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四川研招网 > 四川农业大学 > 院校资讯

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点介绍:作物遗传育种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于1998年、2000年、2002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通过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依托本学科,“西南作物特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 200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2005年教育部批准建设“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部、省共建设重点实验室,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西南作物育种”工程中心,2008年成立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本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建国初期,在已故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玉米专家杨永奎教授等的倡导和带领下,学科开始起步。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学科瞄准国际前沿、结合社会需要,以服务三农、服务西部为己任,紧密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资源创新等领域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都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其中,“籼亚种内品种间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获198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 获199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玉米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新自交系48-2和S37(苏37)”获199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获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穗型高配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和应用推广“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亲本18-599和08-641”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近五年还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学位、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素质优良,具有活力的学术队伍。既有从事新品种选育和新材料创造与应用研究人才,又有从事生物高新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才。他们中有著名水稻遗传育种学家、国家杰出高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教授,国家杰出高级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颜济教授,国家杰出高级专家、玉米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延昭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人大农业专委会委员、小麦细胞遗传和育种学家任正隆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两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郑有良教授等。他们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领域成绩卓著,硕果累累,为四川及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主要粮食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除了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继续在国外保持较高的声誉外,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各自的教学、科研领域已取得优异成绩,将在本学科今后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不断发展和充实完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人均1篇以上,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核桃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转基因研究》、《小麦特异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山羊草物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分别入选2000、2002、2003、2004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生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2005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