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院校资讯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


  实验室简介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批准建设,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本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第一任主任为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第二任主任由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优秀杰出青年王道文研究员 ,现任实验室主任凌宏清研究员。17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实验室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3人,中级研究人员22人,技术及管理人员3人,在读研究生130多人。
 
  实验室研究方向
   
  根据国际上植物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研究重要农作物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基因组与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材料;探索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新体系,寻找利用优异外源基因的最佳途径并创造出对农作物育种有重要意义的种质资源。
 
  实验室主要科研成果
   
  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及省、部委的多项课题,已在国际刊物和国内学报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五项。其中以胡含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小麦花粉无性系变异机制与配子类型的重组和表达规律方面的研究成果,于1997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李振声院士为首的课题组所培育的优质小麦小偃54近期已通过陕西省的品种审定,由于其在染色体工程育种方面的突出贡献曾荣获何梁何利农业科学奖。2001年实验室贾旭研究员等人“通过花药培养诱导小麦雄核发育形成加倍单倍体” 的研究成果成果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实验室人才培养 
  
   实验室现为遗传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生导师5人,1989年以来共培养博士后27人,博士生100多人,硕士生40人。同时,实验室还在科研队伍年青化建设中取得了新的成就,从1997年 至今引进百人计划9人。
 
  实验室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国内合作研究:本着“以我为主,优势互补,联合开放,共同提高”的原则,实验室先后接待过国内30多个单位的研究人员来我室进行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在提高实验室的研究能力,拓宽实验室的研究内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0年4月实验室成功的举办了《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的小麦专家参加了会议。国际合作研究:实验室与英国John Innes研究中心谷物系和病毒系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人员互访和材料交换,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提高。2000年与英国洛桑试验站鉴定了国际合作意向书,另外还与日本有关单位建立啤酒大麦合作研究。
   
  实验室科研条件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目前所配备的仪器设备:激光扫描显微分析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核酸序列仪,高速离心机,浓缩离心机,超速离心机,制备离心机,生物培养室,PCR扩增仪,DNA合成仪,凯氏定氮,分子成像仪,凝胶成像仪,激光切割仪,显微图象操作系统,荧光显微镜,以及彩色打印机,计算机网络,扫描仪等。
 
  实验室通讯地址
 
  实验室通讯地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 +86 010 64860377 信箱: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917大楼
  传真:+86 010 64854467
  邮编:100101
  E-mail:yxwen@genetics.ac.cn
  联系人:文玉香
  网址: http://www.pcce.labs.gov.cn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