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注:今年报考条件有变化,请考生仔细阅读)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5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
一、报考条件(注:今年报考条件有变化,请考生仔细阅读)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5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4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报名程序及要求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一)报名工作
1.网上报名信息输入
网报时间及网址
1)在上海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于2008年7月1日~16日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shmeea.edu.cn/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2)外省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在7月上旬登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注:请考生务必牢记网报编号!
2.现场报名
现场报名时间为2008年7月18日~7月21日。
1) 上海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现场报名地点为(三者就近择一):
1.网上报名信息输入
网报时间及网址
1)在上海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于2008年7月1日~16日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shmeea.edu.cn/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2)外省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在7月上旬登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注:请考生务必牢记网报编号!
2.现场报名
现场报名时间为2008年7月18日~7月21日。
1) 上海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现场报名地点为(三者就近择一):
现场确认点 | 地址 | 地点 | 日期 | 时间 |
同济大学 | 四平路1239号 | 瑞安楼(研究生院)底楼 | 7月18日~21日 | 8:30~16:00 周六、周日照常办理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山路1954号 | 体育馆 | ||
上海财经大学 | 中山北一路369号 | 大礼堂附楼 |
2)外省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报名点报名。
注:Ⅰ 由报考者现场签字确认后的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Ⅲ 报考者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逾期不予办理。只进行网上报名未到指定现场报名点办理照相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
Ⅳ 现场资格验证及图像采集必须考生本人到场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3.准考证发放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统一编排考场、打印准考证。考生应于2008年10月10日~24日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shmeea.edu.cn)下载准考证,并仔细阅读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凭下载的准考证按时进入试场,由监考老师核对身份后下发正式准考证。
Ⅳ 现场资格验证及图像采集必须考生本人到场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3.准考证发放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统一编排考场、打印准考证。考生应于2008年10月10日~24日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shmeea.edu.cn)下载准考证,并仔细阅读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凭下载的准考证按时进入试场,由监考老师核对身份后下发正式准考证。
外省市准考证发放办法请关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通知。
(二)资格审查
资格自审:
(二)资格审查
资格自审:
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报考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条件,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如不满足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参加了考试,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未进行资格审查造成不能被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1.我校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地点:
9月13日 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北大楼206室
未进行资格审查造成不能被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1.我校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地点:
9月13日 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北大楼206室
9月15日~9月20日 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行政楼410室;
2.资格审查手续:
报考者凭现场确认后打印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须加盖公章),并携带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资格审查手续:
报考者凭现场确认后打印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须加盖公章),并携带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
由国家统一组织,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试时间一般为10月下旬(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安排见准考证)。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为二年。“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报考我校的考生外语语种必须选考英语)。 “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试卷均采用客观选择题,有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正误辨识、情景分析、数理解题、逻辑推理等。考试时间为 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考试具体时间、地点请见准考证。
第二阶段:我校自行组织的综合测试
GCT成绩合格的考生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综合测试,具体时间、地点请于12月初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通知。
四、录取办法
工程硕士的录取分数标准由我校自行决定。
我校的录取人数不限(项目管理领域录取限额为100人),但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我校录取总人数的10%。
五、学习年限
工程硕士研究生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学位,授课形式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六、培养经费
我校的各专业领域的培养费用为¥2.5万。
七、咨询和联系方式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上大路99号,邮编:200444
电话:(021)66133763 传真:(021)66132245
八、上海大学招收工程硕士领域名称及其联系人
学院名称 | 专业领域名称(代码) | 联系电话、联系人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机械工程领域(430102) | ************ 张国贤 |
电气工程领域(430108) 控制工程领域(430111) | ************ 黄文彬 | |
工业工程领域(430137) | ************,56331373 阚树林、金士良 | |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 | 56331402 蒋蓁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430110) | ************ 郭昀 |
材料工程领域(430105) | ************ 戚鹏飞 | |
************ 郭昀 | ||
冶金工程领域(430106) | ************ 任忠鸣 | |
************ 钟云波、屠挺生 |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430109) | ************张丽红 |
环境及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领域(430117) 环境工程领域(430130) | ************ 朱惠娟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计算机技术领域(430112) 软件工程领域(430113) | ************ 叶亮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领域(430139) | ************ 沈忠明、殷建伟 |
微电子中心 |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430110) | ************-114 汪西川 |
土木系 |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430114) | ************ 孙文静 |
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 项目管理领域(430140) 物流工程领域() | ************应蕙菁 ************刘鹏 |
物流工程
本工程领域整合了上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等学科的优势和师资资源,学科组合体现了物流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本工程领域以上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为主体,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关工程学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服务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或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公共物流节点、货运通道规划)、城市或地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工作;
服务于物流企业。从事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物流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项目管理、运输战略规划、库存战略规划、国际物流管理等工作;
