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座落在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学院始建于1951年,原名成都气象学院,系中国气象局直属高校,2000年划转为四川省省属高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领
学校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座落在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学院始建于1951年,原名成都气象学院,系中国气象局直属高校,2000年划转为四川省省属高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现占地1600余亩,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16000人左右。
学院现设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5个本科专业,分属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
学院现有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气象学、信号与信息处理,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四川省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有研究所(室)18个,产学研基地2个。学院是实施省部共建的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单位,四川省“信息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西部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并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以大气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多科型高等院校。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有教授、副教授300余名,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近百名,他们中包括国家和四川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或参加包括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近200篇。
长期以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方向,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我国的气象、电子通信、国防、航空航天、环境保护、能源交通、教育科研、金融保险、农林水利等行业和部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大多已成为业务、管理骨干或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硕士毕业生2007年实现了百分之百就业,就业前景良好。
热忱欢迎报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招生说明
一、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已通过所报考的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考试8门以上。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统考委培或统考自筹的硕士生。
3.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即1968年9月1日前出生),报考统考委培和统考自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二、报名方法: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两个步骤,报名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网上报名时间和现场报名时间为准。每位考生应先完成网上(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报名,然后按各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地点完成现场报名,具体程序请关注各省、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报考信息。
三、资格审查
1. 对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中进行,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复试通知的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携带学生证)原件等材料。
2. 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入学报到时需检查毕业证证书原件。学院将对未获得毕业证书的应届本科考生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
3. 复试前,报考我院的国防生须出具《国防生报考研究生审批表》,未经考生所在军队主管部门同意报考不得复试及录取。录取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报考专业。
4.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考试
1.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2. 初试:
(1) 初试科目参见《专业目录》,其中政治理论和外国语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成绩满分均为150分;
(2) 初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
(3) 初试考试方式为笔试。
1. 复试:
复试成绩满分为250分,其中外语听力测试成绩满分为50分,专业综合笔试、面试(含外语口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2. 参考书目:各招生专业推荐的参考书均以最新版本为参考,考试范围可不受参考书目限制。
五、录取
1. 入学考试成绩按照“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计算。
2. 录取原则:
(1) 按初试、复试综合考核成绩排序录取;
(2) 考生按招生专业录取,入学后再分研究方向。
3. 凡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完成服务期、考核合格的志愿者,符合报考条件,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可按报考当年国家政策享受初试加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 我院录取的新生包括统考非定向、统考定向、统考委培和统考自筹4种类型。其中统考非定向、统考定向类型属计划内招生,学费由国家提供;统考委培、统考自筹类型属计划外招生,学费分别由委托培养单位、个人支付。统考定向、统考委培考生须与学院签定《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方可录取。
5. 国防生报考按教育部规定只能录取为统考定向或统考委培。
六、体检
考生复试时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凡不符合教育部规定体检标准的考生不予录取。
七、就业
录取为统考定向和统考委培的考生,毕业后分别按照《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和《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就业。其它考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
八、其它
招生说明中如有与教育部当年招生政策不一致的,按照教育部政策执行。
九、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 编:610225
联 系 人:李老师 田老师
联系电话:(028)85966365 85966980
传 真:(028)85966365
电子邮箱:yzb@cuit.edu.cn
学科专业简介
统计学
该学科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统计、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等方面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目前,该学科现有一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该学科师资力量较强,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CSSCI收录,完成教材著作18部。目前承担了12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科研经费较充足。
统计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经济计量分析、抽样调查方法与技术、高级应用数理统计、国民经济核算、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统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商务统计研究、网络统计研究、经济预测与决策、企业景气调查与分析、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等。
该专业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统计、工商、金融等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工作。
基础数学
该学科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代数学、函数论、泛函分析等方面开展了持续的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该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完成专著1部和教材3套。目前承担了1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科研经费较充足。
基础数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代数学、一般拓扑学、群论、无限群基础、模论、值分布理论、黎曼曲面论、复动力系统、拓扑度理论、变分方法及其应用、变分不等式与相补问题等。
该专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IT、经济、金融等行业工作。
应用数学
该学科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微分方程及其应用、优化与算法、智能计算、经济数学、编码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持续的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该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博士生多名。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完成专著2部和教材3套。目前承担了1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科研经费较充足。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多元统计分析、现代回归分析、随机过程及其应用、计量经济学、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密码学与编码技术、优化与算法、数值分析、组合数学、小波分析及其应用、模糊数学、智能计算等。
该专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生可以在高等学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所属各行业中就业。
大气科学
该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两个二级学科,是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东亚季风系统、气候诊断、大气数值模拟等领域进行了持续。稳定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该学科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独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生态环境监测、GPS遥感水汽、卫星雷达遥感资料应用、大气雷电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新的学科研究方向。该学科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4人,中科院大气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近10年来,该学科主要学术骨干作为项目负责人持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近5年来,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专题等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2项,科研项目级别高、经费充足。
大气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和应用技能,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气科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大气动力学、高等天气学、高等大气物理学、全球变化、亚洲季风系统、气候变化及数值模拟、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应用、现代天气诊断分析、中尺度气象学及数值模拟、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四维资料同化、大气科学前沿讲座等。
该专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气象、民航、军队等部门从事高级专业技术和业务管理工作。
环境科学
该学科在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监测与评价、气候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持续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该专业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数值分析、大气环境学、高等环境化学、现代环境监测、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生态学、环境风险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电化学、环境催化、环境规划学、水处理技术、环境遥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该专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开发和业务管理工作。
信号与信息处理
该学科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校“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该学科瞄准电子信息技术和大气科学交叉的应用学科领域,通过在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大气探测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信息获取与处理、图像信息处理、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等方面开展的长期研究,在大气探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的、独特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在传感器应用、通信技术、数字水印和医疗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研究。该学科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较多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横向开发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电子通信类核心及一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目前,该学科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40余项,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矩阵理论、随机过程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电子系统设计、信息论与编码、信号检测与估计、数字图像处理、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DSP技术和现代信号处理、大气科学导论、应用卫星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等。
该专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气象、民航、军队、IT企业等单位从事高级专业技术和业务管理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
该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技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研究成果。目前,该学科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教授8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人,以及一批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和年轻的学术后备人选。近年来,该学科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具有实用价值的横向开发项目17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32篇,出版学术专著共22部,出版教材共56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组合数学、图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现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结构、人工智能、数字图象处理、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数据库理论与技术、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高级数据库专题、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软件工程理论与应用、基于JAVA的高级应用等。
该专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IT及相关行业从事技术开发和业务管理工作。
- 2021-10-01.........
- 2021-03-01南京财经大学812
- 2020-10-21求国际商务资料
- 2020-07-21美学
- 2022-01-16安师大
- 2020-04-03浙大材料科学基础第1前辈的经验分享十初试复试
- 2020-04-03浙大教育学综合高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浙大832机械设计基础最新复试初试资料
- 2020-04-03浙大药学基础综合第1学姐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21浙大法学专业硕士高分学长分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