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流通经济学专业介绍
流通经济学专业介绍 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学位授予点 1、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是由原工业经济和贸易经济专业发展而来的。两专业均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批学科专业;是我国第一批硕士
流通经济学专业介绍
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学位授予点
1、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是由原工业经济和贸易经济专业发展而来的。两专业均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批学科专业;是我国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并第一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中国人民大学国内第一次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了 “产业经济学”,并编撰了《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经济学》研究生教材,被国内产业经济学界一致认为“填补了国内空白”。学科调整后,本学科点被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编写“产业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于1999年6月成为获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点,率先推出产业经济专业系列教材,发行量达到40多万册;并于2001年以全国第一的身份再次获评产业经济学重点学科。由于中国人民大学在流通产业研究方面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并形成了显著的流通研究特色,自2004年起,我校又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设立了产业经济学的兄弟专业流通经济学。2007年产业经济学重点学科再次通过教育部的考核评估,排名名列全国前列。
经过多年努力,产业经济学和流通经济学专业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产业经济学和流通经济学界形成了如下优势和特色:
(1)教学科研基础雄厚,成果突出。两专业经过长期的学术积淀,延续了以《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商品流通论》为核心的第二代教学科研基础,完成了从传统产业经济学向以流通研究为特色的研究转型,在全国率先搭建起了流通产业经济学的学术平台。近五年,两专业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5项,其中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秩序”、“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分工定位”、“零售业技术装备”、“环境保护与绿色壁垒”等领域形成的研究成果具有突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2)形成了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两专业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开展研究生起点教育,近五年共培养经济学博士84名,硕士133名。在校研究生人均论文发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博士毕业生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3)理论联系实践,社会影响广泛。两专业的学术骨干有10人次兼职于全国性的学术和科研学会(协会)组织,有19人次担任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级顾问或独立董事,还有1人直接参与中央政策研究室政策研究工作,他们的影响力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具有跨学科集中攻关优势。本学科点构架在中国人民大学基础雄厚的经济学科研平台之上,研究方向跨越多个应用经济学科,涉及产业经济理论、企业发展理论、流通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商品学理论等诸多分支,并已经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流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市场体系与市场运行
以纪宝成教授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原有的“商品流通体制发展”研究传统,融入了新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学术理念,以宏观市场的重构、规范、规划、运行和发展为对象,研究重点涉及决定市场运行规律与因素、新型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秩序规制、市场供求调节、市场运行模式转换与机制矫正以及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等。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明显突破,填补了国内外同类研究中的多项空白:①在研究中首次建立并运用“利益、效率形成理论”和“组织化渠道理论”探讨了商品流通渠道的形成和市场秩序的规制问题;②提出了“二元规律”理论,即商品流通是社会经济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统一,强调要同时运用社会经济规律和非经济的自然规律对市场发展加以引导;③在市场重构方面提出了“三个重塑”理论,即重塑市场微观主体,重塑市场组织体系,重塑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些研究成果为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的结合与完善”奠定了理论基础。
(2)产业发展与战略产业
以卢东斌教授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融汇了原有的“企业发展与产业选择”和“产业调整与产业融合”两大研究方向,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引入管理学的思想,以产业并购整合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强调“在产业融合和调整中实现产业发展,在产业选择中确立战略产业”的战略思维,取得了如下突破:①在基础研究方面,测度了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度,找出了其中的变化规律,为探索并购重组促进产业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在战略产业方面,通过对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掌握了不同产业竞争力评价和提升的方法和着力点;③在产业发展方面,探讨了在产业平台上实现政企合作的途径,为国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相关政策提供了解决方案。
(3)产业组织与市场竞争政策
以陈甬军、蔡荣生教授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对市场进行全新的交叉研究方法,运用产业组织研究视角和方法探讨解决市场与产业结构矛盾的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基本矛盾的转化以及各国市场竞争政策的变化进行研究,系统剖析了我国市场垄断的发展历程及反垄断政策的重点,取得了如下突破:①首次对市场与产业政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通论”体系。②分析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市场竞争状态的影响,解析了建立有效竞争市场体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③通过对我国市场垄断的研究,探讨了企业组织与市场竞争活力的矛盾,其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阶段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的确定,为企业组织选择和市场组织选择提供了依据。
(4)市场监测与流通创新
以马龙龙教授、王晓东教授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将原有的“商业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引向了更为具体也更具战略价值的消费品市场和流通产业层面,通过对消费品市场的监控、分析和预测以及对流通产业运行的深度探讨,发现了流通产业在活跃消费品市场、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优化升级的演进规律,在如下方面实现了突破:①在国内外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流通产业经济学的概念,并针对流通产业结构、组织和政策层面所特有的经济特征,完成了《流通产业经济学》系列专著,成功实现了流通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有效对接;②完成了国内最系统的消费品市场及十大子市场的年度监测,在市场预测、消费预警、价格走势与供求态势分析等领域形成了全新的观点和方法;③在国内外第一次系统分析了流通产业技术装备问题,从全新的视角探索了流通产业的性质和演进规律,并将流通标准化问题提升到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
