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四川研招网 >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院校资讯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区发展研究中心介绍


  一、山区发展研究中心的学科定位

  面向国家山区科学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山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空间格局与过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国山区发展战略研究,在资源开发与保护、产业发展、山区城镇与聚落建设等方面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建立山区发展理论体系,为国家山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基础与创新目标

  1、山区资源与利用

  1.1 方向定位

  该研究方向通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十一五”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及四川省科技厅的项目支持,初步形成以特色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为重点的山区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技术体系,建立了从区域生物资源开发品种的选择,开发品种优选排序,开发时序规划,开发技术研发,产业化开发模式的设计及生物资源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系统理论和技术体系。

  该研究方向的发展目标是建立生态节约型山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技术与理论体系。

  1.2 取得的科研成果

  该研究方向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攀西地区特色生物资源综合开发与示范》获2007年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已完成专著2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

  1.3在研项目

  ①国家十一五支撑专题:稻菜轮作模式下城郊环保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②水利部公益项目:岷江流域河流健康状况评估及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研究

  ③汶川地震灾害重建项目:茂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④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出口玫瑰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山区城镇与聚落

  2.1 方向定位

  该研究方向面对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这一宏观背景,面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需求,以“21世纪新山区”理想为目标,立足西南山区,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基础,围绕山区城镇、聚落空间格局与过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山区城镇与聚落类型、结构与演化过程等基础性研究,以及山区人居环境、城镇与聚落的空间布局、人口适宜容量与人口转移、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等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山区城镇与聚落研究的理论体系,在国家山区人口、城镇与聚落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2.2 取得的科研成果

  该研究方向已完成2本专著、4篇博士论文,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篇。

  2.3 在研项目

  ①四川省发改委重大专项——四川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2008-1010

  ②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课题——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与支撑潜力评估,2009-2011

  ③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重点项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与模式研究”,2009-2011

  3、山区产业建设与协调发展

  3.1发展目标

  (1)学科建设目标

  围绕山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核心,开展山区产业经济效应、生态效率、环境响应、空间分异及其持续性等问题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完善、巩固、集聚山区产业建设与协调发展学科方向,逐步提升产业建设与协调发展对山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

  (2)团队建设目标

  以增强山区产业建设与协调发展对山区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为导向,逐步形成5-8人的核心研究队伍,并引导团队成员向学科方向集中、向理论前沿集中、向国家需求集中,不断促进研究队伍结构优化、逐步提高研究队伍的竞争能力。

  (3)科学研究目标

  通过国际合作、国际论文发表,扩大研究视野,提高山区产业建设与协调发展在国际上的认知度;通过多类国家项目,突出主流方向,逐步扩大山区产业建设与协调发展的国内影响;通过地方合作,逐步增强山区产业建设与协调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和决策咨询能力。

  3.2 研究方向

  山区产业生态与区域可持续性研究

  山区人地关系协调的资源增值与社区管理研究

  气候变化脆弱性及其山区产业经济适应研究

  3.3 取得的科研成果

  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收录9篇,S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ISTP收录2篇(包括重复检索);

  主著2部,合著3部,参与编著9部;

  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各类优秀论文奖6项;“3个100”优秀图书奖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集体一等奖1项;

  3.4 在研重大项目

  方一平,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专题,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对策研究

  方一平,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西南山地资源环境安全与产业承载规模研究

  方一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地城市工业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地域政策效应研究

  4、山地景观与旅游

  山地景观资源与旅游发展研究在我所有悠久历史,四川省的五大世界遗产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都凝聚了我所老一辈科研人员心血,其中,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则是直接应用了我所科研成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改革开放、国家支持发展旅游业以来,我所创新性开展了基于建立旅游支柱产业的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不仅为四川省旅游支柱产业的建立做出积极贡献,而且还积极援助支持了西藏和贵州旅游业发展,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育提供重要的产业科技支撑,也形成了我所山地景观与旅游学科特色与传统。

  4.1学科发展目标

  遵照中国科学院“四个一流”、“九个转变”新时期办院方针,以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新山区”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秉承“理论服务实际,实际检验理论”学科传统,围绕山地旅游景观空间演化机理,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建立山地旅游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培养锻炼一支基础理论扎实、科研作风硬朗、热爱山地旅游和山地科学、对山区发展有强烈使命感的科研队伍,将学科组建成中国山地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国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库,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山地旅游研究机构。

  4.2研究基础与创新目标

  学科组通过多年的景观资源调查评价、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对西南山区旅游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积累,并开始了山区旅游景观空间演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集成,与西南地区各级政府和各类旅游企业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为创建山地旅游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一定基础。

  创新目标是瞄准国际旅游研究前沿和旅游发展最新趋势,以西南山区为重点,以旅游景观空间演化机理为目标,开展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筹建山地旅游景观空间演化信息系统实验室,为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平台。

