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大学 > 考研经验

从二本挂科王到北大传播学专业课第一

  【摘要】2015年3月9号,一个少年登上了杭州开往北京的火车。大部分的故事都是从远行开始的,一直生活在浙江的我开始了我的北漂求学的故事。这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否定自己的故事。

  今年过年,妈妈说了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说她是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人,我是生活在马云时代的人。这句话放在两年之前,真的没错。作为一个看着中央二套的财经节目和中央七台的致富经长大的少年,创业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可怕的大众媒介,也许也是因为穷,缺什么越想要什么),那时候对各个企业家如数家珍,张口闭口商业模式,初中就决定好了大学要读商科。对于读书则是看的很淡,大有一副成为下一个马云的远大抱负。

  初中时候开始接触到网络游戏,一款梦幻西游的网络游戏玩了将近十年(开学后,不为此写篇论文,都对不起丁三石),高中可想而知,高中生涯就是网游、篮球、小说,暗恋女生,最后100天开始学习,一本线差个7分,到杭州一个二本学校读市场营销。自己真当是是个差一点先生,初中升重高差5分,花了家里两万块。

  大学就是三件事情,游戏、谈恋爱和做生意。太多创业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大学里,觉得施展自己远大理想的时候到了,卖电脑,开店,建立兼职平台,参加各种各样的创业社团,参加创业大赛,至于课几乎没有听过,连考前突击都懒得准备,大学成绩可想而知,复试时候交的成绩单简直惨不忍睹。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打自己脸的过程,说过死也不会考研的人一次走在华师大的校园里,一个二本生来到名校,突然就萌发出考研的想法,朋友对于白羊座的头脑发热置之一笑。确实也是,记得当年买来一本考研词汇红宝书,翻了几天就尘封了,高数重修了两回的我,看到考研数学简直就是折磨啊,弃。

  放弃考研之后,开始找工作。投简历的时候,那些自己想进的公司那条只招收985/211的学生的要求刺激到了,这个时候就不服了,不行,一定要考研,上最好的大学,这些公司以后小爷我还看不上呢。这又激起我考研的真正动力。有句话说,是骄傲、虚荣与嫉妒支撑你走到今天,你的成长正式依赖你的负能量,而不是天生善良。一时在一个名校里的突发奇想远不远比不上别人拒绝与低看更能刺激一个人前行。也许这样真的不太好,要淡定从容,但实在太难。

  开始第一次考研之路,考的是人大商学院的企业管理,当一个专业倒数的人说自己要考本专业最难考的地方的时候,所有认识的人都笑了,各种各样的笑了。每天早上6.30开始学习,从头开始学英语,学数学,学专业课,自认为学的还挺用功,回头想想完全是在自己感动自己。结果可想而知,4门课中最高分竟然是政治的79的。。

  狼狈的毕业。考研失败还是要重新写毕业论文,根本就是写的一塌糊涂,一辩直接不能参加,二辩通不过,最后的最后在补答辩中以最低分通过了。随便找了一家工作签了三方。

  李宗盛的歌里说人总要经历一些刺激,最常见就是你的女友离你而去;人总经历一些打击,我们都不曾一次的留级。

  毕业,一段三年的感情画上了一个不太美好的句号。毕业后,在台州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白天上班偷懒,晚上下班打dota。离2015考研还有100天的时候,辞职回家。考同济企管,超国家线十分,数学没考好,准备调剂将就去读书了。

  一顿烧烤改变了人生轨迹。成绩出来后的没几天,和朋友在县城吃烧烤,吃着吃着说道不要去读,去考北大吧。年轻躁动的心在酒精过后三人一拍桌子,决定前往北京。脑子里第一次有北大印象是小学毕业那年,偶尔看到一个介绍北大的节目,讲到有一个叫芍园的地方,有着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当然小学的时候确实我也是个优秀的学生,那时候就想长大一定要考北大。高一时候班主任让大家写上自己想上的学校,我写下了光华管理学院,不敢写北大,光华没几个人知道。大学期间来北京游玩,在清华门口拍了张照片,没有进北大,我当时说,总有一天我要自己考进去。

  在北京住了一个月的地下室,听了太多关于北漂,蚁族的故事,自己也准备体验下地下室的生活。那是一个位于知春里的招待所,一个月600的床位,5人间,房间里面有个电视。住的其他朋友分别是来清华复试的哈工大学生,一个中石油的员工,一个南开的实习生,以及另外一个来北京找工作的朋友。招待所的室友经常流动,萍水相逢的人抱着各自的目的来到北京,大家晚上一起在房间里那台古老的电视机里看平凡的世界,喝着燕京和白牛二,结伴出去逛逛鸟巢,也是段快乐的时光。然而随着新鲜感的散去,开始逐渐厌烦地下室的生活,那个又脏又臭的环境,没有信号,拥挤的卫生间,没有隐私空间。一个月后,朋友到来,搬到一个还不错的小区,离北大5公里的样子,合租房。顺便说一句,北京的黑中介真的超级黑,押金不给退。

