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内蒙古研招网 > 内蒙古大学 > 专业介绍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科学技术哲学


  (学科专业代码:010108)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技术哲学基本理论,热爱祖国,身体健康,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事业心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学位:授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哲学硕士学位。
  学位要求:
  较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的历史和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悉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动向,能够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做出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成果;  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或在科技政策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的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
  学习年限:3年。
 
  二、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之一:资源开发型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
  资源开发型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以内蒙古地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组成。其中,人与  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和前提。以往,资源开发型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掠夺性开发往往成为了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欠发达的代名词。为此,本研究方向主要从资源开发型欠发达地区 的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和脆弱性、自然资源的富集性、自然生态环境的屏障性和安全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低下性和所面临的全球性冲击等问题出发,特别是结合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这一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2.研究方向之二: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作为科学技术哲学中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生态哲学是一种“哲学转向”,是从传统机械论转向一种新的整体论哲学。因此,生态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主要从当代整体论哲学思潮的观点出发,研究和探讨了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学方法论和生态价值论以及关于世界的存在、主体与客体、整体与局部、首要和次要等问题,从而阐明和揭示了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新的世界观、新的方法论、新的价值观、新的自然观。与此同时,生态哲学还特别强调理论的实践应用,在实践中谋求理论的发展,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因而生态哲学又是一种开放的哲学。
  3.研究方向之三: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与文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扩展的新研究方向。从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女性主义等视角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关系,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具体包括科学技术分别与  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社会诸因素之间关系研究。根据地域性特点我们还将从文化人类学等视角研究特定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交往方式、社会环境和地方性知识对少数民族地区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影响;民族的、地区的、本土知识对提高少数民族公众科学素养的作用,并对此进行对策分析。特别是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发展实际,运用自然史、科学史、社会发展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内蒙古科技进步与教育、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意义和影  响:从理论上认识二者的制约关系,有利于我们掌握科技发展的规律、条件和功能,能够使我们有效利用科技成果,推动社会进步。
  
  三、本专业研究生各类课程的门数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 :最低 40学分(含教学实习2学分)
  公共学位课 须修 2 门: 12 分
  学位基础课 须修 门: 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4 门: 16 分
  前沿讲座(含讨论班) 须参加 2 次: 分
  专业选修课(含一门跨学科专业课) 须修 5 门: 10 分
  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 2 分
 
  四、前沿讲座(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1.讲座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讲座的范围包括:科学哲学发展动态和前沿、科学史、中外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等;
  讨论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科学哲学原著选读;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专题;
  讲座主要采取专家主讲,配以适当的讨论的形式;
  讨论班的基本形式: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讲授任务,师生共同讨论。
  讲座采取开放式管理方法,即根据学术发展状况随时调整讲座内容。学生必须自主选择其中2次讲座。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必须参加本专业范围内所设讲座2次,有主讲教师的考勤记录。
  讨论班必须有读书报告。
 
  五、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必须经过导师审核同意。
  2.能够有计划地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该研究或选题的学术研究状况和动态。选题前后的文献阅读量不低于30篇[部];其中必须有外文文献。
  3.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应该在论文答辩前一年进行,内容包括选题论证、内容提要和大纲细目、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选题研究的主要参考书目和文献。开题报告一般在教研室范围内进行。
  4.硕士生应该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撰写并完成学位论文:论文要求反映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和最新成果,并且能够从中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结论,引出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论文要求基本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立论有据,内容丰富,行文流畅,在研究角度、研究思路、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资料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5.论文格式与形式必须包括:题目、作者、目录、摘要(中、外文)、关键词、导论(前言)、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几部分。
  6.论文字数在15000字以上。
  7.论文按照学校研究生处统一规格装订成册。
  
  六、本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1.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集体研究的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能够独立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三年内至少有2学时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做到课前备课,独立撰写授课讲义。
  3.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