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山东研招网 > 曲阜师范大学 > 院校资讯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

   历史文化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曲阜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三个系科之一。

   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是“历史系”。2003年,历史系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1979年,为加强孔子儒学研究,历史系成立“孔子研究室”,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独立建制的“孔子研究所”,1993年升格为“孔子文化学院”。孔子文化学院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的孔子、儒学研究的专门机构。

   2008年,“历史文化学院”与“孔子文化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历史文化学院”,学院继续保留“孔子研究所”。新的“历史文化学院”的组建,实现了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最早”与“特色鲜明”的两个学院的强强联合,学科的优势进一步突显。

   学院概况

   新组建的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教育、旅游管理、国际政治三个本科教育专业;作为学院研究龙头的“孔子研究所”实力雄厚,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学院另有“世界历史研究所”、“国学研究中心”。

   以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为突出特色的“专门史”专业是山东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十一五”重点学科,“十一五”强化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设于本院;学院与孔子研究院共同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山东孔子学会、国际孔子文化节研究中心、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子诞生传说”研究基地等挂靠本单位。

   学院设有以研究生为主出版的《孔子文化》期刊,有以本科生为主出版的《岁月》杂志。主办“中华孔子”大型国际孔子文化研究门户网站。学院专设“洙泗讲堂”,邀约海内外专家学者举行学术交流。

   学院与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沙特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保持经常的学术联系和交流。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历经50余年的风雨沧桑,历史文化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享有盛誉的院系之一。

   学科建设

   历史学科是我校的传统学科,现有专门史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学硕士一级学科和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现有各专业在读本科生近千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二百余人。

   “专门史”是山东省“九五”重点学科,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十一五”山东省重点学科,学科在孔子、儒学、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

   “世界史”为校级重点学科,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形成了 “世界古代中世纪”、“东亚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省内居先进水平。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是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中国古代史是校级精品课程,历史教育专业被评为我校品牌专业,历史学被评为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高地之一。

   “旅游管理”和“国际政治”为新上专业。旅游管理2001年开始招生,国际政治2004年开始招生。近年来,学院有计划地引进了一批旅游管理专业和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学院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新上专业的教学科研力量,力争5~10年之内达到省内高校同专业先进水平。

   学术队伍

   历史文化学院建院5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逐渐积淀而形成了敦厚朴实、严谨扎实的教学风尚和学术风气。学院第一代学者王阁森、李季平、郭克煜、李启谦、骆承烈、李永采、许凌云、杨绍溥、王作坤、姜林祥等,为学院和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学院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刘蔚华、吕明灼、顾銮斋、王钧林、刘忠世、梁方建、苗润田、郭沂、夏继果、林存光、夏立安、徐善伟、王明星等都曾在学院工作过,他们学养深厚,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突出造诣,一直关心和支持学院的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讲师2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的教师46人。除本院学者外,还聘请李学勤、杜维明、方克立、葛荣晋、刘蔚华、远藤哲也、崔根德等30余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任本院兼职教授。

   科学研究

   学院科研成果显著,“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委及国际合作项目5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教育规划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1项,国家、省古籍整理项目8项,教育部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17项,出版专著、教材9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史》、《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历史档案》、《孔孟月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

   本科教育

   多年来,学院一贯重视本科教学,把确保教学质量置于全部工作的首位。先后制订了《院教学工作规范条例》、《鼓励高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的措施》等规章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严格教材选用程序、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组织观摩教学”,实行院教学委员会听课、学生评课、考教分离、建立试卷库等,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据调查,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满意率接近90%;近几年来本科毕业生考研率稳步上升,平均高达45~50% ,而且考取的多为名牌高校,许多被留校任教,成了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学院还一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目标。除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团委、学工部组织的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外,还根据我院各学科的专业内容及特点,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培养学生的从师(从业)技能,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组织历史教育专业的学生外出考察(赴北京、西安、南京等地)、举行年度及毕业实习讲课大赛;旅游管理专业经常举办模拟导游大赛、每年两次到旅游景点及旅行社、宾馆实习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其创新、创业精神,增强了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毕业生就业率达80%。

   研究生教育

   学院自1978年开始招收世界史、中国古代史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30年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学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学院现拥有“专门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历史学硕士一级学科”。正式招生的有专门史博士点和专门史、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等6个硕士点;还可招收课程教学论(历史)、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高校教师(专门史专业)等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和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人。

   研究生指导教师实力雄厚。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教育硕士指导教师9人,全部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具有较高的科研、教学水平。

   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与改革。为使研究生及时了解和把握学术发展动态,我院专门开设了“洙泗讲堂”、“百家论坛”等学术报告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及本院学有所成的年轻博士为研究生作学术报告或进行座谈交流。为加强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我院还邀请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特级教师、中学校长、教育局长等来校作经验交流或工作实践报告,并与山东滕州一中、济南历城二中等省内重点中学合作,安排研究生进行全方位、封闭式的教育实习,以切实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为加强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我院除设立了比较完善的研究生组织机构以进行自我管理外,还实行了规范的考勤、请假等制度。

   近年来,研究生在《孔子研究》、《齐鲁学刊》、《东岳论丛》、《周易研究》、《管子学刊》、《东洋古典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百余篇,并先后有三人次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励。我院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以丰富其业余生活。2006年,我院获得学校第四届研究生“和衷杯”羽毛球师生联谊赛总冠军,实现了我院在该赛事上的“三连冠”。

   多年来,我院为社会培养了300余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他们有许多考取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有许多走向社会,成为省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行业的骨干力量。他们以自己的实际业绩证明了我院历史学各专业方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硬件建设

   学院图书资料室现有藏书10余万册,期刊11余万册,其中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孔子文化大全》等大型类书、丛书。学院文物馆收藏有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碑帖、字画、古钱币等珍贵历史文物2000余件,居省属院校首位;建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文印室等,能够及时提供各专业的学术动态和前沿信息,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

   发展无止境,前途更光明,历史文化学院正朝向新的目标努力奋进。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