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云南研招网 >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 > 院校资讯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与CME理论研究团组介绍


  太阳物理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是云南天文台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我们拥有大批从事太阳物理研究和太阳观测设备研制的研究和技术人员,承担着课题研究、日常观测、数据对外服务以及新技术和新仪器的研发的四重任务。该团组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的观测和研究成果,整体研究水平处国内领先地位,一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国际知名度和显示度。

  作为南方重要太阳观测平台,一米红外望远镜的研发和澄江抚仙湖红外太阳观测站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并开始精调和试观测。一米红外望远镜主要由一架地平式望远镜和旋转光谱筒两部分组成。望远镜口径98公分,有效焦距约45米,采用真空Modified Gregorian 系统。主要科学目标是在3000A—2500A波段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和(偏振)光谱观测,高精度地同时探测太阳光球、色球磁场及其动力学特征。

  澄江抚仙湖太阳观测站是国内最好的站址,其视宁度等部分指标堪与国际上优秀的太阳观测台址相媲美,目前正在安装与南京大学合作的ONSET望远镜,以及1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未来将建成国内最大的地面太阳观测集群。

  在太阳物理基础研究方面,根据Springer的统计,2005年以来中国有66篇文章发表在Solar Physics杂志上,占文章总数的11%,排在美国之后、与英国并列第二。林隽研究员在Solar Physics(2004, 219, 169)的文章被引用38次,在被引用前15位的文章中列第11位。他建立的Lin-Forbes模型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耀斑-CME标准模型之一,得到了国际太阳物理界的普遍认可。李可军研究员长期从事太阳长周期变化及其对地球全球变化的影响,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SCI研究论文近百篇,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是国际知名太阳物理学家。姜云春研究员长期从事太阳爆发事件的观测研究,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SCI研究论文二十多篇,有关工作还被《Nature》杂志做了专门报导,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显示度。屈中权研究员在对2008年8月1日发生在我国甘肃境内的日全食进行观测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光纤光谱仪获得了日全食发生时的闪光偏振光谱,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对此进行了报导。

   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我台的Hα全日面色球望远镜。这台望远镜是参加全球五国(中、美、奥、法、意)、六台站(云台、北台、大熊湖、康策尔赫、默东、卡塔尼亚)太阳全日面24小时Hα联合监测任务在中国的主干观测设备之一,每日资料在BBSO网站上向全球公布,是我国太阳观测资料在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窗口。该望远镜还为国内的航天事业提供对太阳的实时监测服务。早在“神舟”四号发射期间,我们开始了承担相关的监测服务,包括“神舟”四号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期间对太阳色球活动实时监测任务。2005年又承担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期间对太阳活动的实时监测,为空间环境的安全预报提供重要实时信息。此外在党的“十七大”、“奥运会”、“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月飞行期间,该望远镜均承担了提供空间天气资料的重要任务,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表彰。

  安置在澄江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太阳低频射电频谱仪的第一阶段建设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机电联调。该设备是国内第一台用于观测或监视CME激波的仪器。对于定量研究CME激波的产生高度、强度、和粒子加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将来围绕这台仪器我们还将发展太阳低频射电观测阵列,用以提供CME激波和粒子加速区域的射电图像及其内部结构。

  目前我国太阳物理界还在酝酿建设下一代大型光学和红外太阳物理观测设备,而在我国西部高原勘选出放置地面大型太阳观测仪器的优良址点已是全国太阳物理界的共识。云南天文台主导并开展了太阳西部天文选址工作和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此外,我台积极开展与日本同行在日冕仪研制方面的合作,并将很快拥有我国第一台日冕仪,推动国内日冕观测的设备研制和研究发展。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