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复旦大学 > 院校资讯

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介绍

 
 
  哲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的哲学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1905年,复旦公学创立之初,马相伯先生、严复先生就非常注重哲学教育,不仅多方面延揽受过正规训练的哲学人才开设哲学类课程;而且亲自讲授哲学课。1915年李登辉校长就参照耶鲁大学建立了哲学教育课程体系。

195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在这半个世纪里,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奠基与调整阶段(1956~1976);充实与提高阶段(1976~1995);改革与发展阶段(1995~)。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复旦大学哲学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学术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的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已出版和发表一系列有影响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学界、政界和商界的杰出人才。200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庆祝建系50周年并成立哲学学院,这就为哲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2007年8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这两个原有的国家重点学科通过考核评估,中国哲学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哲学学科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目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下面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美学等8个二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哲学、比较哲学等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上述学位授予点以及企业伦理学等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哲学、宗教学2个本科专业,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1个第二本科专业。
本学科拥有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0),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2007);此外,还有现代哲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基督教研究中心、佛教研究中心、管理哲学研究中心、教育哲学研究中心、人文精神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机构。

目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已经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都相对合理的学术团队。拥有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26人,副教授18人,讲师5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及新世纪人才6人。



中国语言文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学校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历年来培育了大量语言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和服务社会的文化人才,已成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人文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学科设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2个本科专业,于19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12个博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及自设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语言学、影视文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14个硕士点(除上举博士学位点外另有民俗学及自设的文学写作),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含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此外还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汉唐文献工作室等院系及研究机构,拥有2名在校内享受院士级待遇的杰出专家章培恒、裘锡圭教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思和、张涌泉,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德威,1名复旦特聘教授刘钊,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陈广宏、陈引驰、陈正宏、傅杰、郜元宝教授等一大批各年龄层的优秀学者。历年来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拥有广泛影响。

科研方面,“十五”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有蒋孔阳、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裘锡圭教授的《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论》、王运熙、黄霖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游汝杰教授的《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陈尚君教授的《旧五代史新辑会证》、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章培恒、骆玉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等。

教学方面,2002年以来进行的“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本科课程改革,在全国反响热烈,目前正陆续出版以数轮课程教学为基础编撰的系列教材,未来计划形成覆盖汉语言文学各主干学科点的精读教材系统。“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分别于2004、2006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带头人陈思和、骆玉明教授分别获得2007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上海市教学名师奖。“十五”以来,共有1人(杨光辉,导师章培恒)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陈元峰,导师王水照;戴黎刚,导师游汝杰)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数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数学学科由老一辈数学家苏步青、陈建功等创立,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已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在国内有显著地位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内五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授予权,其中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为首批博士点,其余三个学科均在1985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85年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在1988年、2002年和2007年度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本一级学科1993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理科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在2002年、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综合排名均为第二。1989年批准建立国家教委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993年正式开始运行。1994年批准成立“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国家教委部门开放实验室,现改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8年成立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2001年批准成立上海市现代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数学学科还是“211工程”一期、二期、“985工程”一期、二期 (数理研究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

本一级学科的特色是有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骨干和一批在学术界有突出贡献和地位的学术带头人;学科门类齐全,既能为国家培养对核心数学的重大前沿问题有突破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又能培养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均能有所作为的高级应用数学人才。

本一级学科现有中科院院士4人(还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 45人;有博士学位者占全体教师的83 %。有一支曾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队伍;有一个包括长江特聘教授六名、长江讲座教授四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十名(7A3B)、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十一名的优秀青年群体。

自2002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二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提名奖一等奖一项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一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二项、华罗庚数学奖一项。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我校胡和生院士应邀作Emmy Noether讲座,洪家兴院士应邀作45分钟报告。李大潜院士2003年当选为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ICIAM)执行委员;2007年应邀在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 2007)作特邀大会报告;2005年当选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7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

多年来,本学科一直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夯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出发点,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数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自1999年以来,本一级学科共有9篇博士论文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一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

基础数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微分几何与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代数与代数几何、复分析、动力系统、拓扑学和调和分析。

