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甘肃研招网 > 甘肃农业大学 > 院校资讯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简介


  农学院始建于1958年,当时定名农学系,设有农学、植保、土化和园艺四个专业。1971-1980年园艺、植保、土化三个专业先后从农学系分出,独立成系。2001年农学系更名为农学院,2004年与园艺系合并成立新的农学院。

  学院目前下设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果树科学、蔬菜科学、农村区域发展、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和观赏园艺7个系。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设施作物、作物保护和作物生态生理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和设施作物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农学、园艺、农村区域发展、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

  全院现有教职工84人,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含校外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1人(含校外3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才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6人、第二层次2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计划”5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6人,省级优秀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标兵”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6人。在校全日制学生1893人,其中博士生48人,硕士生154人,本科生1691人。

  学院一贯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综合能力。拥有国家级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下设6个通用实验室,11个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获得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和校级科研机构8个,具有坚实的服务于教学实验、生产实习和科学研究的软硬件基础。

  “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9项,其中973、863、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6项,合同经费11498.56万元,到位经费3171.91万元。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项,制定地方技术标准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2部,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教学方面,共计申报各类教研课题3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厅级奖4项,获省级精品课程3项、校级精品课程4项。

  建院五十年来,共培养12720余名各类人才,包括博士生90人,硕士生412人,专业学位研究生70人,本科生5363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6300余人。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