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南研招网 > 湘潭大学 > 院校资讯

湘潭大学研究中心简介

重点实验室

社会科学学科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部省共建)、

 

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

 

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基地、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

 

 

 

 

 

自然科学学科
教育部研究机构:    
名称 所在学院 带头人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化工学院 罗和安
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周益春
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校园卡标准化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王键
湖南省研究机构:    
名称 所在学院 带头人
湖南省凝固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新材料中心 廖世杰
湖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湖南省科学工程计算与数值仿真重点实验室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黄云清
智能制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信息&机械工程学院 刘任任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部省共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是实体性研究机构,创办于1980年,原为“毛泽东思想研究室”。1992年,经湖南省教委批准,升格为“毛泽东思想研究所”。2001年,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与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签订共同建设协议。2002年,该所更名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2004年,被列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年11月,被列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设有3个研究所、1个文献信息中心、1个办公室,依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中心”依托2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10个本科专业,已形成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研究、毛泽东思想与现当代社会发展研究3个明确的研究方向。文献信息中心藏书2万余册。“中心”建有学术期刊网。

 

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基地: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基地,是以湘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为基础组建而成的省级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该基地的负责人为湘潭大学校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树丞教授,首席专家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杜科联副主席季水河教授。该基地现有固定教学科研人员3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在读博士6人。
  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基地的主体——湘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与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发展同步,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20多年的建设,该学科己发展成为在省内有重大影响,国内有较大影响,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重要学科。20多年来,该学科形成了三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而具有广泛响的学术成果。该学科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118部,发表学术论文82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人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120余篇(),被其他学者、学术著作引用、列为参考文献600余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际合作课题、国家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各类课题60多项,获国外政府奖、中国图书奖、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近30……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诉讼法学、中国哲学、计算数学、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化学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校级重点学科:

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理论、刑法学、中国古代文学、公共管理、

应用数学、有机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环境工程

 

计算数学:湘潭大学计算数学学科于1975年建立,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成立最早、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最多的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1982)和重点专业,1999年计算数学又被湖南省列为“重中之重”建设的重点学科。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省级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多次在评估中评为优秀。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获得了丰硕成果,许多成果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有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应用软件、刚性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并行算法、多重网格与区域分解、计算流体力学等。现有博士导师 9 人,硕士导师 16 人,其中包括教授 11 名,博士12  名,教育部第五届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名,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名,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后备人选2名,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名,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1名,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4名,省优秀教师2名,芙蓉学者1名,特聘教授2名。

 

本学位点所依托的“计算数学”重点学科,拥有“计算数学”博士点、湖南省科学工程计算与数值仿真重点实验室、新型开放的计算与应用数学研究所。已形成涵盖普通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了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优良教学、学术环境,培养了本科生 1000多名,研究生100多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批在学术界和其它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中有的获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有2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至少有5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有的成为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芙蓉学者、国家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技术总体组顾问、国家863计划"数字化技术"技术总体组组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入选者;有的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成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院、所及全国重点大学的主要负责人(至少有5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有2名)、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等。毕业生的良好声誉,使得本学科、学位点成为向中科院、北京九所等著名科研单位和高校输送人才的园地之一。

 

 

 

凝聚态物理:学位点由唐翌教授负责,该硕士点目前有6位教授(其中5位具有博士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有:1)非周期体系物理学,2)介观与低维体系物理,3)功能材料物理,4)晶体结构与相变,5)超临界物理学和化学,6)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7)光学材料,8)纳米材料,9)薄膜物理,10)高精度解析电子晶体学等。

 