应用数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几何、应用偏微分方程、工业应用数学、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能控性与能观性、精算学和散乱数据拟合。

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随机控制与金融数学、分布参数控制、运筹学理论与应用、非线性控制与动力系统。

计算数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数学物理反问题及其数值解、数值代数与计算科学、运筹与优化计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的研究方向有: 随机过程, 随机分析, 马氏过程, 随机动力系统, 应用概率, 过程统计,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非线性统计模型, 非参数与半参数统计。



化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化学学科历经八十余年不懈努力,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化学一级学科,为全国首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教育部审核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以及自主设立的化学生物学和应用化学等二级学科。

近年来,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该学科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先进材料”和“生物医学”两个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研究方向上具备与国际一流学者实力相当的学科带头人和梯队,并在若干方面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作。现有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上海市创新团队,建有“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在微介孔分子筛、发光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仿生材料、烯烃聚合催化、新催化材料、低碳烃催化转化、高效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药物不对称合成、金属酶和金属蛋白化学、疾病相关蛋白质组学、复杂体系分析仪器和方法、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大分子组装和功能高分子、专用工程塑料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是疾病蛋白质组学、微流控学、通用高分子材料、聚烯烃等“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单位。近五年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JACS、Angew. Chem. Int. Ed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七十余篇。“有序排列纳米多孔材料的组装合成和功能化”、“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折叠和组装”双双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d-生物素的不对称全合成生产新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速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专用料生产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谱学导论”课程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教学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谱学导论”和“物理化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复旦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入选上海市示范实验中心。在应用研究方面,与DSM、岛津、中石化、华北制药、上海华谊集团、BASF公司、Rohm & Haas公司、联合利华等著名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项目或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复旦大学核心技术为基础的系列万吨级乙二醇选择氧化制40%乙二醛催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电子科学与技术

返回页首

我国1981年设立首批博士点时,被批准成立“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博士点,1984、1990年设“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和“无线电电子学”博士点。1998年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建立“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建立“波散射与遥感信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88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物理电子学”、“无线电电子学”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继续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本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根据电子学科发展趋势,加强学科交叉与合作,形成了以下三个学科研究方向:
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研究方向 根据纳米材料和器件研究的发展趋势,着重研究纳米尺度集成电路中工艺-器件-物理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及各关键工艺技术,形成高速、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和方法。

信号处理理论方法研究方向 针对当前信息处理的特点,研究海量、异源、多维信息处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与人工智能、医学学科的交叉,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

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方向 在器件工艺、信息处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面的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上述研究方向符合当今电子材料、信息处理、芯片与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复旦大学文、理、医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了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本学科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在主要学科方向上已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涌现了若干杰出的年青学科带头人。现拥有1名院士、1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学者及杰出基金获得者、4名新世纪(跨世纪)人才。

在科学研究方面,王威琪院士牵头负责中国工程院院级咨询项目(有9位院士参加),金亚秋教授作为973首席科学家负责“复杂自然环境时间空间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本学科还承担了多项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近3年,获各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仅在IEEE等本学科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达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在3次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2次获团体和个人冠军。



中西医结合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由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这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所组成。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博士点(1981年首批获准),是全国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针刺原理研究的单位之一;1983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1989年起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在开展中西医结合针刺研究方面,研究内容较集中,科研水平较高,在国内外具有优良声誉。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也是全国首批博士点,由华山医院、中山医院、肿瘤医院、儿科医院和妇产科医院这五所附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室组成。早在1961年由沈自尹院士成立脏象研究室; 1985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该学科具有基础扎实,覆盖面广,专科性强,支撑条件好的优势。2002年复旦大学即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拥有这两个重点学科的单位,并组成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2007年通过全国重点学科考评后,成为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①肾本质研究及其在内科、妇科病方面的临床应用;②中西医结合的代谢病研究;③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研究;④特发性性早熟发病的病因及中医药治疗机理研究;⑤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⑥中西医结合针刺效应的机制研究。

