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四川研招网 > 西南财经大学 > 考研经验

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学院金融学硕考研经验

 
  说下今年的情况,复试的时候看到金融学有218个人,由于保送生需要复试,所以218包括了保送生和考的学生。根据论坛的情况,目测像我这种自己考的不保送的可能录了140左右。说下今年的分学院金融的分数略低,我觉得这没什么奇怪的,各个学校都有大小年,去年学院金融380高出中心10分,明显是大年了。今年很多人望而却步转向其他专业了,报学院金融的少了,必然分数线就低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我差点就报了产经,后来想想还是拼一把金融吧,就报了学院,结果出来之前想的是如果录取就写写经验,现在录取了就懒了,经验贴变成Q&A。不写经验贴的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经验这个东西是因人而异的,不见得很有共通性。
  我复习考研那会不喜欢看经验,经验里的进度比我快我就急躁了,经验里的进度比我慢我又会松懈,所以说对于我这种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且大多是负面的人,看经验意义不大。我看过的一个跟我一样不推崇经验贴的经验贴里写过一句话,放在我的文章的开头,那就是看我的经验真的比不上老老实实看书学习更有用。

  先说说关于考研
  我个人认为考研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让我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想追求什么。去年九十月份的时候,旁边的人觉得好累,我就不觉得,我觉得很充实,我当时还担心我的状态不对来着,说不定是不够用功,但是我真的一直特享受考研这个过程,我觉得这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总之,考研让你看清楚自己。
  接下来不能免俗的说说各科经验,我前面说了,不见得有共通性,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的再好也没用。说一下我各科的成绩,以供参考,具体分数和名次就不报了,政治65+,英语80+,数学140+,经济学二125+。

  政治
  我政治比较烂,经验不具有什么参考性。我理科生,没报任何班,不过看过很多网上下载的视频课,八月份看了一遍王一珉的基础班视频,跟着做了笔记,大概了解了下考研政治考什么。随后听了11年的西安人信的任汝芬那个班,在11年大纲解析上做了点笔记。12大纲出来之后听了12年的视频课,徐之明的马原+肖秀荣的毛中特+陆卫明的史纲+蒋中挺的思修,时事部分和最后的冲刺我都听的文登的课,点睛班我听了个肖秀荣的,但是不是他在文登的。王一珉说的一句话我觉得有道理,在政治这一科上,不为人先唯恐人后。他说大家一般水平是75,这个分数就差不多算是不为人先唯恐人后了。政治的用书上,我用的红宝书,11年的第一遍翻了一下,12年的看的比较多。
  习题,肖1000和高教1600我都买了,1600没做完,肖1000做了一遍第二遍没做完,感觉肖1000还是很不错,习题一本足矣。历年真题忘了是谁编的了,长得和数学全书一样的一本,便宜,我大概做了下感觉对我用处不大,10年改革之前的很多都不考了,10年改革之后的三年内基本不会重复考。
  时事,肖秀荣的就差不多了,冲刺背诵用的也是肖秀荣的,然后就是最后四套题,买了肖。最后一个月市面上的那些大题的书,28题,20题,田维彬10题,风中劲草的预测,我倒是都看了,也自己总结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卷子,任汝芬的,蒋中挺的,有些辅导机构的(比如启航),这些卷子选择题我都做了,大题随便看了看。
  肖四我做的还不错,选择题扣分在5分以内,不过最后考试的时候政治略差。肖四的大题好好背,我觉得我政治挺用功的来着,最后一个月每天早上前俩小时基本上都给政治了,但是最后的政治成绩并不好,我政治的经验不怎么具有参考价值。

  英语
  我英语一直比较好,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凭感觉的成分多一些。单词是要背的,单词这东西说鸡肋也鸡肋,说不鸡肋也不鸡肋,我用的新东方红色的那本。第一遍过的时候把不会的单词和意思抄在一个本子上,后期看的时候只看本子即可,阅读我用了张剑的150,上下都买了,不过下册没做几篇。6月底7月份开始做真题的阅读部分,8月份开始拿个本子逐篇翻译,总结生词,真题我用的11年版的黄宝书,之后开始每天计时间做150上一个单元的四篇阅读,真题的PART B需要反复看反复读,直至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阅读我听了点下载的范猛的课,有些技巧性的东西还算是实用。
  作文我用了王江涛的高分写作,感觉不错,可以配合下载他的课听,但是他说话中气不足我听着没耐心,所以没听多少,王江涛推荐背诵默写范文,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新题型用的曾鸣的那个50篇,个人觉得还不错,虽然没做完,也听了下载的张销民的课,有些技巧还是有用。
  完形听了听张销民的课,没怎么管。
  翻译部分我觉得唐静的那本书不错,翻译只做一遍肯定也是不够的,要是基础不太好的可能还要从长难句开始。

  数学
  这次数学不难,但是我做的不顺利,好在结果不算差。数学我觉得没什么秘诀,多做题,考场上就达到“无他,但手熟尔”的境界了。5月之前做完了11版的全书,演算在书上的,然后看了新东方很老的一个课做了笔记,06年的,当时同学给的视频,然后做了12版的全书,每一道例题做在本子上,全做完之后总结了下之前看新东方那个课的笔记,然后做了全书的章末习题,8月份的时候做了线代辅导讲义,比较简单比较薄,书上的每道题都写下来做到本子上,一天用几个小时做一章,一周搞定,九月份听了两个网上下载的文登的课,一个是暑期强化班,一个是题型班,都只听了高数,我觉得题型班没必要听,暑期班还不错。十月份开始做400题,感觉计算量比较大,难度略大,时间比较紧,平均分大概125左右,之后总结了文登的笔记,然后又完整的做了一遍全书。11月份开始做真题,感觉真题真的很基础,基本上一个半小时解决问题,140+,但是很少能拿满分,小错误很纠结。
  真题做了两遍,李永乐那本真题解析,第一遍一套一套做,第二遍按章节做,后期做了100题,超越135,为了练手感还做了武忠祥的五套题,12月份听了文登冲刺班的高数,感觉和暑期强化班差不多,善于自己总结的完全可以不听
临考的时候就是看看400题,100题,135,线代讲义 etc上做过的错题,全书由于做了N遍所以只看屡做屡错的题,然后就是看总结的笔记,熟悉公式。考前做了文登最后的一套卷子。
  教材方面,我基本没怎么看教材,直接就上手的全书,高数教材完全没看,虽然我们本科学的同济的教材,但我觉得同济的书上数三不考的东西略多,我觉得直接看全书比较省事。线代由于概念性的东西多一些,在做全书之前粗略的过了一遍教材的概念,概率没怎么看教材,直接上手全书。我也看到很多人的经验说一定要先看教材,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我数学做的比较杂,题做的比较多,我觉得数学题做起来比较爽,我这种方法不见得适合于任何人。我觉得数学多做题总是没错的。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