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山东研招网 > 青岛大学 > 专业介绍

2020年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介绍

  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为根本任务,主要承担为青岛地区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能。现有教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科技与教育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点;具有应用心理硕士和教育硕士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5个学科领域。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教授7人,副教授25人。现有“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山东省教育科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青岛大学培训基地、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培训机构,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山东高等教育》(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

  专业与研究方向

  学术硕士学位

  一、一级学科:教育学

  (一)学科简介

  (1)简介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研究功底、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科学研究者和基础教育专家型实践者。设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含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五个二级学科方向。

  本学科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拥有多名教授、博士的老中青相结合、多学科整合的学术团队,还聘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学实践型专家为兼职实践导师。整体研究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本学科专业已基本形成了以下特色:1.教育学原理研究基础深厚。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方面。2.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及学科教学研究具备较强实力。目前在科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合作学习、中小学各科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显示出较强实力。3.高等教育学研究具备较强实力,在高等教育管理及现代大学治理研究等领域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4.学前课程研究以及学前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研究独树一帜。5.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成效显著。

  (2)培养方案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导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实施开放式培养。聘请基础教育界具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及较高理论修养的特级教师为兼职实践导师,在一些有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性科研训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

  (3)研究生培养情况

  学校设立研究生助学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光华奖学金等;教育学科多数研究生获得不同级别的各类奖学金,并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类教育学、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学术会议,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人均2篇以上。近几年,多数毕业生考取山东省内外的教师编制,并有部分学生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学习。

  (二)导师风采

  https://sf.qdu.edu.cn/__local/D/67/EA/155BBF19F840D1FF8795A51B354_8BB0E6B1_8351.jpg

  李福华,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院长、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院校研究会理事、青岛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研究、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界面管理与协同效应”、“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的激励效应与制度设计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师薪酬标准与分配模式研究”、“中美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研究”、“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繁荣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创新研究”、国家软科学重点项目“生态关系视角下高新区与科技新城互动发展战略研究”等科研课题;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与经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科学》转载18篇;获山东省社科二等奖5项、青岛市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高等学校薪酬管理研究》、《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等。

  联系方式:lifuhua001@163.com。

  https://sf.qdu.edu.cn/__local/A/04/F7/667BB64AE09515D9CD0D9D8747F_B42DD0BE_64FC.jpg

  王有升,1972年生,教育学博士。2011年晋升教授,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术带头人,青岛大学2008-2014年度特聘教授。现任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原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学术代表作《理想的限度——学校生活的社会建构》、《理念的力量——基于教育社会学的思考》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省市级课题多项,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联系方式:wysh1972@163.com。

  https://sf.qdu.edu.cn/__local/5/AB/39/C6A946B62640CFF1956A30E53CC_0C07BCC3_4AC6.jpg

  马勇军,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崂山区专业拔尖人才。曾先后担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名师名校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督学,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Science&Education》《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全球教育展望》等国内外专业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个人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5项。第一位次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先后获得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导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kbmayongjun@126.com。

  https://sf.qdu.edu.cn/__local/6/31/09/D7ED69BF447A5CE1BF1051CD914_D48DA5CC_1764C.jpg

  王晶莹,1980年生,博士,教授。华东师大比较教育和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科学教育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台湾师范大学双博士后,主要从事科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2018年,在国际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刊物发表文章21篇,一区顶尖刊物11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计算,2015年-2018年发表14篇,一区顶尖刊物5篇;2014年-2018年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CSSCI刊物10篇。2011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6年专著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部委联合国家重大课题、科技部专项、教育部人文、教育部重点等十余项省部级及以上教育类课题。

  联系方式:wangjingying8018@126.com。

  P1010582

  赵翠兰,女,1974年12月生,山东莱阳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青岛大学卓越人才,现就职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系。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语言社会学、乡村教育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近二十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农民工子女自我认同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语言公正之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农民工家庭成员流动对其子女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之子课题“体制支持研究”工作。获省市级奖项2项。担任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教育科研方法》、《人文教育》等课程,本科生《教育社会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国教育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qdhdzcl@163.com。

  æ??å¾·æ?—.jpg

  李德林,1970年生,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专业委员会和课程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教育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在《教育学报》、《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被全国人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三篇,参与和承担全国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省市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3部,并获得全国教育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先进个人。

  联系方式:ldl903@163.com。

  https://sf.qdu.edu.cn/__local/F/3F/2B/AFFF5F2ED467B250CADBA9B2F1B_B804522F_4CE4.jpg

  王芳,女,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要从事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教学。学习和工作经历:1997.9—2000.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硕士(学前教育);2000.7—2006.5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2年任综合研究室副主任;2001.9—2002.7青岛市实验幼儿园挂职锻炼;2007.9—2010.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博士(学前教育);2006.6—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研室主任,系主任;2016.10—2017.9芬兰坦佩雷大学访问学者。

  联系方式:wf2210@126.com。

  æ?¨è¿?中.JPG

  杨进中,1969年生,山东黄岛人,教育技术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社会性学习以及学习环境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EI检索论文4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多部;曾获山东省实验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软件著作权一项;获微软、IBM等多项专业技术认证证书;开发“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系统”、“高校毕业论文指导系统”等教育软件。

