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浙江研招网 > 杭州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

朱俊瑞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朱俊瑞,男, 1965 年 11 月生,山东省昌邑市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负责人、教授、博士,浙江省“ 151 ”和杭州市新世纪“ 131 ”人才,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84 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大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后留校任教。 1989 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政教系中共党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1 年毕业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后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2 年— 2006 年在浙江大学教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代表论著

《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版。《国家的理念——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独立),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 年 3 月。《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政治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版, 1 位( 2 人)。“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探索”,《世界共运研究》 1995 年第 1 期。“利益·沟通·模式一一国共合作因素的政治科学抽象”《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 1996 年第2期。“毛泽东早期‘民’观”,《党的文献》 1999 年第 4 期。“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 ——20 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东南学术》 2000 年第 1 期。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思想政治教育

五、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 1 )《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研究》( 06JDDY006YB )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 1 万。 2006.9 — 2007.8

(2) 民国浙江 乡镇变迁研究( 05WZT007-9 )浙江省社科规划招标课题,省部级重点项目,经费 1 万,主持。 2006.1 — 2007.3

(3)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XTC-200503 ) 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经费 4 万 ( 含配套 2 万 ) ,主持 . 2005.12 — 2007.12

(4)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研究( 2001ZBM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第 2 位。经费 0.8 万。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 2006 年获浙江省第 13 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3 等奖。

2.《 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 2006 年获浙江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3 等奖。

3.《国家的 理念——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 2001 年获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九、出版著作

1.《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版。

2. 《世界中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近代转型》 2 位( 3 人)专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版 .

3. 《国家 的理念——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独立),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 年 3 月。

4.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政治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版, 1 位( 2 人)。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 论文

1 .“梁启超论举借外债的政治前提”,《浙江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0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2 位( 2 人)

2 .“黄宗羲的君王论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福建论坛》 2000 年第 6 期。(独立)

3 .“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 ——20 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东南学术》 2000 年第 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 2000 年第 6 期全文转载。 1 位( 2 人)

4 .“爱国心与自觉心 —— 陈独秀的近代爱国思想探源”,《商丘师专学报》 1999 年第 5 期。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复印 资料《中国现代史》 2000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 1 位( 2 人)

5 .“陈独秀早期的经济思想”,《安徽史学》 2000 年第 2 期。(独立)

6.梁启超评“袁世凯之公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1 期。 1 位( 2 人)

7.《晚清政治改革的经济制约》,《齐鲁学刊》 2002 年第 4 期。

8.《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论文收入《学习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 理论探究》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9、《杭州新人文精神建设中的思考》论文收入《 SARS 后的反思》,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潘国旗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潘国旗,男, 1961 年 11 月生,浙江省临市人,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杭州市新世纪 "131" 人才,中国财政学会中国财政史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社会教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共浙江省党史会理事。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79 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政史系政治专业, 1983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8 年考入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获硕士。 1988 年考入浙江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 2002 年获博士学位, 2003 年至 2005 年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

三、代表论著

《国民政府 1927 — 1949 年的国内公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研究( 1840 — 1926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年版;《北洋时期国内公债总额及其作用评析》,《近代史研究》 2007 年第 1 期;《国民政府 1945 — 1949 年的国内公债论略》,《财政研究》 2003 年第 12 期;《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考辩》,《抗日战争研究》 2003 年第 1 期。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 中国近现代史 2. 专门史  3. 课程与教学论(思政方向)

五、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公债史 浙江近代财政史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中国近代财政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题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研究》( 2004 - 2006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04BZS039 ),主持。

2 、《江浙财团研究》( 2002 - 2004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02BZS028 ),参加(排名第 2 )。

3 、《近代中国内债研究》( 2001 - 2003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 N95G18 ),主持。

4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 2003 - 2005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 2002XSZ02 ),主持。

5 、《民国浙江财政研究》( 2006 - 2007 ),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 05WZT007-4 ),主持。

期。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梁启超论举借外债的政治前提》,杭州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1 年 12 月。

2 .《国民政府 1927 - 1949 年的国内公债研究》,第四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2005 年 1 月。

3 .《国民政府外债与官僚资本》,全国财政协作研究课题一等奖, 2005 年 1 月。

九、出版著作

1 .《国民政府 1927-1949 年的国内公债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

2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研究( 1840 — 1926 )》,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2 月版

3 .《国民政府外债与官僚资本》,副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

4 .《新中国外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副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7 月版。

5 .《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副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7 年版。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北洋时期国内公债总额及其作用评析,《近代史研究》 2007 年第 1 期。

