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大学 > 考研经验

二战三跨初试400+北大软微金服考研经验

  【摘要】本来想等面试成绩一出来就想写经验贴,但因为一考完就马上找了实习工作,刚进去也比较忙,所以一直拖到现在(2017.4.12),写这个贴主要是两个原因,首先,必然是希望能够帮到跟去年的我一样地奋战在考研前线的同学们,其次也是为了给自己的这两年的奋斗经历做一个总结。

  2017的初试成绩:政治64英语77数学133经济学综合134总分408

  正如标题所示,我是二战,三跨,本科是西安某双非一本,电气工程专业(纯工科),毕业后在某大型电力国企工作三年后,才决定考研。16年参加了第一次考研(非软微),专业课未过线,公共课总分260,一般水平。我自认为智商一般,勤奋程度也一般,总体条件也不好(四六级分很低。。。。),我想最终二战能考了个不错的分数,应该是跟坚持有关。所以那些有志于考软微的同学,别担心自己的基础或者是背景问题,要相信只要是付出就有收获。下面我将分科目来介绍我复习时的规划和过程。

  一、英语

  参考教材:《何凯文长难句》、张剑黄皮书(97-至今)、《王江涛英语作文》、《新东方英语考研词汇》(大绿皮书)

  关键所在:词汇量词汇量词汇量,真题真题真题,背作文

  本人英语基础很差,四级才460分,而且考了两次(汗。。),第一次复习考研时是从15年3月份开始,当时先开始背单词,绿皮书一共50个unit,前期一天背一个,8点到12点,花的时候比较长(用的是艾宾浩斯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等背完第一遍后开始做真题,从04年开始往后做,每天也只做一篇阅读理解(精做),我认为只有精做才能提高,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精做?

  我的方法是做完一篇后,对完答案,把不会的单词全部挑出来记录,并学习(不只是记住意思,还要知道词性和用法),然后开始笔译原文,逐句用笔翻译在纸上,刚开始笔译是痛苦的,翻译出来的句子自己都恶心,但是不得不承认,只有痛苦才能提高,这个方法贵在坚持,我初期词汇量估计只有三四千,等笔译完04年到15年的真题后,基本达到八九千,等考试前期已经过万了。

  笔译完一遍真题后,可以回头继续做真题,不要以为真题做了一遍,你就会记住答案,觉得没有意义,事实上,你第一遍看不懂的单词句子,学习后,第二遍做时,依然看不懂,甚至第三遍也看不懂,所以真题一定要反复做,至少做两遍。

  至于作文,我想说的是,如果是英语大神那尽管再考前准备几条思路即可,但是如果英语一般,一定要背作文,大小作文都要本,至少各背10篇,实际上每年考的作文看似根本不同,但本质上还是具有同质性的,所以真题作文的参考价值相当大,尤其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范文,一定要学习!因为这就是人家阅卷老师认可的作文,作文就应该这么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从10月中旬开始背作文,20篇范文来来回回背了三四遍经典句子,达不到脱口而出,起码也是信手拈来了。

  复习周期:9月前时间,每天所占时间和精力要多,占总学习时间的30%-40%,9月到11月每天两三小时就可以,到12月基本就是每两天复习一次,这时候主要的精力是专业课和政治。

  对于英语,最笨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重复背单词,重复做真题,重复背作文是最好的方法,一定要坚持!

  二、数学

  参考教材:《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李永乐6套卷》或者是张宇系列的《高等数学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9讲》、《8套卷》、《4套卷》

  关键所在:撸全书,搞真题,挑模拟,做题做题做题

  我是理工科出身,可能从小数学思维还可以,在所有功课中算是学的可以的,但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感觉高等数学学的糊里糊涂,好多希腊符号居然都不记得叫什么;概率论更甚,居然不记得大学学过这门课,拿出大学成绩单后才知道学过!基础自然是可以忽略。

  我数学复习的周期和强度一直很大,因为数学分值很大,而且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分数拉聚会很大,所以一定要重视,我3月份开始复习,由于实在基础太差,就先学同济大学的教材(两本绿色的),学完一章后,做课后习题,做完对答案(网上有),前期做的很慢,也很困难,但是坚持就好,做完后基本到了五月份,就开始做全书,实际上如果基础好且时间比较紧的同学,可以直接上全书,全书实际上已经讲的很详细了,如果有些还是看不懂,再翻同济的教材,这样比较快。第

