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院校资讯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介绍


  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主任 钟大放

  药物代谢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也是药物研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贯穿药物研究过程的始终。在药物设计中,即考虑其代谢性质,克服限制因素,以实现体内的最佳疗效;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开展体外吸收试验、体外代谢试验、药物动力学筛选、代谢稳定性筛选,以剔除性质不佳的候选化合物;在新药临床前开发阶段,进行实验动物体内的代谢研究,以评估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和方向;在临床开发阶段,通过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为实现临床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从内在质量上评价药品的优劣;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可以设法避免或降低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据统计, 1991 年全球进入临床研究的新药有 39% 由于药物代谢和动力学性质不佳而失败, 2001 年这一比例下降到 12% ,显著降低了新药研发的成本。 

  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963 年建立了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室, 曾衍霖 教授担任负责人。 2001 年成立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先后引进李川、孙艳、钟大放、陈笑艳等学术骨干。现有博士生导师 3 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 人,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2 人。工作人员共 15 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 20 人。现任中心主任钟大放研究员,副主任李川研究员。

  本中心现有 LC/MS/MS 仪器 5 台, HPLC 仪器 4 台,以及细胞培养室、动物实验室、生物样品处理室等。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利用细胞模型研究药物的吸收;
  利用肝微粒体快速检测化合物的代谢稳定性;
  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研究;
  利用重组酶、对照物质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研究药物代谢途径;
  LC/MS/MS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化合物动物药代动力学快速评价;
  化学药物开发阶段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评价;
  化学药物临床前毒代动力学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临床药物代谢个体差异分析与遗传学机理研究。

  近年来承担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课题、国家 973 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及上海市科委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为国内外制药企业和研究院所提供技术服务,完成一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20 余项,建立了 200 余种药物及代谢产物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并完成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

  中心的目标是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技术平台,开展药物代谢基础研究,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技术服务,使药物代谢研究全面参与药物设计、筛选、体外评价、动物试验评价、临床试验评价和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提高新药研发工作的速度和效益,促进药物代谢学科的发展。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