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交通大学 > 导师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介绍:吉小军

  
  导师姓名 吉小军 导师性别 男
  职务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新型传感器技术 特种检测与测试技术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jxj127@sjtu.edu.cn

  个人简介
  简历:
  吉小军,副教授,博士,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专业委员。1994年毕业于华北工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同年留校任教,于1999年获机械电子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声表面波微传感器的研究,200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6年晋升副教授。
  主要学术和研究方向:
  新型传感器与信息检测、处理技术,特种测试技术
  承担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和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新型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参与了“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及“检测技术(第三版)”两部教材的编写工作,指导研究生10余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 and Frequency Contro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nsors and Materials,Science in China Ser. F和声学学报、无机材料学报、交大学报等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研究经历和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1 曾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九五”国防重点预研基金项目“引信中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战场声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技术研究”和“反机场弹药诡计引信研究”的研究,主要承担声信号预处理、特征  提取和识别算法研究工作;
  2 近五年内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LGS封装的声表面波高温压力传感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声表面波微传感器技术中信号流的生成、传播和处理研究”、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新型微陀螺----声表面波微陀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量液体粘度和密度的声表面波并行敏感机理及优化模式研究”等多基础研究项目;
  3 主持完成包括“工程船安全荷重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空间电源自动测试平台开发”、“智能健身器材用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系统开发”、“便携式高精度三分量磁强计”、“超低频信号频率及占空比测试仪”、“X射线分析仪自动给样系统研发”等多项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
  4 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声表面波高温压力温度组合敏感理论与优化结构研究(50875167)、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高温压力传感器研究”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工程船安全荷重实时监控与预警控制系统”、“油田集输系统联合站节能实时监测与优化系统开发”、“基于FPGA的潜入式高精度扭矩测量系统”、“基于机器视觉的触点类零件外观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生理参数测量、情绪判别及表现控制系统开发”、“用于生产车间设备监控的无线传感网络”等多项项目。参与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残障人生活保障辅具研究— 室内移动辅具关键技术及目标产品的研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面横向模谐振式无线压力传感器的研究(60774052)”。
  特色项目简介:
  工程船安全荷重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
  针对大型起重船、打桩船作业过程中荷重、力矩、倾角等安全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控制问题,开发了“工程船安全荷重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解决了在海洋、潮湿、剧烈振动等恶劣条件下传感 器选型设计、远距离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显示、报警等问题,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和系列产品,目前已在青岛北海船厂、南通港闸厂、广州航通船厂、山东乳山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承建10余  条打桩船和三船局、四航局的多条起重船上成功应用,为确保洋山深水港、杭州湾跨海大桥、安哥拉油码头等国内外一批重点工程的顺利安全施工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
  基于FPGA的潜入式高精度扭矩测量系统
  转动式动力传输是大型复杂回转机械系统动力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机械动力设备的扭矩变化是其运行状况的重要信息。扭矩测试是各种机械产品开发、质量检验、优化控制、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在民用和国防领域,一方面对汽车、船舶、飞机等运输设备的需求数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对这些设备的需求层次(包括速度、吨位、动力特性、安全性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扭矩测试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针对海军某武器装备研发的特殊需要,开发了专用的雷载扭矩测量装置,成功地解决了特殊工况下的扭矩测  试问题,为XX武器装备研发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集输系统联合站节能实时监测与优化系统
  针对油气集输流程和集输处理过程中节能降耗的需要,与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站合作开发了适用于现场的“集输系统联合站节能实时监测与优化系统”。该系统建立了适用于现场的热力系统模型,系统算法具有自适应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该系统可以动态掌握联合站系统耗能状况,为生产稳定性和能耗利用率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该系统已在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站成功试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