本学科经过长期积累,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一级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如肾本质研究、针刺原理研究、妇科、儿科、肿瘤科的相关研究等,均有长期的积累,研究基础深厚扎实,因而,具有厚积薄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实践中已经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如代谢病的“气聚”理论及神经病学研究等,这就进一步丰富了一级学科的内涵。多年来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课题等,数十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的成果表彰。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工作者的创举,同时,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整合也已形成世界性的趋势。要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敢于在国际舞台上显示我们的成绩。近年来,先后获得多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际合作研究基金,还与意大利、英国等开展合作研究;在国际SCI系列杂志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引起国内外的兴趣和重视。

本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一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一名,还有全国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多名。

本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在国内一直负有盛名。在历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中,包揽了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迄今为止的三篇优秀博士论文; 还培养全国优秀博士后一名。




金融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学士—硕士—博士” 金融学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之一,1992年开始招收金融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为国家输送高端金融人才。2002年,为适应金融学科交叉化趋势, 整合学校金融学术力量组建金融研究院作为学科建设平台。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国际金融基础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际金融方向;以信息披露、投资者行为与组合投资为特色的金融市场学方向;突出微观基础研究的货币银行学方向;以资产定价、风险度量和绩效评价为特色的数理金融方向;传承文明的金融史方向。

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本学科在重点研究方向上初步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后备人才”组成的合理梯队结构,同时注意引进海内外青年人才,优化学科团队结构,目前已经形成了包含由2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9名教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近年来,复旦金融学科利用金融研究院学科建设平台,积极推进学校金融学科的整合,并取得了显著学科建设成效。2002年、2007年,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科研方面,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多项,一批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教学方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优秀教材奖等奖励。




国际关系

返回页首

本学科点1988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高等院校重点学科;1997年,以本学科为支撑的“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项目被列入"九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1年初,以本学科为依托的美国研究中心正式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本学科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考评,继续取得国家重点学科资格。

本学科现有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大国对外战略、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美国国会和中美关系5个重点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理论是该学科点的传统强项,基础扎实,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大国对外战略方向的研究起步早,具有整体性,其若干成果获得广泛重视。国际安全和军控方向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在国内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美国国会和中美关系为近年来着重发展的新领域,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另外,全球和区域治理,国际关系前沿理论等领域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本学科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实力和发展潜力都比较强。同时,学科点与美、欧、日、俄等国外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国内各兄弟单位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

返回页首

中国近现代史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通过蔡尚思、胡绳武、金冲及、汪熙等学者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十五”以来本学科又有长足发展,形成近三百年思想学术史、近代经济金融史、近代政治外交史、中国现代化研究等新的研究方向。姜义华、朱维铮等在教学科研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涌现吴景平、戴鞍钢、金光耀、邹振环、王立诚、章清、冯筱才等一批中青年学者;近年还先后引进朱荫贵、葛兆光教授,形成约30人的研究团队。

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主体成立的“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2004年列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本学科为主要建设单位组成的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文史研究院”,2004年也正式成立。“十五”以来本学科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2001年承担教育部委托重大课题“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2002年承担“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长江三角洲:历史变迁的多维视野研究”。此外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6项,在本学科最有影响的杂志发表的论文为:《中国社会科学》9篇、《历史研究》10篇、《近代史研究》12篇。同时编辑出版了《近代中国研究集刊》、《近代中国研究专刊》。



内科学(心血管病)

返回页首

本学科创建于1952年,1980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2005年被重新认定为WHO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1988、2002和2007年被连续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九五”和“十五”“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985工程”一期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本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多种心导管诊断和介入治疗技术,最早施行冠状动脉造影,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临床心血管病毒研究室;是全国心血管病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

近五年来,通过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展开工作,以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毒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等的发病机理和干预治疗为主攻方向,取得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若干个核心课题。构建了一支年轻有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梯队和学术团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教授2名,先后获得省部级各种人才培养基金10余项。

十五期间,本学科先后获得包括国家“973”计划子课题、“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38项。获得国家级、各种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本学科建有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最近又创建了复旦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突破。



