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考研经验

初试第一,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MTI备考攻略

  摘要: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MTI学姐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一来希望能给考研的学弟学妹一些指点,二来也是希望通过回忆过去的考研生活给自己打些鸡血,从看剧、刷微博、逛淘宝的颓废生活中走出来,重拾热情,昂首向前。

  一、关于择校

  首先谈下我的择校原因。许多英语专业的孩子都会有外院情结的吧,我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择校初就只考虑了外语类院校,北外、上外不敢报,不喜欢广州排除了广外,最后只剩西外、川外,天外,纠结最久的就是西外和天外,最后因为天津更利于发展和学校有一个大两届的学姐考上选择了天外。

  事实证明,我选择外语类院校是没错的。教学设施不说,语言学习氛围就特别好。复试那几天,走在天外校园里,随时都会有几个外国人走在身后上演最强舌头。接着谈下成绩,我考的是英语口译,总分400,A英语翻译基础133(总分150),B翻译硕士英语90(总分100),C汉语百科与写作118(总分150),D政治59(总分100),初试排名第一,复试第五(所以学弟学妹们初试结束后切不可掉以轻心。)

  PS:天外排名不按总分(但总分仍需过国家线),而是看两门专业课,而天外专业课也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其他学校为翻译和百科(也就是A、C两科),而天外是翻译和英语(也就是A、B两科)

  二、各科复习策略

  ★英语翻译基础:


  首先是英语翻译基础这一科,因为考的是翻译硕士,所以翻译这一科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这一科的考察题型:1.英汉短语互译,2.英汉篇章互译。今年天外英译汉考的是今年的热点,屠哟哟发现青蒿素,涉及一些专业词汇,有的给出了解释,有的则无。所以平常要多关注新闻。汉译英近两年开始都有点偏向散文的感觉,具体内容记不清了。不过即使考散文也不用过多担心,重点不在于译出风格而在达意,我们的境界也打不到译出风格,所以碰到文学风格明显的词句时,不要慌了阵脚,先理解中文意思,然后译出即可。

  针对翻译,第一本推荐的书是武峰老师的《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书名听起来似乎有些low,但确实是本好书,十分适合用来入门,这本书我花了十五天看完,一个月左右消化,反复看,反复回忆书中讲的技巧,看完每一天的内容后合上书回忆书中的翻译策略,好的翻译例句,仔细琢磨为什么要这样翻,好在哪。然后辅以书本后的翻译练习,这本书后的翻译练习大都选自历年三笔真题或《英汉翻译简明教程》。不过,书中翻译练习的参考译文质量一般,有些中文译文读来拗口,英文译文太过冗长,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后,不必太过纠结于参考译文,可自行百度搜索更好的。

  这本书吃透后推荐庄绎传先生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唐义均的《汉英翻译技巧示例》,蔡力坚的《英汉实意翻译案例讲评》,后两本书图书馆都有借,大概是在H315附近,英语相关类图书都在那几个书架,直奔即可。以上四本书都是入门基础级别。

  看完后就可挑些难一点的书和练习,推荐韩刚老师的《90天攻克三级笔译》,这本书是我整个复习过程中最喜欢、最珍惜的书。这本书对翻译技巧的讲解十分到位,翻译例句,参考译文都十分地道,也就是这本书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翻译水平突飞猛进。8、9月的时候我经常拿着这本书一看就是大半天,早上看完下午看,前几天看的内容过几天又倒回来重新看,到此刻我拿出这本书时,发现书都被我翻黑了。这本书看完后,大概是十月中旬的样子,我又买了《90天攻克二级笔译》,此后一直到初试我就只看这两本书,加上各校真题,外刊辅以练习。

  外刊阅读推荐Economist和《英语文摘》,不过前者不太方便因为没有参考译文加以对照,虽然现在出了经济学人商论app,但电子版还是不大方便,所以条件不允许的同学,可以直接选择《英语文摘》。强调一下,外刊阅读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翻译是输出,所以一定要抓好输入--阅读这个环节。