服务于生产企业或其他部门。从事采购与供应的物流战略规划、企业物流的管理、企业物流规划设计与布局、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以及物流装备设施的设计、制造等工作。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 物流产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2. 企业物流的管理与运作
3. 物流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4. 供应链管理
5. 国际物流管理
二、 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应蕙菁 电话:021-66136181,66136087
刘 鹏 电话:*********** E-mail:liupeng@8163.net.cn
机械工程(430102)
机械工程领域拥有机械基础件、精密机械及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四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主要依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下属的机械自动化工程系、精密机械工程系。学科中包括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三个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近年来机械工程领域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85%来自工矿企业。在机械工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师资中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和副教授近百人。
本专业面向工矿企业,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员具有机电综合设计和研究的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机械装备现代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先进制造系统管理等各项创新开发或管理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机电一体化技术
3.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
4.产业机器人与柔性自动化
5.特种机器人技术
6.微机械与精密工程
7.现代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
8.光学精密检测和传感技术
9.机电与流体智能控制技术
10.摩擦学与机械支承系统
11.工业工程
12.工程实验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张国贤 电话:56331380
仪器仪表工程()
上海大学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点依托于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下属的精密机械工程系,有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工程等硕士专业和机械工程博士点,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点。
精密机械工程系在本学科领域研究力量雄厚,为1983年就得首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长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与机构优化、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微机械与特种机器人技术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和国务院各部委的重大科技攻关和各类基金研究课题数十项,并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应用科研项目,先后获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各级各类科技奖励。
本系师资力量强,有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和副教授近四十人。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具备在仪器仪表工程、精密工程、机电工程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精密仪器及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
2.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
3.微机械与特种机器人技术
4. 公共安全与立体侦察技术
5. 智能机器人与柔性自动化技术
6.数字医疗技术与装备
7. 机电与流体控制技术
8. 光电检测与传感技术
9. 工程检测中的光学方法
10. 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
11. 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蒋蓁 电话:56331402
冶金工程(430106)
上海大学“冶金工程”工程硕士点为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工程硕士点之一(2000年)。本硕士点依托学科为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钢铁冶金博士点和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建有国家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目前有两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人,归国留学博士5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二十余人。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为学科带头人。学科点装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工作条件,培养工作规范。
本学科点主要从事冶金工程新技术开发应用及基础研究,研究课题涉及冶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丰硕显著,在纯净钢及二次精炼、熔融还原、熔体物理化学、冶金反应工程及过程数模及计算机控制、电磁冶金、凝固及连铸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为同行瞩目的技术和理论成果。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300余篇,多次获国家、市、省和部级奖励,同时有多项工程类技术项目在冶金企业成功应用,并为我国的冶金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硕士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纯净钢及二次精炼技术
2.电磁冶金和铸造新技术
3.高效连铸新技术
4.冶金熔体热力学模型
5.冶金反应工程和计算机模型与控制
6.铸造合金及凝固技术
7.熔融还原及资源综合利用
8.高温合金冶炼及成型技术
9.强物理场下材料制备新理论及新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任忠鸣、钟云波、屠挺生 电话:************ 56332794
材料工程(430105)
本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已连续三次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投资及211工程资助。设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材料科学研究和材料制备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现有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2名,教授18名、副教授38名,并有一大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专家,梯队结构合理。
本学科的研究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4项。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此外,还有大量课题来自上海市政府及工矿企业,特别与上海钢铁工业和汽车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联合,促进了新材料应用开发,为地方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领域以与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相关的金属材料、结构材料、储氢材料、磁性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强韧化和功能化;以与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相关的微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电子陶瓷及纳米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应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材料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从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独立担负工程项目策划、设计、改造等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材料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研究方向
材料工程领域(一)主要研究方向:
1.金属材料及其强韧化
2.金属材料表面合金化
3.金属材料的凝固和成形技术
4.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5.非晶及纳米晶材料
材料工程领域(二)主要研究方向
1.薄膜电子材料
2.信息功能复合材料
3.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4.智能材料与系统
5.纳米材料与器件
6.功能金属材料
7.先进陶瓷材料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三. 联系人
1.材料工程领域(一):戚飞鹏 电话:56331474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材料学院(200072)
2.材料工程领域(二):郭昀 电话:56335357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200072)
工业工程(430137)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交叉复合型学科,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双重属性。采用系统工程、控制、优化等技术与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对人力、资源、设备、信息等组成的复杂系统或机构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使之能更有效、更合理地运行。工业工程领域的特点是强调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重视研究对象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综合效应。工业工程的领域,覆盖行业宽,面广,可以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等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系统科学与系统方法论的引入,工业工程应用领域已向服务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部门等拓展。
