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人民大学 > 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下设4个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文论研究、英语国家文化研究、普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研究。

  一、.英美文学及文论研究

  英美文学及文论研究方向追求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前沿,以创新精神探讨本领域最新理论、最新思想和最新英美文学创作。本方向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都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多数教师具有国际教育背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
  本方向包括四个研究重点:
  1.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学术带头人陈世丹教授先后主持完成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等5部专著和“代码”、“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等55篇论文,将后现代主义理论探讨与小说文本分析相结合,系统梳理、阐述了后现代主义世界观和后现代主义小说解构、重构等艺术特征,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的语义学和句法学特点,揭示了后现代主义作家对现实和历史之真实的深切关注。
  2.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前沿研究。郭军教授在其专著《乔伊斯:叙述他的民族》中认为乔伊斯既重新言说了历史,又取得了精神的解放和艺术的自由,更用自己的自由艺术创造出了全新的爱尔兰民族形象,结论深刻并具有很大的独创性。她在“德里达版本的《哈姆莱特》或解构版本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们》”、“一个废墟上的栖居者的思考”等论文中重新审视马克思批判和变革世界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新评价。
  3.英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研究。代显梅副教授在专著《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和《亨利•詹姆斯笔下的美国人》中,论述了小说家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特点和他的国际主题。她的 “霍桑的女性观”、“霍桑的道德救赎”等论文深刻探讨了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在小说中表现出的进步的女性观和道德观念。4美国生态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周铭博士在其专著《走向人文空间诗学—薇拉•凯瑟主要小说研究》和《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以及论文“《我的安东尼亚》中性属空间的迁移”、“从道德天使到实践先锋—美国女性的环保角色的嬗变”中,全面、深刻地探讨了美国女性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对男女平等、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吁。
  英美文学与文论研究方向站在21世纪新的历史高度,不仅研究新理论、新思潮,探讨当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世界观和艺术手法,而且注意用新的理论为立论依据,重新研究经典作品,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意义。本方向研究团队近5年来发表论文45篇,出版专著12部、译著3部,对繁荣我国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英语国家文化研究

  本研究方向具有跨学科性质,借助外国语学院的综合学术优势,贴近国际文化研究的学术前沿,突出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特色,在宏大的背景下审视当代文化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方向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5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且具有国际教育背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
  本方向包括跨学科美国研究、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研究、文化理论、基督教文化研究四个研究重点:
  1.跨学科美国研究。学术带头人王建平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约翰·巴斯研究》、《美国现代中国学》、《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发表论文40多篇,立足于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的政治性、现实性、批判性和问题意识,其对种族、性别、阶级、族裔、宗教、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等重大问题的探讨在美国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专著《约翰·巴斯研究》对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巴斯小说中美学与政治的关系的探讨被公认为具有重要的突破性价值。
  2.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研究。我院澳研中心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着力高层次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研究课题涉及社会与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心主任张勇先教授致力于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中西比较文学及汉英语言发展研究,出版了《澳大利亚研究纪念文集》、译著《澳大利亚与亚洲》和多篇学术论文。
  3.文化理论研究。密切关注当代文化理论动向,对当代重大文化理论家进行跟踪研究。林慧副教授的专著《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研究》是国内首部从乌托邦角度解读詹姆逊的著作,探讨其文化理论中乌托邦思想的演变,拓展了文化批评的空间。李平副教授的专著《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研究》为解析民族身份和社会性别这一全球化的节点做了重要解读。4基督教文化研究。着眼于宗教与伦理、宗教与文学之关系的探索。江庆心副教授的专著《古斯塔夫森的伦理思想研究》对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基督教伦理思想家詹姆斯·古斯塔夫森做了系统评述。
  英语国家文化研究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学科方向,体现了全球化语境下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方向通过在文化批评中不断深入的学科交叉,注重整合人文资源,加强文明间的深层沟通和理解,探索文化研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文化建设的意义,更好地思考相应的文化策略,积极介入国际性文化批评论争,与国际批评界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三、普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强调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并重、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本方向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4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合理,且具有在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
  本方向主要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功能文体学、外国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四个研究重点: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术带头人吴红云教授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语类、心理学类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曾先后荣获“《现代外语》最佳论文”和“第二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等奖项。她的专著《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的实证研究》深入探究国内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能力,“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二语写作元认知能力的理论框架”(文秋方),“是国内第一项发表成文的写作元认知实证研究,发展了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框架”(徐锦芬《外语界》2005/5)。
  2.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贾国栋教授的专著《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涵盖该学科的发展史、基础理论、教学设计原则和软件评估方法等多个方面。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相关论文10余篇,主持设计开发的计算机多媒体互动教学光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3.功能文体学。杨敏副教授已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7篇,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不同文体的语料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擅长法律、政治等文体的分析。她的专著《法律语篇权力意志研究》探讨法律语篇所隐藏的意识形态,为法律语篇、语类和语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4)外国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郭庆民副教授通过研究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分析话语的结构特征,探究语言与社会和政治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他的专著《语言、人的本质与自由》梳理并评价了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与政治思想之间的联系。庞建荣副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她的专著《模糊修辞的语用分析》“将语用学、修辞学和模糊语言学研究巧妙地结合起来,是跨学科研究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伍铁平);郝彩虹的研究融合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二语研究领域的认同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高校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路径以及宏观社会情境和微观教育情境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本研究方向以多元、动态的语言学研究视角,探究语言的本质特征,探索西方语言学理论和国外语言教学理论在汉语语境下的适用性,为今后建构切合中国现实、科学的语言学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翻译学

  翻译学研究方向创建以文学翻译为中心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造就文学翻译功力过硬、具备跨学科研究视野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能够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推动产生文学名著翻译、作家研究和中华典籍海外传播方面的优秀科研成果。本研究方向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具有国际教育背景,能够进行持续不断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
本方向包括文学翻译与作家研究、中华典籍海外传播以及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三个研究重点。文学翻译是本方向的传统优势。经典翻译与文学研究相辅相成,尤其在作家研究方面特色鲜明。
  1.文学翻译与作家研究。学术带头人刁克利教授出版专著4部、译著12部,发表论文40多篇,倡导翻译美学与作家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文本、作者和译者四个层面切入翻译美学,注重译者的产生、译本的传播与翻译的影响研究,并提出了作家研究的新方法,与翻译研究的新思路。其代表作《西方作家理论研究》对西方文学中的作家理论与创作美学传统做了系统梳理和深度品评,在经典文论阐释与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翻译的《成为作家》等是国内引进的第一套美国“创意写作书系”,译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自出版以来不断再版,并入选学生必读文学名著书系。
  2.典籍翻译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翻译研究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是新兴研究分支,以“百部国剧英译”海外传播项目为代表,以项目带动研究,拓展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及中华典籍海外传播研究,并为国家制定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战略提供相应的学术支持。目前已经完成多部国剧(如《大闹天宫》和《曹操与杨修》等)的英译和对剧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要素的英文诠释,近日将推向国外市场。
  3.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以理论研究为重点,带动学科建设,是学科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王建华副教授从事的英汉口译的记忆模式研究和视译记忆等研究很有特色,其专著《英汉口译记忆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拓展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杨彩霞副教授的专著《英汉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从等值翻译原则、翻译程序的操作和翻译共性角度探讨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王维东副教授的论文“从细微处体现翻译的大局观”等以形式逻辑、文体分析、语法功底作为个案分析尺度,对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提出了颇具创新性的见解。
  文学翻译与研究是传统翻译学科的必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弘扬优秀文化,传播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中国古典戏曲的翻译研究可以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随着国际间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趋势,翻译研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