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吉林研招网 > 吉林农业大学 > 专业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专业介绍:药用植物


  一、发展沿革
  吉林农业大学药用植物学科始建于1962年,是我国最早开展药用植物栽培、育种、加工、利用的特色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9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博士授权学科, 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重点学科,作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2007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长期建设中,学科突出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势,注重依托北方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自2003年以来,在国家教委、农业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教委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学科在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科有(1)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实验室”(3)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实验室”;(3)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4)吉林省中药栽培重点研究室;(5)吉林省科技厅批准的“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二、梯队结构
  本学科现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整体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学术队伍。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1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高级人才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以上学位者占50%。在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超过65%,50%的人员具有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经历。教师队伍协作意识强,形成合作研究态势,2008年被评为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三、科研工作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研究药用植物野生变家植、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优良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标准化等;
  2.药用植物开发与质量评价——研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生源途径及药用植物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等;
  3.药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药用植物种群更新机制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和生态因子对中药材质量的调控等;
  4.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等生物技术开展濒危药用植物的无性快繁,筛选优质品系(种),扩大种质资源;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用化合物、蛋白药物或其它重要产品研究。
  本学科成员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5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3项,省长基金项目1项,普通项目7项;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000余万元。鉴定成果16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其中,SCI 收录5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6部。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
  
  四、人才培养
  学科含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3个本科专业。本学科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7人,已毕业博士研究生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
  两项教改课题“植物科学系列教材”和“植物资源学系列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2007年和2008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药栽培与资源概要”获2006校级教材优秀奖;主编全国统编教材“药用植物栽培学”获2005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中药资源学”获2007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三等奖,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第二届(2008)高、中等院校林(农)优秀教材二等奖,2008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中药资源学”被评为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优秀课程。2008年“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条件建设
  经过多年的积累,本学科现拥有良好的科研教学条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现有药用植物生物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总面积1000 m2。设备仪器台(套)数300余台(总价值701万元)。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有药用植物温室1000m2,药用植物园1.5公顷,种植有北方药用植物150余种;药用植物生态园10公顷,有药用植物200余种,有校企联合型实践教学基地10个。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