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内蒙古研招网 > 内蒙古大学 > 专业介绍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环境科学


  一、 培养目标
  本领域培养环境科学方面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要求在环境科学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较为宽广、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解决环境科学领域实际问题的学科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独立开展环境科学领域某一方向科学研究能力和环境管理实践的应用能力,以适应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责任感,在“知识”、“能力”、“做人”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我国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
  3、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环境管理实践能力,掌握环境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具有创造性思维,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独立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环境科学的研究、教学及环境规划、管理、评价、监测等工作。
  4、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文献检索能力、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研究方向之一:环境地球化学
  针对我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环境问题,结合本研究方向的特色,重点开展河流水-沉积物系统及土壤-植物系统的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以及湖泊湿地富营养化机制、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的生源要素通量及过程等方面的研究。为河流水体沉积物和土壤污染的防治及湖泊湿地的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和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 研究方向之二: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分支学科和新兴边缘学科。本研究方向以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结合土壤微生物学、给水及废水处理微生物学、以及环境工程学,重点开展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动态及其  相互关系,环境污染对微生物的生物效应,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废水微生物学处理的原理及其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环境微生物在废物资源化及环境污染防治中的作 用,开展微生物资源、工业与环境微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机理。
  3. 研究方向之三: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本研究方向针对国家和自治区存在的现实环境问题,综合运用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现代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以及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管理的制度安排与建  设,环境保护经济、技术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城市和农村环境规划与管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建设项目和区域、行业发展规 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工业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绿色认证和产品生态设计,国家、区域与行业的可持续性评价,为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制定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咨询和决策依据。
  4. 研究方向之四: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注重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认识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重点研究在各种人为因素干扰下,受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特征,掌握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保护对策;运用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研究方向以全球环境变化、湿地生态学、生态水文学、环境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为基础,紧密围绕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国家及区域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湿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安全评价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5. 研究方向之五: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面临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又是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材料为主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积极开展水资源以及由煤电、冶金和化工材料等重化工产业所引发的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的研究,重点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高盐分化工及冷却废水、城市中水回用技术方案、区域综合整治、典型草原湖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行业、区域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6. 研究方向之六:环境工程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积极措施,是经济建设实现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工业布局做法的重大改革,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就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资源、能源、交通、技术、经济、消费等因素,还要分析环境现状,阐明环境承载能力和防治对策。环境影响评价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我国则把环境影响评价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方向针对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环境问题,重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水环境评价技术研究、环境工程治理技术研究及环境规划等工作,以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一般4年,要求课程学习全部在1年内完成。
  总学分:≥38学分
  公共学位课 须修3门,12学分(包括环境科学专业外语2学分
  专业学位课 须修4门,16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4门,8学分(可选择跨专业选修课2~4学分
  专题讲座及教学实践 2学分
  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部分。
  1、学位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是完成学业的必修课程。公共学位课共计3门,12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4学分,公共外语课6学分和环境科学专业外语课2学分。专业学位课共计4门,16学分,包括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 境管理学和环境土壤学。所有学位课程均属考试课程,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
  2、非学位课程是完成本学业学习和研究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是完成学业的选修课程(包含跨一级学科的选修课程。课程选择应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与特色,教学组织与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
  3、研究生选课应考虑自己的专业基础和研究方向的实际需要,导师可根据学生的本科专业基础和各研究方向的具体要求,指导研究生学习相应的课程,以满足学位论文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需要。
  
  四、培养方式

  1、研究生既要完成规定的政治理论学习,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政治学习应与政治、形势、政策、法制和道德教育相结合。
  2、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研实践为主,同时注重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之中。通过理论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训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熟练应用现代测试技术,具  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培养宽广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发现、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并注意发挥学术团队和学科组的力量。论文指导小组的人员组成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4、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束后要进行中期考核,全面考察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论文开题报告及身体状况等。考核不合格者,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考核合格者,进入论文实质性工作阶段,接受全面的科研技能训练。
  5、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等。要求硕士生查阅不少于40篇的文献资料(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做报告。开题报告应由学院组织的专家小组根据评分指标评定成绩并给出能否通过的意见,经学科、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五、专题讲座和教学实践及要求
  1、形式:组织听取校内外教师和专家举办讲座或报告会(含学院集体组织的学术活动,广泛了解相关领域的科研动态、最新技术与方法进展等。导师的学术报告,每位指导教师至少就本学科方向的前沿动态作一次专题讲座,同时,积极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和项目实践。
  2、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参加所有讲座或报告,并提交综述性论文或报告。专题讲座和教学实践合计2学分。
  本专业领域研究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分担一定量的课堂讲授;
  2指导本科生实验课,协助指导本科生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
  3野外教学实习和企业生产实习;
  4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
  5在确保学位论文和课程学习圆满完成的前提下,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调查和组织创新项目,全面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七、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应体现出研究生是否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工  作,独立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拟订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在得到导师认可之后,进入研究实践阶段。
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至少为一年半。最迟应在第三学期初选定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制定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计划。论文选题应力争与导师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相结合,应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国家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既反映环境科学学科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应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研究结果具有新内容、新见解,强调创新性,应具  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应达到在国内专业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水平。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有一篇以上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公开发表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方可申请答辩。硕士学位论文书写应格式规范,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论文写作。通过学位论文的完成,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
  
  八、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的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和《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