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辽宁研招网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专业介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业介绍: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学科源于建校初期的阜新矿业学院的力学教研室。迄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1978年由原煤炭工业部授权,开始招收力学本科生,为煤炭高等院校培养力学人才,现任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嫦娥一号、神舟七号的副总指挥马兴瑞就是该班毕业学生中的优秀代表。1980年经煤炭部、教育部批准,创建矿山工程力学专业,招收本科生,1983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更名为工程力学专业。
  1996年开始招收理科性质的理论和应用力学专业,2002年又在工程力学专业中增设虚拟仿真本科专业方向,经教育部批准于2009年开始招收属于工程力学类的工程结构分析本科专业。1983年工程力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首届硕士研究生赵阳升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研究所所长,矿业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98年该学科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将理论力学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和1980年成立的以研究煤炭开采及其诱发的环境与灾害相关的力学问题的工程力学研究所,整合组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2003年被批准建立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撤系改建力学与工程学院,成为该学科的依托单位。
  目前该学科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力学类的工程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以及在工程力学专业增设虚拟仿真方向的本科专业,此外还有理科性质的理论和应用力学本科专业。
  该学科的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于200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被辽宁省科技厅评为省重点实验室。另外,该学科团队于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同年,工程力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第Ⅰ类特色专业。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淀,结合国家和辽宁省目前、未来矿山环境灾害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在矿山环境灾害力学领域形成以下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岩石失稳理论及应用、地层渗流力学及应用、矿山环境岩石力学及应用和两相流理论及研究。
  在该学科众多方向中,矿山环境灾害力学是国家和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在国内,矿山环境灾害力学是我校该学科首先开始进行研究的并保持领先地位,该学科内的研究人员较多,是具有比较优势和突出特色的领域。因而通过努力,将学科方向凝聚到矿山环境灾害力学领域,使该学科的发展能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做出贡献。
  该学科现拥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7人,中青年教师均有硕士学位。工程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的百人层次人选6人,千人层次人选2人,原煤炭跨世纪人才1人,辽宁省学科拔尖人才3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中国力学学会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已经建立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以博导为学科、学术带头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学术团队。
  目前该学科教师承担全校21个本科专业的力学基础课教学、3个力学本科专业的全部教学工作、相关专业研究生力学教学和力学专业研究生的全部培养工作,主持和参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课题6项。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97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各类基金、企业委托项目62项,在研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近三年,共发表与该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264篇,其中被三大检索论文131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项科技奖励8项;获发明专利1项;举办了5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该学科每年培养本科生170人左右,培养硕士研究生30人左右,博士生招生规模为8名左右,有1~2名博士进入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一篇博士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有两篇硕士论文被评选为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另有一篇博士论文提名申报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该学科下设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于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同时下设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被辽宁省科技厅评为省重点实验室。现有专业实验室面积1130m2,仪器设备总值1300万元,专兼职实验人员10余人。实验室具有完善的仪器设备和实验人员管理规章制度。基本能够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