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人民大学 > 导师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老师介绍:范愉

 

►个人简介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背景    
1987年获人大法律系法学硕士学位
1990年8月至1995年12月在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课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法理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纠纷解决、司法制度
主要讲授法理学、司法制度概论、纠纷解决(非诉讼程序法)、比较法、民诉法等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
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


►荣誉奖励
第二届中国当代法学名家(2009)
钱端升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8):《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集团诉讼研究》
最高人民法院《法律适用》珠海杯论文一等奖(2005):《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司法部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02):《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009年《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获司法部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009年论文《法律信仰批判》获第九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二等奖


►代表性成果
1.论我国社会调整系统中的政策与法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6期 9000字
2.正确认识和理解政策与法的关系 《电大文科园地》1988年10期 6000字
3.世界各国高级法官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 《学习与辅导》1990年8、9期 1万字
4.外国高级法官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 收入(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研究项目) 郝志明、蔡克勇主编:《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315页,1万字
5.高级法官培养途径的实验与思考(执笔) 收入上述同书289页 2万字
1997年以后:
1.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趋势与中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法学家》1998年2期(4月)5000字
2.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 《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1辑(1998年2月) 1.5万字
3.简论马锡五审判方式——一种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及其历史命运,载《清华法律评论》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1.2万字
4.司法改革的社会机制,载《检察日报》1999年6月日 3千字
5.论法律家的培养,载《检察日报》1999年12月8日 4.5千字(获《检察日报》21世纪与中国法治展望征文一等奖第一名)
6.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1999年)第2辑,3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7.程序正义观念与社会现实,载《工人日报》1999年12月18日
8.法律如何维系配偶间的忠实——并非为了制裁“第三者”,载《北京日报》2000年4月17日
9.司法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载《检察日报》2000年4月20日
10.关于撞了白撞——警惕恶法之治,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5月19日
11.恶法之治害莫大焉,载《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万里行周刊》2000年6月9日
12.关于调解的若干问题,上海市法官协会主办中、美、德调解制度研讨会论文(2000年4月3—8日),收入乔宪志主编:《试论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上海市法官协会2000年
13.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年会论文(2000年5月4—7日)
14.法治与道德——“新世纪·新青年”青年发展论坛(版面主持),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8月31日;9月7日
15.仲裁的正当程序保障(案例评析),北大法律周刊2000年第8卷第2期(总第46期),www.chinalawinfo.com
16.婚姻法修改与时代精神,北大法律周刊2000年第 卷第 期(总第 期),www.chinalawinfo.com
17.法治与法律家,北大法律周刊2000年第 卷第 期(总第 期),www.chinalawinfo.com
18.法律家素质及法律教育刍论,《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卷第二辑
19.法治前沿访谈,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1)司法改革,10月13日;(2)错案追究,10月20日;(3)法官竞争上岗,11月3日。已收入《法治前沿》一书
20.案例分析6篇,载尹力主编:《今日说法》(1-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小额诉讼程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期
22.慎重认定无效合同,《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万里行》2001年4月6日
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起源与发展,收入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
23.现代司法理念的建构,载《检察日报》2001年7月17日
24.司法官的理念,载《检察日报》2001年7月20日
25.试论民间社会规范与国家法的统一适用,收入《民间法》(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26.泸州遗赠案评析——一个法社会学的分析,收入《判解研究》2002年第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
27.法律怎样被信仰,收入《法学家茶座》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法律怎样被信仰,载《法制日报》2002年11月7日
29.当代中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学海》2003年1期(江苏省社科院)
30.电视法制节目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2期,22000字
31.中日司法改革比较研究,22000字,收入何家弘、胡锦光主编:《法律人才与司法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
32.中日司法改革比较研究——兼谈法律职业精英化与法律教育的几个问题,23000字,收入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2003年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33.中日司法改革比较研究,《岳麓法学评论》(第四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21000字,
34.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比较法研究》2003年4期,15000字
35.随意的“立法”与被亵渎的人伦,收入《法学家茶座》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4500字
