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专业介绍:林木遗传育种
一、概况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紧密结合我国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的地缘特点和山东林业产业发展的分布格局
一、概况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紧密结合我国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的地缘特点和山东林业产业发展的分布格局,在林木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刺槐花药培养”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白杨派新无性系-窄冠白杨1、3、6号”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近5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3项,在研经费1303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1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和省(部)级审定品种18个。
林木遗传育种硕士点研究生在读期间,除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硕士生综合外语”等必修学位课外,还要完成专业基础课“高级生化试验技术”和专业课“高级林木遗传育种学”、“现代林木遗传育种专题”、“现代林业生物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根据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还要适当跨专业选修分子生物学、数量遗传学 、计算机应用等公共选修课1-2门。学科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与美国肯塔基大学林学系、美国林务局、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园艺系和瑞典于墨奥大学植物生理系等国外高校和研究院所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和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省内外科研院所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研究生在读期间结合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全方位培养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努力培养能够胜任林木遗传改良的教学、科研、开发和技术指导工作,能从事林学及相近专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毕业研究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研究方向
1.林木种质资方向
开展了种质资源清查,初步摸清了地域性重要树种的种类、数量、分布、濒危状况、保护和利用状况;收集杨树、刺槐、银杏等种质材料3500余份并进行了遗传评价;建立了种质资源库6处;构建了林木质资源收集、评价、保护与利用的技术体系及信息平台,为我国杨树、刺槐、白榆、黑松良种基地建设、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评价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林木生物技术方向
开展了杨树、银杏、核桃、杏等树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筛选,克隆了相关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解析,为实现林木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对杨树等树种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评价,探讨相关基因在抗旱、耐盐碱育种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基因组DNA甲基化及miRNA功能分析,解读表观遗传在木本植物胚胎发育的调控作用。在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胚胎发育式样、核型分析、花芽分化机理等方面也展开了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利用新的技术和传统林木育种实践相结合为本学科注入了活力,培育了新的学科增长点。
3.林木良种选育方向
先后培育出了转基因耐盐碱‘中天杨’、‘鲁杨6号’等4个耐盐碱窄冠形杨树新品种;审定‘岭南’等3个银杏品种;‘欧榛2#’等2个榛子品种;选育‘红丰’等4个胚培杏新品种。制定出主要树种良种选育的程序、方法及指标体系、优质壮苗培育快繁体系,许多品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对丰富我国林木品种资源、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