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介绍
青岛科技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4月,建方方教授担任所长,以建方方教授带领的科研组为主要力量
青岛科技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4月,建方方教授担任所长,以建方方教授带领的科研组为主要力量。研究所成立至今发展迅速,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方面成果显著。目前配位所现有专职科研人员5人(博士4人,硕士1人)。目前研究所有博导一名,硕导两名,已指导硕士毕业生近30人,博士毕业生5人,科研氛围浓厚。研究所拥有5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并配备完整的有机合成设备和无机合成设备,具备良好的实验合成条件。同时实验室还拥有单晶X-射线衍射仪、DellPE2850计算机工作站、电化学工作站等大型精密仪器,另外于2005年9月购置了可调谐钛宝石飞秒激光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Z-扫描装置、紫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整设备,对研究物质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荧光性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2007年又增加了高倍数的显微镜及手套箱装置,为研究所在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奠定基础。
配位所主要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主要成果以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及申请自然科学奖等形式体现。主要在含氮、氧、硫等杂原子有机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方面展开系列研究。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化合物,进而合成它们的金属配合物。研究它们的光、电、磁和生物活性,并利用谱学手段和单晶X-射线的方法了解这些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从而来推断它们的宏观性质。目前在功能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电化学,磁性及化合物的量化计算机论研究等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研究所目前形成了四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一是功能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主要通过培养单晶的形式来探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继而了解化合物的宏观性质;二是化合物的理论量化计算研究,通过理论来指导实验工作。三是化合物的性质研究,主要在三阶非线性光学(特别是双光子吸收领域)、电化学、磁性及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四是化合物的纳米形貌研究,为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配位所成立以来在建方方教授的领导下成果斐然。2004年至今在国际著名化学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 <J. Org. Chem.>,<J. Phys. Chem.>,< Chem. Eur. J. >, <J. Mater. Chem.>, <Crystal Growth & Design >,<Tetrahedron Lett.>, <J. Inorg. Biohem.>等四十多种SCI期刊源上发表论文209篇,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有54篇,影响因子2.0以上19篇。每年都有新的突破,论文层次在不断提高。2006年发表在《J. Mater. Chem.》的论文被作为38期的封面,也被英国皇家化学会志《Chemical Biology》收录为Research Highlights Article。配位化学研究所为青岛科技大学发表SC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由2002年的108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6位和2006年的55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3年至2006年四年时间内全校共发表SCI收录论文638篇,而我们课题组以青岛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已发表145篇,占整个学校的1/5以上。
2004年至今,配位所已完成省级纵向课题共六项,获得科研资助33万,目前在研项目有6项,其中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山东省博士基金1项。2004年研究所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2006年建方方教授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7年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今后,配位所将在已有的成绩基础上再接再励,努力开展多学科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所密切合作、增强交流。在保证发表论文数量的前提下,发表更多影响因子高的SCI收录论文,使论文质量更上一层楼,并将在应用研究等研究领域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 2018-08-0418考研之青岛科技大学精华推荐帖汇总【入版必看】
- 2018-03-09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复试经历(转)
- 2017-08-16录取通知书
- 2016-12-0990star的化工原理答案,代为上传
- 2016-03-21青科大机电学院复试经历
- 2015-12-14【青岛科技大学】09、10年化工原理真题
- 2015-04-05青科大《机械原理》复试题(回忆版)
- 2015-04-05自动化学院检测复试经历
- 2015-02-162011年化工学院复试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