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山东研招网 > 青岛科技大学 > 院校资讯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介绍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化工机械系。1981年,化工机械系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更名机械系。1983年更名为机械工程系。1995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董事会,原机械工程系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2002年,青岛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同时机械工程学院更名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37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0多人。

  现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化工过程机械泰山学者岗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化工过程机械、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7个博士点,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拥有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14个硕士点,“机械工程”、“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个,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8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业方向。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和过程装备与工程控制专业为国家及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强化假设化工过程机械重点学科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山东省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强化建设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重点实验室。

  历经50余载风雨的机电工程学院,在历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学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谐务实,求真创新,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而壮大,学院形成了以机械学科为主,能源动力、交通运输、力学、船舶与海洋、材料与仪器科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机械学科框架。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在国内外同行中知名的学者专家及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化工、橡胶、塑料和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学院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学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注重师资队伍规模、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兼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9人,教授25人,副教授49人,博士42人,在职博士18人,硕士54人,已形成了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有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荣获“国家首批百名名师”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荣获“化工部劳动模范”称号,1人荣获“全国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荣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4人荣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次先后荣获“山东省“齐鲁晚报杯”十大优秀教师”、 “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学院始终注重“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经过5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学院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共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8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四等奖各1项,省市级科技奖40余项;申请专利100余项,获得专利权80余项;获国际及国家发明金奖5项,山东“十佳”专利1项,科技部“八五”重点推广项目4项,“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0项,承担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外百余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不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并先后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中德科技学院;与日本阿尔卑斯技研株式会社合作成立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与大学生创业与创新中心;与韩国汉阳大学、全州大学、新罗大学、明知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日本福冈工业大学联合办学,培养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与澳大利亚微电子中心合作成立中澳机器人研发中心,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回顾是为了未来,总结是为了进取。在今后的岁月征程中,机电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承“和谐、务实、求真、创新”的院风,继承“橡胶品格”,弘扬“科大精神”,同心同德,勇于创新,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不断努力奋斗!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