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广东研招网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导师介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于  新(1959—),男,教授,在读博士,西南农业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所,华南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工艺技术其结构鉴定与功能研究,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食品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从1990年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技公关项目5项,厅(局)级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2篇被美国EI收录。

  吴建生(1953—),男,广东普宁人,副教授,1982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茶学专业毕业,同年起任教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1-1994年留学日本从事农产品采后保鲜与加工研究。1999年调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食品系至今。主要研究方向:食品保鲜与加工,运输保鲜与包装技术等。主持与主研多项省部级加工与保鲜课题,有两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日本食品加工专利技术一项,在茶叶加工、食品加工及采后保鲜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国际学术会议演讲与发表论文。

  柳建良(1963-),副教授,在读博士,1986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果品采后科学与贮藏工程、果树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先后主持与参与科研项目9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项,主要在研课题有:贡柑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优质硬肉蜜桃资源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研究、银杏采后病原菌潜伏侵染及其抗病机制的研究等,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项。先后主讲过“果树栽培学”、“果品商品学”、“园艺学”、“果树研究法”、“果树生理学”、“果树学”等本科生课程。

  卓献荣(1965-),男,广东人,副教授,工学硕士,在读博士。专业领域:冷冻冷藏技术、空气调节。主要研究方向:制冷及空调系统优化及节能,农产品冷冻冷藏保鲜技术。曾主持并顺利完成了“真空包装袋表面湿膜干燥技术(D1052619)、环保节能型直接蒸发工业空调性能优化及设计开发、药厂GMP空调系统优化及节能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在省农业攻关项目:“果蔬预冷保鲜新技术 (2003c20413)”研究中,首次提出“淋水式湿冷冷风机果蔬保鲜新技术”,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从1998年到2006年期间,在核心、重要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1篇(第一作者12篇,1篇被ISTP收录)。

  宋壵臻(1964-),男,河南临颖人,教授,工学博士。1980年至199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技术专业学习,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7月后,在广州制冷设备研究所工作,先后任产品开发部部长、总工办公室主任等职;1993年11月后,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系工作,主持筹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先后任食品科学系副主任、主任、院工会副主席(兼)、学院党委委员、学院副院长。1994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5年晋升为教授。兼任《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传热传质过程、农副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等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自动化》等课程。在《Cryogenics》、《制冷学报》、《低温工程》、《化工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和学术会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3篇被EI收录。主编和参编《空调机原理及维修实例》等著作3部。

  朱立学(1970- ),男,浙江三门人,副教授,工学博士。专业领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农业机械化。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装备等。目前主持3项省级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科研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申请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了2项专利证书:一种坚果分级机(ZL200420043157.4),一种坚果脱壳机(ZL200420044333.6)。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超过25篇(第一作者18篇,3篇被EI收录,2篇被ISTP收录)。

  吕金虎(1963-),男,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低温工程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任教,现任广东省制冷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制冷与空调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先后参与多项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主编与参编教材和专著三部,发表科研论文多篇。现主要科研方向为人工环境与控制、冷藏与预冷技术。

  赖 健,男,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轻工食品学院教授,副院长。1982年贵州农学院果蔬专业毕业,2003-2004年瑞典农业大学留学。1982年至今一直从事食品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果蔬农产品、特色可食植物资源的综合深加工、贮藏及加工食品的品质控制。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近年主持和参加《板栗深加工技术》、《果实采后DNA激酶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柿子深加工关键技术》及《水禽深加工关键技术》等项目的研究。在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50多篇,多篇被CA收录。

  刘长海,男,教授,轻工食品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农业科技专家科专家,广州市科技专家,1982年大连理工大学毕业,1990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硕士。主要研究食品生物加工新技术,食品加工过程工程技术,主持与参加省、市科研项目十项,在《食品科学》等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热带、亚热带水果精深加工技术。在食品生物加工技术方面有较深造诣。目前,正在研究香蕉综合深加工技术,新型绿色畜禽养殖技术。