  联系方式:copoplar@126.com。

  https://sf.qdu.edu.cn/__local/9/32/69/62F34E93ED9F1A9BF5750CDCB91_27036D1A_30B66.jpg

  黄晓珠,女,1986年,博士,讲师。教育背景:2012-2017年就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2011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2009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9月-2015年3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访学。研究领域:中国教育传统及其当代变革。发表论文《孔子学思理论的文化语境还原——基于<论语>文本的解读》(《教育学报》,2016年第2期),《孔子对学思概念的型构及其教育方法论意义》(《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第5期)。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

  联系方式:edu_hxz@hotmail.com。

  二、一级学科:心理学

  (一)学科简介

  青岛大学心理学科源于1951年10月成立的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是目前青岛及周边地区唯一开设心理学专业的本科高校。近几年,青岛大学心理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获批获批心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位点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授权学位点,成立了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并获得中国大陆地区首批、山东省首个应用行为分析师(BCBA)培训资质。

  学术型心理学硕士重点培养科研和学术能力,培养具有系统心理学理论修养,具有坚实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应用知识和技术,能在高校、科研等部门工作,能从事学术理论深入研究的心理学专门人才。青岛大学心理学科2020年招收心理学学术型硕士,主要培养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管理与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本方向开设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高级心理统计学、科学研究伦理等专业学位课,员工帮助计划(EAP)、团体心理辅导、应用行为分析等选修课。对于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020年,心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计划招生10名,学制全日制3年。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聘请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张文新教授为兼职教授。柔性引进海外教授1人、荣誉教授5人,聘任行业导师25人。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建有数字化行为观察室、64导脑电仪室、多导生理仪室、实验数据处理中心以及等多个实验室,在行业内建有10多个实践研究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践和研究平台。

  (二)导师风采

  https://sf.qdu.edu.cn/__local/F/68/00/EA9C01B392A731557246580BC9A_7135AB02_B2EF.jpg

  陶明达男,1965年生,教授。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青岛大学(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EAP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EAP协会副主任、青岛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危机心理干预、员工帮助计划(EAP)、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应用行为分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主持“重大灾害后心理干预的策略、方法、机制及实证研究—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计划”重大项目,形成“青岛——北川陈家坝、曲山镇”心理援助模式。主持“中石化‘11.22’黄岛爆燃特大责任事故”心理援助计划。所带团队获“中国红十字优秀志愿团队”、“青岛十佳微尘公益之星”、“感动青岛十大优秀人物(提名奖)”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市社会科学规划等课题多项。主编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省市级成果奖励多项。

  刘旭东男,1967年生,青岛大学柔性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群体遗传学博士,加拿大女王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兼基因和遗传实验室美-加孤独症联盟(ASD-CARC)联合主任,青岛精神与心理健康研究院加方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健康疾病,特别是自闭症的现代遗传和基因组技术研究,心理健康相关病症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等。在SCI、SSCI顶级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获女王大学2016度卓越研究奖、加拿大安大略省神经发育疾病领域杰出贡献奖。

  夏锡梅,女,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书记,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首批认证心理咨询师,中国性心理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特聘讲师团专家等。研究领域主要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特殊群体心理状况与干预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重大社科项目和省市级课题多项,主编书籍两部,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项。

  宫准,男,1983年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会员。2012-2015年,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Trafficinjuryprevention》、《应用心理学》、《人类工效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人才资源管理——政府与公共管理的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前沿量表手册》等著作5部。获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山东省第三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现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因工程与大数据分析,正念咨询与干预等。

  ../../../Downloads/Zhang,%20Keshun.jpg

  张克顺,男,1986年出生,心理学博士、博士后,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副教授职称,院长助理。2012年获康斯坦茨大学(德国精英大学)博士生奖学金攻读心理学专业,2016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2016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德国精英大学博士后奖学金。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向:一、风险决策,采用行为经济学实验方法对风险决策的机制进行跨文化对比;二、教师及学生情绪,采用经验取样法等对教师及学生的情绪进行追踪研究。发表SCI/SSCI论文两篇;出版中英文专著一部,受到Nature、Forchung&Lehre等国际期刊的采访。

  张黎,女,1982年1月生,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青岛大学心理系讲师,加拿大女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婴幼儿早期教育,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与教育,青少年抑郁、校园欺负的预防和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儿童青少年非形式推理能力发展与培养研究》,教材《教育统计的世界——统计原理与SPSS应用》,参与出版教材和译著4部。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青岛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承担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家庭教育重点研究项目、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

  兰公瑞,男,1981年生,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森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聘专家,《青岛日报》青报网特聘心理专家,青岛市多所中小学特聘心理专家。承担《心理测量学》、《积极心理学》、《生涯咨询与辅导》、《心理测量与评估》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青少年积极发展、生涯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现代大学教育》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9年,个案咨询2000余例。

  蔡晨,女,1987年生,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讲师,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山东心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记忆与认知神经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心理健康与咨询等。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等顶级心理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及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4项。参编著作及教材2部,参译著作2部。