内科学(传染病)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科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原传染科)、抗生素研究所)及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组成。本学科创建于1956年,是首批博士点及重点学科,创始人为著名临床医学家戴自英教授。现有卫生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抗生素临床药理室、国家认证的P3实验室、国家抗感染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988、2002和2007年被连续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数十年来本学科在诊治具有传播性传染病及非传播性感染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以传染病学为依托,融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为一体,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有:细菌性感染诊治、抗感染药临床评价及临床药理学研究、细菌耐药性防治、病毒性感染诊治及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各研究方向均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具很好的延续性。细菌性感染诊治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优势地位,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应对新发及突发传染病的硬件条件及人员配备。本学科拥有一批在国内学术界具重要影响的学者,近年来年轻一代成长迅速,学术梯队完整。

自“六五”以来一直承担科技部的攻关项目,近年来承担多项“863”、“十五”攻关及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课题,2005年牵头科技部“973”项目“人类重要传染病病原体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获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



神经病学

返回页首

神经病学是复旦大学的特色临床学科。华山医院创立神经内科于1950年; 1981年由卫生部批准成立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并被确认为教育部神经病学博士点;1983年成为WHO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1992年组建中山医院神经内科;2001年及200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是“九五”和“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免疫与肌病、神经变性及遗传病。著名神经病学家秦震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吕传真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三届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学科召集人洪震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全国癫痫学组组长;学科骨干董强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全国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科骨干汪昕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全国癫痫学组委员。2001年至今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56篇,其中Lancet Neurology发表1篇,影响因子达11分。



外科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外科学学科于1988年、2002年和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7年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先后拥有沈克非、黄家驷、石美鑫、吴肇光、熊汝成、史玉泉、李鸿儒、杨东岳等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专家,近年来,以顾玉东、吴肇汉、张元芳、周良辅、王玉琦、秦新裕、王春生、徐建光等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承担起学科建设的重任,组成了一支外科学术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科队伍。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目前本学科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方向:(1)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现代化治疗;(2)微创外科的临床应用、普及与提高;(3)组织与器官移植的研究;(4)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

本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在学术队伍中有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学会、心胸外科学会等副主委,有 45人担任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团体负责人及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工作,包括《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泌尿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有7位专家担任《Microsurgery》、《Clinical Anatomy》等外科国际权威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专家。

十五期间本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4项,其中国家级3项。如2005年“全长膈神经移位与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学科已经初步建成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神经外科医、教、研中心之一。其中朱剑虹教授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论文。吴肇汉教授主编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2001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一篇。



耳鼻咽喉科学

返回页首

本学科1988年首轮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2007年连续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考评,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全国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系统完整、设备齐备先进、集医教研一体的全国重点学科、重要临床中心。

本学科以耳颅底外科与听觉医学、头颈肿瘤外科以及耳鼻咽喉常见炎症性疾病为主要学科研究方向,着力构筑以学科前沿项目为主体的听觉医学平台。

本学科首席学术带头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教授,共有正高级研究和医疗人员14人,内有长江学者1人、全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2人、中华上海和全国耳鼻喉科学会正、副主任委员。

本学科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如“耳外科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重建”( 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2项,“十一五”科技攻关1项,“211工程”、“985工程”II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2004年出版的“医学大师丛书”《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更有多篇论著在《Neuroreport》、《Computing Engineering》等高影响因子SCI杂志发表并获得2篇封面/双封导读。

肿瘤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肿瘤学学科主要由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和附属肿瘤医院组成。1988、2002和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和“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抗癌协会肝癌和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科带头人汤钊猷院士,小肝癌研究的奠基人,是我国大陆唯一当选为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院士者。曾因“小肝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美国金牌奖,被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 Popper誉为“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他主编的《现代肿瘤学》是国内肿瘤学专著中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者。他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三等奖2次。对推动我国肝癌和肿瘤研究作了贡献。

