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天津大学 > 院校资讯

天津大学物理电子学

    一。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有:
  
  。先进固体激光及频率变换技术;。光电子学及光通信技术;
  
  。超快激光技术及其应用;。激光及光电子应用技术;
  
  指导教师为:(21人)
  
  *姚建铨(教授) *王清月(教授) *李世忱(教授) *张志刚(教授) *王瑞康(教授) *张国顺(教授) *章若冰(教授) *邢岐荣(教授) *张伟力(教授) *向望华(教授) *宁继平(教授) *彭翔(教授) *武星(教授) *张贵忠(教授)于建(教授)周定文(副教授)叶志生(副教授)杨天新(副教授)于意仲(副教授)柴路(副教授)黄超(副教授)
  
  (注:加*为博导)
  
  二。专业特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当今信息时代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物理电子学是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以光电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是由光学,激光,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学科,近年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以激光技术为代表的重要现代科学技术,主要从事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国家特聘教授岗位学科,是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学科之一。专业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已为国家培养了博士后10余名,博士生90余名,硕士生180余名。本专业现有教授14名,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博士生导师14名,有副教授10名,高级工程师2名。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4名。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居一流行列,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硕士生入学后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应用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第一外国语、试验技能(微机接口原理与技术)、激光物理、非线性光学、光电子学、光通信网络、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及可调谐激光技术、激光腔模理论、非线性光纤光学、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光脉冲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光通信网络节点器件与技术,统计光学导论,等等。
  
  硕士毕业论文要求能在光电子技术及激光技术领域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有所创新,论文选题要求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论文要求有系统的理论分析及不少于一年的实验研究,符合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硕士期间要求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四。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本专业多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973、国家攀登计划、六五、七五、八五国家攻关项目、各部委及天津市的基金和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已完成百余项课题,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及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中科院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尤里卡奖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奖等等。在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超快激光技术、固体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全息照相技术、激光医疗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共发表论文千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引录的数百篇,一些论文被多国学者引用百余次。
  
  本专业目前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973、国家攀登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各部委及横向合作课题等项目60余项。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受过数理、光、电、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基础理论与试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面。毕业后,部分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部分进入科学院及光电子、电信、航空航天等系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华为、东方、海信、联想等有代表性的有关高新技术公司,从事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教学、设计、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