36.Development of ADR in Contemporary China, Zeitschrift für Zivilprozeβ(ZZPInt)7.Band 2002, Carl Heymanns Verlag,2003, pp533-555.
37.孙国华主编:法的形成与运作原理,第15、16章,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4万字
38.法律怎样被信仰,载许章润等著:《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000字
39.法律解释的理论与实践,《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卷,27000字,D410,2004,3期
40.民事简易程序研讨会纪要,收入江伟主编:《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8000字
41.关于法律解释的几个问题,收入江伟主编:《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1万字
42.小额诉讼程序研究,收入江伟主编:《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2万字
43.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建设与中国法制建设之关系,胡志锋、尹力等著:《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第三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0月
44.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研究,《人大法律评论》2003年卷(总第五辑),15000字
45.调解的重构——以法院调解改革为重点,《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3期,共6万字,收入《中国诉讼法学精萃》(2005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46.对我国司法独立及司法监督的几点意见,《人大研究》2004年第3期,2000字
47.司法监督的功能及制度设计,《中国司法》2004年5-6期,3万字,D415-2004、8
48.小额诉讼程序研究(增订版),收入江伟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30000字
49.为不同纠纷寻求不同出口,法制日报2004年3月,3000字
50.对调解的期待,《法律与生活》2004年5下半月(总第262期),5000字
51.当代中国ADR的发展,3万字,收入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2004年下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
52.电视法制节目现状与问题评析,5000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53.积极的尝试,困难的探索,3000字,《方圆》2004年第7期(7月1日出版)
54.当代世界纠纷解决实践与ADR的发展,收入宋要武主编:《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丛》,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0000字
55.符号与功能,《法学家茶座》第六辑,2004年10月,5000字
56.郭星华、陆益龙等著: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六章,非诉讼调解,1万字
57.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与法治的可持续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第九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2万字
58.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17000字,《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59.社会转型与公众精神需求,《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5000字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信访,《法治内参文汇》第22期(2004年11月30日),法制日报社主办
60.从司法实践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关系,《法律科学》2005年1期,20000字
61.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争议的若干思考,《法学家》,2005年1期,7000字
62.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法律适用》2005年2期,1万字,D415-2005年7
63.法院调解的新理念,《北京审判》2005年1期
司法监督的功能及制度设计——民事行政案件抗诉与人大个案监督制度比较,收入蔡定剑主编:《监督与司法公正——研究与案例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3万字
64.有关调解法制定的若干问题(上下),《中国司法》2005年10、11期,18000字
65.关于法院调解的实证研究,收入王亚新等著《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5万字
66.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收入沈恒斌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万字
67.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厦门日报》2005年11月7日,8000字
新增
1.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女性与家庭,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年5期,11千字
2.我国集团诉讼问题研究综述,《审判研究》,2005年第5辑(总第12辑),法律出版社,2005年11月,25000字
3.集团诉讼问题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1期有关法官国外培训的实证考察,《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4期,15千字
4.法律继受与法律现实主义理念,第六届东亚法哲学研讨会论文,8千字
5.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反思,《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25千字
6.新老法律现实主义:“今非昔比”(译文),斯图尔特?麦考利著,范愉译,《政法论坛》2006年第4期,33千字
7.新老法律现实主义:“今非昔比”(译文),斯图尔特?麦考利著,范愉译,《新华文摘》2006年第22期,18千字
8.法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与经验实证方法——兼论中国法学研究方向,《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8月21日,5千字
9.我国法律教育的问题、目标及制度设计,《中德法学学术论文集》(第二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457—465页,8600字
10.女性与司法,《法学家茶座》第10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15—18页,5千字
11.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调解,《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7千字, 人大报刊资料D415-2007年3期
12.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收入徐昕主编:《司法第一辑——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法律出版社,2006年,10千字
13.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化路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研究,《北方法学》2007年2期,19千字
14.纠纷解决中的民间社会规范,《民间法》2007年1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85千字
15.司法理念转变的一大步,《法制日报》2007-4-8 ,2千字
16.关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若干思考,《河北法学》2007年第10期,5千字
