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介绍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由信息教研室、通信教研室和研究室等组成,现有教职工42名,其中教教授6名,副教授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占教师总数的63%。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由信息教研室、通信教研室和研究室等组成,现有教职工42名,其中教教授6名,副教授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占教师总数的63%。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1984年和1994年分别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和“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读研究生约200名(含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我系在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光通信、数字信息处理以及图像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经委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共计5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超过了100篇;出版近20部学术专著和教材;获省部级奖励近2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1项,省部级2项;获学生实践创新竞赛国家级奖励十多项。
我系与德国大学保持传统联系,并同欧美、日等国的有关大学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培训合作关系,设有西门子、宝钢、九三、光华等奖学金。已经正式开展的国际交流项目(同时获两国学位或互换研究生/本科生)主要有:1)芬兰米开利工业大学;2)德国埃尔朗根大学;3)法国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 (ENST);4)德国汉诺威大学。
我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系多次获上海市一等奖和二等奖。
历史
2003年,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的信息教研室、通信教研室、铁道部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检验站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计算机通信研究室合并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拥有两个本科专业、两个硕士点(含中职硕士)、一个工程硕士点。
2000年,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原铁道大学电信系学生及部分教师与原同济大学电气系合并,成立了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1998年,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宽口径人才的要求,系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按照“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招生。同时获准招收“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当年六月,根据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运行要求,电气工程系归属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996年,全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上海城建学院电气技术专业及上海建材学院自动化专业共计44名教职工并入电气工程系,当年以“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 三个本科专业招生,自动化技术专科停招。
1995年,获准设立“工业自动化”博士点,并获工学博士授予权,含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招收的“信息自动化”方向。
1993年,“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本科专业改建为“信息工程专业”,学制四年。获准设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博士点(与计算机系联合培养)。
1989年按国务院学位办统一专业目录,“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划分为“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均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以电气系计算机教研室为主体,分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CAD研究室划入计算机系。
1984年至1986年,“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点,“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点,“电力传动及自动化”专业硕士点先后形成,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79年9月,机电系撤消,分建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至此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正式成立。设有“工业电气自动化”和“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学制均为五年。同时正式启动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当年按七个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41名。
1978年至1979年,根据教育部“逐步将同济大学办成具有特色的多科性理工大学”指示精神,机电系先后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等校调入许德纪教授、杜廉石副教授等十多名电类的专业骨干教师,充实师资力量,筹建创办“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本科专业。 1977年,按国家教委统一专业目录,工企电专业改名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招收高考制度恢复后第一届本科生92名。
1972年,专业大队恢复为机电系,同时恢复电类专业的有关教研室。
1970年下半年全校将系改为大队,工企电专业改为工企电专业大队。
1962年12月,学校根据建工部教育局的“保留以土建为中心的理工大学性质”的精神,决定停办无线电专业(原有学生培养至毕业),续办工企电本科专业。
1961年夏,按照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精神,机电系再次对四个专业进行 调整,“无线电”专业正名为“无线电技术”专业,“建筑供电专业”、“建筑工业仪表”、“自动学与远动学”三个专业合并为一个“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简称“工企电”),该专业当年没招新生。
1960年初,机电系又增设了“无线电设计与制造”、“建筑工业仪表”、“自动学与远动学”三个本科专业。
1958年秋,学校对系专业进行重新调整,新成立建筑机电及设备系(简称机电系),并增设了建筑供电专业,学制四年,当年招收本科生30名。
1957年秋,电工教学组随卫生工程系并入城市建设系,教学组改名为电工教研组。
1953年秋,因教学需要,设立电工教学组,归属卫生工程系。
1952年7月,全国进行重点院校的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电机工程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随之并入交大。
1939年电工机械系调整为机械系,另增设电机工程系。电机工程系下设“电讯”和“电力”两个专业方向,此格局一直延续到解放初,至1951年,电机工程系有教授6名,助教11名,学生131 名,建有电力、电磁、无线电和有线电四个实验室。
1927年,“同济医工学堂”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后于1930年成立了工学院,改电工机械科为电工机械系。
1912年,“同济医工学堂”成立了电工机械科。
- 2022-10-2619年同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方向)初复试经验分享
- 2022-10-23同济2019英语笔译经验贴
- 2022-07-11同济大学法学院考研经验帖
- 2022-02-19传院交互方向336 848复习建议
- 2021-12-26同济大学德语笔译复试经验
- 2021-12-262018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哲初试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 2021-12-26同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帖
- 2021-07-252019同济大学电信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考研总结
- 2021-05-232019同济英语笔译
- 2021-05-232014年同济mit考研经验(附送10-14年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