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 > 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概况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是 1956 年根据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和发展“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而创建的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科学研究所。建所以来,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共获得了 4 0 0 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 100 多项分获国家及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发表、出版了大量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电子所已形成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微波器件与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微传感技术与系统四个优势领域。

电子所是我国最早开展微波成像合成孔径雷达( SAR )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单位, 50 多年来,完成了几代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制和大量关键技术的攻关,并承担了我国第一代合成孔径雷达与处理系统的国家重大任务,已成为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应用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电子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微波器件和技术的研究单位之一,长期以来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急需的特种微波器件的研制任务,为我国卫星、雷达、导航、加速器等高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电子所长期以来致力于高功率红外气体激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特别是高功率高重复频率脉冲红外气体激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我国传感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和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电子所在深化微传感和微系统及新型真空微电子器件等研究方面已形成特色,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所已同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互访的专家学者达百余人次,共有 200 多名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出国留学深造。电子所还多次成功地主办了国际和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编辑出版的《电子与信息学报》(原《电子科学学刊》)、《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China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在国内外发行,享有较高的声誉。

电子所高度重视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七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研究生导师 8 0 多人,其中博导近 4 0 人。历年来,多名研究生获得院优秀博士论文、院长奖特等奖、院长奖优秀奖、刘永龄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等,多名留所工作的优秀毕业生获得院长奖科研启动基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科研启动专项资助、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等,同时多次选派在读研究生到国外大学进行学习。

现有院士 1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 名,百人计划多名。我所研究室及相关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日臻完善,培养环境极大改善;目前我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传感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三个: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微波国防科技知识创新实验室。

为迎接全球知识经济的挑战,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知识创新工程的伟大战略,做为科学院创新工程建设的首批试点单位,电子所正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国家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在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闻名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二、学科介绍

1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专业,其理论基础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数字信号理论。涉及信息的获取、传输、记录和处理等全过程。覆盖了通信、雷达、导航、遥测、遥控、遥感和电子对抗等工程领域。本学科又与电子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研究领域相互交叉。

在这一领域,电子所重点在于机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等相关技术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方向: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及信息提取技术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及其硬件实现

高速数据采集及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射频电路系统设计及实现

高性能接收机技术

微波及天线技术

先进数据压缩技术

电子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

电子系统综合测试技术

电子系统仿真、模拟与设计技术

高性能、高可靠行软件开发技术

微波遥感定标技术

微波遥感图像处理及信息提取技术

微波遥感新概念、新体制研究

高分辨率星载及机载成像雷达技术

多极化雷达技术

2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是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分发和共享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关键部署内容。

本专业以培养国家级的高水平前沿基础研究、高技术创新研究和系统工程人才为目标,以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研究生将有机会参与国家信息处理领域内的重大工程和前沿研究项目研制工作。本专业既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又强调与工程技术和应用实践的结合,研究方向涉及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信息系统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相关技术在国民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具有极好的就业前景。

主要研究方向:

数字信号处理

雷达信号处理

图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目标检测与识别

定量化遥感与参数反演

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海量数据管理

大规模并行信号处理与计算机仿真

高速数据网络与系统集成

3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是电子器件、激光器件和光器件的基础,我所自 1960 年建立本学科以来,在微波电真空器件、传感器技术和激光技术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技术优势。四十多年来,为我国卫星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导弹制导、粒子加速器、可控热核聚变装置、微波遥感、生物医学以及材料加工等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的应用领域研制出了多种高水平的关键器件,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专业重视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强调高技术创新,不断扩大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目前已和美、日、英、法、俄、德等国家的大学与研究所建立了固定的学术联系。本专业重视年青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常派出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或进修,许多毕业的研究生已成为本专业的研究骨干和课题负责人,也有许多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本专业的培养依托微波器件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院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 1 )微波电子学、大功率微波器件