湘潭大学凝聚态理论研究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凝聚态物理于20017月被批准为湖南省十五重点学科,并于20038月获得博士点。特别是在获得省十五重点学科三年多来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充分利用重点学科的资源和经费,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学科学位点建设,瞄准国际研究前沿热点,在固体表面结构形态演化、量子点和量子线的自组织和生成长机制、量子临界行为与非常规超导电性及纳米线表面掺杂量子工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初步显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此外,结合理论研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工作,如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纳米金刚石,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广泛的交流合作,在《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及《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1989年以来,我们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准晶的结构与性能,并先后主持了准晶、纳米结构材料等方面的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于199219961998年三次获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应邀承办了第九届国际材料物理学术会议(199810月,桂林,7国专家)和材料的计算与模拟国际会议(20027月,湘潭,3国专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同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研究所和大学的知名学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湘潭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从1983年起开始设置,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列入湖南省教委重点学科,1990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湘大第一批博士点。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13月,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在我校化学学科设立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基础的博士后科流动站。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建成了从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学科,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培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本学科现在有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20人、博士5人。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5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6人、其中半数以上考上了国内外名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该学科已完成了国家“八 . 五”攻关项目和国家教委、湖南省科委及教委科研项目10项,其中有5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励。出版专著一部,共发表论文300多篇 , 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982年开始招收流变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流变学硕士授予权。1998年国家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流变学硕士点更名为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硕士点,同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力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生13人。共有博士生导师五人、硕士生导师9人:张平教授/博导,罗迎社教授/博导,马石城教授,罗文波教授,张俊彦教授,刘忠副教授,郭小刚副教授,尹久仁副教授,张为民副教授。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缺陷体流变学及其应用,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破坏理论及力学设计,建筑材料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硕士点主要成果有:科研获奖: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省科技成果奖,获得能源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科学研究: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出版专著教材12本(部);在各专业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几百篇;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化学工程:现有化学工程博士点一个,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硕士点三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一个。化学工程一直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是湖南省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程研究中心支撑学科,在国内化工行业享有一定声誉。现有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12人,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1)多相流反应工程;(2)工业反应过程和反应器模拟与优化;(3)工业催化反应过程;(4)高档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与工程;(5 生物与制药工程技术。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项目、省部级科技项目、中石化和企业横向项目等20余项,科研经费过千万。近年获湖南省级和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3项,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STP收录50余篇。

 

该学科很多老师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挪威、奥大利亚等国进修或访学,和这些国家有着一定的学术联系,和国内化工高校和企业有着广泛的学术交往和科研联系,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人,在学研究生70余人。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三个硕士点实行宽口径统一课程学习、按研究课题方向培养和毕业的模式。学校给研究生提供一定的三助岗位,导师提供一定的课题研究津贴。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湘潭大学197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学生,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0年获“计算机科学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学科被列为湖南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科学,2001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学科被列为湖南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5年来,该学科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骨干教师首批资助计划项目2项,湖南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教育厅项目6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3项;主持和承担省科技厅、教育厅和横向课题8项。近5年来,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金球奖 1 项;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项;发明专利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优秀论文奖5项;出版教材8部,参与编写了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和《现代数学手册》的编写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或学术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方向 研究刑事诉讼法学既可以丰富与发展诉讼法学理论,也对刑事司法的正确运行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更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因此,刑事诉讼法学是诉讼法学不可或缺的首选研究方向。正是基于对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充分认识,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科自1983年创立以来,即设置了本研究方向。而且,该方向始终是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的诉讼法学科的稳固的研究方向之一,自1993年以来一直得到湖南省教育厅的重点扶植,并招收与培养研究生。
   本研究方向梯队结构合理。其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正高职称人员4人,副高职称人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1人。在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中,除1人已满60岁外,其余均在50岁以下。该研究方向的人员的研究博中有专,不但对刑事诉讼法学有整体的把握与研究,而且,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在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刑事诉讼证据理论、比较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史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研究方向人员所出版的专著有15部,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达21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3名,对诉讼法学尤其是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相对于国内其他法律院系关于本研究方向的研究,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科关于本方向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在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宋世杰教授在刑事诉讼理论研究及中外刑事诉讼比较研究等方面发表论著4部论文40余篇,关于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刑事诉权的研究也居于国内相关研究的前列。孙长永教授关于沉默权制度与刑事审判模式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共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多篇。
   2)在刑事诉讼证据理论研究方面收效明显。本方向研究人员对刑事诉讼证据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宋世杰教授关于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区别、证明结构、非诉讼案件的举证责任等问题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开拓性。尤其是宋世杰教授连续主持完成了"举证责任研究"与"证据运用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推出了《举证责任论》、《诉讼证据论》与《证据运用问题研究》3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诉讼法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孙长永教授在证据开示制度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研究。
   3)在比较刑事诉讼法研究方面填补空白。本方向孙长永教授与宋世杰教授均将比较刑事诉讼法这一国内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作为自身的重要研究领域。孙长永教授利用精通英语与日语的优势,并借助曾留学美国、出访多国的便利,收集、整理了大量外文资料,撰写了《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与《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2部个人专著,并作为主持人承担了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课题"比较刑事诉讼法研究",宋世杰教授也出版了专著《比较刑事诉讼法学》。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填补比较刑事诉讼法学的空白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本方向的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4)关于刑事诉讼法与其相关学科关系的研究卓有成效。本方向研究人员关于刑事诉讼法与诉讼法律文化以及法理学术研究起步早,且卓有成效,发表了不少该方面论文,填补了国内关于中国诉讼文化研究的空白,其所撰写的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此类研究成果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本方向与相关学科的紧密结合,扩大了刑事诉讼的跨度与理论性。
  