2 .国民政府 1945 — 1949 年的国内公债论略,《财政研究》 2003 年第 12 期。

3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考辩,《抗日战争研究》 2003 年第 1 期。

4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研究,《浙江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3 年第 6 期转载。

5 .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发行国内公债总额考,《近代史资料》第 104 号,《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3 年第 4 期转载。

6 .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调整,《抗日战争研究》 2004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 2005 年第 1 期转载。

7 .梁启超论举借外债的政治前提,《浙江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3 年第 3 期转载。

8 .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公债述论,《抗日战争研究》 2006 年第 1 期。

9 .陈云公债思想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3 年第 2 期。

10. 国民政府 1932 年公债整理案述评,《福建论坛》 2001 年第 4 期。

11. 晚清政府的三次国内公债,《经济研究参考》 2001 年第 64 期。

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债研究综述,《浙江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6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 2002 年第 2 期转载。

13 .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的“减赋”政策刍议,《财经论丛》 2006 年第 1 期。

14 .陈立夫与第二次国共合作,《贵州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6 期。

15 .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刍议,《文史哲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16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简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2 期。 .

17 .抗战时期的内债史研究与档案史料,《民国档案》 2007 年第 1 期。 .


 

秦均平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秦均平,男, 1957 年 12 月生,陕西省咸阳市人,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浙江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人口学会常务理事。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86 年北京师范学院毕业。 1985 年 7 月考入宁夏社会科学院, 2003 年任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三、代表论著

《变迁与冲突:中国人的性别角色》,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 年;《走出贫困》,宁夏人民出版社 996 年;《当代回族妇女地位抽样调查》,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绿色之路》,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特贫山区退耕还林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2003 年第 6 期。《试论人力资源开发的反贫困战略》,《宁夏社会科学》 2003 年第 3 期。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 马克思主义原理

五、主要研究方向

社会学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典型特贫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与反贫战略研究( 1999 - 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2 .回族人文地理研究( 2000 - 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3 .移民与回族社会文化变迁( 2000 - 2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4 .生态重建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跟踪研究( 2000 - 2003 )国家社科“十五”重点项目,参与。

5 .杭州人口研究 2005 - 2006 ,杭州市人民政府项目,主持。

6 .杭州市老年人口需求及满足研究( 2006 - 2007 ),杭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走出贫困》全国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中共中央宣传部, 1997 。

2 、《走出贫困》宁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1897 。

3 、《创建中国妇女学刍议》,首届妇女理论奖三等奖,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1987 。

4 、《创建中国妇女学刍议》,宁夏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宁夏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1987 。

5 、《对宁夏城镇贫困的认识和建议》,宁夏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宁夏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1995 。

《区域性反贫困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宁夏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宁夏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1998 。

6 、《变迁与冲突:中国人性别角色》宁夏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宁夏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2001 。

7 、《绿色之路》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宁夏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4 。

九、出版著作

1 .《宁夏大百科全书》宁夏人民出版 1998 社,总编委,社会分编副主编。

2 .《当代回族妇女地位抽样调查》,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9 。

3 .《变迁与冲突:中国人的性别角色》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 。

4 .《走出贫困──西海固反贫困农业建设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 。

5 .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 . 吴忠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 。

6 .《中国城市人口性别角色变迁与冲突抽样调查》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 。

7 .《《绿色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特贫山区退耕还林与人力资源开发,《宁夏社会科学》 2002 . 6 。

2 .社区发展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宁夏经济研究》 2002 . 3 。

3 .试论人力资源开发的反贫困战略,《宁夏社会科学》 2003 . 3

4 .从西海固反贫困投资比较效益看特贫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地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03 . 3

5 .特贫山区退耕还林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2003 . 6 全文转载。

6 .家庭经济与回族两性地位述论,回族两性家庭地位实证研究之二,《宁夏社会科学》 2005 . 6


 

韩留富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韩留富,男, 1956 年生,河南唐河人,中共党员。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员。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78 年考入河南大学政教系经济专业, 1982 年 7 月毕业后先后在中学、党校和高校任教,近年来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三、代表论著

乡镇企业结构优化论,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7 月;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研究, 2001 年第 2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000 年第 6 期全文转载;加快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着力点,中国农村经济 2003 年第 11 期。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五、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河南省社科规划批准,批准号 2001GJJ003 ,主持;

2 、杭州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杭州市社科规划办批准,科研编号 0533XP32 ,主持;

3 、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浙江省社科联 2005 年规划课题,批准号 05B18 ,主持;

4 、杭州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基于高平均数下的分析,批准号 B06YJ01 ,主持;

5 、国家社科规划办批准号 99BJY046 :乡村债务问题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办,证书号 20040613 。主要参加者第三名。

