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复旦大学 > 考研经验

二战复旦金融专硕尘埃落定-复习总结


  备战考研之前,先列一个每科大致的阶段进度表和每天的时间安排,以此可以确定每天所要完成的任务量。当然,之后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下面就初试分科说一下:
  政治:
  第一年只在八月看了一遍肖爷爷的精讲精练,没背,没怎么做题,59分,没啥好说的(这样的也敢上考场!)。
  第二年,从大纲解析到手以后(2013.9.17)开始准备,大纲解析总共看了4遍。第一遍边看边对照13年fzjc划重点(红笔、黑笔),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划重点(绿笔),这时候书已经重点突出了。当然也配合着做题,《1000题》做了一遍。然后看第三遍,《1000题》做第二遍,把第二遍还做错的题标到大纲解析上(黄笔),第四遍是考前几天终极一翻。
  我是肖爷爷的铁杆粉丝,第二年备考除了精讲精练,他的系列其他书我好像都买了。第二年没买fzjc,取而代之的是看了一两遍肖爷爷《知识点提要》(因为它比fzjc便宜!),不过到手后发现里面的附图非常不错,后期看很省事效果也好。《考点预测》我也比较喜欢,11月中旬到手开始背了两遍。真题和时政我也是看的做的他的书。至于《8套卷》《4套卷》,虽然根真题尚有差距,但是质量在同类书当中很高,这个大家都知道。
  到了12月,越来越紧张了,政治上花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多。除了做各种所能买到的模拟题外,还有很多方便背诵的书出来。《20tian20ti》很有名,我也买了,每天睡前背一点,吃饭的时候看一点,大概背了有两遍。12月下旬,TWB的《考前预测》终于也到手了,个人觉得真心是考前神器,迅速看了考前预测两遍,知识点和时政都有所囊括,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知识点都有所覆盖,基本考前两天就都看它了。14年的政治分析题比较容易,几个有名的老师都押到了,我跟着肖爷爷和TWB复习大题,基本也都准备到了,真心不用死记硬背,看了那么多遍,到最后哪哪都熟了。所谓考研名师么,把自己吹得自己越神乎其神的反而越不靠谱,这个自己要有判断力。
  从九月中旬起,每天吃过晚饭我都在自习教室的座位上站!着!看!政治到七点钟才坐下,雷打不动,坐下后再看政治到八点至八点半。这样利用了饭后效率不高的时间看记忆性的政治,而且站着看书也不会打瞌睡。至于我准备了那么多为啥还只考了74,我也不知道。。。

  英语:
  首先我想说,四六级的成绩高低,真的不太能决定你考研英语成绩的高低。考过的人都明白,哪怕文章你其实看不懂,只要用心钻研过真题并且充分练习,深谙考研英语出题的规律和答题技巧,完全可以做对题。中国的英语考试考的都不是英语的真实水平,而是跟智力游戏一样,拼悟性拼技巧而已。我第一年自认为英语还可以,真题不好好钻研,结果只考了73。对于13年的英语二来说,真的是太平常的成绩了。
  第二年,英语二真题来来回回做了研究了三四遍,英语一的阅读部分也做了看了一遍。14年英语二阅读难度明显有所提高,向英语一风格靠拢了,以后还可能会持续这种趋势,所以做做英语一的阅读真的有必要。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准备作文,一天大作文一天小作文。准备的方式是先看范文,然后动笔写,再自己修改,打造自己的模板。好在我语法什么的基础比较扎实,所以这些东西上手很快,写的还算有模有样的。
  至于用的书,单词我用的是XDF绿皮,只背过两遍,12年五月背的,之后一年半都没碰过。但是这样懒是不对的,这也许就是我考不到85+的原因。建议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还是老老实实多背几遍单词,一直背到考试之前一个月。辅导书我用过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阅读100篇》,13年七八月做的(高兴起来了就做一两篇,所以做了那么久,后期无题可做时又做了一遍),然后就是老蒋的真题、作文书和考前四套预测题,质量很高。他的精读80篇应该也不错,不过我当时没时间看,没买了。
  我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不长,下午午睡后起来先把上午数学没完成的东西收个尾,然后再看一个半小时英语。那个时段,脑子运转速度不很高,不适合看数学和专业课,弄弄英语正好。但是看的时候我是非常非常用心的,几个月下来阅读技巧和写作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不然以14年英语二的难度和我原来的水平,可能还是只考70出头。