  没有苟且,哪来远方。为了能够复习,还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考研机构上过班,后来去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产品运营,其实就是做app推广,上大街上让下载app。为了考研,这些不太喜欢并且有点辛苦的工作还是坚持下来了。8月15号是发工资的日子,工资没有按时发送,次日,公司开会说公司倒闭,工资要以后发(无良老板并没有发完工资)。8月17号,和室友前往欢乐谷玩了一天,开始正式的备考。

  ►初战新媒体

  刚来北京的时候定的专业是传播学,后来经过学长学姐们的了解,发现自己更喜欢新媒体,毕竟以后想去互联网公司上班,最后还是创业,新媒体的东西更适合自己考,后来深财并入汇丰,也听了深财的讲座,对深财非常感兴趣,后来考虑到在本部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又对未名湖念念不忘,还是选择考新媒体。

  本科学的是市场营销,后来又考过企业管理,对于答新媒体的题比较有优势。花一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传播学的理论,尤其是翻烂范式与流派与文化研究导论。9月份之后开始看整理专题,看了大量的论文,和小伙伴们一起整理厚厚两大本的论文集,整理各种各样的专题,练题。初试的时候一个重大的问题是时间安排不好,会的题写的太多,导致最后一道没什么时间写,有点吃亏。

  结果新媒体初试第7,进复试是意料之中。但是可能是高兴的太早了,复试期间没有好好看书,没有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加之认为的新媒体更重视实践能力这一块导致了复试被刷的悲惨结果。

  结合第一年备考,以及今年的真题,总结下关于新媒体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希望提供一些失败的教训。

  第一、不要以为新媒体注重实践,新媒体研究院对于理论素养要求很高,尤其杨老师和刘老师又是社会学背景出身,一定要多看社会学的专著提高,提高理论水平。今年的考题有大量的社会学的影子,大家不可忽视。

  第二、具有跨学科思维,除了传播学和社会学,可以适当学习一下管理学和经济学,罗宾斯的管理学和曼昆的经济学、科特勒的营销管理,都值得推荐,学习一些重要的分析框架,比如BCG、swot、4p、五力竞争模型等等。研究媒介产业的时候会有很好的理论支撑,而不是泛泛而谈。

  第三、研究方法的重视。有刘老师在肯定会考方法,而且很重视,初试与复试都不可忽视。不仅要掌握具体的方式与工具,最好学点方法论,这是最能体现学术能力的地方。

  第四、有机会可以去旁听下新媒体研究院的课程,会有非常大的收获的。

  第五、关注热点,显然新媒体研究院是不避热点的,把握当下的热点事件,尤其关注媒体产业管理方面。

  第六、血淋淋的教训。老师要的是有研究潜力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会考试的学生。等到初试完再去准备复试有点太晚了,最好在准备初试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尤其跨考的学子,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了解自己是要去读研究生而不是去考研,所以要具备问题意识,多是思考,研究方法的掌握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要去明白,如何发现问题,并去研究他。

  第七、善用网上资源。慕课可以看浙大韦路的新媒体概论、清华的传播学理论、中大张志安的新媒介素养。公众号的话可以看,但是注意挑选,像北大新媒体,树洞社媒、公共传播等,质化研究、社会学了没、国际新闻界等公众号都可以关注,至于虎嗅、钛媒体之类的公号,则要批判对待,其文笔不够学术规范,可以吸收观点,看得太多则不好。

  第八、书和论文。北大没有参考书和标准答案,所以没有固定的书单,而且一旦过多相信网上的书单,答题则容易同质化。这里可以推荐几本比较好的书籍。

  《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梵迪克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看到过关于新媒体的最好的教材类著作了,非常适合新媒体。其又是新媒体研究的重要学者。

  《网络社会的崛起》这绝对是一本超级好的书,用吉登斯的话说就是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这本书较为难啃,体系庞大,如果肯花时间啃下来,会有非常好的收获。

  《网众传播》这是本很容易被忽略的书,何威的博士论文改成的。

  《互联网思维》这本书是被批判的非常严重的一本书,但个人认为虽然其在叙述上不够学术,但对于互联网产业提供非常好的视角和框架,可以吸收观点和框架,并用更有深度的方式加以利用。

  kk系列,凯文凯利是我的一个梦魇,但其对于新媒体产业的判断还是具有前瞻性的,像

  《新经济、新规则》,《必然》这样的书籍,对于理解新媒体的商业模式有一定作用。

  看论文主要有三个办法。一个是按期刊找,《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在学术规范上都不错,而像《现代传播》、《新闻记者》内容广,涉及较多的媒介产业,适合新媒体的研究。二是根据老师找,北大老师,学界大咖。三是根据专题看论文,然后根据专题,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一个问题,结合各篇论文的观点。

  复试被老师怼了,不学无术成为刻在脑门子上的四个字。重新回到北京,找了份轻松的工作,看大量书的,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过去一年看了100多本专著,北大旁听了4门课,慕课10门课。也从书籍中培养出对学术的兴趣,10月份辞职之后,从新媒体转到大传,初试总分第三、专业课第一。成功被北大大传录取。

  这不是一个经验帖,叨逼叨乱讲一些事情,人生就是有很多可能性啊,至于大传的经验帖,下次再更理性化的分享给大家。

  (实习小编小谭,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