(5)国际产业与贸易政策
以谷克鉴教授、杨昌举教授为带头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国际产业”的经济学通用范式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理论研究需求,基于本学科在产业经济学和市场理论方面的优势研究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政策学两大边缘研究领域,对国际产业与内外贸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①构建了描述中国参与国际技术扩散、国际投资以及全球范围内工业区位选择的国际分工理论模型;②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产业规模、结构和关联的演变及其同世界经济建立的联动机制;③首次对中国贸易政策内生化的模型实施了综合,有效构造了中国贸易流动的供给方程及其决策支持体系;④对环境产品与环境服务的新一轮谈判议题——“贸易与环境”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核心研究成果得到了世贸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的高度评价;⑤对绿色壁垒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就我国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我国运用绿色壁垒实现贸易条件优化等问题给出了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解决方案。
3、专业培养目标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产业分析人员、政府公务员和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制定依据的收集和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人员上,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产业分析的基本方法,通晓产业经济的基本理论,并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形势下,只精通微观管理技术和技巧,而不具备中宏观产业眼光和市场意识的人才,只能算是初级人才。中国人民大学致力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证券公司行业分析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输送“中宏观理论头脑+实用管理技术”的高级人才。
(2)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在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的植入,强化其理论修养和学术眼光,并在导师辅助下找到理论突破点,形成理论特长。产业经济博士应当成为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者、行业协会或经济组织的行业分析专家或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决策人员。他们就学期间所作的研究和毕业后作从事的工作,都会从产业的层次上对某一行业甚至整个经济体系有所影响。
4、本专业师资力量
两专业现有学术梯队共25名教师,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5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其中85%具有国外留学背景;本学科点学术带头人纪宝成教授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暨学科评议组成员(应用经济学科组召集人);领衔五大研究方向的其他学术带头人也均在学术背景、社会影响、学界声誉等方面处于国内优势地位。
5、对外学术交流
两专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近五年中参加了相关领域8次国际理论研讨会,组织了2次国内大型的理论研讨会,资助了“第三届WTO、中国和亚洲经济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与北京市商务局信息中心等其他市场监测单位实现了横向交流和合作。马龙龙教授参加了由商务部薄熙来部长主持召开的“十一五”发展专题讨论会;谷克鉴应邀出席了由吴仪副总理主持的外资工作座谈会,并以“我国利用外资的功能评价和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为题作专题发言。
2001—2005年本专业举办的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序号 学术会
议名称 举办
时间 参 加 人 数
总人数 海外人员参加人数
1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研讨会 2004.09 500 80
2 东北亚经济贸易
合作论坛 2004.09 80 40
3 第二届“WTO、中国与亚洲经济体”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06 40 32
4 首届奥运经济与城市发展
合作论坛 2004.11 300 30
5 东亚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研讨会 2005.11 150 50
2001—2005本专业教师(或研究生)在国外著名大学讲学或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做报告情况
序号 讲学或报告
人员姓名 国外大学名称
或国际会议名称 讲学或报告时间 讲学或报告
名 称
1 纪宝成 韩国能率协会 2004.05 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2 杨昌举 WTO新一轮谈判“贸易与环境议题”专题研讨会 2004.03 环境措施对中国食品与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案例分析
3 谷克鉴 德国波鸿大学、洪堡大学、柏林财经大学 2004.04 关于中国贸易政策问题的学术演讲
4 卢东斌 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 2003.11 国际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与协同发展
2001—2005本专业承担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序号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名称 起始时间 合作对象
1 电子产品的环境要求、市场准入与出口竞争力研究 2003.06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2 环境措施对中国食品与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03.12 加拿大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3 中国西部: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就业 2003.11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4 工商企业、环境、学习和领导能力 2003.01 美国资源研究所
5 亚洲电子产品生态设计研究 2005.03 欧 盟
6、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流通经济学(马龙龙)
产业经济学(徐佳宾)
外贸与国际产业专题(谷克鉴)
经济社会政策(蔡荣生)
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陈甬军)
流通产业分析(马龙龙)
产业创新与融合(徐佳宾)
跨国经营与全球产业竞争(温厉)
流通产业政策(马龙龙)
商品流通体制研究(王晓东)
零售学(王强)
- 2024-10-16社会保障长期答疑贴,真题(804&620)汇总、考情分析
- 2024-08-19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已录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2023-04-07回馈民商20年真题 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真题(附件)
- 2022-09-23真题 教材版
- 2022-03-12625 808初试经验
- 2022-02-09]人大金砖431金融学一部分资料免费领 给我攒点人品!哈哈
- 2022-02-09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方向经验帖(二外日语)
- 2022-01-212021年人大802经济学考研专业课经验分享与教材资料推荐
- 2022-01-21双非三跨人大,我的一些叨逼叨
- 2022-01-212022人大英美语言文学初试真题回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