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大学 > 考研经验

各科复习攻略,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考研是一段很磨练心志的过程,当你完完整整地走下来,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强大的多~历经9个月,楼主终于坚持等到北京大学传播学的录取通知书,各位考研er们快来借鉴一下学姐的考研经验!

  从去年六月到今年三月,一切都像是一场梦。

  据说北京大学难考,学硕更加难考,三十比一甚至四十比一的报录比让人望而却步。在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传播学学硕时,我根本没有设想好自己的未来,甚至刻意去回避了自己的未来。

  “如果没考上怎么办?”、“难道没考上要一年一年接着考吗?”、“如果准备考研错过秋招怎么办?”、“考研成功率太低,不如出国。”

  这一大堆念头在最开始的时候疯狂地折磨着我。我算是一个胆小谨慎的人,凡事喜欢想好Plan B,可是这次没有,我放任自己朝着未明的前路漂流而去,决定给自己一个放手一搏的机会。可能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些问题摊开想明白了,所有在最初的崩溃期过去之后,整个准备考试的时期,我都处于一种微妙的佛系状态。

  关于复习状态,有以下建议:

  1. 调整心态,不要把考研当成唯一一根救命稻草。考研只是提升自己的一条路径罢了,无论有没有成功上岸,无论未来选择走了哪条路,考研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也是充实自我的一个机会。

  2. 不要总是强调自己的努力程度,应该反过来想想,自己的劲有没有使对地方。在传播学中,最重要的是对传播现象的敏锐关注,而不是身体的透支程度。如果仅仅是天天朝六晚十二,却只懂背书,不懂思考,那么再厉害的书本都救不了你。

  3. 找个没有竞争关系且学习习惯较为一致的研友。考研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如果没有旅伴,那未免太过孤独。有个研友平时互相激励、说说话聊聊天缓解压力、难过的时候还能一起出去搓顿好的,对心情有润雨细无声的作用。

  4. 找出舒服的学习姿势,不要逼迫自己。整个考研时期,我没有特别固定地从早到晚在一个自习室里边学习,一旦在自习室觉得自己状态不够好,就到教学楼旁边的小树林背一个小时书,或者晚上觉得累了,就到宿舍天台上吹风夜观天象,顺便把一天学到的知识在脑子里理过一遍。

  具体的建议我分为英语、政治、专业课三个板块:

  一、英语

  英语一拿到84分,还是比较满意的成绩,主要是在两篇作文上面扣了不少分。由于我一直在修翻译学的双学位,本身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我的英语成绩无法拿来做参考的标准,我的学习方法也仅供参考。

  ►复习时间:

  5月6月,过一遍恋练有词;7月到12月,每周或者每两周做一套英语一真题,到快考试的时候基本上做过一遍,除了10年、11年这两个魔鬼年份,成绩一般都比较稳定。

  ►复习策略:

  阅读方面,弄清楚每一篇阅读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把卷子中不熟悉的单词做成List背下来,同时找出每一个错题的错误原因,力图攻克自己的薄弱之处。我在做阅读题目时最经常出现的错误是熟词生义题,但是直到考前,这个漏洞也没能补上,这次英语错的唯一一道阅读题就是错在了熟词生义上;

  翻译方面,由于我在平时的双学位课堂中一直都在练习,所以复习中没有花时间准备;

  作文方面是比较花心思的,我整理了外刊里的一些句子,以及优秀范文里的一些句子,把它们背诵下来,其实考场不大可能遇到能完整运用这些句子的情境,重要的是灵活运用背下的这些句子的构造、词组的使用方法等,避免考场写出的句子太过幼稚。

  在英语学习中,我一直主张的是日常提高英语能力,使用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一些幸运儿可能会拿到不错的成绩,但这种方法的危险就是成绩的不稳定性。师弟师妹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慢慢地夯实英语基础,下面是我平时自学英语的几个途径:

  1. 阅读外刊,如《大西洋月刊》、《Aeon》、《经济学人》的Debate板块:在阅读外刊时偶然碰到原题的几率非常小,大家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阅读外刊时可以选择与哲学、社会学或传播学相关的文章,这样可以既学习英语,又学习专业知识;如果阅读外刊需要耗费你大量的时间,那么就不要执意与又长又难的文章纠缠,可以尝试选取短小的文章,或者采用其他的英语学习方法。

  2.看YouTube视频:推荐的博主有AsapSCIENCE、The School of life、TED、Crashcourse、Vox(仅限生活部分)等;看视频时,第一遍不要开字幕,如果实在看不懂,可以第二遍再开字幕。

  3. 听Podcast:推荐的播客有Philosophize This(非常高质量的哲学播客,海德格尔、福柯、德勒兹应有尽有,发音很标准,但是专业词汇多,难度较高)、More or less、LSE:Public lectures and events;眼睛累的时候可以听一听,中午午休的时候可以当背景音乐,但不要用它占据大块时间。