  一遍做全书,可能会比较慢,不过不要担心,因为第一遍所学的东西是最多的,这个时间可能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间,一定不要图快,要认认真真把全书上的每道题,每个点都搞懂,等踏踏实实过完一遍全书后,立马开始第二遍,第二遍可能会比第一遍快,但是依旧可能有些做过的题还是不会做,不要着急,继续做,第二遍书过完,可能也得需要一个半月时间,这次主要就是强化知识及解题能力。

  到了九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数学的真题依然是具有非常强的参考价值的,但是可以不像英语那样从97年开始,数学可以从05年开始,因为05年以前的题型好多现在都不一样了,而且命题组也变了,可能出题风格上会有所不同,因此近十年的真题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刚开始做真题时,可以按照内容做,《李永乐真题权威解析》就是按照内容编排的,比如求极限是一部分,微积分是一部分,分部分做,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检查自己哪一块的知识没掌握好,并了解这部分知识真题会以哪种题型或方式考。

  做完一遍后,可以再开始一遍真题,这一遍就很快了,过完后,再开始整套整套地按年份做真题。这时候要有一个真题的错题本,把错题都整理上去,分析错误的原因,是概念问题还是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些问题完全会出现在考场上。到11月中旬就可以做模拟了,这时候张宇和李永乐的模拟会陆续出来,但是切记,做模拟题一定是在你把真题做烂,做透,至少三遍,甚至五遍以上,才能开始做模拟题。等到12月份要回归真题,重新回答真题的感觉中,毕竟模拟题和真题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复习周期:9月中旬前每天占50%左右的时间,主攻基础和强化全书。9月下旬到11月主攻真题,占40%左右的时间,12月回到真题,35%左右。数学到后期一定不能放松,要保持做题的感觉,三题不做就会手生!

  总结:数学就是在理解基础上,做题做题做题,通过做题训练熟悉程度,切记考研数学要求的不是会,而是熟练程度,因为要在三小时内做完数学卷子,确实还是比较紧张的。

  三、专业课

  参考教材:《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宏观经济学》曼昆;《货币银行学》胡庆康、《国际金融学》姜波克、《投资学》博迪;习题册用金圣才相对应的名校考研真题册,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考虑《公司理财》罗斯

  关键所在:反复钻研指定的两本教材,至少过三遍,学有余力可以涉猎一些其他金融相关书籍,习题一定要做,从而牢固知识体系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

  以往专业课都是微观105分,计算机基础45分,今年适逢改革,卷子整体分布为宏微观各占50%,即75分,但可能是第一年改革,卷子难度并不是很大,组织框架明确,基本概念清晰,会用书中的模型来分析题目,基本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如果能用比较专业的金融学术语来分析,中间再穿插一些其他科目,比如货银的相关知识,会锦上添花。下面我说说两门课的总体复习思路,然后分述。

  总体来说,如果是本专业,或是本科学过宏微观的同学,学起来可能会比较容易上手,不是本专业或没学过的同学也不要担心,只要你认真钻研,提高效率,就一定能学好。由于一战时学习了货银及国际金融,因此对于整个专业课学习会有所帮助,由于去年专业课科目出的很晚,因此我开始的时间也比较晚,但最终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非专业的同学不用着急,只要规划好时间,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微观经济学:

  关于微观,我想说的是我开始的并不早,9月中旬才开始看范里安,刚开始看时完全看不懂,感觉看的很吃力也很痛苦,但是还是坚持看了下来,一共37章内容,看了将近半月,还是似懂非懂,所以我果断换了高鸿业老先生的微观来看,这本书是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我看的时候也确实要比范里安轻松的多,也确实能通过这本书理解了一些之前并不理解的范里安里的内容,两本书的内容有些是一致的,但是讲法完全不同,如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等,看不懂范的同学可以先看看高先生这本,但是也有很多是范里安独有的,比如博弈论,博弈论在今年的试卷中并没有出现,但是并不能保证以后也不出现,因为在改革前,每天的试卷中,博弈论的分数占比都是很大的,所以还是要重视。

  等看完高先生的微观之后(应该只花了一周),重新再从头看一遍范里安,感觉豁然开朗,以前完全看着不懂的内容,第二遍看时甚至能够推导,信心也足了很多。第二遍看时可以搭配金圣才的习题做一做,看看在别的学校的试卷中,题型是如何考的,对于跟软微题型类似的题目要重点练习,尤其计算题,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理论,不仅知道怎么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算,垄断那章的计算题,一定要弄的清清楚楚。对于书后面的几章的不对称信息、外部性是重中之重,切不可疏忽大意。