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战略眼光,具有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服务与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运作和创新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工业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主要依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并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专家,梯队结构合理。学科中包括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质量控制与可靠性、设施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人机工程、工程经济、运营管理与项目管理等八个研究方向。长期以来学科点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科研方向,密切与企业联系,研究课题涉及工业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生产线平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靠性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已在工程领域获得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升工程综合设计和管理创新能力。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质量控制与可靠性
3.设施规划与设计
4.供应链管理
5.系统运营与优化
6.人机工程
7.工程经济
8.项目管理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 阚树林 金士良 电话:56331364,56331373
电子与通信工程(430109)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在211工程建设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中,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工程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学校最具实力的学科之一。学院以“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技术”三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一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一个中试基地为核心,近年来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与企业有广泛的合作关系,承担企业委托的大量研究和工程项目,解决了一批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密切有关的问题,为国家特别是上海市通信、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专业以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编码、传输、交换等技术,培养信息技术和通信工程领域高级人才为目的。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宽带接入网、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图像和语音编码技术、图像通信技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处理、传输与终端、显示技术、现代无线技术、微波技术等。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5名,副教授45余名,有十余年培养研究生的历史。实验室设备先进,拥有多种大型成套精密设备,具备先进的测量、计算和研究开发手段。
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以及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将结合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课程,举办学术研讨班,介绍并交流科研和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前沿课题,工程硕士研究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所在企业提出的重大工程课题研究与开发工作。
一、研究方向
1.电子技术与系统
2.宽带通信网技术
3.光通信及相关技术
4.数字通信与移动通信
5.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6.视频处理、编码与传输技术
7.语音信号处理
8.微波及毫米波技术
9.现代天线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 2.综合测试
联系人:张丽红 电话:5632164
集成电路工程(430110)(微电子中心)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它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关键作用。集成电路工程目前已经成为渗透多个学科的、战略性与高技术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工程领域。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以及集成电路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高密度、小尺度、高性能的特点,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涉及网络通信、计算系统、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控制仪表、生物电子等众多方面。设计并制造集成电路作为应用产品的核心,是现代电子系统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赢得竞争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的关键。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以及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要求具备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活跃。拥有一流的科研与实验条件。微电子中心自创建以来,已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如:MCU core、OLED驱动器、视频信号数字叠加等。本学科也热忱欢迎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与微电子学科密切相关学科的学生报考。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应用
2.器件物理、器件模型和微电子机械系统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汪西川 电话:************-114
三、备注 本专业领域在微电子中心培养。
集成电路工程(430110)(材料学院)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仅十余年来获得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投资及“211工程”建设资助,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微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制造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等多个方向,是一个集集成电路、器件物理、微电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该工程领域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部委级课题,并注重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已与Intel、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美国应用材料、上广电等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学集成电路封装失效分析联合实验室,并受中芯国际等企业委托开展微电子相关领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能进一步满足上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职人员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
本专业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16名,有二十年培养研究生的历史,近五年来授博士学位40余名,硕士150多名,积累了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丰富经验,培养的研究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并一直受到Intel、中芯国际、宏力等涉及微电子的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实验室设备先进,拥有多种大型成套精密设备,具备先进的测量、计算和研究开发手段。
本工程领域培养微电子器件及相关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究生通过攻读硕士学位能很好地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
2.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3.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失效分析
4.光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5.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6.信息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郭昀 电话:56335357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材料学院32#信箱(200072)
三、备注 本专业领域在材料学院培养。
控制工程(430111)
控制工程专业属于上海市特色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已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投资及211工程资助。本专业所依托的上海大学自动化系,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硕士点。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 30余名,并有一大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专家,梯队结构合理。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控制工程领域的学科建设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与企业有广泛的合作关系,每年来自企业的项目经费超过1000万。本工程领域还十分注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火炬项目及宝钢、苏州河治理等重要科技攻关项目,已获得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
控制工程领域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反映本工程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工程硕士研究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所在企业提出的重大工程课题研究与开发工作。完成学业后可以胜任控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岗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及其在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