  魏星,男,1986年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讲师。山东心理学会会员、青岛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的学校适应与社会性发展,父母教养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等。在《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国内外顶级心理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4项。获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2/4)、三等奖一项(5/6);获第三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优秀研究生论文三等奖。

  任菲菲,女,1985年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与创造,员工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在《PsychologyofAesthetics,Creativity,andtheArts》、《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国内外顶级心理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一项,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级项目两项。

  三、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以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为目标。目前,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机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就业。

  学制一般为3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依托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培养。研究院注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坚持跨学科研究,重视研究和解决教育经济与教育财政领域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和学校提供决策参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以及政府、企业和高等学校委托的研究课题。研究院还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

  研究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10人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此外,研究院还聘请多位在教育领域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校管理者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本专业研究生多进入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等部门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攻读博士学位,还有少数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取得了骄人成绩。

  (二)导师风采

  范跃进,法学博士,经济学荣誉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政府督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先后任职于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并在后三所学校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教育经济、高等教育管理。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软科学课题1项,中欧国际合作研究课题1项,省部级研究课题14项。在国内外学术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述主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贸易与地区差距:中国的经验研究》、《高等教育元政策》、《大学理想》等学术著作和教材2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曾被评为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兼任中国新兴经济体与全球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

  https://sf.qdu.edu.cn/__local/7/08/E5/4EC2EA266736EE58698DF61FF9A_30FB9612_3F89.jpg

  孙百才,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山东高等教育》副主编。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

  2017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力市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教育与经济》编委、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工作专家。

  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牛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2006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自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国儿基会、国务院经济普查课题等国际和国内研究项目20余项。在《教育研究》、《民族研究》、《统计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4部。201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教育厅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

  吕慈仙,男,1978年生,浙江宁波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社会学、高考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宁波市领军和拔尖第一层次人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5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厅、市级奖项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探索与争鸣》、《中国大学教学》等CSSCI期刊发表近20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4篇和论点摘录。现为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

  showCertPhoto.jpeg

  毕于民,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三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天津大学教育学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31年,擅长高职教育管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主持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先进工作者、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张贞齐,山东微山县人,管理学博士,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总经理,研究员。先后在原山东纺织工学院纺织系、青岛大学招生办公室、青岛大学研究生处、青岛大学科技处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管理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城市经济学。先后承担省市级在研课题五项,国家级项目1项,在《中国软科学》、《运筹与管理》、《高等理科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管理学专题研究》研究生课程1门。

  王焕良,现任菏泽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与实践。曾任青岛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挂职)、青岛大学团委副书记、党办主任、学生处长、校长助理、战略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副校长和菏泽学院院长。参加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和香港高等教育管理培训,完成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硕士课程和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课程的学习。曾获得青岛市人文社科一等奖和山东省人文社科三等奖,主编《青岛高等教育史》《普通高等教育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心理健康教育》《当代青年社会学》,在《光明日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天津高教研究》《山东高教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张燕,女,1971年8月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海外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学会会员、青岛市统战理论研究(青岛大学)基地主任。山东省政协委员。

  工作经历:199407-199604青岛大学理工学院教师、实验室副主任;199694-199805青岛大学理工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199805-200306去读大学研究生处,期间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200306-200412青岛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200412-201106青岛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学位办副主任、学科办副主任;201106-201306青岛大学校部第二党总支书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处副处长(主持),学位办副主任、学科办副主任;201306-201604青岛大学校部第二党总支书记、青岛大学研究生院(部、处)副院(部、处)长(主持),学位办主任、学科办主任;201604-201901青岛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主任;201901值进去的东西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教育质量评价等。主持国际自然基金子课题、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青岛市软科学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山大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研究生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一次,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省市统战理论调研成果奖多次,获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第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汪运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任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1997年7月起在青岛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工作,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在青岛大学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合作学院)工作,2016年4月,调入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工作。期间曾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MSU)、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SJSU)和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CLan)学习进修。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教育、人力资本评价、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主持省(部)级、市级科研课题7项,参编著作教材3部,公开发表CSSCI和EI论文5篇,其他期刊论文9篇,主要包括:基于多元指标体系建构的人力资本综合评价研究、人力资本聚集与溢出效应机制解析、基于生态足迹成分法的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和基于SWOT分析法的青岛蓝色硅谷镇域经济研究;曾承担中华文化与传播、经贸汉语、博彩英语听说、雅思口语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

  侯鹏生,男,1974年7月生,山东菏泽人,副教授,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1994.9-1998.7,青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6.9-2007.12,法国里尔第三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17.2-2017.8,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国际教育政策比较;主讲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主持的课题:1.山东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本土知识融入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13.9--2014.7;2.“治理转向”后我省教育督导模式转变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14.9--;3.高等教育评价中的价值冲突和价值协调,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12.1--2016.11;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13.3--2015.3;本土知识与传统文化关系及其共同发展的理论路径研究,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2014.10--。发表的文章:1.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教育研究,2009.10;2.优良城市文化和现代志愿服务互动研究,求索,2012.9;3.法国中小学艺术文化教育:内容、特色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5;4.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正当程序原则--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山东高等教育,2014.8;5.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治理转向”,山东高等教育,2016.11。获奖情况:论文《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获山东省第2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辛斐斐,女,1982年12月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政策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研究方向:教育财政、绩效评价、大学治理。在《教育与经济》、《经济经纬》、《中国教育学刊》、《高教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青岛市博士后应用项目等,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获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讲课程:教育经济学、外文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

