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重庆研招网 > 西南大学 > 导师介绍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戴思锐

姓  名:
戴思锐
性别:
出生年月:
1945-1-18
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
所在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120301农村经济管理
研究领域: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业技术经济等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23
指导硕士生总数:
11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戴思锐教授,1945年1月18日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196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1982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农经系获硕士学位,1982年到经济管理学院全职任教至今。1988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兼任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农经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农经学会理事长、重庆市社科院客座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重庆市人民政府顾问。
  近二十年来,戴思锐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业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将计量经济模型用于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预测,五年期的预测误差小于3%;用规划模型研究区域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在不同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的变动,得到了与实际高度吻合的结果,在五年后续观测期内误差小于5%;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农村区域产业关联及结构调整,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区域经济运行,为四川、贵州、重庆的十余个县、市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前期,进行了传统农产区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小康的研究,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及、农村工业化应以特色种养业为基础启动与发展、农村小康是现代文明在农村的初步实现等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农业生产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区域化专业商品生产的建议;对农业技术进步进行研究,从经济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各相关主体的行为目标、行为方式及其对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影响,提出了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对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剖析了它的优点及缺陷,进一步论证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对农业新技术革命进行研究,展望了发展前景、选择了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优先序,并论证了农业技术的公共品特征及政府支持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对区域农业科技发展进行研究,为重庆直辖后的农业科技发展制定了规划。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要研究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从库区长治久安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移民与政府的博弈关系,提出了加强农村移民安置区建设、改善移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特色经济的建议;从环境经济的角度,对三峡成库后水库消落区的利用和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弄清了消落区的面积、分布、类型,并提出了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建议;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研究了经济与生态同步建设、协同优化的产业选择、技术支撑、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依靠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农民发展高效特色生态产业的设想。进入新世纪,他向科技部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项目建议,被国家列为“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该项目由他主持实施三年,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获得奖项
  有八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二、三等奖。
 
  著作及论文
  1985年以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计量经济学》,主编全国农经本科教材一本,与人合写专著两本。
 
  承担项目

      先后主持并完成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一项、国家科研项目三项、省部重点科研项目十八项。
  目前由他主持的项目还有国家三峡建设办重点项目“农村移民稳定安置研究”、重庆市重点项目“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研究”。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