  4.3取得的科研成果

  全所该学科累计发展表论文约300余篇,完成规划研究报告20余部,累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约20余人次。

  4.4完成和在研项目

  (1)完成典型项目

  陈富斌等,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遗产价值研究,四川省政府。

  何毓成等,川南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省政府。

  陈学华等,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报告,四川省政府。

  李立华等,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旅游产业规划研究,西藏自治区政府

  李立华等,西藏自治区青藏铁路经济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西藏自治区政府

  李立华等,四川省大熊猫生态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研究,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

  李立华等,四川省城镇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省软科学项目

  李立华等,四川省旅游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省政府

  (2)在研项目

  李立华等, 5.12汶川大地震旅游线路要素整合实施方案研究,四川省政府

  李立华等,山地旅游景观空间演化的理论和方法集成研究,成都山地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5、大型库区生态环境变化与管理

  5.1学科定位

  立足三峡库区,面向长江上游大型水库,重点开展库区生态与环境演变、生态与环境安全预警,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与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补偿,库区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等研究,为库区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特殊区域生态(库区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

  5.2发展目标

  建立库区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发展与深化保护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为我国大型库区生态的良性循环提供科学支撑。

  5.3近期研究重点

  ˜ 库区生态与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估模型

  ˜ 库区移民迁建、产业重构对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

  ˜ 库区高效生态农业与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集成

  ˜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标准

  三、主要研究平台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

  站长:王玉宽

  成都本部Tel:************,

  ************

  成都本部Fax:************

  ************ 

  本部地址: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野外站地址:重庆万州区长岭镇

  野外站电话:************

  ************

  E-mail:wangyukuan@imde.ac.cn

  

  

  1. 概况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隶属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承担建设,1997年建站,站址于重庆万州区长岭镇梨树村。

本站地处三峡库区中部长江南岸,地理位置108°30′E、30°45′N,海拔265m,地貌类型以丘陵、低山为主,出露地层为侏罗系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4—19°C,年均降水量1000—1350mm,年均日照时数1300—1600hr;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监测试验基地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站部土地面积0.6hm2。现有400m2生活实验综合楼1座,局地气候标准观测场1处,坡地径流观测标准试验小区5个,品种引种试验园0.3 hm2;站外以五桥河陈家沟小流域为监测试验区,修建了2个大型自然坡面径流观测场、3座支沟测流堰、1个把口水文观测站和10hm2坡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从坡面到集水区多级监测体系和试验研究基地。

  3.监测内容

  (1)水土流失监测:重点监测工程建设影响下的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动态变化和相关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局地)气候、植被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通过坡面径流场、径流小区和支沟测流堰、小流域控制性水文断面的建设,监测库区中部紫色土区域的坡面侵蚀与小流域产沙、输沙的基本规律和藕合关系。

  (2)面源污染监测:通过对土壤养分监测,农药、施肥体系监测,径流和悬移质泥沙所带的氮、磷养分和农药成分监测,监测库区中部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变化,以及入库泥沙和污染物对三峡水库水体的危害。

  (3)移民及社会经济跟踪调查:定点调查库区中部移民和农户的生产、生活、经济收入、聚落环境及其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变化,监测工程对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移民安置和移民经济开发途径和对策研究,为库区移民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和政策建议。

  (4)山地生态农业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试验示范:建立山地生态农业、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典型模式与技术试验示范区,开展生态、经济效益的观测、调查和研究,为扩大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基础、实用技术和试验示范样板。

  4.研究内容

  根据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性和工作需要,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定位于流域生态观测与试验研究。长期监测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对库区中部、近库岸流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影响,开展山地生态农业和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试验,为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的环境维护、移民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监测信息与对策。研究重点: 

  ˜ 库区生态与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估

  ˜ 库区高效生态农业与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集成

  ˜ 库区移民迁建、产业重构对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

  ˜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5.科研队伍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现在岗科研技术人员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助研2人。另有在培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聘用试验观测人员3人。

  6.科研项目

  建站以来,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承担科研项目18项,在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科研项目有:“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环境保育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工程的研究与示范”(科技部科技开发项目)、“万县生态环境实验站监测试验研究”(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工程的试验与示范研究”(重庆市院地合作项目)、“三峡库区荒溪治理模式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重庆市重点科技项目)、“三峡库区名特优新林果繁育及SOP研究”(西部之光项目)等。

  7.核心技术研发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在山地生态农业模式、旱坡地改良利用、生态种植技术、作物品种改良、名特优新林果开发、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科学与技术研究积累。研究成果已在万州、开县等地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四、取得的科技成果

  现有在职人员及流动人员发表论文总数约48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EI论文30篇。2期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发表论文总数约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EI论文19篇。现有在职人员出版专著15部,其中二期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出版专著9部。

  陈国阶研究员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国阶研究员、陈治谏研究员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陈治谏研究员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苏春江研究员2007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山区发展研究室在职人员还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项9项、12人次。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