  前期复习时最好每天都要精读外刊,积累词汇是其次,重点在于积累地道的表达,好的表达要记下来,反复背诵,才能在翻译的时候用进去。翻译这科的复习就一个字--练,在不断地练习中总结、反思、进步。所以也提醒大家在看翻译理论书籍的同时一定要辅以练习,从短到长,从易到难,练习做完后千万不能就此扔在一旁,可以先放几个小时再翻几次,也许能翻出更好的译文,翻过几遍后再对照参考译文,仔细研究差距,记下好的表达法,反复记忆。

  不过这一科的复习我并没有笔记本,因为我觉得翻译笔记做起来太浪费时间,所以通常都是直接在书上写下自己笔记、翻译心得(心得我一般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因为每一遍翻译时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或是写在便利贴上然后贴在相应位置,我觉得这样日后我回头复习时会更省事,直观。当然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翻译是一个长期积累,慢慢进步的过程。刚开始练习时,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是很正常的,但只要坚持每天练习,时间久了一定会茅塞顿开。我九、十月份的时候,经常翻译起来就是一上午,一下午的,看到自己一天天的进步,异常陶醉,那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简直能让你忘了所有烦恼,所以那阵子我心情的好坏也完全取决于自己一天下来练翻译的状态。

  接着是短语互译,建议背诵三笔的词汇手册(挑着背)和中国日报网站的新闻热词栏目,后者是重中之重,前者只是以防会在篇章翻译中碰到不懂的和拓宽知识面。或者也可在微信购买中国日报官方出的那本红色的中国特色词汇小册子,不用特意花时间背,吃饭休息时拿出来看看即可。

  复习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要有策略。比如这一科,总分150,而天外这一科考察时,短语互译占了40分,后面两篇篇章翻译分别55分。篇章翻译是主观的,而短语互译客观,好拿分,重在平时对新闻热点的关注度,所以这一科要想拿高分,就必需抓好容易得分的短语互译。推荐订购中国日报手机报,订阅方式自行百度。

  ★翻译硕士英语:

  翻译硕士英语这一科,这一科准备起来就很容易了,也是我花心思最少的一科,基本就是背了背专八单词,考前20多天的时候练了阅读,背了几篇专八作文,复习累了的时候写写托福改错歇歇。天外这一科的考查内容:1.词义辨析2.改错3.阅读4写作。

  词汇虽然有人说是GRE难度,但个人觉得并没有,建议背诵专八词汇就好,但不建议买那些超厚一本的专八词汇,我是在微博还是哪个论坛里找的历年专八真题核心词汇,背了个暑假,十月的时候用背了刘毅22000词,词汇量明显见长,然后就是反复复习和通过阅读外刊来补充。

  改错稍加联系就好,拿托福或专八练习皆可,天外更接近托福难度,专八稍难一些。阅读很简单,和专八阅读相比简直小菜一碟,阅读推荐《何凯文考研英语阅读》,虽然这本书是针对考研英语一,英语二的,但是里面的阅读解题思路讲解很好,阅读也很简单,不像专八,虐!

  至于写作,不用准备太早,因为在平常练习翻译过程中你的写作水平也在无形中提升,考前二十天或者一个月左右多背几篇范文,理理写作思路即可。写作推荐两本,一本是冲击波的,另一本是《背最好的范文--英语专八范文200篇》,前者重点看书中介绍的写作思路,后者用来背诵,精挑5篇背诵,然后加以练习,同样作文也要注意关注时事热点。说到这,我一直信心满满以为今年会考二孩政策来着,还针对这个话题反复写了作文修改,结果没考。

  ★汉语百科与写作:

  这一科是最让我纠结的一科。因为高中学理科,知识面窄,中文写作功底不好,所以整个复习过程中最担心就是这一科,然而也只考了118。但现在想来其实并没那么可怕,因为这一科其实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考查内容:一、25个名词解释;二、应用文写作;三、议论文写作;天外这一科相对其他学校来说,考得更简单,名词解释都是考的中国传统文化,应用文写作从去年开始改为改错。

  这科大家看那本刘军平的汉语百科就好,名词解释挑中国传统文化,应用文看看格式就好,写作平时多看多练。我当时买了不少高考议论文写作的书,但是都太幼稚了,看了一些实在看不下去。举个例子全都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些例子幼稚不说,而且都用烂了。所以后来我就自己在凤凰网搜集了一些当代作家的故事用作写作素材。

  ★政治:

  刚过国家线6分,我的复习策略你们听么,哈哈。这科不用准备得太早,虽然我当时是八月中旬就开始看了,但身为一个理科生,我如何看得懂,所以那时候每天下午3点到五点都处于傻缺状,稀里糊涂看完精讲精练,稀里糊涂开始刷题。直到9月中旬闺蜜给我推荐了一个老师--王一珉,我的政治复习才步入正轨。所以建议大家跟着他走,他马原和近代史真的讲得超清楚,条理十分清楚,推荐购买他那本《考研政治轻松学》。主观题背肖四就好,我就是由于没背肖四落得这个下场。不是靠王一珉老师,马原、近代史理解清晰,政治就危险了。所以政治复习重在理解,这样客观题才能得高分,而客观题才是考研政治复习的重点。政治是考研过程中性价比最低的一科,暑假时报了个海文的政治班,肖秀荣的系列丛书我几乎都买了,但还是只考了59,好在过了国家线。

  三、关于复试

  初试结束并不代表考研的结束,所以初试完后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我就是个例子。初试完后就处于玩疯了的状态,就是不想看书,大概是因为之前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吧。原本打算寒假返校后好好准备复试专八,可是又被论文折磨着,没心思准备复试。其实倒不是因为自己初试第一得意,只是折磨了一个星期左右写完论文后,身心俱疲,提不起劲。

  复试考核内容:听力和面试(交替传译和回答问题)。听力不难,先是新闻听力,考了几段BBC和VOA,接着是短文填空,这个今年考得比较难,主要是考核的单词难。

  面试时我是第一个,一进去老师对我说了句morning就开始问问题了。三个问题:1.你对口译的了解。2.你的口译实战经验。3.英译汉和汉译英哪个更吸引你,为什么?注意面试为全英,只是我现在回忆成了中文。问完问题开始交传,英译汉是美国前国务卿一段关于亚洲未来的讲话,汉译英是一段关于中国梦的讲话。

  我虽然没准备交传,但好在记住了学姐的话,老师重点看的是你的心理素质,所以即使我没听懂,但还是硬着头皮装模作样的做笔记,根据自己记下的几个关键词译了几句,译完就看着老师笑,哈哈。在这里还要谢谢我学姐和她室友复试前一晚给我的建议和答题思路分析,获益不少。

  四、备考历程和建议

  大概是四月份的时候,我就有在看翻译类书籍,但是那时学校还有课,还不少,每天还要背日语,所以每天也就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看翻译,到了五月又被学校弄去参加省里的比赛,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星期,再回到学校时就别得十分浮躁不愿意看书。一直到期末考结束,七月十号左右才正式投入复习备考状态。

  复习初期一直到十月初我都是信心满满。我一直睡眠浅又少,所以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对我来说一点也不困难。起床后大概六点半左右就去学校柚子林那背书,背两小时单词,然后去吃早餐,接着回来背前一天做翻译练习时积累的东西。大概九点半回自习室练翻译,十二点吃饭回寝室午休,下午两点半左右又回自习室练翻译,上午英译汉,下午汉译英,晚上阅读外刊。所以整个暑假是我复习的黄金时期,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打扰,而且心态也很好。进入九月后节奏就加快了,学校开始有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又要复习政治,所以九月中旬开始也不再回寝室午休,趴在自习室桌上休息二十分钟就好。但十月中旬开始就有些焦虑了,到十一月的时候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有段时间甚至是每天早上四五点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大概有小半月的时间才调整过来。