  二、政治

  政治拿到了70分,其中客观题38分,主观题32分,算是一个中规中矩不拉分的成绩。

  ►复习时间:

  由于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基本没有任何的政治理论基础,所以我从7月就开始了政治的复习,从7月-10月,每天复习政治的时间在1-2小时,11-12月复习政治的时间增加到2-3小时。

  ►复习策略:

  整个复习期间主要是跟着徐涛老师走下来的,徐涛的讲课风格比较活泼幽默,适合我这种对于政治一窍不通的初学者,听他的政治课基本可以算是我复习之余的一种调节方式。

  复习阶段使用的资料包括徐涛的核心考案、背诵笔记、八套卷再到最后的押题小黄书,补充资料有《疾风劲草》、《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

  个人认为,学习政治最为关键的一步的是要先形成一个宏观的思路和大略的框架,徐涛和肖爷爷的书上都有类似的框架,把它们掌握下来,化成自己思路的一部分,做起题目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在练习选择题的时候,我首先做了1000题,错得惨不忍睹,我把这里边记不住的知识点都整理出来,平时闲了没事就看两眼,后期背了背诵笔记和疾风劲草上的重要知识点,再做八套卷四套卷的时候,就有比较大的进步了。

  三、专业课

  专业课无疑是我最用心复习的部分,但是最终的得分并不算很高,专业一拿到110分,专业二拿到105分,比我理想的成绩要低10分左右。

  ►复习时间:

  从6月到12月,每天在6-8小时之间,大概占据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

  ►复习策略:

  6-7月,我过了一遍传播学的基本书目,包括《传播学教程》、《小绿书》、《范式与流派》(这个时候还看不懂)、《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传播学史》、《社会研究方法》、《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大致形成了传播学的基本框架。

  8-11月是最劳累但是也最充实的四个月:

  首先是看了几百篇传播学各个领域中的论文,以及北大新传院老师的论文,也读了《传播符号论》、《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文本盗猎者》、《传播学简史》、《创意传播管理》、《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文化研究导论》等书,做了20多个大专题和四十多个小专题,极大地拓展了我对传播学的理解;

  其次是通过看教材和看论文,整理了所有我能想得到的名词解释,大概有90多页。个人认为,名词解释是答题的基础,一个小小的名词解释,可以包含非常丰富的信息,我没有逐字逐句地背诵这些名词解释,但是要求自己把这些名解里的要点都记下来,通过这一个过程,我基本上把传播学的知识空白都补上了;

  再次是9月中旬开始练习答题。刚开始的时候答题速度缓慢而且没有较好的答题框架,但是经过有意识地长期练习,这些问题基本都可以解决。在这里要感谢胡师姐答题班的老师非哥,每次批改题目都认真负责,在非哥的指导下练习了传播学诸多领域中的题目,答题的框架意识和逻辑意识的确有了明显的提升。

  11月-12月,基本是每周练一次完整的题,题目可以从以往的真题中找,也可以找其他学校风格类似的题目,做完题目之后看与题目相关的论文,不断地完善自己写出的答案。

  ►补充: 关于专业课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分清知识点的轻重缓急。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外延的广阔程度,我把我想要掌握的知识点记录为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例如雪莉·特克尔)、小专题(例如“发展传播学”)和大专题(例如“隐私权”),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掌握。

  2. 找到好的记忆策略。传播学作为交叉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可能较难找到下手之处,考专硕的同学追求更高的实践能力,可能记忆的负担较小,但是传播学要求更深厚的理论功底,所以记忆是避免不了的。我自己使用的方法是以知识点为单位来进行记忆,从8月尾到11月,我做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一百天规划表,基本上每一天都会记忆一些传播学的内容,比如五个名解或两个小专题或一个大专题,并按照规划按时复习。

  3. 做完题不要丢掉。每一道做过的题,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大脑状况下的产物,下一次再碰到一样的题,可能并不能像第一次做的时候那样文思如泉涌,所以每一道题做完之后尽可能记录下自己做这道题的框架,通过看论文不断地完善这些框架,时常翻出来看看,了解自己的想法。

  4. 不要慌。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我崩溃过三次:第一次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觉得自己对传播学一无所知,又觉得自己复习的时间太晚,担心跟不上;第二次是刚开始练习真题的时候,第一次模拟考试(而且题量比真题要少)里我超时了一个半小时,觉得自己思考时间太长,写字的速度又特别缓慢;第三次是考前两天,在看自己的笔记的时候觉得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每次崩溃的时候,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但是事实证明,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焦虑和担心都是正常的情绪,它们有的时候可以让你逃避自己的问题,有的时候也可以让你正视自己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学会和这些情绪共处,并且积极地去寻找解决方案。

  与其后悔,不如拼一把,如果思辨能力够强,就来北大做我的学弟学妹吧~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missmjc小喇叭,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