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推免生招生相关政策与学位点简介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推免生招生相关政策与学位点简介
(一)招生奖励政策
(1)所有推免生(含本校推免生)一律享受一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2)设立“优秀生源奖学金”,对来自国内“985”及“211“高校考生给予50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
(3)优先推荐推免生进入国际联合培养及攻读博士学位、“2+3”硕博连读。
(4)设立学业奖学金,按照学生的学习、科研、论文、获奖、社会活动等综合评定,学业奖学金一等8000元/年,覆盖面70%至80%;二等4000元/年,覆盖面20%至30%。
(5)为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学校设立学业助学金,硕士目前标准为6000元/年,全脱产学生覆盖面为100%。
(6)建立由助教、助研、助管组成的“三助”体系,其奖助水平通常为300元/月至3000元/月不等,所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能申请助教、助管、助研,每月将获得来自学校、学院或者是导师300到3000元不等的资助,覆盖面达到100%。
(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http://graduate.cug.edu.cn/index.html)、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anzhao.cug.edu.cn/Index.aspx)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http://jgxy.cug.edu.cn/)是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通知与公告、政策与信息等的发布平台,请考生予以关注,及时了解最新招生动态。
(二)各学位点简介
(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我校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非地学专业,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本学科立足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流领域,设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1个学科前沿领域,即“系统模拟与优化决策”研究方向;1个特色学科领域,即“资源管理工程”研究方向;2个传统学科领域,即“信息系统分析与电子商务”研究方向和“项目管理”研究方向。在未来5-10年,将本学科建设成国内先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并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和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40篇,其中SCI/SSCI论文150篇。
学院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聘请了多位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研究生不仅有机会接受来自国际名教授的授课,而且有机会通过他们到美、加等发达国家学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出国留学计划则为学生的国外学习和交流提供了资金支持。
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系统模拟与优化决策:以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系统动力学、多主体(Multi-agent)建模、复杂网络、小波分解技术、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理论和方法,对国家、行业、城市等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内在结构、运行规律以及管理复杂性,在国民社会经济系统、能源环境系统、金融股票系统、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以及网络舆情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该研究方向利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商务智能、数据挖掘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前沿理论和方法,及其对各行业或企业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营销方式的影响和变革,在企业资源整合、企业价值实现、企业间合作、电子商务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变革、企业的信息战略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资源管理工程:该研究方向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在地球科学的传统学科和行业的优势,利用资源环境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动力学、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的供给、消耗和循环利用,及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在地质勘查投资的社会与经济影响评估、矿产资源评价、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与保障、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区域水资源供给与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矿山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管理:该研究方向立足于我校长期从事地矿行业项目所积累的项目管理优势,利用现代项目管理最新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项目投资评估、经济效益评价、项目进度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等项目管理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土地整理、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以及扶贫开发、建筑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
(2)应用经济学(020200)
1983年中国地质大学创办矿产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0年获得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自设资源产业经济博士点,2006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排名第36,2013年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师42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3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楚天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有国外学习和交流经历的教师32人。在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2012年以来,承担中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其余各类项目13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出版专著12本,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国外学术期刊SSCI论文10余篇。
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区域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研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带与城市群空间经济研究、区域创新、区域投资环境评价、区域城镇化等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科学命题的科学问题,不断进行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咨询。
金融学: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法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金融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险精算、风险管理;资源型产业、企业在成长中的投融资问;研究资源型产业和企业在融资工具的使用、融资工具的定价、融资市场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该方向学科团队成员具有相关金融证券行业从业的经历,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国际金融理论和相关计量方法。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以产业发展的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焦点,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的新兴应用经济学,对形成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专业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规划理论和工具应用、能源与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与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的生态和环境效应。
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际间商品与劳务交换过程中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学科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研究对象既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和现实情况。本专业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实现学科交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碳排放交易机制、国际贸易地理、矿产品与能源贸易、国际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等。
(3)统计学(071400)
统计学学科作为数学和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建立于1978年。我校于2004年创办统计学本科专业并成立统计系,于2001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应用数学和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统计学方向的研究生同期开始招生,2011年获批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立足于应用经济学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依托学校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基地、湖北省人民政府改革智库及武汉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基地四个学术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坚持科教融合,将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学术沙龙等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力,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该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5人,硕士研究生生师比为2.2:1。
近年来,导师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5项,其他地方委托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1项,总到经费517.3万元,年均科研经费129.3万元。近5年共发表SCI或EI检索及国内CSSCI论文31篇,其中SCI或EI检索17篇。
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数理统计:以许小平教授和杨球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各类数据分析中统计建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线性与非线性统计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参数与非参数统计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空间统计:以徐德义教授和向东进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方差与半方差分析、趋势面分析、小波分析。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地质、地理、区域经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及能源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数量经济:以奚先教授和程胜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本方向主要研究特色体现在:用各种先进的数量分析软件研究建立宏微观经济计量模型;利用统计与计量经济方法实证研究资源环境效率回弹及扩散、气候变迁政策、环境污染空间效应、居民绿色消费及等资源环境问题。
(4)会计学(120201)
我校会计学专业于2003年被批准设立硕士点,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在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完整的会计与财务人才教育及会计与财务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培养了大批会计专业的人才。
会计学专业现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9名,是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研究方向较为齐全的学术队伍。研究领域涉及会计学、审计学、公司理财学、成本管理学等。并在资源环境会计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