八、主要科研获奖

浅谈邓小平理论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04 、 8 获邓小平理论与浙江实践理论研讨

会入选论文

2 、南阳市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障碍与对策研究, 2002 、 7 获南阳市 2001 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 2002 、 6 获南阳市 2001 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号 14

4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路径, 2001 、 9 获河南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证号 0052

5 、河南省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2001 获河南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6 、河南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2000 、 8 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号 2000B005

7 、乡镇企业结构优化论, 2001 、 8 获南阳市 2000 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号 1

8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治稳定关系研究, 1999 、 4 获河南省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证号 056

9 对政府农业投入问题的思考, 1998 、 4 获南阳市 1997 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号 18

10 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若干思考, 1998 、 11 获全国党校干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1 、议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根本途径, 1997 、 10 获南阳市 1996 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号 22

九、出版著作

1. 乡镇企业结构优化论,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7 月;

2. 优质课教学,华夏出版社, 1994.12 ;

3. 上新台阶之梯,河南文心出版社, 1993.3 ;

4. 生产力经济学问题简析,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6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非经济因素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北方经济》 2006 年第 6 期,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CN15—1154/F

2. 试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根本性障碍,《农村经济》 2005 年第 12 期 . 中国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CN51—1029/F

3. 完善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的对策,《经济纵横》 2005 年第 11 期 . 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CN22 — 1054/F

4.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改革路径,《乡镇经济》 2004 年第 9 期,中国农业经济核心期刊。 .CN34 — 1016/F

5. 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问题研究,《经济体制改革》 2004 年第 6 期,经济学核心期刊, CN51 — 1027 / F

6.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探讨,《浙江经济》 2004 年第 11 期,中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CN33 — 1077/F

7. 加快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着力点,《中国农村经济》 2003 年第 11 期 . 中国农业经济核心期刊, CN11 — 1262/F.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003 年第 12 期索目,〈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3 年 12 月 18 日 摘要登载

8. 试析政府对农民医疗保障的投入责任,〈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 年第 11 期, CN34—1087/R

9.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创新及政府调控,〈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1 期, CN32—1593/C

10. 村级债务的化解防范 , 《乡镇经济》 2002 年第 8 期,中国农业经济核心期刊 .CN34 — 1016/F

11.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经济体制改革》 2002 年第 5 朔,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 CN51 一 I027 / F

12. 试析政府对农民医疗保障的投入责任,〈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 年第 11 期, CN34—1087/R

13.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创新及政府调控,〈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1 期, CN32—1593/C

14. 村级债务的化解防范 , 《乡镇经济》 2002 年第 8 期,中国农业经济核心期刊 .CN34 — 1016/F

15.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经济体制改革》 2002 年第 5 朔,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 CN51 一 I027 / F

16. 对浙江高平均数背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冷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 年第 3 期 .CN33—1293/Z


 

陈丹宇副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陈丹宇,男, 1964 年 9 月生,浙江省德清人,杭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副教授、在读博士,浙江省经济学会理事,浙江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青年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杭州市经济学会秘书长。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84 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 1988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3 年考入浙江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师从留美博士后、著名经济学教授张小蒂从事国际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三、代表论著

( 1 )“美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年第 7 期 P : 36-37 , 4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商贸经济》 2001 年第 12 期全文转载 P : 104-106 ;

( 2 )“技术要素与出口贸易方式转变”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3 期 P : 22-25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2002 年第 8 期全文转载 P : 20-23 ;

( 3 )“知识要素与 H-O 贸易理论的拓展” 《国际贸易问题》 2003 年第 7 期 P : 9-13 ;

( 4 )“民营经济主导型技术创新效率” 载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 P : 697-734 ;

( 5 )“基于效率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机理初探” 《经济地理》 2007 年第 2 期。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五、主要研究方向

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创新与新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学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世界经济与政治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企业家历史贡献的货币评价” 杭州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 2000 年度, 2000XQ020 ;

2 .“欠发达山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天台县计委 2002 年 ,2002HSS028 ;

3 .“杭州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调研” 杭州市科技局 2003 年 ,2003ZSMN09 ;

4 .“浙江省工业园区园区改造与提升对策研究” 省经贸委 2004 年 ,2005HSS005 ;

5 .“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对策研究” 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05 年 ,2005HSS007 ;

6 .“浙江民营经济主导型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 211 ” 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2005 年;

7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 区政府 2005 年 ,2005HSS056 ;

8 .“‘十一五’时期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形势变化分析” 市社科院 2005 年 ,2005HSS017 ;

9 .“杭州动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杭州市政府委托 2006 年, 2006HSS015