17.纠纷解决与民间社会规范,载《比较法在中国》2006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5千字
18.简论调解法的制定, 载国务院法制办政府法制研究中心编:《和谐社会建设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新形势下运用法律手段预防和解决社会纠纷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30千字
19.基层司法与民间社会规范的应用,《审判研究》2007第四辑,法律出版社,2007年,17千字
20.私力救济考,《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6期,12千字
21.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法律适用》2007年第6期,12千字
22.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7千字,D410-2008-6
23.法律信仰批判,《当代法学》2008年第1期,12千字
24.权利救济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简议,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期,6千字
25.“人民法院”及其他,《法学家茶座》2008年第2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6千字
26.行政调解问题刍议,《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6期,16千字
27.从诉讼调解到“消失中的审判”,《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5期,16千字
28.纠纷解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收入徐昕主编《司法第二辑?司法的知识社会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12千字
29.群体性侵害事件的多元化解决——三鹿奶粉事件与日本C型肝炎诉讼案的比较研究,《法学家》2009年第2期
日文论文:
1.「權利」をめぐる論議——中国法哲学の現狀と課題 『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153号(1994年3月)
2.權利の實現と裁判 『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158号(1995年1月)、159号(1995年3月)
3.中国裁判制度とその理念の研究 『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164号——174号連載(1996年——1998年)
4.社會モデルの轉換期にぉける中国女性と家庭,收入今井弘道编:《發展する東マヅマ法学の課題》,[日本]成文堂,2008年2月
译作:
1.法文化的操作性定义(千叶正士) 收入千叶正士著:《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万字
2.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夫马进) 收入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3.5万字
3.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情、理、法(滋贺秀三) 同上书 3.5万
4.大木雅夫著:《比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 38万字
5.关于清代的民事法(寺田浩明)《学人》2000年 1.4万字
著作:
1.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51万字(获2000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及2002年司法部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2.ADR原理与实务(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61万字
非诉讼程序(ADR)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8万字
3.范愉主编:司法制度概论(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59.3万字
4.集团诉讼问题研究(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5.《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本人8万字),66万字
6.《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688千字
新增论文
诉讼调解:审判经验与法学原理,《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人大报刊资料D415-2010年5期
非职业法官研究:理念、制度与实践评议,《法学家》2009年第4期,5千字
A Brief Anaalysis of the Ma Xiwu Trail Mode,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Wenter 2008-9/Vol.41,No.2,M. E. Sharpe, Inc. 2009
调解年与调解运动,《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9千字
吴中模式:探索与希望,《人民法院报》2010-3-18,2500字
调解的正当性与调解优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25日2500字
解决司法资源失衡问题之我见,《中国审判》2010年12期,3500字
《人民调解法》:让人民调解回归民间,《中国法律》(中英文)2010年第6期,5000字
《侵权责任法》与群体性诉讼制度的完善,《河北学刊》2011年1期,10千字
人民调解制度与台湾乡镇市调解的比较研究,《清华法学》2011年第1期,12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评析,《法学家》2011年第2期,12千字
司法资源供求失衡的悖论与对策——以小额诉讼为切入点,《法律适用》2011年第3期,17千字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衔接的若干问题——以《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切入点,《法律适用》2011年第9期,10千字
“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6期,14千字
范愉、萨其荣桂:刑事和解:理论、政策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25千字
Fan, Yu : The Realization of Tort Liability in Class Actions in China, in Yuanshi Bu ed., Recht und Rectswirklickeit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pp107-120, Mohr Siebeck 2011.
Fan, Yu & Peng, Xiaolong: Collective Action in China, in Paul Karlsgodt ed., World Class A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Forthcoming.
著作教材
范愉等著:《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40万字
范愉、李浩: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范愉、史长青、邱星美:调解制度与调解人行为规范——比较与借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代表性项目
2006年3月——2009年12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建构(05JZD0004)
2004年8月——2006年12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法的实施与纠纷解决机制研究,(04BFX050)
2003年3月——2005年12月,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集团诉讼问题研究(02SFB2013)
2001年9月——2004年10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纠纷解决与非诉讼程序研究(01JA820005)


►其他
通讯地址: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法学院。邮政编码:100872。
电子信箱:fanyu13@hotmail.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