  现在想来,才发现这一路走来原来我也是那么努力,但当初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每天早上六点起,晚上十点回寝室,有小半月的时间特别焦虑甚至到晚上十一点半才回去。即便这样,当时依旧觉得自己不够努力,还有很多书没看,狠逼着自己希望每天能挤出15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来,但现实是只能保证每天十二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有时还经常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占去复习时间,所以每天都处于极度自责状。

  因而那段时间除了爸妈电话谁的我也不接,重要的朋友就吃饭或洗澡的时候回过去,一般同学几乎不回。把自己逼得太紧所以到后期状态特别不好,快考试前一个月,几乎就处于每天打酱油状态,效率特别低下。快考试前一个星期,有一天在那背肖四,一段话背了好久背不进去,感觉脑子已经负荷了,最后就干脆扔下卷子回寝室休息,看跑男和各种综艺节目。可能是因为那一个星期状态调节得比较好吧,考试时心情轻松所以发挥得好吧。

  我说这些只想告诉大家,考研过程中的焦虑是正常的,极大多数人都会有,但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好的心态无论在复试还是初试时都很重要。千万不要因为焦虑而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我考研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一句话。善始善终,真的很重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复习时要注重效率和方法,抓住自己报考院校的出题特点,确定自己的复习重点。不要看有些人每天从早到晚都坐在自习室,但他看书的时间确极少,一会吃吃东西,喝喝茶,过一会又拿手机出来玩玩,跟周围人讲讲话。效率最重要,保证效率,你四个小时学到的东西甚至比别人八个小时的都多。

  附上我暑假期间和九、十月份的复习时间安排。

  暑假:

  6:30-8:00专八单词

  8:00-8:30早饭

  8:30-9:30翻译积累/笔译词汇

  9:30-12:00翻译(英译汉)

  2:30-5:30翻译(汉译英)

  6:30-7:30复习

  7:30-10:00外刊阅读

  九、十月份:

  6:30-8:00专八单词

  8:00-8:30早饭

  8:30-9:30翻译积累/新闻热词

  9:30-12:00翻译(英译汉)

  12:45-3:00政治

  3:00-6:00翻译(汉译英)

  6:30-7:30翻译积累/新闻热词

  7:30-10:00外刊阅读

  可见,我整个考研过程的重点在都在翻译,外刊阅读上。百科虽然是我最担心的,但复习时间确最少,大概是十一月我才开始背名词解释,看汉语作文,应用文也是考前一个星期看的。但不建议学弟学妹们这样,特别是报考院校已百科为业务课的。

  再次提醒,复习策略因人而异,要根据自身基础和报考院校真题特点制定。比如我,专四70(专八成绩还未出),基础算是还可以,所以复习初并未在语法方面花心思。但我见过不少人翻译出的句子连基本的语法正确都做不到。所以基础差的同学,复习初一定要在语法方面下功夫,推荐鬼谷一喵。再就是复习用书,我推荐的都是自己读过觉得好的,还有一些我觉得对我帮助不大的书就没有推荐。比如三笔的书,我就觉得对我帮助不大,复习过程中也只是看了几篇而已。我觉得所选文章体裁不适合,篇章太长,一篇够我琢磨一天就放弃了。我翻译练习一般做得很仔细,因为我觉得走马观花翻一篇,不如踏踏实实译一段再反复琢磨来得好。至于张培基散文选,我买了2、3,但只读了2里的两篇就考试了,不过这系列的书确实不错。总之,一句话,因地制宜。根据自身选择复习方法,别人的经验说得再好也只应作为参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希望考研的孩子都能坚持到底,考上心仪院校。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hollyhock13,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实习小编:阿丽)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