  黄庆丽,教育学博士,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CSSCI收录7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1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体转载。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1项。主要讲授课程:教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政策与法规、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近期从事研究领域: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高等教育学等。

  (一)教育背景:

  2013.09-2016.06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

  2003.09-2006.06硕士,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比较教育学专业;

  1997.09-2001.06学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

  (二)工作经历

  2016.09-至今,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担任教学和《山东高等教育》编辑工作;

  2006.07-2016.08,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担任教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

  2001.07-2003.08,大庆一中教科所,担任教学、科研指导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

  (三)获奖及荣誉称号

  1.2016年“墨家教育哲学研究”获山东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2012年获蚌埠市心理健康公益热线“优秀志愿者”。

  (四)代表性论文

  1.黄庆丽.论教师权威的合法理据、伦理内涵及实现路径,AM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论文,当代教育科学,2019(2)。

  2.黄庆丽.阿伦特公民教育思想探析,CSSCI论文,外国教育研究,2018(11)。

  3.黄庆丽.儒墨教育哲学之争及其现代转化,CSSCI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4.黄庆丽.教育关系的暴力异化与归化,CSSCI论文,北京社会科学,2017(12)。

  5.黄庆丽.教师权威的丧失与重建,CSSCI论文,教师教育研究,2016(6)。

  6.黄庆丽.何以为学?何以为教?——墨家教育本体论探究,CSSCI论文,北京社会科学,2016(3)。

  7.黄庆丽.回归教育中的同情之爱,CSSCI论文,教育学报,2015(5)。

  8.黄庆丽.论墨家教育哲学的现代性,CSSCI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2)。

  9.黄庆丽.墨家的人性伦理与其教育思想略论,AM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论文,当代教育科学,2016(3)。

  10.李福华、黄庆丽.教育研究、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界面管理与协同效应,CSSCI论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6)。

  (五)主持的科研项目

  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2019年度研究项目“墨家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研究”(19CJYJ13)

  2.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2018年度研究项目“墨家教育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研究”(J18RB512)

  于洁,1985年生,山东青岛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现任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曾在芬兰坦佩雷大学教育学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授课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外教育史》。主持科研项目包括:教育部2018年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全面二孩”政策后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项目—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研究。近三年科研成果包括:于洁,科层制的纠偏机制研究——L市义务教育均衡化改革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科层制视角下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解析——基于山东省某市的调研,教育学术月刊,2018,(8):63-72;于洁,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治理体系的思考——基于企业M型组织形式的视角,山东高等教育,2018,(3):77-81;于洁,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民办教育的角色研究——以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D校为例,教育学术月刊,2017,(11):20-27.

  专业硕士学位

  一、教育硕士

  教育硕士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培养目标坚持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师教育实践的有效结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专门的、高水平的教师职业专门训练,使其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具有较高的教育学科的理论素养及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能力,并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成为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一)教育管理(非全日制,双证)

  1.学科简介

  该专业学位于2008年批准成立,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另外还聘请多名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与思想的专家型教育行政领导及中小学名校长作为兼职研究人员与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有: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学校管理

  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从事较高水平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特色一:注重开展扎实的理论的研究。本学科凝聚着一批学术功底深厚、专业研究领域相对较宽又相互补充的研究队伍,所开展的一些研究已在国内产生影响。特色二:面向基础教育改革一线,注重实践研究。从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中找课题,并建立了多所实验学校、教师发展学校作为研究基地。

  2.导师风采

  https://sf.qdu.edu.cn/__local/D/67/EA/155BBF19F840D1FF8795A51B354_8BB0E6B1_8351.jpg

  李福华,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院长、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院校研究会理事、青岛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研究、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界面管理与协同效应”、“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的激励效应与制度设计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师薪酬标准与分配模式研究”、“中美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研究”、“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繁荣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创新研究”、国家软科学重点项目“生态关系视角下高新区与科技新城互动发展战略研究”等科研课题;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与经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科学》转载18篇;获山东省社科二等奖5项、青岛市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高等学校薪酬管理研究》、《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等。

  https://sf.qdu.edu.cn/__local/A/04/F7/667BB64AE09515D9CD0D9D8747F_B42DD0BE_64FC.jpg

  王有升,1972年生,教育学博士。2011年晋升教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术带头人,青岛大学2008-

  2014年度特聘教授。现任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主要从事

  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原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近年

  来学术代表作《理想的限度——学校生活的社会建构》、《理念的力量——基于教育社会学的思考》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省市级课题多项,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https://gss0.bdstatic.com/9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sign=05e5a8db08f41bd5da53eff269d881a0/024f78f0f736afc301ca7095b519ebc4b645127f.jpg