空间行波管放大器

大功率栅控行波管

宽带行波管

宽带大功率单注、多注速调管

大功率微波在材料制备和加工方面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毫米波回旋振荡器和放大器

超大功率微波电子系统

阴极电子技术

微波电子器件的仿真技术

( 2 )传感器技术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传感器、执行器与系统

智能传感器与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新型敏感材料、器件与工艺

集成微纳传感器

微纳生物化学传感器及微系统

网络化传感器集成芯片系统 (SOC)

集成光学敏感技术

(3) 激光的产生及应用

高功率高重复频率 TEAC02 激光器

高功率激光调谐技术

激光推进技术研究

激光雷达技术研究

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

大功率高电压电容充电电源

放电引发脉冲化学激光器

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其应用于高功率激光的研究

激光在医学、化学、材料加工和大气污染探测应用中的基础性研究

高气压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动力学

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理论和微波技术是电子学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之一,它着重研究电磁波,特别是微波毫米波、超宽带电磁波传播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本专业的培养依托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超宽带雷达成像方法与技术

微波遥感与成像新方法、新技术

探地雷达方法与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SAR )干扰与对抗技术

左手介质及其应用

超宽带电磁学理论及工程应用

媒质中电磁波传播

计算电磁学

天线理论与技术

THz 成像方法与技术

5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介于固体物理学和无线电电子学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技术科学。微电子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技术基础,它推动着人类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本专业的培养依托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 )及微传感器技术:包括, MEMs 器件设计、加工制造; MEMs 封装; MEMs 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电路等。

集成化微纳传感器芯片系统( SOC )技术等。

集成电路芯片( IC )设计技术:包括,传感及数模混合信号 SOC 设计; 可编程逻辑芯片设计; RF 通讯集成电路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 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等。

6 .生物电子学

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是上世纪发展最快和影响最大的两门科学,它们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乃至于对人类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而重要的影响,生物电子学( Bioelectronics )正是由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这样两个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物电子学是指通过综合运用电子信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及医学临床的有关信息工程问题,同时运用生物医学科学中最新成果推动电子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预测未来 30 年,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将是世界技术发展的主流,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为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和创新带来契机,在这样的形势下生物电子学将会得到更为突出的重视和更为迅速的发展。

生物电子学是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一个学科。随着集成电路程度的提高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接近极限,我们将迎来分子电子学时代,继续延续着摩尔定律,生物电子学将会获得巨大的发展,社会将对该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极大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希望临床医学诊断日益快捷、准确,最终实现面向个性化论断的便携式系统,因此迫切需要既掌握先进电子技术,又具有医学知识的专门人才开发。

新型的医学诊断仪器和系统;

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

生物医学无损检测技术。

三、招生具体事项

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年龄不超过 40 周岁;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报名日期

全国统一考试的报名时间,约在 11 月 10 日一 11 月 14 日(具体日期以国家教育部确定的报名时间为准)。

报名地点

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确定的报名点报名。

考试科目

英语、政治、数学(试卷一)为全国统一命题,专业基础科目由我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分别命题,详见专业科目参考范围。

考试办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步骤。初试时间和考试办法按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复试时间由本所通知;

(二)考试地点:初试地点由各省(地区)招办或报名点指定,复试地点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三)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向我所申请推荐免试,不参加全国统考。

录取办法

(一)推荐免试生需持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证明到我所研究生部报名,统一进行面试和体检,面试、体检合格后由电子所研究生部发拟录取接收函,回校填写推荐免试生报名表;

(二)参加统考的考生,经报考资格审查和初试后,在符合国家规定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中确定复试人员,并进行复试和体检;

(三)统考生:经复试、体检均合格者发给正式的录取通知书;推荐免试生:经对其大四学习情况复查合格后,发录取通知书;

(四)凡被录取的考生中成绩优秀者,可以申请硕博连读。由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我所研究生部组织的考核小组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者可以硕博连读。

在学期间待遇

统招硕士生在学期间生活补贴由奖学金、助学金、研究助理岗位津贴三部分组成。岗位津贴的额度根据研究生科研表现确定。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 3 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一般为 5 年。

相关链接: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201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说明
  •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