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陕西研招网 > 第四军医大学 > 院校资讯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基础医学介绍

 

  口腔基础医学由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等学科组成。

  一、学位授权点类别和批准时间

  口腔解剖生理学1978年被批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口腔组织病理学1980年被批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被批准为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1.合学:以咬合为中心研究口颌系统的生理、病理,包括咬合的生长、发育,颞下颌关节解剖学、组织学、X线影像诊断,咀嚼肌肌电,下颌运动轨迹等方面的内容。

  2.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的生理病理关系的研究:从咬合与颞下颌关节功能关系的角度,采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等方法,研究咬合和颞下颌关节问题。

  3.有关骨和牙齿发育和修复的研究:以生长因子的调控和分子信号的传递为中心,研究骨和牙齿的发生、发育及愈合修复,用组织工程方法研制生物替代材料。

  4.有关骨、牙源性疾患、腺体肿瘤等肿瘤发生机理的研究:研究新的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探索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

  5.有关颌面部组织形态发生及其异常的基因调控的研究:

  (1)BMPs及其它相关基因在腭裂形成中的变化和意义的研究;

  (2) BMPs及其它相关基因在牙齿发育、颌骨发育和颞颌关节发育和疾病中的变化和意义的研究;

  (3)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调控基因在颌面部组织形态发生及其异常的研究;

  (4)外胚间充质细胞的来源、与上皮细胞的关系、分化等的基因调控。

  6.外周神经发育和再生的基因调控研究。

  7.对于口腔肿瘤的研究:

  (1)关于口腔粘膜癌前及癌变的研究:采取形态定量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等方法对口腔粘膜从正常、良性病变到恶变的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提高对口腔粘膜恶变过程、以及癌前病变恶变的组织学恶变指针的认识;

  (2)关于口腔其它肿瘤的研究。

  8.龋病与牙周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9.唾液及唾液腺生物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唾液的成分、唾液的合成、分泌及其调控机制,唾液成分改变与疾病的关系及其诊断意义;研究唾液腺的结构及功能,唾液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唾液腺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10.口腔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口腔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机理;研究口腔颌面部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转移的机理,探讨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主要科技成果

  1.《骨形成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2.《骨形成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获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

  3.《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综合研究》、《骨形成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4.《合学的研究》、《牙本质形成机制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系列研究》、《形态计量学及癌相关基因在判断口腔上皮癌变中的作用》、《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的建立及其在肿瘤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5.《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获第五届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

  6.《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的系列研究》、《分化诱导剂HMBA联合5-PU治疗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基础研究》等10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7.近10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近400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0余部。

  四、研究生导师情况

  王惠芸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著出版了以我国资料为基础的《牙体解剖学》和《牙体生理解剖学》,至今仍为牙齿解剖学的重要参考书。王惠芸教授带领科室开展了以合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研究,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惠芸教授主编、全国本专业著名专家参编的《合学》专著,至今仍为该学科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杨连甲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日本大阪齿科大学、朝日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口腔组织病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在骨形成蛋白修复骨缺损的研究、BMP诱导牙髓细胞分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成绩显著,多次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吴军正教授,博士生导师,世川奖学金获得者,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口腔和涎腺癌应用基础研究,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培养成功了多种细胞系。

  司徒镇强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口腔颌面部结构与功能、唾液及唾液腺生物学、口腔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金岩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后“三星”人才,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从事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口腔癌前和癌的基础研究、骨源性肿瘤和唾液腺肿瘤的发生机理研究和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颌面部组织形态发生及其基因调控等方面,成绩显著,多次获得军队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王美青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组副组长,研究方向为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先后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比较解剖学方法、生物力学方法以及动物实验的方法,论证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相关关系,提出锁结性咬合是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的主要病因的论点,与日本大阪大学、山形大学有关教授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

  董绍忠教授,硕士生导师人,从事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唾液腺及其肿瘤的研究,及腭部正常与异常发育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工作。

  陈永进副教授,受世川奖学金资助,1997年至1998年在日本大阪大学留学,专长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

  五、实验室及设备情况

  口腔生物学实验室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唾液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总面积约5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净化间、超净工作台(5个)、倒置显微镜(3台)、生物显微镜(3台)及显微摄影、照相系统、CO2培养箱(2台)、超低温冰箱、液氮冻存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免疫酶联仪等仪器,设备总值80万元。细胞生物实验室面向院校内外开放,每年接收外来的研究生20余名。动物实验室每年接收研究生10余名,完成各种动物实验500余台次。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室主要包括普通组织病理实验室、免疫病理室、分子病理室、超微病理室、生化制备室、细胞培养室及图象分析室等多个功能性实验室,可以制备普通组织、冰冻组织、骨和牙齿脱钙组织等多种组织的标本,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等一些特殊标记和染色方法,也可以制备各种不同的电镜标本。此外,组织细胞培养的开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开展更使本学科的科研手段和研究水平大大提高。已建立的大分子蛋白提取纯化和鉴定技术拓展了研究领域。各实验室向院校内外开放,现每年接收外来研究生20余名。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室包括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两个实验室,并设有颞下颌关节专科门诊,以诊断和治疗咬合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为特色。主要仪器设备:美国进口的肌电仪、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肌监控仪,日本进口的咬合音图仪,德国进口的下颌运动记录仪等先进的电子仪器,能够对口颌功能作系统的检测、诊断,从而指导对颞颌关节紊乱症的治疗。

  六、培养研究生情况

  口腔解剖生理学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博士研究生9名。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生5名(其中一名为与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

  口腔生物学教研室已培养硕士10名,博士5名,正在合作指导博士后1人,协助指导和辅导院校内外研究生94名,其中硕士56人,博士38人。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