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四川研招网 > 四川大学 > 考研经验

辞职跨考之四川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


  按照惯例和传统,考上之后,最好把自己的考研经历写下来,与诸位大虾分享,我也不能免俗,凑合着写一点,欢迎大家拍砖啊。

  我是07年毕业的工科学生,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是朝着做工程师的方向努力的,但是也许是天命难违吧,毕业后应聘到了一家大型国有控股制造业企业,却没能做到技术活;因为英语比较好,被公司直接分配去了出口部。俺当时对公司还是比较忠诚的,脑子里封建正统的东西也装得太多了,所以二话没说,出口部就出口部吧。干了三年的国际贸易,有两个深切的体会:第一,我实在是对这种尔虞我诈的工作提不起任何兴趣;第二,公司的管理存在太大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靠剥削员工来维持发展,不知道是不是国企的通病,但是我经历的这家公司,只能给我这样的感受。具体的细节就不多说了,说多了也就跑题了,所以以下按下一万字不表,总之我在工作满三年之后就辞职了,跑回家全身心准备考研。

  其实在工作的第三年中,身心俱疲,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说服自己,剩下的九个月则用来说服父母。要下定决心退出职场回到学校,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而要下定决心抛弃自己熟悉的业务去考陌生的历史,则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

  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对历史的兴趣,也许是浑然天成的吧,反正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小时候发高烧,父母唯一能让我感觉好一点的,就是放本上下五千年在我面前,然后翻书的时候就感觉不到高烧的炙热了。从初中到高中,我都是班里的历史科代表,上历史课的时候从不听讲,因为我觉得课本上讲的实在是太浅显了,还不如我自己在家里看的书收获大,高中分科的时候,我本来想读文科,但是老爸是搞无线电出身的工程师,子承父业嘛,执意要我选理科,再加上我的能力也比较平均,文科稍强,所以读理科也没什么问题。

  年少的一小步,等于成年后的几十步甚至一公里。大学里的专业也蛮有意思,但是心里对历史的执着或者说狂热也从未消退。真要说和文科班生比功底,那是望尘莫及的,但是在工科学生里,我却算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科生。总之,决心下定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目标一旦明确,剩下的就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而已了。

  我对大国政治有着强烈的兴趣,本来想报南大的德国史,但是因为家里的情况不允许,最后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川大美国史。川大的世界史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就我了解,其实研究生阶段也主要靠自己看书,导师只是在关键时刻给你一定的指导而已,说白了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那还不如离家近一点的好,也免去了不孝的恶名。

  去年6月底辞职,7月初到家,在家里呆了三天,就跑到成都找房子开始复习了。那时的房租没现在的高,但是和09年比还是算很高的了,好不容易搞定了房子,开始在川大看书了。初试的过程其实比较枯燥,说白了就是看书,累了,休息,再看书,又累了,再休息的一个循环过程,只是7-10月份可能一个周是学五天玩两天,到了11-1月份就成了学三天玩四天了。我觉得没必要死逼自己天天看书,关键是要保证效率,因为这个东西毕竟不同于数学,需要天天练笔,历史学基础考试,其实就是考记忆,而记忆也是有记忆的规律的,蛮干,我不推崇,不如追求效率,劳逸结合。当然这个听起来就有点自我辩护的意思了,偷懒的心思肯定也有,但是大体上还是按照这个策略在走的。

  因为是跨考,所以我这半年把60%的时间都用于看历史去了。以前的英语底子还可以,所以英语也没怎么复习,只是做了做十年真题,而且那个也没做完,而且也只做了一遍,不像有的兄弟那样刻苦,翻来覆去地做三遍以上,惭愧呀,所以最后英语也没考好,差一分及格。我的政治在大学时就相当差,基本都是在及格线上徘徊,所以在前期我认认真真地把红宝书给看完了,后期又把红宝书看了一遍,然后最后一个月天天早起往死里背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

  具体下来,我的各科复习情况大致如下:
  历史:
11本教材+山东大本。其中11本有8本都是买的旧书,十块钱一本,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实在买不到,就跑到考研书店买了新书。记得好像是在十月中旬之前吧,都还在看11本教材,而且很惭愧,我的学习方法加上务求面面俱到的思路,让我在十月份才勉强看完第一遍教材。然后终于买到了千呼万唤的山东大本,开始丢开教材专心研习山东大本。说完全丢开教材呢,也不对,因为在看山东大本的同时,我也在对照着看第一遍时的笔记,同时在山东大本上做些眉批什么的。

  然后大概是到了12月中旬吧,终于把山东大本的第一遍也给拉完了,但是,这时人是非常恐慌的,因为突然发现11本书忘完了,山东大本也只记得苏联解体那一部分了,看了快半年的书,感觉就像从没看过一样,非常打击士气。但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当时又硬着头皮看完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的教材,以及把大本拿来看完了第二遍,其他的书,就来不及也没心思去看了。

  最后,历史考了233分,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了,因为对历史而言,我从不背书,我知道背也背不进去,只能靠理解去记忆,所以我在卷子上写的答案,肯定和标准答案相距甚远,像那道开明专制的材料题,我把什么腓特烈是在法国长大,法语说得比德语溜,而且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什么的都给写上去了。

  英语:英语我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基本上没投入过多少时间和精力,而且最后的分数也让我很不满意。已经习惯了实战英语的环境,突然回到考场考那些无用功,平心而论,我非常不适应。而且考前一天晚上严重失眠,11点上床,1点钟就醒了,然后直到早上7点起床,就没睡着过。上午的政治还好说,下午的英语就完蛋了,那天中午没睡着不说,那卷子还是文章在正面题目在背面,翻来翻去,头晕脑胀,好不烦恼。英语只考了59分,真是搞过国际贸易人士的耻辱。对于那个啥新题型我也很不适应,毕竟以前考四六级的时候从没遇到过,考试英语又丢了三、四年了。

  政治:政治我就只用过红宝书及其配套的习题,任汝芬的序列二,还有那个考前二十题,结果押宝押错了,二十题里我挑出来背的那几道一道都没考。政治我也确实没啥发言权,稀里糊涂复习了一通,以65分收场,好歹完成了及格的目标,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初试结束后,一直到查分都没啥感觉,倒是查分那几天很是折腾了一下。那会儿,真是五内俱焚啊,一边刷考研论坛,一边刷川大研究生院主页,在崩溃中煎熬,在煎熬中崩溃,打不开,还是打不开;打开了,没有,还是没有。

  终于查到分了,然后就开始准备复试。我是知道分数之后两天就上成都了。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对于战争而言,情报的重要性往往大过装备的重要性,考研亦然。你看了多少书,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报。在川大呆了40余天,我的情报线也发展到了4条之多,到了复试前,甚至我已经可以综合分析对比不同线路传来的情报,来判别真伪了。至于具体的复试过程,那个就有点搞笑了,暂且按下不表。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718457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