  宏观经济学:关于宏观,个人认为是更是要对整体框架有个宏观把握,对于各个学派的理论以及相对应的模型要非常清晰,一定能手绘出来相关的图形,比如IS-LM,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及财政政策等等,古典学派如何,凯恩斯学派如何,货币主义学派如何,以及这些理论为什么是对立的,对立的点在哪里,以及最终得出的结论有何不同等等。

  曼昆的书相对范里安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懂的,所以我直接上手曼昆的书也压力不大,但是一定要跟着书把每一个模型都搞懂,附录里的模型第一遍看不懂没事,到考试之前最好也要弄懂,我想只要坚持下来,也是很容易能弄懂的。宏观的东西实质上是很多的,像货币政策里包含了货币银行学里的货币理论,开放型经济那一章又是国际金融学的精华浓缩,所以如果同学们学有余力的话,一定要涉猎一些这些书,对于宏观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非本专业的同学,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培养出一个基本的金融思维的话,不仅对于初试有优势,对于复试也是大有裨益的。

  关于时事,在考前也要多关注今年金融界的新动向,新政策,今年最后一题出一道“美联储加息对于国内外经济的影响”,也未尝不可,而且一般这种题开放性很大,分值很高,这就要求你具有较强的经济学思维了。我推荐几个微信公众号,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微信号:NCFR_PKU)、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微信号:tsinghua_pbcsf)、清华金融评论(微信号:thf-review)、华尔街见闻(微信号:wallstreetch)等,也可以通过购买几期临考前的报纸来获取信息,比如《经济观察报》等类似报纸。到考前一两周可以将这些时事总结在笔记本上,大致十几个左右应该就能覆盖考题。

  复习周期:8月份以前可以看一些基础的课程,比如高鸿业先生的微观,或者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时间可以占每天的20%—30%左右,到9月就开始逐步增加,40%,甚至更多,11月前必须对两本书有了很清晰的理解,然后要开始做题,做历年的真题,群里可以下载,历年的只要做微观相关就行,并开始关注时事等,到12月就要整体再梳理一遍,顺着目录在脑海中构建框架体系,查漏补缺。

  总结:从17年的卷子来看,题目都很基础,论述题也不会太难,但是不排除这是第一年改专业课科目,可能往简单出了,至于18年题目的难易如何,不太好下定论,但是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丰富和深化。

  四、政治

  政治这门课,我感觉我实在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一战分数65,二战64,不进步,反而退步了。汗。。。可能是我政治觉悟不高吧。。。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看一些其他大神的经验贴,肯定会对你们有帮助的,这里我也写一下基本的复习思路,供大家参考。

  参考教材:《考研政治大纲》、《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八套卷》

  关键所在:刷书加刷题结合,关注时事关注时事关注时事

  政治这门课是选择题五十分,分析题五十分,分析题一般到后期靠背诵提升,前期主要重心是选择题的提升。我体验过两次考试,也咨询了很多研友,都认为,分析题拉开的差距并不大,关键是选择题,在选择题里又关键是多选题,单选一个一分16个,多选一个两份17个34分,如果能保证选择题40+,就基本可以70+,因此前期要多刷书,然后刷题,不断地巩固那些零散的知识点,提高选择题命中率。

  我是用的主流的肖秀荣老师路线,后期通过背8套卷和4套卷,来提升分析题,17年的政治,肖老的4套卷应该是全部命中了,所以还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但是16年的政治,肖老的好像只命中了一道题,命题组可能是反押题模式,所以这也加大了不确定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的题目已经很少有那种纯记忆性的知识点,更多的是以时事为背景出的需要自己理解的题目,因此不能以为政治只是背就可以解决的,要提早开始计划。

  复习周期:8月前花的时间不要太多,主要学习一下马哲和近代史等,因为好多时事还没出来,所以不是重点复习科目,时间占比10%左右,9月份就要开始系统的学习了,大纲也快出来了,这时候就是看大纲,刷1000题,我刷了三四遍,命中率还算满意,等到8套卷出来就可以用来做模拟,看看自己的选择题究竟能拿多少分,然后查漏补缺,其中的分析题也可以看看,学习一下答题思路,等4套卷出来(基本已经12月上了),就要认真做模拟,分析题全部背诵,这时候的选择题得分也基本就是最终考试的得分了。

  总结:政治这本门课,前期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将时间释放出来复习其他科目,等8月或9月就要开始系统复习,基本模式不变,就是反复刷书和刷题,到12月份就开始背诵,这时段是痛苦的,但是也是重要的。

  尾声

  这篇帖子是本人自己的学习经验及历程总结,可能有些学习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因此请大家各取所需,去其糟粕。也欢迎大家找我交流。最后,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货,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制定计划并且实施了,就一定能成功。

  (实习小编小谭,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