  陈海光(1965-),男,广东省广宁县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1989年6月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4月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硕士毕业。1989年6月至今,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轻工食品学院任教。主要承担课程有: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标准与法规等,曾获“广东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先进党员”、“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主要研究领域为食品加工保藏技术,主要承担和参与的科技项目包括:广东省重点领域招标项目“水禽深加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广东省星火计划禽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等,在国内核心期刊表论文10多篇。

  成  坚(1965-),男,广东兴宁人,食品科学博士后、副教授。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与保藏等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食品加工工艺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工程原理等。主要研究畜禽产品和农产品的综合深加工技术。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两项、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三项、广东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一项、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一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食品发酵工业、食品科学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和参编教材2部。

  白卫东(1967-),男,河南省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1989年西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西北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专业硕士毕业。1992年至今,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轻工食品学院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院长。兼任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承担课程: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酿造酒工艺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检验分析等课程。2003年至今,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厅局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一批;参编教材6部,和编专著2本,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化学和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产品开发和研究、食品安全。

  谢振文(1959-),男,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现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在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和作物改良上的应用研究; 2001年来,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等奖、3等奖2项,发表论文20篇。目前正在主持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微生物DNA快速检测试剂盒研究与产业化”,以食品病原微生物为对象,探讨脂质体与酶联免疫检测结合的新型检测技术,旨在优化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体系及相关试剂盒的研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 念,男,硕士,1957年5月出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广东省重点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园林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植物分类、植物区系、植物资源和观赏园艺学等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于1999年和2001年先后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从事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对苏铁科植物和姜科植物的研究以及花卉的引种驯化有较深造诣。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的科研工作;在国内核心刊物和三大收录系统的刊物上发表科技论著40多篇(册);7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社会兼职:中国苏铁植物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广东省园林学会理事,广州市花卉协会理事,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顾问;《植物杂志》编委。

  周厚高,花卉学教授,农学博士,广东省“千百十优秀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项目10项,发表论文近70篇、专著编著10多部,取得科研成果5项,先后获得省市获科技进步奖多项。研究方向为花卉遗传育种和花卉产业化技术研究。对百合的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种苗种球繁育技术和规模化切花生产技术有深入研究,选育了一系列优良新品系、自交系,探索了百合自交系育种、抗热育种的新领域。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统计模型建模、模拟分析技术等理论研究有创新。对其他重要球根花卉和大宗切花花卉的育种及产业化技术正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展花卉产业的宏观研究,为区域发展制定规划,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目前在研项目有广东省科技厅的《利用广东冬暖和立体气候优势构建百合种球繁育技术体系》、《切花百合新品种培育》和广东省农业科技项目《热带亚热带地区百合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和《大宗切花新品种引进与生产技术》等6项。

  乔爱民,男,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农学博士,教授。先后在湖南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获得农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山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现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广东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蔬菜杂种优势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蔬菜种子质量及RAPD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持和主要参加的省、厅级研究项目有7项;在《植物学报》、《园艺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有1篇被EI收录);出版译、编著4部;已培养硕士毕业生5人。

  黄建昌,男,农业与园林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育种教学与研究。承担《园艺植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等课程的教学多年。先后主持或参加《抗环斑型花叶病毒病番木瓜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等省市级科研项目14项,选育出的优质香蕉李“东七二号”等新品种(类型)5个,4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撰写论文40多篇,其中6篇发表在国家权威刊物上。

  黄玉源,1959年生,广西钦州人,1998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获植物学专业教授职称,至今仍被聘为广西大学植物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协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苏铁协会理事,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植物系统与进化、植物解剖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另外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专项资助,同时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已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近70余篇,获政府、科协、高校和学会等部门的科技进步奖、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和先进个人奖近20项。

  肖德兴,男,1996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1998年获得教授职称,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植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和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至今已承担国家、省部、厅局和校级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共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省部级资助2项、厅局级和校级各1项。已在国内外《园艺学报、果树科学、林业科学、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报、Cathaya、J Plant Res》等有关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40多篇。

