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人民大学 > 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外政治制度


  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中外政治制度于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其所属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

  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治制度和制度变迁等。

  本专业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各国(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的总体方式和方法。就统治方式而言,它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即政府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政党制度、法律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干部)制度、制定政策的体制和程序、地方政府制度、司法制度等。就统治方法而言,它包括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和以法西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极权恐怖的方法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宪法与法制,政党理论,议会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权理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选举制度,文官制度和人事制度等都属于中外政治制度的研究内容。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主要培养掌握比较全面的政治学基础知识、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的人才;培养面向中国现代化事业与国际社会,能够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外事部门、大众媒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事务的专业人才。

  本学科结合学院的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对外交流活动,包括研究生联合培养、国际会议、国外教授讲学等。

  本学科点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阶段设置公共课、方法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其中方法课包括科研方法论、现代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政治学经典原著选读,专业课包括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比较政治学研究、政治社会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比较制度分析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1.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是我国较早开展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教育的学院,1986年,学院即获得中国政治制度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之后成为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该学科拥有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专家韦庆远教授等,他曾经担任该专业的导师。目前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

  2.主要研究方向
  中外政治制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府与行政等。

  3.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当前各国特别是中国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及政府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政党制度、法律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干部)制度、制定政策的体制和程序、地方政府制度、司法制度等。研究中外政治制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

  4.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素养,受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富有创意,既能从事研究工作,也能胜任社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面向中国现代化事业与国际社会,能够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外事部门、大众媒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事务的专业人才。

  5.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2人。

  6.对外学术交流
  该专业现依托学院,广泛从事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交流;多次成功举办了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学院与美国、韩国等国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该专业教师多次赴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进行学术讲演和交流。学院与国外学术机构、高等学校的主要合作方式包括:合作研究、互派学者访问研究、开展学生实习、交流项目,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互办学术讲座等。

  7.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现代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比较政治学 研究、政治学经典文献选读、政治社会学、中国政治制度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科研方法论等。

  8.毕业生去向
  各级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外事部门、大众媒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