  钱国旗,1966年生,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教育历史与文化、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主讲《中国古代史》(省级精品课程)、《国学精要》(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史史料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华元典研读》、《中国历代文化政策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教育管理学》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2004年以来已指导硕士研究生60人。主持完成“政治权力、文化统治与社会建设——中国古代的文化政策与社会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家训与中国思想文化”(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在《民族研究》、《孔子研究》、《民俗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有《人文教育导论》、《艺术鉴赏通论》、《青岛大学校史》等著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ccedil;…§&ccedil;‰?1

  孙玉洁,女,1965年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会常任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青岛市教育学会理事、青岛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特聘专家等。主要承担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社会教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学校(幼儿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主编高师专业教材2部,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代表作为《在互助中促动专业觉醒——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土化实践研究》(2012年,人民出版社),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省级高校教学研究项目两项并获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导师称号,2015年获青岛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

  110512525561

  王鲁刚,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青岛国开教育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中国民办教育家协会副会长,青岛市民间组织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民盟山东省委经济委员会委员,民盟青岛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基层委员会主委,民盟青岛市市北区工委副主任,民盟莱西市支部主委,青岛市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青岛市市北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讲师团副团长。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等课题若干项,出版《引领与发展:学校教师管理理论与实务》等著作十余部,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https://sf.qdu.edu.cn/__local/8/FD/5B/4EFFE011457990CF75A5D1C21F1_56574D38_4FBFE.jpg

  吕慈仙,男,1978年生,浙江宁波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社会学、高考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宁波市领军和拔尖第一层次人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5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厅、市级奖项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探索与争鸣》、《中国大学教学》等CSSCI期刊发表近20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4篇

  和论点摘录。现为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燕,女,1971年8月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海外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学会会员、青岛市统战理论研究(青岛大学)基地主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工作经历:199407-199604青岛大学理工学院教师、实验室副主任;199694-199805青岛大学理工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199805-200306去读大学研究生处,期间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200306-200412青岛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200412-201106青岛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学位办副主任、学科办副主任;201106-201306青岛大学校部第二党总支书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处副处长(主持),学位办副主任、学科办副主任;201306-201604青岛大学校部第二党总支书记、青岛大学研究生院(部、处)副院(部、处)长(主持),学位办主任、学科办主任;201604-201901青岛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主任;201901值进去的东西合作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教育质量评价等。主持国际自然基金子课题、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青岛市软科学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山大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研究生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一次,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省市统战理论调研成果奖多次,获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第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联系方式:(O)*************,***********(微信),qdswallowzh@163.com。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526/537acf181f044de89b8adf65786c63f4_th.png

  李德林,1970年生,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专业委员会和课程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教育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在《教育学报》、《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被全国人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三篇,参与和承担全国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省市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3部,并获得全国教育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先进个人。

  P1010582

  赵翠兰,女,1974年12月生,山东莱阳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副教授,2015年评为青岛大学卓越人才,曾任小学教育系教研室主任,现就职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系。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语言社会学、特殊儿童语言领域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近二十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农民工子女自我认同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语言公正之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农民工家庭成员流动对其子女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之子课题“体制支持研究”工作。获省市级奖项2项。

  担任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教育科研方法》、《人文教育》等课程,本科生《教育社会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国教育史》等课程的教学作。

  https://sf.qdu.edu.cn/__local/C/C7/ED/1460E2B5B7C36592F4C560BE23C_CEF82C4C_976C.jpg

  侯鹏生,男,1974年7月生,山东菏泽人,副教授,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1994.9-1998.7,青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6.9-2007.12,法国里尔第三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17.2-2017.8,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国际教育政策比较;主讲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主持的课题:1.山东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本土知识融入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13.9--2014.7;2.“治理转向”后我省教育督导模式转变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14.9--;3.高等教育评价中的价值冲突和价值协调,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12.1--2016.11;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13.3--2015.3;本土知识与传统文化关系及其共同发展的理论路径研究,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2014.10--。发表的文章:1.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教育研究,2009.10;2.优良城市文化和现代志愿服务互动研究,求索,2012.9;3.法国中小学艺术文化教育:内容、特色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5;4.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正当程序原则--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山东高等教育,2014.8;5.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治理转向”,山东高等教育,2016.11。获奖情况:论文《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获山东省第2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辛斐斐,女,1982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9月-2011

  年3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研究方向:教育财政、绩效评价。科研:在《教育与经济》、《经济经纬》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课题、青岛市博士后应用项目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岛市人社厅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得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讲课程:教育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教育经济问题研究、外文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

  1c

  黄庆丽,女,1979年4月生,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收录4篇,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部分转载。主要讲授课程:教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政策与法规、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近期从事研究领域: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高等教育学等。获奖及荣誉称号:2016年“墨家教育哲学研究”获山东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获蚌埠市心理健康公益热线“优秀志愿者”。发表CSSCI论文4篇,其他学术论文多篇。

  &auml;&ordm;?&aelig;&acute;?&ccedil;…§&ccedil;‰?.JPG、

  于洁,女,1985年生,博士,讲师。教育背景: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青岛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青岛大学教育技术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3月到6月在芬兰坦佩雷大学做访问学者。论文发表:1、《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15.4)《义务教育“区域一体化”制度的探析——基于华东地区某市的调研》(于洁、丁延庆);2、《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5.4)《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与远程培训的思考——以甘肃省某县的调查研究为例》(于洁);3、《教育学术月刊》(CSSCI扩展版)(2015.2)《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支出决策行为分析——基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实地调查》(于洁);4、《北京社会科学》(CSSCI)(2013.4)《民办教育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的教育供给者角色》(阎凤桥、张莉娟、于洁、李虔)。