   民事诉讼法学方向 民事诉讼法学是诉讼法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湘潭大学诉讼法学自1983年创建开始便设立的稳固的研究方向之一。该方向自湘潭大学诉讼法学自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即招收研究生。
   该研究方向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正高职人员3人,副高职人员与中职人员各3人。方向带头人陈刚教授具有博士学位,年富力强,研究成果丰富,是国内民事诉讼法学界为数不多的实力派中青年学者之一;学术骨干何文燕教授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领域卓有建树;学术骨干廖永安副教授也已在学界崭露头角。历年来,本研究方向共培养研究生53人,本研究方向人员共出版民事诉讼法学专著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在民事诉讼证据理论、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比较民事诉讼法学与经济诉讼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对于国内其他法律院系关于本研究方向的研究,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科关于本方向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研究卓有建树。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始终是该方向人员孜孜以求的研究领域。结合我国民事司法实践,该方向人员对诸如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民事诉讼的本质、功能、目的、诉权、诉与诉讼标的、当事人以及诉讼模式当民事诉讼基本问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本方向带头人陈刚教授参加了教育部重点课题《诉权研究》的研究,其成果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梯队骨干顾培东教授就诉权以及诉讼机制与社会冲突的关系等所做的探讨在全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居于领先地位,其专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是国内至今唯一的一部诉讼哲学专著,影响较大。梯队骨干何文燕教授等就民事诉讼目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异议制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在国内具有原创性。何文燕教授的个人专著《民事诉讼理论问题研究》得到学界的普遍好评。
   2)民事诉讼证据理论研究占有优势。陈刚教授在民事诉讼证据理论尤其是证明责任法方面的研究居于全国前列,其博士学位论文《证明责任法研究》作为个人专著出版后,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公认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并获得中国法学会二等奖。
   3)经济诉讼理论研究富有特色。经济诉讼理论是本方向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相当突出。何文燕教授关于经济诉讼不应与民事诉讼分立的见解,影响较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方向研究人员颜运秋讲师近年来一直专心于经济诉讼理论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这一课题的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公益诉讼研究》一书,在学界反响较为强烈。
   4)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有声有色。比较民事诉讼法学是国内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方向带头人陈刚教授始终站在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其与他人合作的专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是国内关于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的最早的专著,也是研究法国民事诉讼法的唯一的专著,其个人专著《社会主义民事诉讼简读》也是国内系统地考察社会主义国家民事诉讼法的唯一的专著,其所主编的辑刊《比较民事诉讼法》已出版2卷,产生了较大影响。
  
   行政诉讼法学方向 行政诉讼法学是诉讼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晚于刑事诉讼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但随着行政案件的增多,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呈方兴未艾之势。因此,在诉讼法学科下设立行政诉讼法研究方向,是完善诉讼法学的必要之举。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科自1993年开始设立行政诉讼法学研究方向,并于1996年开始招收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经多年的努力,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科行政诉讼法学已建立了稳定且力量相对较强的学术梯队,组织了一些重要课题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该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高职人员教授4人,中职人员2人,已获博士学位者2人,在读博士1人。已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相对于国内其他法律院系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研究方向,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研究方向具有如下特点:
   1)开展行政诉讼理论的研究。行政诉讼法学研究范围极广,国外研究成果日趋成熟,而在我国,它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理论研究相比,显得年轻而幼稚。该方向研究人员勇于面对现实,对行政诉讼中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胡肖华教授在行赔偿诉讼、执行诉讼、预防性行政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教育行政诉讼等问题上的见解和主张具有创新意义,其专著《行政诉讼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对于完善行政诉讼法学基本理论,健全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促进我国行政诉讼法治建设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论文《论执行诉讼》、《论预防性行政诉讼》和《论学校纪律处分的司法审查》等对于开辟行政诉讼的新领域以及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具有前瞻性意义。
   2)在科技行政诉讼研究方面独树一帜。该方向研究人员站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依法治国的高度,主攻科技行政诉讼法学新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冯晓青教授潜心开垦以知识产权诉讼为重点的科技行政诉讼这一处女地,近几年来出版专著2部,多篇学术论文在瑞士、英国等国著名刊物发表。其个人专著《知识产权诉讼》系国内第一部关于知识产权诉讼的著作,得到学界的好评。目前,冯晓青教授正致力于拓宽研究的视野,将研究的触须伸向知识产权诉讼之外的其他科技行政诉讼领域,力争短期在近期内推出更多的科技行政诉讼法学成果。
   3)注重行政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联性研究。行政诉讼广泛涉及诸多实体法,针对这一特点,该方向研究人员特别注重将行政诉讼与相关实体法结合进行研究,从而使行政诉讼研究具有扎实的根基。胡肖华教授结合行政诉讼展开对行政法学的研究;冯晓青教授结合科技行政诉讼开展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研究特色。
   以上特点表明,该方向的设立和研究,对于突破我国行政诉讼研究的固有框架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和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后,对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将产生深远影响。
  