  曾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教委授予的先进工作者荣誉和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梁  红,男,中共党员,教授,理学博士,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科普及生物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涉外投资法律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993年9月至1995年11月受广东省委组织部派遣赴南雄县挂职任副县长。1997年9月至2000年12月在职攻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进修(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资源植物学、植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

  何生根,男,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教授,并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现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学术骨干和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兼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仲恺总支副主任、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会副秘书长、《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编辑等职。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聘为硕士指导教师,已联合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含在读3人)。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理及分子机理、观赏植物生物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被国家公派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农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采后生理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1年。已主持完成(含在研)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编著《切花生产与保鲜》等3本著作(皆为第一编著者), 并在《Plant Science》(SCI收录)、《园艺学报》等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A) 植物发育生理及分子机理;B) 观赏植物生物学及采后技术;C) 观赏植物养护理论与技术。

  胡延吉,男,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7月--1993年7月去加拿大农业部植物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科研。曾任山东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系副主任,山东省优质小麦协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质创新研究,涉及作物品种改良的原理与技术、生理育种和生态育种等。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政府重奖科技成果一等奖(2000年)、杜邦科技创新奖(200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等多项科研奖励。在《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作为主要撰写者出版的专著《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一等奖。2005年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另外还获得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二等奖(第3位)、三等奖(第1位)等多项奖励。编著出版教材专著6部,其中主编的《植物育种学》被列为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

  赵  钢,男,草业科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1982和1985年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草原管理学和草地生态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9年3月-1991年9月,赴联邦德国吉森大学进修草地生态学。1999年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3月-2001年3月,于联邦德国哥廷根大学植物栽培与育种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完成“放牧条件下黑麦草草地牧草供给及草皮结构的时空变化”的博士后论文。2003年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草地生态学。

  肖  艳,女。1991年7月~至今:先后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教授,从事果树和园艺植物栽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年的主要研究:1)2000-2006年从果树伤害生理和抗性新品种选育及园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021917)《酸雨对广东主要果树伤害评价和机理研究》和省农业科技攻关《优质干果和优良经济林树种的引种和综合开发研究》(2003C201028);主研广东省科技农业攻关项目《抗花叶丰产优质木瓜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研究》(2002A208010201),同时主持学院课题《南方几种重要草花品种改良和种子生产技术》(C1021112)。 2) 1997-2000年从事香蕉李和沙田柚新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主持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乳源香蕉李优良单株选育研究》 (C30002),主研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无核沙田柚选育研究》(C983301),主持院级项目《龙眼砧穗组合嫁接亲合性研究》(973104)和《蝴蝶兰的栽培基质及适宜条件研究》(C12006),并参加横向课题《.荔枝采收期人工调节技术研究》(D10001);先后在《园艺学报》、《核农学报》、《果树学报》、《广西植物》、《中国果树》、《热带作物学报》、《热带亚热带作物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先后对荔枝、柑桔、草莓、龙眼、李及百合、蝴蝶兰、荫生花卉和1、2年生草花的制种等都有深入研究,多篇论文在学院获奖。

  陈  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草业科学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和产业化技术、高尔夫草坪建植养护技术、草坪草抗性生理。先后主持省市攻关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3项、一般项目4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选育国审育成品种“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并选育出一批草坪草和牧草新品系。与甘肃农业大学及西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覃广泉,男,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副教授,是“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长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参编出版《生物化学.第二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十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等教材7部;近五年,在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9篇。

  研究方面:植物生理生化。在研的课题主要有“常绿耐热匍匐剪股颖粵选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项目经费100万)。

