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陕西研招网 > 陕西师范大学 > 招生简章

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 1960 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 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 60 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2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校长房喻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700 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 2000 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近六十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19个学院,两个基础教学部,61个本科专业;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另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国家现有12个学科门类中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 11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 3 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 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师干部培训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2834人,其中专任教师1445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92人,副教授460人,博士生导师20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以上。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人,国家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7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多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5525人、研究生6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7771人,远程教育注册学生31373人,外国留学生330余人。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145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8 项,教育部项目32项;有10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数历年均居陕西高校之首;出版学术著作、教材536 部,发表学术论文 3600 篇,其中高层次论文985篇。自然科学“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2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项;获奖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学术著作68 部,发表学术论文3363篇,其中高层次论文1573篇, SCIE 论文522篇,获得专利16项。
    
    学校拥有在西北地区高校中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 9 万平方米 ,共有藏书297万册。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 2003 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 学校拥有西部地区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集团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集团杂志社是全国惟一一家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培养留学生 3000余人。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报考说明
    
    
    
    1.欢迎本科毕业的在职、非在职人员、同等学力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现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的在职人员及各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2.2009年我校硕士生计划招生数为约为1700人(本简章所列招生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生)。最终招生人数以2009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3、我校接收重点院校或非重点院校的重点学科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可在2008年9月中下旬查询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中的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办法。
    
    4.我校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9年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国家专项计划除外)按《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方案》培养。
    
    5.我校有权对优秀在职人员实行单独考试。凡是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2005年以前本科毕业,不含同等学力)以上的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申请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一级学科内各专业及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代码与名称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称相同,政治理论代码为111;英语代码为222;数学科目代码为666,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及代码。
    
    6.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证,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二年或二年以上,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 字以上的学术论文。③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④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⑤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⑥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7.成人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按同等学力报考,报考须符合前款6.中②、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课程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提供)。
    
    8.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培和自筹经费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9.国家复试分数线确定后,我校将在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各专业复试科目及要求。
    
    10.注意事项:①报考者必须符合报考条件,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在现场确认报名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其他人员考生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进行报名。对在报考中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报名、考试、录取资格。②网上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网报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③ 现场确认报名时间:2008年11月10日—14日; 现场确认报名地点为:考生在网报时所选择的报名点。④请广大考生留意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我校研究生教育网网址:http://www.yjs.snnu.edu.cn  
    
    研招办E-mail地址:yjsc4@snnu.edu.cn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