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考研经验

追寻人生的标准答案——贸大金融专硕经验分享


  一、前言
  在准备考研的漫长过程中,我从论坛上得到了至关重要的勇气和希望,帮助我顺利的考上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金融硕士。在考研结束后,我认为记录下自己的经验教训不仅仅是对自己考研的一个纪念,更是回馈论坛的一项义务。
  论坛上的精华帖帮助了一级又一级的考生,十分难得。我也是理工类非211大学的应届生,金融专业,成绩中下(或者再靠下一些),我清楚自己的背景和能力都没有任何优势,但论坛上的好贴强化了我考贸大的决心。在此写下自己考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对今后报考贸大金融专硕的同学有一些帮助。

  二、择校
  我的择校过程相对简单,从大二时候我就很向往贸大,考研就是奔着贸大去的。然而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考虑过很久,主要是学硕or专硕,国金or金金。先说为什么专硕,坦诚地讲70%是个人兴趣,30%是保险考虑。关于学硕专硕争论已经很多,但是无论考哪个,付出与收获都是成正比的。贸大是一所相对注重实用性的学校,大部分学硕毕业后都是要就业的,不可否认学硕的理论功底在做行研等职位时有比较优势,但专硕就业的方面显然更专业,综合看来我相信专硕是大势所趋。再说选择国金,100%是个人兴趣,两个学院在课程、风气乃至就业趋向上都有区别,但是就业上好像不分伯仲。我的本科在一所严谨的理工类院校,反而比较向往国贸院自由活跃的氛围。一己之见。

  三、初试
  初试成绩397分,政治78,英语68,经济学综合125,金融学综合126。比较平均的一个分数,英语比较差,拖了后腿,我考研前六级考了两次才435分,相信坛子上很多童鞋的英语底子都比我要好,所以英语我就不说太多了。重点介绍下少有人写的396经济学综合和431金融学综合吧,有经验也有很多教训。

  【政治】
  个人认为不需要看太早,政治这个东西关键是去形成做题的思路和手感。我是从10月份政治新大纲出来后开始看的,大纲解析就是课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了一遍,同步做肖秀荣1000题。11月下旬开始做大题,开始觉得毫无头绪,就边在课本上整理答题要点边做,渐渐的意识到每个部分翻来覆去考的就是那几个知识点,于是自己总结到一起早晨背一背,做大题时就有底了。比如马哲分为唯物主义八大原理、认识论N大原理、马政经N大原理等等,毛邓三又有几个易考察的点,所有章节易出大题的点都整理到一起,不求尽善尽美,但一定要自己总结。
参考书上、网上很多别人整理的参考资料,你也仅用来参考好了,别依赖他人的成果。冲刺期,我用了肖四套、任四套、启航20天20题,个人认为肖四套水平最高,任四套其实是八套题的量,20题其实总结了上百道题。肖四套我在考前两周卡着考试时间做的,感觉收获很大,提高考试技巧和手感很有效果。资料按重要度排序:大纲解析>肖1000>自己整理的大题要点>肖四套>其他。

  【英语】
  主要谈教训。前期做张150篇,做得很细,后来发现用处不大。单词用的新东方乱序版,到暑假结束时,单词背了四遍,整理出重点难点词汇20多张,真题做了一遍(不应该做这么早),平均得分65+,觉得还不错。9月10月,真题每周一套,整理一周,整理的很细,但是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做题套路。10月,做张锦芯考研英语阅读200篇,发现这本书如此之好,后悔没有早做它。一天四篇阅读(一个小时),整理用一个小时,自我感觉提高很大,这本书是比较基础,但很实用。最后英语考的不太理想,我觉得一方面是真题做太早了,后期没考试的感觉,另一方面是没有坚持阅读理解的做题套路。这两点13的童鞋要吸取教训,尤其是对于英语做题的套路,不要像我一样轻易改变。

  【396经济学联考综合能力】
  这门考试由逻辑、数学和写作组成。逻辑40分,20道选择题每道2分;数学70分;写作40分,由20分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和20分的论说文写作组成。具体参见这两年的396考卷。我开始认为这门考试拉不开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后来发现,这是很容易提高分的一门。经济学综合要想从120提高到140,比金融学综合从120提到140容易许多。

  逻辑方面,我使用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逻辑分册》,题量大,分类细,但是这两年的396考试中都出现了这本书上的原题,也就是说,本书和真题契合度很高。我从10月份开始断断续续地做《逻辑分册》,直到考前才做完一遍,做得太少了。好在考前一个月时根据上一年的真题整理出了重点题型,并对其解法进行了分类总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对分册研究的不足。考前一个月时我基本上每天上午抽出半小时做40道题,然后迅速的对答案,逻辑题不要死抠,但要有总结的意识。最终考试时应该是错了两三道题吧,正常水平,以后考试的同学吸取我的教训,可以考的更好甚至全对。