10 .“上海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 企业委托 2006 年, 2006HSS053

11 .“化纤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对策研究” 企业委托 2006 年, 2006HSS052 ;

12 .“增进浙江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拓展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2006 年, 0686XP52 ;

13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创新模式与政策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04 年, 2004DGS2D022 ;

14 .“全球化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互动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06 年, 2006DXS2D073 。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技术要素与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优秀论文三等奖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03 年;

2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初探” 优秀论文一等奖 杭州师范学院 2003 年。

3 .“增创杭州工业经济新优势战略研究” 优秀咨询成果奖二等奖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2001 年。

九、出版著作

1 .《宏观经济学》 参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美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商贸经济》 2001 年第 12 期全文转载 P : 104-106 ;

2 .“浙江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实征分析”《商业研究》(核心) 2001 年第 8 期 P : 77-79 ;

3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今日科技》 2002 年第 2 期 P : 27-29 ;

4 .“技术要素与出口贸易方式转变”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3 期 P : 22-25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2002 年第 8 期全文转载 P : 20-23 ;

5 .“知识要素与 H-O 贸易理论的拓展” 《国际贸易问题》 2003 年第 7 期 P : 9-13 ;

6 .“杭州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杭州科技》 2004 年第 5 期 P : 19-21 ;

7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初探”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4 期 P :

8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极化一外溢”一体化模式研究” http://www.paper.edu.cn.2005;

9 .“民营经济主导型技术创新效率” 载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 P : 697-734 ;

10 .“小企业集群系统的复杂适应性与自组织性 ---- 以浙江分水制笔业集群为例” 载于《经济系统分析:理论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 P : 52-66 ;

1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回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年第 5 期;

13 .“基于效率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机理初探” 《经济地理》 2007 年第 2 期。


 

副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康 胜,男, 1957 年 3 月生,甘肃临洮人,现为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经管系副教授,兼任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期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77 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专业, 1980 年毕业后留校工作。 1994 考入浙江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近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三、代表论著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本质和特征,”生产力研究 2003.2.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运动探析”,《辽宁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 2002 年第 11 期全文转载);

“从系统稳定性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经济一体化”;《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 年第 3 期;

“论产业簇群的自组织性”, 成思危主编:《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五、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研究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比较;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问题专题;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主持“分水制笔之乡企业集群形成演化的自组织机理研究”课题; 2002 年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

主持《信息化进程中的企业集群发展研究》课题, 2004 年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课题立项。

主持“经济全球化形成与演变机理的系统学研究”课题; 2002 年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课题。

参与“杭州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课题。 2002 年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

参与“我国寿险营销体制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课题研究; 2002 年浙江省保险学会科研课题。

参与《杭州市特色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项目, 2003 年杭州市科技局招标课题。

参与《杭州下城区石桥地区城市化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调研、起草( 2005 )。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形成的基础与机制”;杭师院学报 1995.1 , 1997 年获得杭州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未来与发展, 2002.2 获得浙江省经济学会 2002 年度科研成果优秀论文三等奖

3 、“从系统科学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7 年第 3 期,获得浙江省经济学会 1998 年度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

九、出版著作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未来与发展 2004.2.

2 、“科技创新与经济进步的互动关系探析”; 2003.8.

3 、“从系统稳定性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经济一体化”;(参加国际系统科学学会第 46 届年会入选论文)《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 年第 3 期

4 、“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形成的基础与机制”;杭师院学报 1995.1 。

5 、“从系统科学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7 年第 3 期

6 、“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未来与发展, 2002.2

7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运动探析”,《辽宁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 2002 年第 11 期全文转载)

8 、“经济全球化形成演化机制的系统学分析”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3

9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本质和特征,”生产力研究 2003.2.

10 、“关于企业集群本质及其定义的思考” 浙江经济, 2003. ( 13 ) .

11 、“企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12 、“基于系统理论的产业群特征分析”,乌杰、吴启迪主编《新世纪 新思维》,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4 年 7 月出版。

13 、“ The Integrative Way of System Form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Conditions ” 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 Editer by Guangya Chen , Global-Link Publisher , Hong kong- London –Tokyo , 2004.10

14 、“论产业簇群的自组织性”, 成思危主编:《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15 、“信息化时代产业群模式的功能优势”,未来与发展, 2006.4

16 、“产业群系统优势的主导因素及其历史演化”,系统科学学报, 2006.3

17 、“信息化进程对产业群的影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6.

18 、“小企业集群的系统复杂适应性与自组织性——以浙江分水制笔业集群为例”(论文),载何伦志、曾力生主编,《经济系统分析:理论与应用》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 8 月 .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