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体育学院 > 招生简章

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三校的体育系、科组成,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现为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02年10月,由原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运动技术学院、上海体育科研所合并重组的新上海体育学院正式成立。

    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己任,历经几代上体人的不懈努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师资力量、竞技运动水平日益增强,教学、科研、训练设施日臻完善,已由最初单一培养体育师资、运动员逐步发展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体育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为国家输送了数万名各类体育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多名,专任教师400多名,其中教授40余名,副教授近100名,其他系列正、副高级职称人员8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0名;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百余名,属国内师资力量较强,专业水平较高的体育院校之一。学院占地80多万平方米,拥有较完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设施。硕士、博士研究生622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4000人,优秀运动员1000余名。

    在学科建设方面,已拥有体育学下属全部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四个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现设体育教育系、竞技体育系、武术系、体育社会学系、体育新闻系、体育管理系、运动科学系和研究生部;开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新闻学(体育新闻)、外语(体育外事)、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应用心理学等十个本科专业。另有多个国家级运动项目培训中心。

    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竞技体育方面,目前,学院拥有20个项目。多年来,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竞技人才为目标,培养了大批世界和亚洲冠军,特别是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篮球、排球、田径、自行车、武术等项目中,为我国和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科研方面,几十年来面向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的体育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为备战奥运会、全运会开展科研攻关、科研服务,取得较大成绩,共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项。

    在对外交流和合作方面,迄今为止,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等院校、体育团体进行了互访和交流,同多所单位签订了交流协议。近年来,学院还向国外和港澳台招收了相当数量的研究生。

    新世纪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重组后的上海体育学院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发扬“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精神,以建设“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体育大学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迈出跨越式发展的坚实步伐,为我国体育事业再谱新的篇章!

    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一、2005年我校共招收165名研究生,各专业均招收委培和自筹经费研究生。

    二、我校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两专业共招收单独考试入学的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报考条件:(1)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四年以上(含四年)的教练员或运动员;(2)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发表过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身体健康,业务优秀;(3)曾获得过世界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前三名;或亚洲三大赛事(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前二名;或全国三大赛事(全运会、全国最高等级锦标赛或联赛)冠军;(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符合条件的考生请在上海考区现场报名期间携带相关材料到我校报名。

    三、报名时间、方式和地点:今年实行全国网上报名,届时网页另行公布。

    四、我校同意参加复试的初试合格考生,复试的形式为笔试和面试。复试科目笔试部分为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理论(届时见我院网页通告),面试部分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术科考生需复试专项技术、并递交运动经历及成绩证明。

    五、同等学力报考者,必须具有大专毕业文凭,毕业后两年或两年以上。初试合格者,在我校同意参加复试时须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六、若本招生专业目录与我院印制(网上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不一致,则以我院印制(网上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