2.计算机过程控制工程
3.决策与管理自动化
4.电力市场运筹与控制
5.智能信息与图形图象信息处理
6.仪器仪表、自动检测及故障诊断
7.系统仿真技术及软件
8.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9.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课(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 3.专业综合测试(面试)
联系人:黄文彬 电话:************
计算机技术(430112)
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并行处理、高性能计算、容错计算、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等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研制出的自强 2003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领域内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上海高校网格技术E-研究院的依托单位。多次主持或参与主持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不少论文被Engineering Index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 检索,出版过许多教材和著作。本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支持下,还成立了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等。计算机学院所开设的课程能很好地反映目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院有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14余人,副教授30余人。在读本科生1500多人,在读研究生近35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3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上海市科委等重要科技项目及大量的企事业委托项目,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
本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计算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提高工作能力,培养既懂其他专业知识,又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并行处理
2.高性能计算
3.容错计算
4.计算机网络
5.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6.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8.计算机网络
9.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叶亮 电话:56334261 传真:56333061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址:Http://www.cs.shu.edu.cn
建筑与土木工程(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着重研究解决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地下、水利水电及海岸港口等工程的材料配制、规划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本专业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轨道交通、旧城区改造、灾害预测防治及近代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等工程领域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本专业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系、上海大学建筑设计院(土建甲级)、上海大学建设工程测试中心(一级)为依托,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涉及的研究领域都以重要的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解决和处理实际工程的分析研究能力,使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加强研究生研究创新的思维能力。
本专业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教育部基金课题目、上海市科委基金课题、上海市教委基金课题等重要科研项目及大量上海市、其它兄弟省市的实际工程项目。本专业教师曾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本专业现有兼职教授(院士)1名,教授8名(兼职1名),副教授14名,学术梯队结构完整,并配有建筑结构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室及共享水工结构试验室等。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建筑设计
2.建筑工程
3.道路与桥梁工程
4.水利工程
5.港口工程
6.市政工程
7.矿山工程
8.隧道工程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孙文静 电话:56331972
电器工程(430108)
电气工程专业属于上海市特色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已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投资及211工程资助。本专业所依托的上海大学自动化系,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硕士点。这些专业与电气工程领域的产业相适应,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关键,并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电工和自动控制理论,与电机和控制系统的良好结合;强电的能量传输和变换,与弱电的信息采集、传送和处理的良好结合;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的良好结合。
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科建设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与工矿企业建立了十分紧密的联系,每年来自企业的项目经费超过1000万元,其中主要是由企业提出的产业攻关任务。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本工程领域还十分注重结合人才培养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火炬项目和宝钢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学习从事科技开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获得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
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20余名。已有200余名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积累了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丰富经验,培养的研究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研究生通过攻读硕士学位能很好掌握电气、计算机、自动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完成学业后可以胜任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岗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2.新型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3.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4.建筑电器及其应用
5.电力市场运筹
6.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7.新型高密度电机和驱动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课(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 3.专业综合测试(面试)
联系人:黄文彬 电话:************
软件工程(430113)
上海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2002]25号文件批准的国内首批软件工程硕士点之一。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并行处理,容错计算,数据库与知识库,数据挖掘,软件工程,软件形式方法,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等,充分体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当代高科技特征,同时也适应我国21世纪计算机发展对高级工程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
该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学院拥有高性能计算与容错技术研究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和软件工程与应用研究室以及一个中心即先进计算与应用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等,获得过多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等。多次主持或参与主持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不少论文被EI和SCI检索,出版过多本教材和著作。在有关研究方向上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
学院有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14人,副教授30余人。在读本科生1500多人,在读研究生近35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3人。具有一套严格而又规范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质量保障体系。
“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所设课程反映计算机软件的多个领域的当前国内外水平,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和宽广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独立进行研究与开发的能力。本“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骨干以及系统分析员与软件开发人员。培养方式为理论学习与工程研究相结合,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需与实际结合,为学生所在企事业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服务,学位论文也可以是导师承接的重大工程项目。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软件方法
2.软件可靠性
3.数据库与知识库
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5.计算机网络安全
6.软件逆向工程