本学科还拥有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已形成结构较合理、高学历、年富力强的学科队伍,形成了以肝癌乳腺癌转移复发防治、早期诊断和免疫放射综合治疗为特色、学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临床基础密切结合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方向转为生命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癌转移复发”问题,在国际上首先建成“转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统”并应用于癌转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建立肝癌转移分子预测模型(Nat Med 2003,IF30.5),并发现癌周肝17个免疫基因也能预测肝癌转移(Cancer Cell 2006,IF24.1),2007年初评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高危人群钼靶检查和规范化治疗,提高了早期乳腺癌发现率和治疗效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学科从“六五”到“十一五”连续获得国家攻关项目的牵头单位,获得“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办多届大型国际会议,其中2006年沪港国际肝病会议有55国家的2400人出席,成为亚太区最有影响的肝病会议。获4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药剂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药剂学科创建于1936年,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涌现出一批知名教授,在全国享有盛誉。如赵士寿教授于1963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药剂学选论》,主译了Martin编著的《物理药学》;奚念朱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也是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教学的倡导者,主编了国内第一本《药物动力学》教材;蒋新国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我国药剂学科首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等。

本学科围绕新型释药系统研究,形成了5个相互依存的主要研究方向,即药物靶向策略及其给药系统、药物新剂型、药用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剂体内外评价和临床药物动力学。在主动靶向释药系统、药物新剂型关键技术和新型功能性载体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本学科拥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和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等国家级人才。

2001年来,本学科在新型释药系统方面负责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86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5的SCI论文超过30篇,其中2篇论文的单篇影响因子大于7.0。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7项;获得新药证书和临床研究批文21项。

 

<table id="\"AutoNumber26\""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0\"" bordercolor="\"#111111\"" height="\"20\"" width="\"98%\""><tbody><tr><td bgcolor="\"#ffffff\"" height="\"20\"" width="\"50%\""><img src="\" _cke_saved_src="\"http://www.fudan.edu.cn/new_research/img/dot.jpg\"" border="\"0\"" height="\"10\"" width="\"10\"">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td><td bgcolor="\"#ffffff\"" height="\"20\"" width="\"50%\""><p align="\"right\"">返回页首</p></td></tr></tbody></table><p><font style="\"BORDER-COLLAPSE:" font-size:="" color:="" td="" bgcolor="\"#ffffff\"" width="\"98%\"" height="\"20\"" img="" src="\" _cke_saved_src="\"http://www.fudan.edu.cn/new_research/img/dot.jpg\"" border="\"0\"" table="" id="\"AutoNumb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111111\"">本学科成立于1981年, 2001年成为本学科领域内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成为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创新研究基地主干学科,建有卫生部医学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2007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考评。 </font></p><p><font style="\"BORDER-COLLAPSE:" font-size:="" color:="" td="" bgcolor="\"#ffffff\"" width="\"98%\"" height="\"20\"" img="" src="\" _cke_saved_src="\"http://www.fudan.edu.cn/new_research/img/dot.jpg\"" border="\"0\"" table="" id="\"AutoNumb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111111\"">本学科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依据结合国情的原创研究成果,促进卫生管理和政策学科发展,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大医疗卫生政策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主题全面,在卫生改革政策研究、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和卫生技术评估等方向均有建树。 </font></p><p><font style="\"BORDER-COLLAPSE:" font-size:="" color:="" td="" bgcolor="\"#ffffff\"" width="\"98%\"" height="\"20\"" img="" src="\" _cke_saved_src="\"http://www.fudan.edu.cn/new_research/img/dot.jpg\"" border="\"0\"" table="" id="\"AutoNumb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111111\"">经过多年建设,本学科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8人次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学科带头人郝模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国务院学科组评议成员、NSCF管理学部专家、长江学者等。 </font></p><p><font style="\"BORDER-COLLAPSE:" font-size:="" color:="" td="" bgcolor="\"#ffffff\"" width="\"98%\"" height="\"20\"" img="" src="\" _cke_saved_src="\"http://www.fudan.edu.cn/new_research/img/dot.jpg\"" border="\"0\"" table="" id="\"AutoNumb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111111\"">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项成果被采纳形成重大卫生政策。其中,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相关研究作为卫生部第40号部长令《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定》的直接依据。目前正承担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社区孕产妇保健适宜技术研究”、国家NSCF重点项目“医疗改革中的社会均衡与政策研究”等重大项目。曾获得一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font></p><p></p>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