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大学 > 导师介绍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傅郁林



►教育背景
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国际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法学理论与司法制度方向)。


►工作经历
1987-1998年,武汉海事法院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研究室副主任;
200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
先后在德国图本根大学(2001年春)、美国东北大学(2001年秋)、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2005-2006年)、美国耶鲁大学(2006年春)分别做过3-12个月的访问学者,主要是比较研究司法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


►研究领域
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仲裁法学、纠纷解决、裁判方法


►研究成果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十余部,主编《民事诉讼法学精粹译丛》(十卷套)。其中代表作有:
《民事司法制度的功能与结构》(2006);
《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研究》(主编)(2006);
《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2011);
《美国法官自选裁判文书译评》(主译)(2003,2013);
《美国民事诉讼法》(主译)(2004);
《危机中的民事司法》(合译)(2005);
《择案而审——美国最高法院受理案件过程》(合译)(2009)。
民事裁判文书的功能与风格,《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繁简分流与程序保障,《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
论最高法院的职能,《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
先决问题与中间裁判,《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建立判例制度的两个基础性问题,《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我国司法职能分层目标下的高层法院职能转型,《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中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研究,《法学家》2011年第1期;
论民事检察权的权能与程序配置,《法律科学》2012年第5期;
民事纠纷的多层次司法救济,《当代法学》2013年第2期。


►荣誉奖励
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其中较为重要的有:
2009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两次获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2009)。


►其他事项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等科研项目和国际横向合作项目十余项。
国际交流:
多次赴英美及中国台湾、香港授课或讲座,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发表参会英文论文近十篇;担任中国法硕士项目英文课程教师。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司法改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重点基地诉讼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多次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的《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立法论证和最高人民法院主持的多项司法改革方案论证。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