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吉林研招网 > 东北师范大学 > 院校资讯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名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学院现有教师67人,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9人,外籍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其余为讲师和助教。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人,有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67%以上的教师有出国留学经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40岁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27人。在承担本科教学的教师中,45岁以下有博士(含在读)学历的教师达90%以上。学院有学生1049人,其中本科生600人,硕士研究生300人,博士研究生100人,函授生300人。全院师生比为13.9:1。
  
  所辖各系
  世界史系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是由原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当代史4个教研室、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以及一些研究日本问题的学者组成的。本系长期以来在国内历史专业拥有一定地位,林志纯、朱寰、丁则民国内外知名学者都曾经长期在本系任教,由本系编写的教材《世界上古史纲》、《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世界通史·中古部分》及配套发行的参考资料、《世界近代史》、《世界史纲》及配套发行的多媒体光盘等等,在当代中国史学界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世界史教学与研究中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相当的影响。目前,本系教师承担着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领域的本科在校生、本科函授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课、教育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两课硕士研究生等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承担全校通识课、文科大综合课的教学任务。
  本系有现有教师1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10名(含博导),副教授2名,讲师4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2名,拥有硕士学位者4名。教师中曾经出国留学者14名,美国富布莱特研究学者4名。近年来,由我系教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4项,其他项目3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各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光明日报》、《美国研究》、《日本学刊》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0年,由于我系世界史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就,由我系教师组成的“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我系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6个世界史重点学科之一。现在,我系招收的博士专业有:西方文化史、美国社会史、美国外交政策史、日本史、现代国际关系史、欧洲中世纪史、拜占廷史等多种专业方向,硕士生有学历硕士、教育硕士和高师硕士等多个系列。
  中国史系
  我院中国史系是在原来的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分别成立于1950年)基础上于2004年3月组建的。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有徐喜辰、陈连庆、张亮彩、李洵、吴枫、薛虹、孙守任、赵矢元、常城、王维礼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在系内任教。由本系詹子庆、赵毅、赵轶峰等教授分别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和赵矢元、徐凤晨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在国内长期享有盛名。现今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人员为24 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在读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人,教授14人,副教授6人,助教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有多名教授在国际性、全国性、省级学术团体担任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职务。系内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有先秦史、先秦诸子研究、秦汉史、辽宋金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明清经济史、东北边疆史;晚清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外关系史、国际移民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目前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工程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以及法国查里·梅耶基金会项目、日本东京大学合作研究项目等40个项目的研究。系内现有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博士点和硕士点,每年招收博士生15人,硕士生40-50人。设备资料方面,系内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中心藏有中、英、日、俄文书刊数万种,另有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微缩胶片等各类资料数百种。
  古典文明系
  古典文明系本科生由我校著名的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培养和训练,优秀的学生可以保送到所里(或北大)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欢迎文科各学院的学生从2年级转到研究所上课和学习。研究所每年招收10-12名硕士生、2-5名博士生。
  东北师大古典文明史所在1982年成立的宗旨是开创三个国内从未有的国际新学科:亚述学及其分支赫梯学、埃及学以及西方古典学。当时这些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科研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是崭新的:既把学习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希腊文、古拉丁文作为基本课程;在掌握古代文字的释读之后,根据第一手的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新理解和解释古代世界的文明和历史。当我国学者可以直接阅读古代世界各文明区出土的文字材料后,中国学者就可以改进我国当时的以翻译和介绍西方和苏联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他们对原始史料的解释)为方法的、以编写通史教材为主要形式的低层次的科研和教学现状,可以在这些我们的前人所未知的国际人文科学新领域中发表论文、写专著,进行创新式的科学研究,第一次步入以研究世界人文遗产为宏大宗旨的各个古代文明学科的神圣国际讲堂。我们中国学者要为这些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学者独霸的传统人文科学领域做出贡献,要在世界人文科学研究领域中树立起我国的强势形象。
  19世纪首创于欧洲的、至今已硕果累累的亚述学、埃及学和研究西方经典的古典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欧美大学府的专利,当时国内无人能释读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而能读希腊语、拉丁语的学者也寥寥无几。因此,在国内建立或发展这三个学科必须向西方学习,充分掌握他们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借鉴他们的研究经验,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因此,“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西方学者来华传授真经并同时派我国学子去西方学府取经,就成了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开展填补国内空白学科亚述学、埃及学和发展古典学教学和科研之世纪工程的必由之路。
  旅游管理系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建设的重点大学,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是东北地区较早开设旅游专业课程的院校。1993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学生,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已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为主体,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等教师合作参与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与副教授占90%;留学归国教师占70%;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任课教师盏95%。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办学宗旨是为中、高等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全面的旅游科学及相关文化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方法、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办学理念是“厚重人文,兼顾理工;淳厚学养,高尚德能“。
  旅游管理系设有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教育,并招收函授生,同时是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的主考单位;在非学历教育中,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类专业培训。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课程设置和办学特色:加大人文含量;强化语言能力;重视技能培养。如,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发挥历史文化学院的优长,为学生铺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素养;在开设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基础上,《各国旅游文化》等部分专业课程实施外语授课;为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除系内设有专业实验室外,还有校内宾馆和校外星级酒店等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
  在国际交流方面,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近邻俄日韩,逐步形成东北亚国际旅游教育联合体。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