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北研招网 > 武汉音乐学院 > 院校资讯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介绍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是一个阵容强大、梯队整齐、实力雄厚、成果显著的教学科研集体。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至今,作曲系更加坚定了以教学为本的指导思想,学术至上的立足原则,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以培养“创作。制作一体化”人才为目标,以“传统与当代结合、音乐与科技联姻”为学科建设特色;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率先成为第一个院级重点学科,连续十年成为全院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3年建系至今,我系历任行政负责人包括夏之秋教授、谢功成教授、孟文涛教授、黄容赞教授、曾理中教授、童忠良教授、赵德义教授、王柏香副教授、彭志敏教授、吴粤北教授、刘永平教授和朱爱国副教授,历任党支部负责人有曾理中、童忠良、王柏香、崔宪、刘永平、吴粤北和魏平安等同志。

  近50年来,我系涌现了大批优秀教师,特别是在我系长期任教的著名教育家王义平、谢功成、孟文涛、廖宝生、马国华、曾理中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以及童忠良、钟信明、郑英烈、刘正维、方妙英、陈威、王民基等一批知名教授。在我系的毕业生中,有许多已成为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著名音乐理论家和学者,也有不少人担任了各级各类领导职务……,而所有的系友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分别成为新一辈的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或后起之秀。

  我系办公室下设理论、作曲、录音艺术和基本乐科四个教研室、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中心、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现任系务委员会成员为钱仁平(系主任兼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主任)、魏平安(总支书记兼实验中心副主任)、刘健(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主任)、黄汛舫(作曲教研室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张燕(基本乐科教研室主任)、冷岑松(录音艺术教研室主任)、李金华(分工会主席)和黄茜(学生辅导员)。现在职各类教学工作人员31人:含教授8人(其中4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的各种津贴,刘健和彭志敏被湖北省确定为“21世纪学科带头人”,周雪石被湖北省确定为“21世纪学科骨干”),副教授9人;系成员有研究生学历的12人(其中2人研究生在读)。

  我系现设作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音响导演、指挥和音乐基础理论等专业,并在附中、大学本科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各层次招生。

  近50年来,我系教师在教学之余和创作同时还科研不止,推出了大量的理论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我系教师累计出版各类专著、译著等约50余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等500余篇,完成或承担的科研项目近30项。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包括《作曲技术理论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廖宝生教授的论文《黄金分割的美学观点在巴赫赋格主题构想中的表现》(2000年获世界学术贡献奖“论文金奖”)、钱仁平副教授的论文《失火的天堂——从梅西安〈天堂的色彩〉说到音乐创作中的异国主义》(在“湖北省第二届文艺论文评奖”中获优秀论文奖)等。

  近50年来,我系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笔耕不止,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我系师生的音乐作品在国际国内各种比赛中获奖近100人次,其中:国际比赛中获奖5项、全国比赛中获奖34项、省级比赛中获奖16项。有代表性奖项包括王义平教授的管弦乐《貔貅舞曲》(1993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刘健教授的为高级电子合成器、弦乐四重奏与大型弦乐队而作的《纹饰》(在89/90年度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家比赛中获“才华成就奖”)和CD唱片《盘王之女》(在1998年亚太电视联盟第35届年会节目评比中获“娱乐节目大奖第一名”)

  我系先后有多人次出访苏联、德国、奥地利、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讲学和交流,出席国际国内的各种学术会议多人次。重要学术交流包括1979年和1986年举办的两次“全国和声学学术报告会”、1984年和2001年参加的两次“全国基本乐科教学研讨会”、1985年、1998年和2001年主办或参加的三次“全国作曲家会议”、1990年与日本雅马哈公司合办的全国第一次“MIDI与数码乐器新作展示会”等。另外,彭志敏教授、吴粤北教授于1996年赴德国访问,刘健教授于1996年赴澳大利亚、1999年赴美国访问,录音艺术教研室主任冷岑松于1997年应邀赴日本学术交流,匡学飞教授和钱仁平副教授于2000年赴香港参加第二届“全国旋律学研讨会”,童忠良教授多次出访英、德、奥等国并于2001年10月-2002年4月赴台湾南华大学讲学。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