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河南研招网 > 河南农业大学 > 导师介绍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环境系导师介绍:杨喜田

  杨喜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林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恢复生态学,生理生态学。

  国家教育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日本绿化工学会海外会员;河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委。

  杨喜田,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河南长垣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林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恢复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所授课程:生态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学。

  E-mail:xitianyang@aliyun.com.

  教育与研究/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河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学士

  1986.09-1989.07河南农业大学造林学硕士

  1993.04-1998.04日本岐阜大学生物环境科学博士

  2001.02-2003.03日本信州大学绿化工程博士后

  1989.07-1993.03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助教、讲师

  1998.04-2005.07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副教授、教授

  2005.08-2011.11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2011.12至今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教授

  承担项目与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30595、林木幼苗对切根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根-冠互作机制、2016/01-2019/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0580、侧柏-山毛桃群落演替初期种间竞争-促进作用的平衡及调控、2012/01-2015/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2019、不同植被恢复策略下土壤与植物根系的协同演替机制、2009/01-2011/12。

  4.教育部2011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课题,20114105110001、植被恢复初期侧柏-山毛桃群落种间促进作用机制。

  5.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不同来源苗木根构型差异研究、2007-2009。

  6.河南省林业厅推广项目,种基盘绿化技术推广与应用、2007-2009。

  7.淮委攻关项目,1262030780142、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示范、2007-2008。

  8.国家人事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和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2005KYCX002,HAIPURT、植被护坡技术中不同来源苗木根系发育特征及生态防护功能的差异研究、2005-2007。

  9.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林木强壮根系的形成机理与生态功能的研究、2004-2006。

  论文、论著和专利

  论文:

  1.Xitian Yang, Dongfeng Yan, Canran Liu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trees in three types of afforested stands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China. PLOS ONE,2014,9(9).

  2.Yan D, Yang X. Health Assessment of Forest Ecosystem Based Fuzzy Synthesis Assessment.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Technology and Civil Engineering.

  3.Yan D. Studying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secondary stand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Shanghai, China, 2011.7, 848-851.

  4.杨喜田,佐铺宣行,杨臻,曾玲玲,朱璞玲.不同育苗方式对移栽后侧柏和白榆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1):86-92.

  5.杨喜田,董娜琳,闫东锋,佐舖宣行,赵勇.不同培育时间侧柏种基盘苗根系生长和分布[J].生态学报,2011,31(19):5818-5823.

  6.孔玉华,王怡博,赵佳宝,付梦瑶,杨喜田.侧柏、山毛桃单栽及侧柏-山毛

  桃混栽幼苗根际土壤环境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2):72-76.

  7.崔秋芳,常海荣,陈家林,赵佳宝,杨喜田.树冠遮蔽对侧柏生长和叶

  绿素荧光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21(2):28-32.

  8.郭二辉,常海荣,陈家林,杨喜田.城市河流河岸带的类型、干扰特

  征及恢复对策——以北京市温榆河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16,43(1):175-181.

  9.崔秋芳,赵佳宝,陈家林,郭二辉,杨喜田.不同林龄阶段的松栎混交

  人工林碳储量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12):1944-1949.

  10.冯志培,赵佳宝,孔玉华,闫东锋,杨喜田.种基盘对侧柏幼苗根系形态和

  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3):107-112.

  11.吴明,赵佳宝,孔玉华,张盼盼,杨喜田,常海荣,王怡博.侧柏-山毛桃混交

  林枯落物分解动态与养分归还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

  49(3):320-324+330.

  12.杨喜田,薛帅征,王向阳,等.侧柏种基盘苗和营养钵苗移栽后根系生长对不同水分亏缺的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2(2):59-64.

  13.吴明作,杨喜田,赵勇,等.河南省淮河流域伏牛山区主要生态恢复演替序列构建[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1):22-29.

  14.闫东锋,张振,杨喜田.豫南山区典型林分地表层根系结构与土壤特性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12):30-36.

  15.吴明作,杨喜田,赵勇,闫东锋,安树青.河南省淮河流域伏牛山区主要生态恢复演替序列构建[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1):22-29.

  16.杨喜田,张盼盼,耿建伟,崔秋芳.春秋季节侧柏-山毛桃群落演替初期的小气候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7(2):23-28.

  17.闫东锋,王亚南,杨喜田,何晓旭,李纪亮.宝天曼栎类天然次生林主要树木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3):155-159.

  论著:

  1.景观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3,第一副主编。ISBN978-7-122-01722-2

  2.农村及农业资源的再生利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2009.10,主译。ISBN978-7-5349-4185-6

  专利:

  1.杨喜田,刘芳,葛二战等.一种立体绿化用营养土柱专用成型压缩机.

  中国:ZL201320750218.X,2014.

  2.杨喜田,杨秋生,董惠英,冯建灿.一种植物种基盘.中国:ZL200610017846.1,2012.

  3.杨喜田,董惠英.有机废弃物处理装置及其堆肥方法.中国:ZL200610128441.5,2010.

  4.杨喜田,陈星.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中国:ZL200610128370.9,2010.

  5.杨喜田,赵宁.植物根系发育培养观测装置.中国:ZL200620134985.8,2007.

  奖励与荣誉

  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4项,3等奖1项。其中代表性的奖励有:

  (1)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的苗木健壮根系培育研究及应用,三等奖/第1,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15.01.

  (2)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示范,二等奖/第8,安徽省人民政府,2011.11.

  (3)干旱裸露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研究,二等奖/第1,河南省人民政府,2005.12.

  (4)高速公路边坡坡面特征变化与植被恢复力研究,二等奖/第2,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12.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