  学术会议: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2012.11北京大学);“两岸教育行政与政策论坛”(2013.6台湾嘉义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年会(2014.11武汉)。

  主讲课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欧洲文化与教育》。

  &ccedil;?&laquo;&aelig;€&iexcl;&ccedil;¨?.jpg

  矫怡程,女,助理教授。2016年获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2013年获厦门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学习与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高等教育社会学。发表论文多篇,其中CSSCI论文5篇,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4项课题研究。承担课程:教育统计学,本科生课程。

  https://sf.qdu.edu.cn/__local/9/32/69/62F34E93ED9F1A9BF5750CDCB91_27036D1A_30B66.jpg

  黄晓珠,女,1986年,博士,讲师。教育背景:2012-2017年就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2011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2009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9月-2015年3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访学。研究领域:中国教育传统及其当代变革。发表论文《孔子学思理论的文化语境还原——基于<论语>文本的解读》(《教育学报》,2016年第2期),《孔子对学思概念的型构及其教育方法论意义》(《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第5期)。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

  联系方式:edu_hxz@hotmail.com。

  (二)小学教育(全日制,非全日制)

  1.学科简介

  小学教育专业设立于2006年,2017年开始招收小学教育全日制专业硕士,2019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招生将面对在职小学教师和应届相关专业毕业生,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主要采取假期上课的方式,不影响在职工作,而且毕业也将同时获得教育硕士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实用型师资。培养方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专业特色。

  本硕士点现拥一支职称、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专职导师队伍,10余人的教师团队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授4人,特聘教授3人,副教授7人,多名导师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和中小学实践经历,导师团队教研、科研成果丰富,在研课题多项,发表SSCI、CSSCI论文50多篇。另外,还聘请了多名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名校长担任实践导师,与多所小学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充分体现教育硕士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截止2018年12月,教育硕士中共有4人次获得全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讲课比赛二等奖、三等奖等。1人次获得青岛大学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青岛大学博学奖学金等。学生就业前景广阔、灵活广泛。

  2.导师风采

  https://sf.qdu.edu.cn/__local/5/AB/39/C6A946B62640CFF1956A30E53CC_0C07BCC3_4AC6.jpg

  马勇军,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崂山区专业拔尖人才。曾先后担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名师名校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督学,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Science&Education》《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全球教育展望》等国内外专业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个人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5项。第一位次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先后获得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导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https://sf.qdu.edu.cn/__local/6/31/09/D7ED69BF447A5CE1BF1051CD914_D48DA5CC_1764C.jpg

  王晶莹,1980年生,博士,教授。华东师大比较教育和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科学教育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台湾师范大学双博士后,主要从事科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2018年,在国际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刊物发表文章21篇,一区顶尖刊物11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计算,2015年-2018年发表14篇,一区顶尖刊物5篇;2014年-2018年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CSSCI刊物10篇。2011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6年专著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部委联合国家重大课题、科技部专项、教育部人文、教育部重点等十余项省部级及以上教育类课题。

  https://sf.qdu.edu.cn/__local/2/A0/F8/3EDC1F4261EB37D6DB0A354A5F2_1043A28D_8333.jpg

  王忠厚,1975年生,山东平度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现任小学教育系和学前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小学教育系副主任(主持工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学和科研、中小学教师进修培训等工作,主

  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近几年,主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持参研省部级项5项,多项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山东省、青岛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

  https://sf.qdu.edu.cn/__local/E/98/C0/7C2183EFD32602FA2B9432F5355_8DD33468_7E72.jpg

  杨慧娟,1976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及数学教科书的研究,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电化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教育科学研究;连续两次获得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苏静,1978年生,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

  2013、2014年度青年卓越人才。现任教于青岛大学师范学

  院小学教育系,主要从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

  教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在小学诗词教学领域有较

  为深入的研究。自2005年来,先后独立出版8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中华儿童诗意课》、《不一样的诗词课》两部专著由中华书局出版,专著《新生来了》获《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最受教师欢迎的百佳图书奖”。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4项,市哲学社会课题1项,获市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https://sf.qdu.edu.cn/__local/3/58/9D/C5AFF7FE5D7964A1F2970F2ACAD_021EB168_1F899.jpg

  庞晖,1971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持有国际

  TEFL证书。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教师教育、跨文化

  研究,国际汉语教学。讲授课程: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材分

  析、中小学英语教学测试及评价、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等。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指导委员,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例评审专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指导顾问,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PEP教材培训专家。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6年获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导师称号,山东省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在英国诺里奇教师教育学院访学;2016-2018年在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任教,负责中文语言、文化教学及教师培训,K-12孔子课堂教师督导,优秀汉办教师。在美国期间积极参加ACTFL年会等高端国际会议5次并宣读论文。多年扎根基础教育研究,熟悉国内外K-12英语教学理论及一线教学研究热点,具备国际化视野,在英语教师培训及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https://sf.qdu.edu.cn/__local/D/2B/2E/982379E8A17F273F38FEE64449B_D54E57BF_2B867.jpg