7.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叶亮 电话:56334261 传真:56333061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址:Http://www.cs.shu.edu.cn
环境工程(430130)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我校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之一。包括环境学科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是国家2l1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
本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以中科院院士傅家谟研究员领衔,吴明红、朱宪、钱光人、陈捷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依托环境与化工学院,以环境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辐射应用研究所和清洁能源研究所为培养基地,开展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中持久性有机物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及安全处置、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方向的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装备研究。目前重点研究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对于人类健康的早期效应,研究毒害有机污染物在极端条件下(如射线、超临界、强磁场)的降解机理以及微生物净化机理,研究土壤、大气、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修复技术;同时按照循环经济和产业共生的要求,探索环境资源循环转化与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中科院院士傅家谟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的“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在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己形成明显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围绕“环境污染与健康”,本学科点在核技术应用、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超临界流体技术三个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9名,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具有一支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和上海市等地方重大、重点及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团队。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2.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3.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4.绿色工艺与清洁生产
5.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6.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
7.环境管理与评价
8.环境污染监测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朱惠娟 电话:************ 69982828
生物工程(430139)
上海大学生物工程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4年批准设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本研究领域从我国生物工程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我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以现代生物学和化工原理为理论基础,涵盖了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天然产物、环保、营养与保健、生物信息等方向。
我院生物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实力。现有正副教授近20人,科研装备先进,实验设置优良,承担了国家 “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市级重点项目及大量企业委托开发的项目。学院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已为国内生物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生物学和化学的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生物高技术、化学工程的操作技能,能在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物信息、现代食品和环保等领域从事企业管理、工程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领域将生物高技术和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既开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和改造生物品种等上游研究工作,也对发酵等下游工程的工业化规模生产的特点加以研究和应用,同时注重天然产物、化工及医药产品、保健食品等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具有实践经验的学员,有利于他们利用生物高技术实现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工程硕士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要求,设立多套课程体系,主要学习本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最新学科发展以及专业技术技能训练;选修性课程可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所在企业提出的重大工程课题研究与开发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基因工程
2.生物医药
3.发酵工程
4.细胞工程
5.现代生物技术
6.生物信息
7.食品工程(含天然产物)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沈忠明、殷建伟 电话:66135052
项目管理(430137)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点依托深厚的工程专业底蕴和扎实的管理基础,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单位。本领域以成立于1980年的上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为支柱,该系设置有管理科学、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安全与保险等专业研究领域,学科依托管理科学工程和机械工程(管理工程与自动化方向)博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建筑工程等6个硕士点。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学科组合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和自己鲜明的特点。
本领域集中了工程技术(建筑工程、制造工程等)、经济(工程经济、金融保险、财务会计)、管理(管理科学、工程管理、运营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众多高素质专家和学者。
本工程硕士领域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为实现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技巧,以满足项目业主或投资者需要的目的,本领域采用国际化定位、社会化培养、实际项目运作、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从事项目策划、评估、设计、运作、收尾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塑造未来的项目评估师、咨询专家、项目经理和计划经理等高素质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制造工程
2.建设工程
3.IT工程
二、考试科目
1.GCT 2.综合管理知识(本校命题) 3.综合测试(面试)
联系人:施锡明 ************ 刘鹏 56331918 E-mail:liupeng001@citiz.net
化学工程(430117)
化学工程工程学硕士点是由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化工系与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合组建而成,并与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学科领域是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点,并以绿色化工技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与工业催化技术为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其中设有超临界流体技术学科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研究所和射线应用研究所,同时拥有先进的分析与检测仪器和设备。目前有教授 15位,副教授20位,其中博士生导师7位,指导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近些年来,本学科领域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国家“863”、“973”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并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我们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及节能的新理念,掌握现代化工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且能独立从事新产品研发及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用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应用
2.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5.催化技术与清洁能源
6.辐射化学与技术
7.合成化学与产品
8.精细化工
二、考试科目
1.GCT 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朱惠娟 联系电话:************ 69982828
上海大学相关信息:
上海大学论坛新帖:更多
- 2022-06-0119考研中国古代文学真题(绝对一样的记忆版)+攒人品
- 2021-11-21电影学学长分享二战上岸经验
- 2021-09-22上海大学古代文学史 02-12年真题整理汇总 以飨学弟学妹
- 2021-06-20上大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分享
- 2021-04-192020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经验贴
- 2021-04-072020上大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贴
- 2020-09-21上海大学电影学心得+完整真题
- 2020-08-14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20-07-2819上大英美文学拟录取初复试经验贴
- 2020-05-2819上大生物学真题回忆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