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开启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中国植保学会理事,广东省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讲本科生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硕士生课程高级植物病理学、博士生课程可持续植物保护系统工程。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10名。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近三年以来,在植物保护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完成专著1部,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向梅梅教授,博士,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真菌与植物真菌病害。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项目2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40篇,申请专利1项,在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真菌新种15个,国内真菌新记录种6个。与华南农业大学及云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游春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真菌遗传学研究,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项目2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1项,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二、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发表40多篇,其中SCI收录1篇、国内权威、核心刊物20多篇。已培养研究生2名。

  曾永三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性及利用。先后主持或正在主持的国家、省厅级自然科学研究课题7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广东省农业厅“节瓜与枯萎病菌非亲和机制研究”课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稻瘟病菌抑制子的纯化和特性研究”和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基因工程菌几丁质酶植病生防制剂的研制与应用”等课题。

  王晓明教授,农林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抗病育种。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作物学会甜玉米协会理事,'玉米科学'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专家等学术职务。

  qqq目前,主要从事农业系统工程、作物高产栽培原理与实践、耕作制度改制和玉米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高价值玉米大面积推广'和参加广东省科技厅'加工与鲜食兼用型超甜玉米优良新组合选育及产业化研究'等科研项目。参加工作二十年以来,先后共主持和参加过省列国家级(八五攻关项目)、省级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13 项,研究结果均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获得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共选育出玉米新品种4个;在省级以上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和教材3部。

  郑奕雄教授,硕士生导师,农业与园林学院农学系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审专家。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性及利用。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1项及其它项目5项;在《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完成专著1部;主持育成作物新品种3个,包括国家审定1个、省级审定2个;获奖科技成果3项,其中主持完成的“抗病高产耐旱花生品种的选育推广”于2005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周康群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毕业后一直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微生物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或完成的项目共5项,其中:国家级1项(有机废水生物吸附/反硝化再生脱氮新技术研究, 国家环保总扃),省基金1项(A2/O厌氧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鉴定、生物学及利用),厅局级4项(《廉价培养基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和《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等); 在国外学术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10篇。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崔英德教授
  崔英德,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化工学报》、《化工进展》编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通过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有20多项,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教材13部,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

  廖列文研究员
  廖列文,男,研究员,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火炬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7项,承担各种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和技术建厂10多项,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省级鉴定科研成果16项,5项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目;出版著作2部,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宋光泉教授
  宋光泉,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中国园艺学会亚洲热带作物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省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烟草化学、果品保鲜、农副产品的化学改性等方向的研究。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各级科研课题研究16项,其中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53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尹国强副教授
  尹国强,男,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3项、企业合作课题5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研究项目8项、横向科研项目16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通过了省级成果鉴定16个,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农用与水产化学品。

  梁世强副教授
  梁世强   男,副教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横向科研项目3项;通过了省、市级成果鉴定3个。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研究方向:精细化工工艺、纳米催化。

  刘展眉副教授
  刘展眉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广东省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主持2项省攻关项目、1项教育厅科技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4篇,SCI收录1篇。曾三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次获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奖。

  严志云副教授
  严志云,副教授,博士,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300977):芳纶表面处理及其与橡胶复合体系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物理场的应用以及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方面,有较为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10多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与改性。

  葛建芳副教授
  葛建芳,男,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中国材料学会会员。从事过吸水树脂、白乳胶、高岭土后加工、环氧电子灌封材料、有机硅系列电子灌封材料以及酪素纳米复合与应用等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或重点参与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3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多次获学校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表彰。研究方向:可再生材料高性能化与应用、环境友好型电子化工材料研究。

  杜建军副教授
  杜建军,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土壤学会理事,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要从事新型肥料、保水剂生产与应用、农用化学品应用与生态环境、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肥化利用等方面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部、省及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及陕西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各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参编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1个。

  黎新明副研究员
  黎新明,男,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承担《化工工艺学》、《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科研课题5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科研课题11项,科研经费399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6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2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水凝胶材料、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在水凝胶材料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批应用型科技成果被企业采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海琳副教授
  林海琳  女,副教授,博士,广东省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近20篇。从事化学与化工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