  柳茜,博士,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儿童语言习得。在《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主讲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二语习得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等。

  https://sf.qdu.edu.cn/__local/0/2C/6C/6580053FF0E5F22D8559B4A2A47_FE38404C_30269.jpg

  杨洋,男,1984年生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高分子材料硕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学,教法,与学习科学博士学位。持高级应用统计分析证书(CASA)。现就

  职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人力资源发展与评估高级顾问。研究方向包括:测量与评估,科学教育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方法及数据应用分析,及课程设计。讲授课程

  包括:教育测量与统计(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本科),统计学(本科),科学教育导论(本科),数学专业英语(本科)。在InterdisciplinaryScience&EngineeringPartnership项目(纽约州立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数据分析专员4年,在山东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项目担任数据分析专家3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科学)担任数据分析专家1年。发表SSCI,CSSCI论文共4篇,在国际学术会议AERA与NARST上发表学术报告12篇。担任两个SSCI杂志的审稿人。

  https://sf.qdu.edu.cn/__local/5/31/26/F52414913BB21D6E13B120CD9A2_72F5282D_25339.jpg

  王卓,1987年生,山东青岛人。毕业于美国陶森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2017年入职,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青岛市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英语组导师组长,青岛市基础教育研究组核心成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移动学习,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师培训与评估。共发表国际会议与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三)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

  1.学科简介

  研究内容: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学与教的理论、教育传播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虚拟现实(VR)技术、流媒体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教育应用等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特色:重视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重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习,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主体性教学活动研究、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研究、网络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网络学习支撑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应用研究、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等。培养具备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从教素质的高水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专业成就:2018年12月7日,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全日制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上,我院入围决赛的4名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的好成绩。其中18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迟彩玲荣获全国一等奖,并作为优秀参赛选手在大赛颁奖仪式上进行了教学风采展示;17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王梓仪和18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王蓓蓓荣获全国二等奖;李国建老师、杨进中老师、韩冬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迟彩玲荣获大赛一等奖(右一)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王梓仪、王蓓蓓荣获大赛二等奖(左五、左四)

  2.导师风采

  https://sf.qdu.edu.cn/__local/5/78/5D/097FFECB853D484393DC1CB04BF_BF8F1724_553E.jpg

  李国建,现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山东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协会信息化学会副会长、青岛高校信息化分会秘书长;山东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应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教育专委会理事;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教育技术协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网络互动教育平台、智能学习技术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青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省级纵向项目),同时承担《网络互动教育平台》、《智能互动教室》、《教育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等横向科研开发项目。先后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中国科技出版社)、参编《现代教育技术》(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基础》等教材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https://sf.qdu.edu.cn/__local/4/28/0B/2415958F5DF35744CB3E7C6F229_5A3AA251_7D99.jpg

  杨进中,教育技术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社会性学习以及学习环境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期刊及会议发表CSSCI、SSCI、EI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构建研究》一部;主持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多部;曾获山东省实验教学成果奖一项,软件著作权两项;获微软、IBM等多项专业技术认证证书;开发“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系统”、“高校毕业论文指导系统”等多款教育软件。

  https://sf.qdu.edu.cn/__local/3/AA/D1/E6A34E0C5B2BE3D4BA3413CC434_169E8EE4_9FAB.jpg

  韩冬,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系副主任。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2012年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2015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做博士后/访问学者。作为骨干参与国家86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在《中国科学》等专业相关研究领域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二十余篇。2011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二等资助,201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目前在研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项。

  (三)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

  1.学科简介

  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为目标。对于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020年,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拟计划招生10名,学制2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实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各一名。校内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多名导师具有海外学习背景;校外导师均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领域的专家,多为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名校长等。此外,与多所中小学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还鼓励和推荐学生赴国外实习进修,以充分体现教育硕士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前瞻性特征。

  2.导师风采

  夏锡梅,女,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书记,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首批认证心理咨询师,中国性心理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特聘讲师团专家等。研究领域主要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特殊群体心理状况与干预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重大社科项目和省市级课题多项,主编书籍两部,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项。

  米振宏,女,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青岛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突发事件心理干预,近几年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7项、市厅级项目4项。出版专著一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教材多部。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1篇获得青岛市社科联一等奖,2篇获2013年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获2013年山东省教育工会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每年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近200余人次,开展团体辅导近20次。

  张黎,女,1982年1月生,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青岛大学心理系讲师,加拿大女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婴幼儿早期教育,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与教育,青少年抑郁、校园欺负的预防和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儿童青少年非形式推理能力发展与培养研究》,教材《教育统计的世界——统计原理与SPSS应用》,参与出版教材和译著4部。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青岛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承担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家庭教育重点研究项目、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

  兰公瑞,男,1981年生,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森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聘专家,《青岛日报》青报网特聘心理专家,青岛市多所中小学特聘心理专家。承担《心理测量学》、《积极心理学》、《生涯咨询与辅导》、《心理测量与评估》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青少年积极发展、生涯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现代大学教育》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9年,个案咨询2000余例。