  数学方面,我前期是按照数三复习的,我的数学基础很差,高数上下和概率都挂掉了,开始学习时很吃力,相当吃力,但是耐住性子,认真学,就发现数学的有意思了。暑假前期我用整个一周的时间做完了李永乐的线代基础讲义,暑假中期时李永乐复习全书也做了一半了,基本上数学算是入门了。这时候,贸大出了公告说有可能改考经济学综合,不考数三,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在这里要感谢eggplant学长在帖子中的提醒),但还是郁郁寡欢了一个周,觉得不考数学太没劲了,甚至一度想改考学硕。后来觉得这时候再改考学硕不太明智,再说已经落后学硕的同学太远了,人家西经都看两三遍了。从那时起主要精力放在了431金融学综合上,数学撂下了俩月(不要学我),到11月份时参考上年396真题的难度开始做数学课后题,到考前时相关的课后题做了两遍,考试要点总结了一遍。最终考试时应该是数学部分侥幸没有失分。因为数学考的简单,所以大家应该把平时训练的标准定高一点,考试时要确保不失分。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初期复习数学应该全面地看,不要只盯着396的数学大纲,尤其是微积分部分,基础打牢了打全面了后期会有很大帮助。

  写作方面,由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写作组成,我个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太低,也导致了这一部分失分较多(考后按网上许多版本参考答案估算的)。我使用的是机工出版社的《写作分册》,但其明显不如《逻辑分册》有用。毕竟写作分册是针对MBA、Mpacc等出版的,与396真题的契合度差,基本上都是在写管理啊成功啊等议题。至于今年有没有好的参考书我现在还不清楚,知道的话就再补充上吧。除了参考书之外,我在复习方法上也有一些教训。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形式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准要论证的论点,这部分的能力靠自己总结,同是也要练就简洁准确的文笔(现在我的文笔仍然不够简练)。论说文我到考试后也没形成确定的写作思路,主要还是练得太少,也没发现自己的薄弱处,比如今年的考题是茅台酒李维斯等商品在国外价格远低于国内,我的论说文写啊写,到最后自我感觉都成了专业课的论述题了。这风格应该不是考官欣赏的论说文。建议有条件的话找一些同考396的同学交换作文批改提高,比如建一个专用群或者博客什么的。

  【431金融学综合】
  专业课,由货币金融和公司理财组成。我正式看专业课是从8月底开始的,之前听学长的建议先看了一遍高鸿业的宏观,之后发现对理解货币金融大有帮助。8月底开始先看的货币金融,开始是一天一章吧,课后题虽做不好但也用铅笔勾勾画画,看专业课的书有上瘾的感觉,觉得金融的专业课很有意思,有点后悔前三年没认真听过课。当然也不能一直看专业课,在保证其他科目(英语)完成计划的前提下就抱着专业课看,真正有点废寝忘食的感觉,暑假很热,教室有风扇而宿舍没有,于是一天有十几个小时呆在自习室也挺好的。九月初加入了公司理财,虽然之前学过初级会计和财务管理,但是其概念上是有差别的,公司理财看重的是现金流而非利润。罗斯的《公司理财》本身就很有意思,重要的概念都是用具体案例来说明,认真看也是会上瘾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把九月十月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专业课,因为看上瘾了。公司理财的每章后面都有习题,题目出的非常好,应该认真做。

  当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和罗斯《公司理财》学完一遍(不是看完一遍)之后,就应该看一看这两年的431真题了,好有个大概方向,之后所有的复习都要紧紧围绕着真题的出题方向,会少走弯路。这个时候再看专业课时就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向深入联系,联系宏观微观、国际金融、金融市场、投资学等金融核心课程的知识。这一点我当初没有做好,也在考试中体现了出来,记住教训。同时要做笔记,可以以任何的形式(直接写书上也不错,但我建议用铅笔),目的是把你零碎的、不完整的、禁不起推敲的知识贯穿起来,成网成型。这其实是把吃到嘴里的牛肉(别人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成人肉(自己的知识)的必经过程。

  参考书我没怎么看过,主要还是两本课本,以及金圣才的课后题讲解。蒋先玲老师的《货币银行学》作为国金学硕复试参考书,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里面的知识全面、系统性强,但是我建议还是在自己理解到一定的程度时再看,总结拔高作用显著。另外有人认为431里面货币金融重要,公司理财次之,我觉得从真题比重上看也许是这样,但是公司理财更容易拉开差距,有点像数学。还是要平衡发展要好。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