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山东研招网 > 山东师范大学 > 院校资讯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

  一、山东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学科点从八十年代中开始培养研究生。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被山东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6月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并被挂牌授予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1)量子散射及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2)外场中原子动力学及原子离化谱研究;(3)激光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在上述领域开展了比较系统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量子散射及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原子-分子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在国内同行中我们是起步最早的两个单位之一(另一个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上有多项创新成果,如L幅密度法,推广的无穷级突然近似(GES)和绝热核近似(GAN),动力学李代数方法处理气-固散射等。近几年来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完成的利用含时波包法和量子黄金规则对四原子的全六维反应碰撞体系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强场中的原子光吸收谱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合作成果推广和完善了前人的结论。学科点建成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射频离子阱装置,可实现对阱中离子稳定的囚禁和测量。在强电磁场中原子及离子的谱性质及阱中碰撞动力学现象观测、离子亚稳态及类相变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激光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方向代表性成果有:激光对导航窗口材料损伤阈值条件研究,表面激波形成和热传导规律;分子的多光子解离和预解离;光压缩态的理论研究及光信息处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先后与山东大学物理系、光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4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团簇、聚合物材料、纳米材料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近一年多来,本学科出现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是原子团簇、介观物理学及低维系统性质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部分填补了我省的空白。

  二、该学科现有教研人员1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有博士学位的5人(包括博士后2人),硕士学位的3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55岁以上1人,46-55岁2人,40岁以下9人。

  学科带头人张庆刚教授,49岁,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被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量子散射及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1部。1995年,理论成果量子散射、量子群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张怿慈教授,62岁,从事理论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著有教材量子力学简明教程及三部译著。在量子散射及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二项,发表论文60余篇,曾经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一次,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1994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自担任硕士生导师以来已培养14名研究生。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二名。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林圣路教授,54岁,从事过量子散射、大分子散射的半经典理论、动力学李代数方法、外场中的原子动力学回归谱等课题的理论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二项,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工作。从1989年以来,已指导10名硕士生。1994年,论文成果大分子散射的半经典理论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论文成果散射、回归谱及低维体系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传奎教授,36岁,瑞典林雪平大学博士生,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介观物理学低维系统的电子输运性质及聚合物材料的电子结构特性研究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量子器件、分子晶体的研制打下了基础。1995年以来,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1999年,论文成果散射、回归谱及低维体系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山东省科委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课题一项,教育部回国学者基金课题一项。

  仝殿民教授,36岁,吉林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学理论和有关的数学物理方法研究。特别是在辫子群、量子代数及可积性问题的研究中发表了20余篇高质量论文,受到行家的好评。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5年以来,论文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

  满宝元满宝元教授,38岁,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后,主要从事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及离子囚禁方面的实验研究。在激光对导航窗口材料损伤阈值条件,表面激波形成和热传导规律等研究上有出色的工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6年,与山东大学物理系合作的论文成果离子束、团簇和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屈连华教授,31岁,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博士后,主要的科研方向是: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的理论研究和强外场中多电子原子的物理特性的理论研究。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的工作,已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是一位很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

  三、自1991年以来该学科点共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五项:分子重排碰撞的量子理论,经费3万元;离子碰撞与库仑团簇类相变,经费6万元;散斑干涉术中自相关函数传递特性研究,经费3万元;中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课题-多原子分子量子动力学理论研究,经费$12万元,人民币12万元;多原子分子碰撞及分子解离理论与计算研究,经费12万元。承担国家教委回国学者基金课题三项,经费10万元。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2项,总经费30万元;山东省科委应用和应用基础方面课题5项,总经费30万元;完成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基金项目8项,经费16万元。此外,本学科点成员参加并作为主要成员承担的项目共有24项,其中863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省部级项目14项,完成总经费约50万元。完成科研经费总计172万元。1991年至现在共完成并通过鉴定、结题的项目共36项,发表学术论文合计5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6篇,EI收录16篇,出版专著二部。共获省部级奖励14项,其中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八项;省教委及厅局级奖励21项,主办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一次(1997全国高校群论研讨会)。以上成果在国内同类大学物理系中列前8名,受到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同行专家学者的好评,委托我们承办本学科跨世纪的第一次专业研讨会-2000年第十届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全国学术会议。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项:由张庆刚、仝殿民、林圣路、张怿慈完成的论文成果量子散射、量子群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获得1995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林圣路、王传奎、柳忠元、仝殿民、张庆刚完成的理论成果散射、回归谱及低维体系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获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由王象泰、满宝元、张延惠、王军完成的应用成?quot;水势测定仪1996年通过省科委鉴定,为国内首创。该成果已受到不少生物、农业科研单位注意,待完善后推广应用,可产生较好效益。本学科已与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如美国纽约大学、休斯顿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理论物理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武汉物理数学所;吉林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将提高学术队伍的层次和素质,使科学研究、学科点建设不断获得新的推动力。九年来,本学科教师短期出访十人次,邀请境外专家学者来访8人次,国内互访约80人次,聘请国内8位、外籍3位专家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9人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48人次。本学科先后2人当选中国物理学会理事,有七人担任过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四、本学科从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培养本科生1184人,硕士生56人。近几年我们与山东大学物理系、光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4名。1996年,由学科点部分教师组成,申请获得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山东师范大学光学重点实验室。除光学点外,学科点现包括硕士点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和物理学科教学论。近期内拟申请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基本具备了培养博士生的条件,计划于明年初申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博士点。

  在研究生的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材建设,出版教材二部,1992年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1997年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

  本学科点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较好,有比较宽的专业适应性。已毕业硕士生中有27人在国内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中国内19人,国外8人。据不完全统计,本学科硕士生在校期间在国内外专业学报以上著名刊物发表论文达48篇。1991年建点以来的毕业生中已有3人晋升为物理学教授,3人晋升为物理学副教授。

  五、对该学科省和校共投入重点学科建设经费135万元。已经建成30平方米计算机房一个,40平方米的激光物理和射频离子阱实验室各一个。配备有计算机工作站一台,YAG激光器及数字存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光学多道等设备。其它设备还有:微机12台,复印机一台,普通示波器、真空计、不间断电源等。仪器设备总值达610万元。60平方米资料室一个,有本学科图书藏书1.5万册;国内外期刊65种。已实现计算机联网,除校园网外,多年前已通过电讯系统与Internet联网。

  六、学科建设的近期目标与建设措施争取在一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九五期间,继续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研究力量相对集中,加强合作,突出重点,使研究成果更加系统,力争在2-3个方向上跻身于本专业国内最前列。在优势课题上加紧工作,同时结合学科的发展,不断开辟新的领域。重视和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特别是面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设备维护、更新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必须努力探索如何走出一条自我完善、内涵发展的新路。近期内拟把充实和加强实验力量及实验课题研究作为重点,完善学术队伍的内在结构,使学术队伍的力量配备更趋健全、合理。建成一个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群体。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