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院校资讯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中心之一,李俨、仓孝和、严敦杰、席泽宗、陈美东、廖克、刘钝、廖育群先后担任过所长(或负责人),现任所长为张柏春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由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创议成立于1957年,1975年扩建成为研究所。目前研究所设有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三个研究室,以及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科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主办《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和《科学文化评论》三个刊物。另设1个专业图书馆。2012年底在职职工120人。研究员中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要从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科技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之关系,以及相关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功能的研究实体之一。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在国内从事科学技术史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机构中具有公认的核心地位,在国际科学史界有较大的影响。
  研究所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将逐步实现研究重点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史向中外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转移;借鉴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和成果,拓展研究领域和视野,开展基于科学技术史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科学技术哲学、科技政策和科技战略研究等交叉科学研究,重视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取向的科技史研究;并充分关注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文化问题,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致力于与科技文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的建设,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约38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0余部,*获得近20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部委科技成果奖以及中国图书奖。近年来的突出成果包括编撰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10卷50分册)、《中国文化通志·科技典》(10卷)和《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与《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等,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天文断代研究,对世界著名实验室的研究,对近百年来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和创新规律的研究,关于印刷术起源和传播的研究,参与制作《龙腾》大型系列片等。已经完成的重大课题有《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物理学史大系》、“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2系列共30余卷)、《中国科学技术史》(30卷)等。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