   诉讼法律文化方向 诉讼法律文化是诉讼法学的重要组部分,在中外诉讼法律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经过多年努力,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科诉讼法律文化研究以已经完成国家和湖南省“传统诉讼文化研究”、“法治建设论”、“依法治国中的外国经验之借鉴”等10项科研课题为突破口,展开中国传统诉讼法律文化和外国诉讼法律文化研究,取得了一批社会反响大、质量高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职称、学历、目标定位高的科研队伍。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
   1)领先于国内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研究的地位。至目前为止,该领域国内尚未形成如此力量强、成果突出、发展前景好的研究阵地。该方向现已拥有3位博士导师,4位教授、2位博士、2位在读博士、1位副教授为骨干年富力强的队伍,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研究诉讼文化的专著《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研究》,填补了国内关于中国诉讼法史研究空白的《中国诉讼法史》,研究历史上诉讼与犯罪问题的《治赌史鉴》,以及关于诉讼文化理论方向的论文30多篇,确立了在此方向领先国内的地位。
   2)形成了中外诉讼法律文化相比较又相综合的研究优势,特别在研究非洲诉讼法律文化方向,已确立了领先国内的学术地位,出版《非洲法概论》和30多篇科研论文,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引起了外交部和非洲一些国家政府的注意,2001年8月底“中国与非洲国家高级官员研讨班”专程来校进行座谈与学术交流。
   3)在中外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研究基础上,着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诉讼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出版了反响较好的《法治建设论》,并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克服法治建设中重实体轻程序法的趋向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中国哲学:本学科点是在中国哲学教研室、湘学研究所、湖湘文化研究所和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由于汪厨白、沧南、王宇昌、余明光等老一辈学者的辛勤耕耘,为本学科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九十年代,由于刘启良、李佑新、王立新等教授的努力工作,本学科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于1996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为了加强学科建设,聘请了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方克立为特聘教授,并担任湘学研究所所长和《湘学》杂志主编。本学科点现有教授六人,副教授五人,讲师五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四人,具有硕士学位的十四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均为合理,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学者所组成的学术梯队。本学科点分设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湖湘哲学、现当代中国哲学三个研究方向,带头人分别为刘启良、王立新、李佑新。

 

 

 

 

 

应用数学:湘潭大学应用数学学科建立于1980年,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列为湘潭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获得了丰硕成果,许多成果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有: 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矩阵论及其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及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随机过程及其应用。

 

现有博士生导师 4 人,硕士生导师 9 人,其中包括教授4 名,博士4 名,省121人才工程2名, 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特聘教授3名。5年来,该学位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重点项目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入60余篇。

 

本学位点已形成涵盖本科、硕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了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优良教学、学术环境。已培养了本科生 800多名,研究生40多名,涌现了一批在学术界和其它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学科创建于1978年,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2年成为湖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湖南省学术带头人1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湖南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名,硕士生导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25年来为国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62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60人。

本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为有机合成化学、有机功能材料、应用有机化学。近五年来,获国家、省部级等科技奖近10项;取得技术发明专利5项;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通过省级鉴定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

主要研究方向:1.有机合成化学 2. 有机功能材料 3. 应用有机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本专业现有教授8人,其中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 博士生导师5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湖南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1人,副教授5人。2004年度材料系引进教授1人,博士1人,培养了博士1人。

 

目前主持承担的在研项目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2项、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项、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专利3项、湖南省优秀论文3篇,获湘潭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篇,获湘潭大学教学优秀奖两次,教学管理优秀奖一次。发表论文50多篇,被SCI收录论文30多篇, 正在申报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培养博士2人、硕士12人,目前在读博士生10多人, 硕士生近50多人。

 