  任菲菲,女,1985年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与创造,员工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在《PsychologyofAesthetics,Creativity,andtheArts》、《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国内外顶级心理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一项,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级项目两项。

  (五)学前教育(全日制)

  1.学科简介

  青岛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于2006年,2017年起招收两年全日制教育硕士,以培养高素质、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和管理人员为目标。学前教育硕士导师团队职称、年龄、专业结构合理,拥有博士学位的占80%,多名导师具有海外学习背景(芬兰、日本、英国、俄罗斯)和幼儿园实践锻炼及科研指导经历,团队研究领域涵盖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班级管理、家庭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殊教育等,获批多项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CSSCI论文。学生就业前景广阔、灵活多样。2019年,首届毕业生100%就业,1人进入高职担任教师,其余均进入青岛当地优秀幼儿园担任教师。另外,还聘请了多名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名园长担任实践导师,与多所幼儿园建立联合培养基地,重视教、学、研、做的一体化,为学生实现可持续性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方向: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3.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同时,十分强调关注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以实现研究高度、深度和广度的结合。

  2.导师风采

  https://sf.qdu.edu.cn/__local/F/3F/2B/AFFF5F2ED467B250CADBA9B2F1B_B804522F_4CE4.jpg

  王芳,女,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卓越人才(2016),2016—2017年芬兰坦佩雷大学访问学者,澳门大学访问学者。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幼儿园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特聘专家。长期与幼儿园合作研究,着力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接。

  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在《光明日报》、《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等研究项目8项,获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称号,多篇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出版专著《幼儿园有意义游戏研究》、教材《幼儿园课程》。

  联系方式:wf2210@126.com

  照片1

  孙玉洁,女,1965年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会常任理事,青岛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特聘专家。曾任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青岛市教育学会理事、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系主任等职。主要承担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幼儿园管理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学校(幼儿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主编高师专业教材2部,其中《幼儿园班级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为“十三五”全国学前教育专业(PBL)规划教材。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项,代表作为《在互助中促动专业觉醒——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土化实践研究》(2012年,人民出版社),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U-K互助中生成专业自觉——幼儿教师驻园培养模式研究》(2018科学出版社)参与省级高校教学研究项目三项,获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4年获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导师称号,2015年获青岛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2016年获青岛大学“最美教师”称号。2018年获得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成果奖获一等奖(位列第二),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

  联系方式:syj6510@163.com

  何京玉,女,1968年生,毕业于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先后承担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中日韩学前比较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研究。在《外国教育研究》、《亚洲教育研究(外刊)》等中外教育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编写《幼儿园班级管理》教材1部。

  联系方式:1485830329@qq.com

  https://sf.qdu.edu.cn/__local/0/C1/E3/B8CD73C27535EF937B1B34C458C_097298FD_6BB8.jpg

  孙欣,女,1981年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山东高等教育》编辑,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2016年),青岛市名师名园长培养工程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研究与推广中心理事,青岛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成员,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家训、早期阅读等领域的研究,主讲中外学前教育史、0-3岁儿童保育与教育、中外教育史等课程,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篇,出版2部专著,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分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参编家庭教育培训教材(0-3岁分册;3-6岁分册)(出版社编辑中),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3项,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

  联系方式:qingdasx@163.com

  https://sf.qdu.edu.cn/__local/1/CE/47/53FD9B0459DBEFD7E24A091A4B8_5CF71E13_20186.jpg

  卜凡帅,男,1987年生,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系理论教研室主任,青岛市名师名园长培养工程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潘菽思想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学前特殊教育、学前融合教育以及自闭症儿童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省市校级课题多项,奕阳教育研究院横向课题1项。

  联系方式:bufanshuai@qdu.edu.cn

  二、应用心理学专硕

  (一)应用心理学(全日制)

  1.学科简介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适应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青岛大学心理学科2020年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主要培养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组织行为与心理援助、应用发展心理学。本方向开设高级心理测量、行业发展前沿讲座等专业学位课,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游戏与艺术治疗、青少年生涯辅导与积极发展等专业选修课。对于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应用心理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020年,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拟计划招生6名,学制全日制2年。学科采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多名导师具有海外学习背景。校外导师组由来自实践单位或来自国内外合作培养单位具有丰富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组成。此外,学科与青岛市等省内外多所中小学、知名企业、特殊教育学校等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培养平台。

  2.导师风采

  同心理学学硕。

  (二)应用心理学(非全日制)

  1.学科简介

  应用心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适应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青岛大学心理学科2020年招收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主要培养五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组织行为与心理援助、应用发展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和人工智能与工程心理学。对于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应用心理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020年,应用心理在职专业硕士拟计划招生20名,学制非全日制3年。采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校内外双导师制,导师组由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实践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实践单位或国内外合作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组成。学科聘请知名高校、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联合培养,聚焦学科前沿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

  2.导师风采

  同心理学学硕。

  展望未来

  今后,师范学院将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力争成为国内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成功范例。

  欢迎广大优秀考生报考师范学院,让我们一起创造师范教育新的辉煌!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