  数学:
  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高中数学就从来都是120几,本科数学更糟糕,没想到14年能考138。考得不算很高,但是我基础不好,卷子难度也大了些,所以我自己对这个分数还是比较满意的。
  12年备考的时候,我就花了很多时间看全书,虽然只看了高数两遍,线代和概率论一遍,但是看得比较细致,每题都自己动手认真做了,为我二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果是一战,建议早点开始,每一遍全书大概两个月,到九月底至少已经看两遍为宜。
  13年备考14年考研的时候,我每天一整上午从八点到十一点一刻,都是做数学。从七月初到9月20号左右,把数学课本和全书又过了一遍(线代部分用的永乐大帝的线代讲义和网上下的他的线代视频),搭配着做了一遍660题。我看书比较细,也比较拖沓,所以进度挺慢的。
  然后就开始做一遍真题,一套一套做的,做到十月上旬,不会做的和做错的标记出来。
  然后开始做400题,做了两遍,400题很难,但是做了两遍觉得收获真的很大,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准确度有了质的飞跃。第一遍基本都是110左右,第二遍一般都是130甚至140以上了。做过的题做第二遍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试试就知道好处。
  再然后做第二遍真题,这次是按章节分类做。太容易的题我认为没必要总浪费时间在上面,但我对每次都做错的题则非常较真,因为它反映了自己数学思维上顽固的误区,必须矫正。那些题有段时间我是每天做一遍,再找相似的题做,直到全部做对为止。
  再再然后还做过合工大的五套题,做了两遍。也挺难的,不过题目很新,可以拓展技能,值得一做。
  同济和浙大版的课本要看,但也不用一直死磕,原理明白了、理解透了就可以。我第一年看了一遍,第二年看了一遍,考前又简单翻了一遍,觉得足够了,书后的习题我是从没做过的。用的书当中,李永乐的系列书就很好,跟着他就行。数学全书我也是基本每年看一遍(必须动手做,看一遍就要有一遍的质量),其实到后来有些东西看着看着又忘了,搞得自己挺心虚的。所以有时间的话,当然还是多看一遍全书比较好,也不用全看,拣上次看不太熟悉的、做错的地方再巩固一下就行。
  我一直觉得,看书不需要一遍一遍不分重点地碾压过去,听起来好像看了多少遍就有多牛的样子。其实找到自己的薄弱点重点突破,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效果也好。

  431专业课:
  第一年没啥好说的,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看啥,当时觉得很有效果。第二年自己书看得比较深入了,才觉得之所以当年觉得神,只是因为以前书一点都没看懂,于是第二年果断不报班,以免浪费后期宝贵复习时间。
  虽然第二年我各科都下了很大功夫,每天下午和晚上的后半段时间,大概有四五个小时全都贡献给了专业课。但是专业课还是考得很烂,一年的时间,只有专业课涨幅极小(96到97,1分!)。这其实不能怪我,因为14年的复旦431题实在比较BT,拿到试卷的时候我就疯了,太出乎意料,谁也想不到会那样出题。怎么个BT法,可以自行百度一下真题,感受一下,你就明白。不过,考得高的大神也是存在的,可惜我智商和学习能力有限,达不到那种水平。
  第二年备考,我从七月开始看专业课四本教材到八月下旬第一遍,顺带做了近100页A4纸的活页笔记。然后第二遍(货银除外,货银较简单,看的遍数少),看到十月初,顺带用笔记本做了第二遍笔记。说着挺轻巧的,其实每看一页书,每做一页笔记,都要死很多脑细胞。我金融学底子比较薄弱,很多东西理解起来比较慢,但好歹算是攻克下来了。笔记很有必要做,因为到了后期,看课本是完全来不及的。当然,学神例外。
  十月份就是看笔记为主,看课本上的细节为辅,这样比看书快太多了。再做goldenfuture的题和公金、投资学的书后题,很多不会做,也不记得是怎么一遍又一遍做了错、错了做的了。
  到了十一月,我开始搜集金融的文献、去网上看文章,了解金融热点、拓展知识面,也同样做了很多笔记,也根据各个热点整理出专题的笔记。
  再后来就是每天翻来覆去地复习笔记,拿A4纸每天自己给自己出题,限时练习简答论述,然后对照笔记和课本找出自己答案的欠缺之处。这个练习很有必要,因为看书看得再多,理解再透彻,在规定时间内用文字表达不出来也是白瞎。幸好自己之前笔记记得很到位(自认为比较到位),还用彩笔划出了重点,做题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考试时,虽然试卷整体出得比较诡异,不过文字题我答的自我感觉还可以。我的弱点在于分析能力不够强(其实就是智商问题),所以估计我选择题和计算题拿分很低,最后能及格,已经算是运气好了。这也是我以后需要提高的地方,自勉。

  心态:
  首先,充分相信自己。抱着必胜的心态去备战,才会动力十足。给自己定下明确的、足以考上的分数目标,然后就是为之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其次,放轻松。考不上研死不了,哪怕你是二战三战N战。年轻人的资本就在于可以探索无尽的可能,就算考上了,也只是无尽的可能中的一种而已。
  最后,不要绷得过紧。每个礼拜用一下午或一晚上时间唱唱歌、逛逛街、打打篮球、打个游戏,不仅完全没问题,而且是必要的。正常人都需要休息,长时间神经紧绷,到了后期会撑不住。我个人是意志力比较不坚定、比较随意的,常常放纵自己,时不时就去吃顿好的、看个电影、淘个宝、上个网……加起来每周大概都有一整天时间了。好在放松之后,我都能收得回来,而且是在阶段任务能保证完成的情况下。

  其他:
  我一战的时候住学校寝室,住宿条件不好是其次,关键自己洗衣服要费时间,宿舍又没有浴室,每次去公共浴室洗澡很麻烦也很占用时间。二战的时候,我和研友在校内租了房子,衣服大多都是洗衣机洗,每天下自习回住处洗澡很方便省时,睡得也好。所以如果宿舍环境和条件不好的话,经济上允许的情况下租个房子考研是有一定必要的,反正也只有几个月。
  靠谱研友太重要了,最好比你更吃苦耐劳、更自律、学习能力更强,当然性格开朗能相处融洽最好。我第二年复习时的研友就是这样,每天学习之余,我俩喜欢海侃逗乐,在复习的日子里缓解了不少压力,后来我俩结果都不错,真心谢谢她。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