近年来,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有3项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有5项获省部级有关学会优秀成果奖。在共享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基础上,本专业拥有与研究生规模相适应的教学用房和管理用房,拥有多套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教学实验软件,拥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硕士毕业生可以在大型企业、高等院校或其他科研机构、会计事务所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
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财务会计:主要研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认会计原则、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等及若干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并探讨若干会计热点课题。在资源环境财务会计研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审计:主要研究现代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实务。在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管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以及资源环境审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财务管理:主要研究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及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资源环境类企业财务管理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资源环境审计与会计:研究的具体内容为资源环境会计目标、资源环境会计假设、资源环境会计原则、资源环境会计要素以及核算管理方法等。将会计与环境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5)企业管理(120202)
我校企业管理专业于2003年被批准设立硕土点,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及科研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现己成为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完整的企业管理人才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专业现有教师31名,包括教授7名、副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是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研究方向较为齐全的学术队伍。研究领域涉及:企业战略与技术经济、市场营销管理与电子商务、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及资源型企业管理与评价等五个方面,并在资源型企业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同时,本专业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施,配有企业经营模拟等企业经营模拟系统;可共享校、院、系实验室的电子资源,研究生培养条件完善。
近年来,本专业老师共承担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SCI、EI、CSSCI检索论文30余篇,获多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科研成效显著。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毕业生通过出国或在国内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在知名企业工作、在研究所从事研究、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等途径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
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企业战略与技术经济:致力于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技术及其创新管理、企业国际化策略、创业管理、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升级策略、知识创新与管理、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战略决策行为和决策模型、战略实施与控制等的研究,尤其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评估、实现途径以及战略转换、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力方面的研究。研究范围包括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资源配置、竞争战略、并购与合作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创业计划与项目管理、商业模式开发、企业环境与政策以及中国企业的升级实践与全球化策略等。
电子商务与企业营销管理:面向市场,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为研究对象,依托我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国际合作平台,强化了电子商务和营销的结合,主要探讨传统环境及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理论、营销决策与商务智能、渠道整合与顾客价值、消费者行为、整合营销传播;突出战略品牌管理、网络营销、服务营销、珠宝营销、资源品营销、平台经济与生态治理等内容。
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组织、公司治理、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联盟等开展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外,通过企业委托项目研究、管理咨询等方式与各类企业开展合作,在社会资本与员工行为、组织文化测评、工作环境分析等领域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及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生产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研究现代企业运营流程、组织与控制理论与方法;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及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运作控制。具体包括:生产系统的时间与空间组织及优化、生产能力决策、生产作业计划和调度、质量控制、服务运营、网络化生产系统等先进生产系统组织和管理理论;以及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供应链质量管理和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决策等内容。
资源型企业管理与评价:致力于资源型企业的管理与评价,包括资源型企业战略规划和组织再造、管理模式、矿业权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资源型企业市场风险及产品开发评价、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等。
(6)旅游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学科2003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充分利用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平台,融合我校地学、资源学等传统学科优势,在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与管理、旅游地学三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特别是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旅游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规划指导基地及旅游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硕士生导师12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资助项目、地方旅游规划项目共30余项,可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项目支持。
硕士生毕业生可在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研究机构从事行业管理和旅游规划设计工作;也可在旅游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旅游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毕业生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继续深造,也可以在管理大类、地学、资源学等学科的旅游相关领域进一步深造。
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主要研究内容:旅游供求市场环境;旅游资源分类评价;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与演化;旅游区规划布局;旅游区开发项目创意;产品开发设计;旅游形象设计与市场促销策划;旅游投资环境分析等。本方向系统地研究旅游地的开发背景、支持条件及规划原理与方法,并将旅游学与地学、资源学的相关理论有机结合,为旅游规划及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旅游产业发展与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旅游产业经济分析;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企业的市场环境及旅游企业发展战略;旅游企业的生筹建营运、管理标准及管理方法;旅游企业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企业质量管理;旅游企业竞争形为;旅游消费行为及旅游营销。本方向深入地研究旅游产业结构及其带动功能,在旅游扶贫和环城憩带发展两个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管理:主要研究内容:地学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自然旅游资源时空背景;自然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人文旅游资源地学背景;地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地分类与规划管理;地学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地质公园的建立、分类与管理。本研究方向将旅游学与地学、资源学的相关理论有机结合,配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为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7)资源产业经济(0818Z1)
资源产业经济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之一,2002年在我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下自设资源产业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同时相应设立二级学科硕士点。该学科依托我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开展与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步凝练出若干稳定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包括赵鹏大院士、姚书振教授、张均教授、李江风教授、吕军教授等对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金华教授、邹伟进教授、朱冬元教授等对资源产业组织与政策的研究、余瑞祥教授、吴巧生教授、汤尚颖教授等对区域资源产业结构的研究、杨树旺教授、邓宏兵教授、肖建忠教授等对战略资源市场与贸易的研究等。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造就了一批学术水平造诣深、团结协作的专家学者,其中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名,楚天学者1人。有国外学习和交流经历的教师32人。自2006年以来,本学科承担近20项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科研经费充足,发表了一系列有显示度的成果。
毕业生可从事资源产业的经济理论和管理政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可进入政府的资源管理部门,从事政府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可进入地质、矿产、石油、冶金、有色、化工等相关企业,从事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规划、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以及实际管理。
- 2021-12-1120考研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精华经验真题汇总【入版必看
- 2021-03-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部分试题
- 2020-08-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考研攻略重磅出击 速速围观啦
- 2020-08-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床学试题库
- 2020-02-12沉寂很久!版主有话说!!!
- 2023-03-27考信工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注意了
- 2022-07-2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有机化学 05~07 考研真题
- 2022-04-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言文学经验帖
- 2022-04-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普通地质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 2022-01-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844工程地质学复习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