   本专业依托“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围绕材料的缺陷与力学性能、材料的生长与物性、计算材料学、能量上转换光学材料、表面物理与化学、热障涂层材料、电子显微学、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材料学中的激光技术、实际应用等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 以低维薄膜材料为主, 同时拓宽高温结构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研究领域, 为研制满足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需求的薄膜材料及关键构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为我校成立较早获批准的硕士点之一,该学位点由湘潭大学新材料研究中心和机械工程学院联合招生和管理,学位点负责人为廖世杰教授,该学位点下设凝固及相变理论和技术、材料组织结构设计、特种焊接材料及新型弧焊设备、金属成型理论及工艺优化设计四个研究方向,并已筑构了一批新型的研究方向。指导教师由本科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焊接专业、模具专业及压力加工专业及铸造教研室副教授以上人员构成(教授5名,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16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培养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招生面向的重点也主要面向这些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该学位点条件优越,并拥有凝固技术与应用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担和完成了诸如国家863课题等一批国家、省部级课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著作、论文、专利、获奖累累,科研经费充足。

 

 

环境工程:湘潭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创建于197511月,是我国最早批准设置该专业的三所大学之一,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起与外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于1998年、2001年分别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列为湘潭大学校级重点学科。

 

创建近30年以来,经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环境工程专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和科研条件较好、学科发展稳定、成果丰硕的专业。该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1052人,硕士研究生16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在校本科生近400人。

 

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科基金研究课题1,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2项,鉴定科研成果12项。被采用科技成果38项,直接经济效益2100万元。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有10篇被SCIE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6部,其中《废水处理工程》被列为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
  
 拥有一座2400m2的实验大楼,可供进行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的设备500多台件,价值近两百万元。同时,该专业还具有国家环境工程设计资质证书(乙级)。

可授予的学位

湘潭大学2007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

 

说明:标有”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标有“★”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

 

学科门类

 

代码与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与名称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中国哲学

010103外国哲学

 

010104逻辑学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政治经济学

020103经济史

 

020104西方经济学

 

020105世界经济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国民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20209数量经济学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法学理论

 

030102法律史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刑法学

 

030105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学)

 

030106诉讼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2 政治学

 

 

030204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7国际关系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5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文艺学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汉语语言文字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3 新闻传播学(授予权待下次确认)

 

 

 

 

 

 

050301新闻学

 

050302传播学

 

 

 

 

 

 

06 历史学

 

 

0601 历史学

 

 

060105专门史

 

060106中国古代史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60108世界史

 

 

 

 

 

07 理学

 

 

 

 

0701 数学

 

 

070101基础数学

 

070102计算数学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应用数学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 物理学

 

 

070201理论物理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5凝聚态物理

 

 

0703 化学

 

 

070301无机化学

 

070302分析化学

 

070303有机化学

070304物理化学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工学

 

 

08工学

 

 

                    

 

 

 

 

 

 

0801 力学

 

 

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2固体力学

 

 

0802 机械工程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0808 电气工程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物理电子学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4 土木工程

 

 

081402结构工程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1化学工程

081702化学工艺

 

081703生物化工

 

081704应用化学

 

081705工业催化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授予权待下次确认)

 

 

083001环境科学

 

083002环境工程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不设二级学科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会计学

 

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203旅游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401行政管理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社会保障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授予权待下次确认)

 

 

120501图书馆学

 

120502情报学

 

120503档案学

 

 

 

 

 

师资力量

各学院学位点介绍及部分导师风采:
http://www.xtu.edu.cn/yjs/zx00.htm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湘潭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是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的,于 19993月正式授牌,由校党委书记彭国甫教授任主任。

 

本研究基地以基础理论研究为重点,同时注重联系社会发展实际的应用研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对外关系学等学科。五年来本中心在发展中已初具特色。一是依托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雄厚基础,开展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的研究,尤其着重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系研究,其代表作有:《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二是结合国家、省部级大型课题,进行有深度的研究;三是初步形成了以教授为主的教师、机关干部、学生参加的多层次研究群体;四是注重把研究与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教育创新论  江泽民教育论述研究》等。本中心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实问题研究成果颇丰。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于20014月批准的44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其技术依托是湘潭大学化工研究所、湘潭大学化学工程系,其宗旨是采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方法进行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 开发和提升化工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切实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为生产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该工研究中心大楼程研究中心。特点与特长是借助计算机这一先进的手段,应用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重点解决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和工程问题。  
根据工程研究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工程研究中心在五年内将筹集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其四个实验研究室、一个中试基地、三个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基地的建设。通过对化学工程基础数据研究、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精细化工产品研究、生物化工与制药实验室四个实验研究室的重点建设,大大增强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手段,使之达到能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能力,研究手段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对中试基地的建设,为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程研究中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实施提供必要的中试手段;通过对新技术、新产品孵化基地的建设,形成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的窗口。经过上述三方面的重点投资建设,在五年内,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人员将达100余人,高级专业研究人员达30余人;跻身于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能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集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技术研发中心。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