赴美国乔治亚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92-1993年赴德国卡塞尔大学土木系和海德堡大学环境物理所进行合作研究。1994 - 199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与环境教研室工作,讲授“地下水流动数值方法”﹑“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及水质模型”﹑“非饱和带地下水运动”等专业课程。1996 -1997年赴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水力学与水资源管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地下变密度流体运移数值模拟及优化决策研究。1997 - 2003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美国Yucca山核废物处置场水文地质与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以及裂隙系统中地下水流动与污染物运移模型研究。近十年来通过在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工作,在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污染防治﹑核废物处置场环境水文地质风险分析与评价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在推动计算机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在该学科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特殊贡献奖﹑全国第六届优秀勘察金奖﹑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一等奖﹑地质矿产部找矿一等奖﹑广西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 余篇。
    联系电话:************;Email: guominli@mail.iggcas.ac.cn   

    戴福初,男,1967年生于湖南新化县,1990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1993年在西安地质学院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99年6月-2001年6月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滑坡泥石流研究。2001年7月-2002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2002年2月-2002年9月,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任高级研究助理。2002年10月-2005年10月任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于2004年2月辞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主要研究方向
   滑坡泥石流发生机理
   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滑坡/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加固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试验土力学
2、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
   1995-1996年赴香港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开展试验土力学与滑坡泥石流发生机理方面的合作研究,任研究助理;1999-2001年赴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暴雨滑坡风险评价方面的合作研究,任副研究员;2002年2月-2002年10月赴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开展水库滑坡和暴雨滑坡方面的研究,任高级研究助理;2002年10月-2004年2月被聘为香港大学岩土工程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预测与水库滑坡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研究项目。近年来,在从土的力学特性出发研究滑坡泥石流发生机理、基于GIS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暴雨滑坡泥石流时空预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获香港工程师学会2001年度最佳论文奖。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16篇,SCI收录15篇(第一作者13篇),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他人引用30余次。


    范宏瑞,男,1963年9月生于安徽省巢湖市。1984年和1987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4~1995年曾赴西澳大利亚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工作访问。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并以主要人员的身份,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大陆盆山系统和战略资源预测”等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流体包体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流体包裹体实验室主任。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1篇,EI论文2篇。
1、主要研究方向:
(1) 碰撞造山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如元素的亏损和富集)及有此而引发的熔体和流体产生的过程;
(2) 流体作用过程对浅部地质的制约(包括岩浆活动、构造变形、矿质迁移与沉淀等);
(3) 成岩成矿过程中地质流体的迁移方式和分布规律;
(4) 造山带构造格架与流体运矿及储矿的关系;
(5) 成矿带演化与流体活动幕次的关系;
(6) 典型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2、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
(1) 典型成矿流体具有不同特征并有各自的成矿专属性;
(2) 古老变质流体对对金矿成矿区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华北地台周边与金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体及其判别标志;
(3) 对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
(4) 对有机(石油)包裹体与盆地油气的生成演化进行了探讨;
(5) 指出小秦岭地区脉状金矿具复式成因;
(6) 认为西澳Yilgarn地块受条带状铁建造控制的Nevoria金矿具后生成因;
(7) 系统研究了豫西爆破角砾岩筒区多类型组合金矿化流体成矿特征;
(8) 冀西北东坪超大型金矿是由高温低盐型NaCl-CO2-H2O成矿流体形成的;
(9) 流体不混溶、水-岩反应及古大气水的混染是造成新疆哈图金矿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
(10) 详细论述了水-岩反应及其在金矿成矿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
(11) 富含REE的成矿流体对白云鄂博巨型稀土-铁-铌矿床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
(12) 低盐度CO2-H2O±CH4流体在胶东三山岛超大型金矿成矿中的作用。
    联系电话:************;Email:fanhr@mail.iggcas.ac.cn
 

    潘永信,博士, 研究员1985年和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太原理工大学任助教、讲师;1998年12月被聘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副研究员;2002年12月晋升为研究员。2000年作为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者在利物浦大学合作研究;2001年7月受访问奖研金资助在美国明尼苏达岩石磁学所工作;2003年作为德国洪堡学者在慕尼黑大学地球物理所和波茨坦国家地学中心合作研究。曾获得1999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200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资助研究项目。2004年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998年以来,在《J. G. R.》、《G. R. L.》、《GJI》、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 被SCI收录38篇;被SCI刊物引用愈百次。
一、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岩石磁学、地球磁场古方向和古强度变化、生物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等应用的基础性研究。(1)生物成因磁性矿物对剩磁记录影响和古环境意义:与德国科学家合作,揭示出磁细菌化石磁小体是德国南部湖泊碳酸盐沉积物的主要磁性来源;(2)矿物和岩石磁性:从实验角度研究各种岩石和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特征,形成和相互转换,它们对古地磁和环境磁学记录的贡献。例如,揭示了菱铁矿热分解氧化经历了由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向赤铁矿的转变过程和磁性质变化,有助于识别加热引起的矿物变化何时和如何影响古地磁实验和数据解释;(3)地球磁场相对古强度和高分辨率磁性地层研究:利用中国黄土沉积序列研究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变化。通过末次冰期黄土的相对古强度研究,拓宽了现有相对古强度研究材料;实验揭示出了1.2百万年以来黄土层至少记录了七个地磁漂移事件, 从实验角度证明了黄土具有记录高分辨率地磁场方向变化的能力;(4)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磁场绝对古强度研究:古强度记录是探索和建立地球动力学模型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利用不同方法确定火山岩记录的绝对古强度。
二、近期拟开展研究工作设想及研究条件
    探索生物与地球磁场的联系是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研究领域。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针对我国不同气候带典型湖泊和土壤沉积物中磁细菌和生物成因磁性矿物,利用现代岩石磁学方法,开展沉积物的生物磁学研究:建立化石磁小体的岩石磁学识别标准;研究磁细菌和化石磁小体对沉积剩磁的贡献和其环境指示意义。同时,与国内外生物学家合作,开展生物与变化外磁场关系研究,以及探索生物磁信号接收器,为探讨生物与地球磁场联系积累基础资料。所在研究所拥有国际水平的岩石和矿物磁学测试仪器,“零磁”空间、变梯度磁场和变极性磁场线圈、磁细菌分析系统等设备,另外还拥有先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能够满足研究所需实验和观测条件。
    联系电话:************;Email:yxpan@mail.iggcas.ac.cn

   
    张剑锋,男,1963年11月生,博士,研究员。198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8至1999年在荷兰Delft理工大学地震与声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在荷兰Delft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系从事研究工作。1989至2002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1995年起任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油储地球物理学科组组长,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勘探地球物理和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与反射地震波场成像方法等。提出了一类可在地震波模拟中精细刻画地质单元的几何形态及材料特性(液、固、孔隙、裂缝)的新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三维复杂形状地表、非平面介质界面对地震波场的反射、衍射,含风化层的近地表构造、裂缝构造、混合的液/固/孔隙介质构造中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等问题。在地震波场偏移成像研究中,发展了适用于各种复杂介质构造的显式短算子和最优分裂Fourier法等波场延拓方法,籍此提出了三维非均匀、各向异性、粘性吸收和多尺度非均匀构造的地震波场深度偏移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真幅值偏移和三维深度偏移等问题。作为第一作者已在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Geophysics、Geophysical Prospecting等勘探地球物理领域的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篇。
    联系电话:************;Email:zhangjf@mail.iggcas.ac.cn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